'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腫瘤 手術兩百年 婦產科學 張凱 交通 中原健康問答 2019-08-02
"

周口的袁女士在當地醫院檢查出子宮上長了一個腫瘤,慕名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準備做手術,但在完善術前檢查的過程中,增強CT發現了一個更加緊急的疾病——脾動脈多發動脈瘤。婦科醫生當即請放射介入科張凱醫生會診,張凱醫生詳細查看了患者的增強CT後說到:“幸虧發現得早,脾動脈上長了兩個動脈瘤,遠端較大的一個隨時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需儘快手術處理。”


"

周口的袁女士在當地醫院檢查出子宮上長了一個腫瘤,慕名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準備做手術,但在完善術前檢查的過程中,增強CT發現了一個更加緊急的疾病——脾動脈多發動脈瘤。婦科醫生當即請放射介入科張凱醫生會診,張凱醫生詳細查看了患者的增強CT後說到:“幸虧發現得早,脾動脈上長了兩個動脈瘤,遠端較大的一個隨時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需儘快手術處理。”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血管性疾病,與大家所熟知的腦動脈瘤類似,只是位置不同,可以理解為車胎上鼓了一個包,一旦局部壓力過高就會出現‘爆胎’。脾動脈瘤也是這樣,一旦破裂,會出現腹痛、休克和腹腔內出血等急性徵象,風險極大,常被稱為‘腹部不定時炸彈’,故一旦發現需儘早處理。對於這種脾門處存在動脈瘤的傳統治療方案是,外科手術切除動脈瘤及整個脾臟,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且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切除後人體免疫力會大大下降。可以採用微創介入的方法進行治療,經股動脈穿刺引入導管,應用彈簧圈將動脈瘤的‘入口’和‘出口’堵住,在解除破裂大出血的風險的同時還降低了復發的可能性,而且創傷小、保留器官!”張凱、張文哲醫生向患者家屬解釋。家屬聽後表示理解病情,也非常配合,同時考慮到若先做腫瘤切除手術的話,體內有一個“不定時炸彈”未處理,麻醉風險比較高,而且術後疼痛引起血壓升高,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故家屬商議後,決定儘早行介入手術,處理掉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一切準備就緒後,介入手術開始,股動脈穿刺置鞘,引入導絲和RH導管,成袢後鉤中腹腔乾造影,看到脾動脈明顯迂曲,遠端脾門處有一較大動脈瘤,脾動脈主幹中段有一較小動脈瘤,與術前CT提示一致。交換Cobra導管插入脾動脈並變化不同角度多次造影,脾動脈走形和兩個動脈瘤的情況顯示的更加清晰,但卻發現了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脾門處較大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

"

周口的袁女士在當地醫院檢查出子宮上長了一個腫瘤,慕名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準備做手術,但在完善術前檢查的過程中,增強CT發現了一個更加緊急的疾病——脾動脈多發動脈瘤。婦科醫生當即請放射介入科張凱醫生會診,張凱醫生詳細查看了患者的增強CT後說到:“幸虧發現得早,脾動脈上長了兩個動脈瘤,遠端較大的一個隨時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需儘快手術處理。”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血管性疾病,與大家所熟知的腦動脈瘤類似,只是位置不同,可以理解為車胎上鼓了一個包,一旦局部壓力過高就會出現‘爆胎’。脾動脈瘤也是這樣,一旦破裂,會出現腹痛、休克和腹腔內出血等急性徵象,風險極大,常被稱為‘腹部不定時炸彈’,故一旦發現需儘早處理。對於這種脾門處存在動脈瘤的傳統治療方案是,外科手術切除動脈瘤及整個脾臟,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且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切除後人體免疫力會大大下降。可以採用微創介入的方法進行治療,經股動脈穿刺引入導管,應用彈簧圈將動脈瘤的‘入口’和‘出口’堵住,在解除破裂大出血的風險的同時還降低了復發的可能性,而且創傷小、保留器官!”張凱、張文哲醫生向患者家屬解釋。家屬聽後表示理解病情,也非常配合,同時考慮到若先做腫瘤切除手術的話,體內有一個“不定時炸彈”未處理,麻醉風險比較高,而且術後疼痛引起血壓升高,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故家屬商議後,決定儘早行介入手術,處理掉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一切準備就緒後,介入手術開始,股動脈穿刺置鞘,引入導絲和RH導管,成袢後鉤中腹腔乾造影,看到脾動脈明顯迂曲,遠端脾門處有一較大動脈瘤,脾動脈主幹中段有一較小動脈瘤,與術前CT提示一致。交換Cobra導管插入脾動脈並變化不同角度多次造影,脾動脈走形和兩個動脈瘤的情況顯示的更加清晰,但卻發現了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脾門處較大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造影顯示脾動脈走形迂曲,可見兩個動脈瘤;多個角度顯示並引入微導管證實脾門處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血管)

造影圖像與術前預想的有很大區別,脾門處動脈瘤遠端沒有主幹,只能分別進入每個分支進行栓塞,這樣才能使手術效果達到最好。“這手術不好做啊!”, 影像科主任趙鑫看到造影圖像後對張凱、張文哲、任紅瑞三名醫生說,“進入每一個分支都要經過瘤腔,不容易完成超選,而且反覆的瘤腔內操作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所以操作一定要輕柔。”在趙鑫主任指導下,三名醫師精密配合,引入微導絲微導管系統,越過脾門處動脈瘤瘤腔,進入遠端多個分支內,造影證實後選用合適規格彈簧圈栓塞分支血管。在栓塞完三個遠端分支血管後,本以為遠端栓塞基本結束,但遠比想象中要複雜很多,複查造影又發現多個分支顯影,又不斷超選遠端各個分支進行栓塞。


"

周口的袁女士在當地醫院檢查出子宮上長了一個腫瘤,慕名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準備做手術,但在完善術前檢查的過程中,增強CT發現了一個更加緊急的疾病——脾動脈多發動脈瘤。婦科醫生當即請放射介入科張凱醫生會診,張凱醫生詳細查看了患者的增強CT後說到:“幸虧發現得早,脾動脈上長了兩個動脈瘤,遠端較大的一個隨時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需儘快手術處理。”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血管性疾病,與大家所熟知的腦動脈瘤類似,只是位置不同,可以理解為車胎上鼓了一個包,一旦局部壓力過高就會出現‘爆胎’。脾動脈瘤也是這樣,一旦破裂,會出現腹痛、休克和腹腔內出血等急性徵象,風險極大,常被稱為‘腹部不定時炸彈’,故一旦發現需儘早處理。對於這種脾門處存在動脈瘤的傳統治療方案是,外科手術切除動脈瘤及整個脾臟,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且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切除後人體免疫力會大大下降。可以採用微創介入的方法進行治療,經股動脈穿刺引入導管,應用彈簧圈將動脈瘤的‘入口’和‘出口’堵住,在解除破裂大出血的風險的同時還降低了復發的可能性,而且創傷小、保留器官!”張凱、張文哲醫生向患者家屬解釋。家屬聽後表示理解病情,也非常配合,同時考慮到若先做腫瘤切除手術的話,體內有一個“不定時炸彈”未處理,麻醉風險比較高,而且術後疼痛引起血壓升高,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故家屬商議後,決定儘早行介入手術,處理掉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一切準備就緒後,介入手術開始,股動脈穿刺置鞘,引入導絲和RH導管,成袢後鉤中腹腔乾造影,看到脾動脈明顯迂曲,遠端脾門處有一較大動脈瘤,脾動脈主幹中段有一較小動脈瘤,與術前CT提示一致。交換Cobra導管插入脾動脈並變化不同角度多次造影,脾動脈走形和兩個動脈瘤的情況顯示的更加清晰,但卻發現了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脾門處較大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造影顯示脾動脈走形迂曲,可見兩個動脈瘤;多個角度顯示並引入微導管證實脾門處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血管)

造影圖像與術前預想的有很大區別,脾門處動脈瘤遠端沒有主幹,只能分別進入每個分支進行栓塞,這樣才能使手術效果達到最好。“這手術不好做啊!”, 影像科主任趙鑫看到造影圖像後對張凱、張文哲、任紅瑞三名醫生說,“進入每一個分支都要經過瘤腔,不容易完成超選,而且反覆的瘤腔內操作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所以操作一定要輕柔。”在趙鑫主任指導下,三名醫師精密配合,引入微導絲微導管系統,越過脾門處動脈瘤瘤腔,進入遠端多個分支內,造影證實後選用合適規格彈簧圈栓塞分支血管。在栓塞完三個遠端分支血管後,本以為遠端栓塞基本結束,但遠比想象中要複雜很多,複查造影又發現多個分支顯影,又不斷超選遠端各個分支進行栓塞。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分別栓塞脾門處動脈瘤遠端各個分支)

通過介入團隊所有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脾門處動脈瘤的遠端和近端終於成功栓塞,同樣方法將另一較小動脈瘤成功栓塞。本預計在兩小時內完成的手術,由於術中發現比預想情況複雜很多,趙鑫主任仔細分析圖像、調整手術方案並逐步指導,通過張凱、張文哲、任紅瑞三名醫師的熟練操作用了三個多小時終於完成。手術成功,效果滿意!


"

周口的袁女士在當地醫院檢查出子宮上長了一個腫瘤,慕名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準備做手術,但在完善術前檢查的過程中,增強CT發現了一個更加緊急的疾病——脾動脈多發動脈瘤。婦科醫生當即請放射介入科張凱醫生會診,張凱醫生詳細查看了患者的增強CT後說到:“幸虧發現得早,脾動脈上長了兩個動脈瘤,遠端較大的一個隨時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需儘快手術處理。”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血管性疾病,與大家所熟知的腦動脈瘤類似,只是位置不同,可以理解為車胎上鼓了一個包,一旦局部壓力過高就會出現‘爆胎’。脾動脈瘤也是這樣,一旦破裂,會出現腹痛、休克和腹腔內出血等急性徵象,風險極大,常被稱為‘腹部不定時炸彈’,故一旦發現需儘早處理。對於這種脾門處存在動脈瘤的傳統治療方案是,外科手術切除動脈瘤及整個脾臟,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且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切除後人體免疫力會大大下降。可以採用微創介入的方法進行治療,經股動脈穿刺引入導管,應用彈簧圈將動脈瘤的‘入口’和‘出口’堵住,在解除破裂大出血的風險的同時還降低了復發的可能性,而且創傷小、保留器官!”張凱、張文哲醫生向患者家屬解釋。家屬聽後表示理解病情,也非常配合,同時考慮到若先做腫瘤切除手術的話,體內有一個“不定時炸彈”未處理,麻醉風險比較高,而且術後疼痛引起血壓升高,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故家屬商議後,決定儘早行介入手術,處理掉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一切準備就緒後,介入手術開始,股動脈穿刺置鞘,引入導絲和RH導管,成袢後鉤中腹腔乾造影,看到脾動脈明顯迂曲,遠端脾門處有一較大動脈瘤,脾動脈主幹中段有一較小動脈瘤,與術前CT提示一致。交換Cobra導管插入脾動脈並變化不同角度多次造影,脾動脈走形和兩個動脈瘤的情況顯示的更加清晰,但卻發現了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脾門處較大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造影顯示脾動脈走形迂曲,可見兩個動脈瘤;多個角度顯示並引入微導管證實脾門處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血管)

造影圖像與術前預想的有很大區別,脾門處動脈瘤遠端沒有主幹,只能分別進入每個分支進行栓塞,這樣才能使手術效果達到最好。“這手術不好做啊!”, 影像科主任趙鑫看到造影圖像後對張凱、張文哲、任紅瑞三名醫生說,“進入每一個分支都要經過瘤腔,不容易完成超選,而且反覆的瘤腔內操作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所以操作一定要輕柔。”在趙鑫主任指導下,三名醫師精密配合,引入微導絲微導管系統,越過脾門處動脈瘤瘤腔,進入遠端多個分支內,造影證實後選用合適規格彈簧圈栓塞分支血管。在栓塞完三個遠端分支血管後,本以為遠端栓塞基本結束,但遠比想象中要複雜很多,複查造影又發現多個分支顯影,又不斷超選遠端各個分支進行栓塞。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分別栓塞脾門處動脈瘤遠端各個分支)

通過介入團隊所有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脾門處動脈瘤的遠端和近端終於成功栓塞,同樣方法將另一較小動脈瘤成功栓塞。本預計在兩小時內完成的手術,由於術中發現比預想情況複雜很多,趙鑫主任仔細分析圖像、調整手術方案並逐步指導,通過張凱、張文哲、任紅瑞三名醫師的熟練操作用了三個多小時終於完成。手術成功,效果滿意!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栓塞結束後,兩個動脈瘤均不顯影,栓塞效果滿意,且可見胃短動脈-脾動脈末梢交通支形成)

手術結束並不代表脾動脈瘤治療結束,脾動脈栓塞術後四大併發症:脾膿腫、肺不張、腸梗阻、脾靜脈血栓,一旦發生其中一個併發症都會很棘手,所以手術後的處理也很關鍵。張凱、張文哲醫生每天查看病人情況,加強抗生素應用,反覆叮囑患者做腹式呼吸、吹氣球等動作,並囑患者家屬監督,將出現併發症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過放射介入科和婦科全體醫護的細心照顧,病人恢復良好,術後4天覆查CT未見相關術後併發症。通過微創介入的方法,脾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風險基本解除,麻醉的風險也大大降低,婦科當即決定準備腫瘤切除手術。

趙鑫主任講解:“此患者通過DSA血管造影可以看到血管與常人不同,腹腔幹較長,脾動脈明顯迂曲,與常人相比多拐了好幾個彎。根據脾動脈瘤的位置及形狀來判斷,脾動脈瘤的形成與此有密切聯繫,由於長期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導致了脾動脈上‘鼓起了兩個包’,一旦破裂出血,將有生命危險。現放射介入團隊已開展全身各處動脈瘤的微創介入治療,通過栓塞的方法解除體內‘不定時炸彈’,避免開刀、保留器官”。


"

周口的袁女士在當地醫院檢查出子宮上長了一個腫瘤,慕名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準備做手術,但在完善術前檢查的過程中,增強CT發現了一個更加緊急的疾病——脾動脈多發動脈瘤。婦科醫生當即請放射介入科張凱醫生會診,張凱醫生詳細查看了患者的增強CT後說到:“幸虧發現得早,脾動脈上長了兩個動脈瘤,遠端較大的一個隨時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需儘快手術處理。”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血管性疾病,與大家所熟知的腦動脈瘤類似,只是位置不同,可以理解為車胎上鼓了一個包,一旦局部壓力過高就會出現‘爆胎’。脾動脈瘤也是這樣,一旦破裂,會出現腹痛、休克和腹腔內出血等急性徵象,風險極大,常被稱為‘腹部不定時炸彈’,故一旦發現需儘早處理。對於這種脾門處存在動脈瘤的傳統治療方案是,外科手術切除動脈瘤及整個脾臟,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且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切除後人體免疫力會大大下降。可以採用微創介入的方法進行治療,經股動脈穿刺引入導管,應用彈簧圈將動脈瘤的‘入口’和‘出口’堵住,在解除破裂大出血的風險的同時還降低了復發的可能性,而且創傷小、保留器官!”張凱、張文哲醫生向患者家屬解釋。家屬聽後表示理解病情,也非常配合,同時考慮到若先做腫瘤切除手術的話,體內有一個“不定時炸彈”未處理,麻醉風險比較高,而且術後疼痛引起血壓升高,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故家屬商議後,決定儘早行介入手術,處理掉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一切準備就緒後,介入手術開始,股動脈穿刺置鞘,引入導絲和RH導管,成袢後鉤中腹腔乾造影,看到脾動脈明顯迂曲,遠端脾門處有一較大動脈瘤,脾動脈主幹中段有一較小動脈瘤,與術前CT提示一致。交換Cobra導管插入脾動脈並變化不同角度多次造影,脾動脈走形和兩個動脈瘤的情況顯示的更加清晰,但卻發現了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脾門處較大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脾動脈造影顯示脾動脈走形迂曲,可見兩個動脈瘤;多個角度顯示並引入微導管證實脾門處動脈瘤直接發出多個分支血管)

造影圖像與術前預想的有很大區別,脾門處動脈瘤遠端沒有主幹,只能分別進入每個分支進行栓塞,這樣才能使手術效果達到最好。“這手術不好做啊!”, 影像科主任趙鑫看到造影圖像後對張凱、張文哲、任紅瑞三名醫生說,“進入每一個分支都要經過瘤腔,不容易完成超選,而且反覆的瘤腔內操作也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所以操作一定要輕柔。”在趙鑫主任指導下,三名醫師精密配合,引入微導絲微導管系統,越過脾門處動脈瘤瘤腔,進入遠端多個分支內,造影證實後選用合適規格彈簧圈栓塞分支血管。在栓塞完三個遠端分支血管後,本以為遠端栓塞基本結束,但遠比想象中要複雜很多,複查造影又發現多個分支顯影,又不斷超選遠端各個分支進行栓塞。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分別栓塞脾門處動脈瘤遠端各個分支)

通過介入團隊所有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脾門處動脈瘤的遠端和近端終於成功栓塞,同樣方法將另一較小動脈瘤成功栓塞。本預計在兩小時內完成的手術,由於術中發現比預想情況複雜很多,趙鑫主任仔細分析圖像、調整手術方案並逐步指導,通過張凱、張文哲、任紅瑞三名醫師的熟練操作用了三個多小時終於完成。手術成功,效果滿意!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栓塞結束後,兩個動脈瘤均不顯影,栓塞效果滿意,且可見胃短動脈-脾動脈末梢交通支形成)

手術結束並不代表脾動脈瘤治療結束,脾動脈栓塞術後四大併發症:脾膿腫、肺不張、腸梗阻、脾靜脈血栓,一旦發生其中一個併發症都會很棘手,所以手術後的處理也很關鍵。張凱、張文哲醫生每天查看病人情況,加強抗生素應用,反覆叮囑患者做腹式呼吸、吹氣球等動作,並囑患者家屬監督,將出現併發症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過放射介入科和婦科全體醫護的細心照顧,病人恢復良好,術後4天覆查CT未見相關術後併發症。通過微創介入的方法,脾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風險基本解除,麻醉的風險也大大降低,婦科當即決定準備腫瘤切除手術。

趙鑫主任講解:“此患者通過DSA血管造影可以看到血管與常人不同,腹腔幹較長,脾動脈明顯迂曲,與常人相比多拐了好幾個彎。根據脾動脈瘤的位置及形狀來判斷,脾動脈瘤的形成與此有密切聯繫,由於長期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導致了脾動脈上‘鼓起了兩個包’,一旦破裂出血,將有生命危險。現放射介入團隊已開展全身各處動脈瘤的微創介入治療,通過栓塞的方法解除體內‘不定時炸彈’,避免開刀、保留器官”。


女子患子宮腫瘤來醫院做檢查,被發現動脈瘤:隨時危及生命


(微創介入手術圖片,僅需在腹股溝區留一2mm大小的傷口)

文圖:張文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