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查癌,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腫瘤 癌症 肺癌 肝癌 中國中央電視臺 藥品 腫瘤專科醫生 2019-05-15

#預習你的60歲##海綿演講##清風計劃#癌症可怕就可怕在晚期,而想要早期發現癌症,如何早期發現是最大的問題,大家一直在想著,要是有一種方法能抽一管血就能查出有沒有癌症,這多好啊?於是,一旦有了這種新聞,總能引發特別關注。

一滴血查癌,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症 已被批准臨床使用》的文章曾經火遍網絡,文章裡提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於癌症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網友紛紛表示:“如果這是真的,那是重大喜訊啊!”一滴血真的能查出癌?靠譜嗎?

這是央視媒體的報道,用的標題: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症,已被批准臨床使用。

一滴血可測癌症,真的讓人眼前一亮,為之振奮。大家知道,癌症怕就怕一發現就是晚期,早期癌症通過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多數可以治癒,但一旦晚期,治療難度就很大,除少數癌症,多數癌症到了晚期就治不好,這也正是為什麼大家會談癌色變。

而央視的這則報道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就是因應了人們的恐癌心理,大家在內心深處一直有強烈的渴望:有一種方法,既簡單又不貴,還能一了百了就查出有沒有得癌症。也因此,各種博眼球的謠言有了市場。比如,當初PET-CT剛出來的時候特別是剛引入中國的時候,就被神化為“查癌神器”,說什麼“有沒有得癌症,查一下PET-CT就能知道”,事實當然並非如此,這麼多年過去了,PET-CT也還是PET-CT,並沒有成為查癌神器。現在的這個那個的一滴血或一滴尿查癌,也是如此,把一個在醫生看來很平常(當然也確實有可稱道之處)的東西弄得神乎其神,無節操誇大,從而誤導民眾。

一滴血查癌,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一滴血真能查出癌症嗎?這個要看你怎麼理解。如果說能一定程度提示癌症可能,確實有這個可能,但這並不是央視報道的這個熱休克蛋白90α的“專利”,既往的抽血查腫瘤標誌物比如CEA、CA125等也有這種“意外”的作用。但本質上,這個熱休克蛋白90α和以前我們常聽說的腫瘤標誌物沒有本質區別,也就是說,它最多隻能用來輔助診斷,或病情的監測,協助療效評價,如此而己,而事實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其批准的也是用於肺癌和肝癌患者的病情監測和療效評價,注意:不是篩查,也不是診斷!說得再明確一點,其實它只是用於那些已經確診癌症(而且目前也只是批准用於肺癌和肝癌)的患者的病情監測和療效評價,和其他現在的腫瘤標誌物(比如CEA、CA125、AFP等)本質上沒有兩樣!哪個醫院哪個醫生敢當它作當癌症早診篩查或確診癌症的標準同?沒有誰敢?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不科學的,國家也沒有這樣批准,當然是不被允許的。當然,這個熱休克蛋白90α的檢測靈敏性和特異性確實較之前的其他標誌物有所提高,但它本質上也仍然只是腫瘤標誌物而已。既然是腫瘤標誌物,也就只能是:升高了不一定是得了腫瘤,正常也不等於沒得腫瘤。如此一來,你查了這個指標,如果升高了,並不能說你就肯定得了癌症,你還得繼續做其他檢查,如果結果正常,你也不能說你就沒得癌症。那這樣一來,你還會認為一滴血就能查出癌症嗎?

當然必須再次說明的是,熱休克蛋白90α確實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腫瘤標誌物,這個必須肯定,但不要神化,目前它只是批准用於已經確診的肺癌和肝癌患者的病情監測和療效評價,而且也只是協助醫生判斷,即便是用於病情監測和療效評價,也不是僅憑這個指標。

所以,對於那些沒得癌症的健康人,如果你想查有沒有得癌症,可別指望靠抽一滴血查這個熱休克蛋白90α,因為結果正常也不能說明你沒得腫瘤,結果升高也不等於你肯定得癌症了;而對於那些已經得癌症的患者,它的價值更大一些,但也不要指望僅靠這個指標來監測病情變化和評價療效,千萬不要因此而拒絕做CT 、磁共振、胃鏡腸鏡等檢查,請聽醫生安排,否則可能誤事。

其實,除了這個所謂的一滴血查癌,還有所謂一滴尿查癌,諸如此類,意思都差不多,它們查的都不過是腫瘤標誌物,最多是對醫生的判斷有些參考價值,別指望只花幾百元只抽一滴血或留一滴尿就想查出有沒有得癌症,沒那麼簡單。

一滴血查癌,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