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腫瘤 骨科 技術 癌症 骨科小黑鍋 2019-04-18

對於骨骼上長腫瘤,醫生第一個想知道的可能就是這個腫瘤的良惡性了。

但是,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在所有輔助檢查如X線、CT、MRI中,顯示出來的,看出來的懷疑的腫瘤性質,都僅僅只是懷疑,說白了是醫生、影像科醫生憑藉多年臨床經驗得出來的初步結果。

所以,有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對於影像報告上報告的可疑良惡性腫瘤,報告上都不會100%的就說是這個東西,而都是懷疑,建議進一步檢查......

而對於肢體上的腫瘤,良性跟惡性、極度惡性的腫瘤,手術等治療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從局部的腫物切除、到腫物擴大切除甚至截肢等,都有可能。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那麼,我們如何在手術前知道骨頭上的這個東西是什麼性質的呢?是良性還是惡性?這有益於我們對後續手術及其他治療方案的選擇。

今天,就跟黑鍋一起來了解一下,醫學上對於診斷腫瘤性質的骨科活檢技術吧!

一、什麼是骨科活檢技術?

骨科活檢技術,在骨腫瘤的診斷當中,使用開放性(手術)或穿刺活檢等技術來獲取腫瘤樣本的一種技術。

前面說了,X線、CT、MRI,甚至價格高達10,000元的PET-CT,其診斷腫瘤都是不帶有明確性的,很大程度依賴於閱片人的經驗。

在臨床上,診斷一個“東西”(腫瘤)到底是人是鬼,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金標準,是病理檢查。

而病理檢查是需要人體的一點腫瘤的活體組織,送檢到病理科,在顯微鏡下觀察。這種方法得出來的診斷,基本才能明確腫瘤的良惡性。

而骨科中,這種取人體活體組織送檢的技術,就是骨科活檢技術。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二、活檢技術的分類

1、手術活檢

顧名思義,通過傳統的無菌手術來去人體組織送檢。

手術活檢或開放性活檢在標準備皮和鋪巾後,在無菌條件下實施。一般情況下,只要開放性活檢是在無菌條件下實行的,那麼手術中一般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而對於有些感染病灶的患者,有可能在影像學上表現出類似腫瘤的表現,把患者嚇個半死......

對於這種病人,如果術前使用抗生素,則有可能將局部細菌殺死而影響術後的病理結果及細菌培養結果。

如果是原發與骨頭上的腫物,原則上是可以實施切取活檢的,意思是切取一點來送檢。

而對於累及軟組織的較小腫瘤(如脂肪瘤、乳腺纖維腺瘤等),原則上則可型切除活檢,意思是:腫瘤比較小,整個切除下來送檢,如果是良性,就算了不用再做手術了,如果是惡性,再討論!

如果不存在軟組織包塊,或者所取材料不具有診斷價值,可能需要切取病變骨骼來獲取組織。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2、穿刺活檢

算是活檢技術中的“微創”活檢技術吧!目前影像學及穿刺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體的大部分部位都可以使用長度各異的穿刺針進行安全及相對有效的活檢。

但相對於傳統的手術活檢,其有以下的優缺點。

優點:方便快捷,可以不用到手術室絕對無菌的條件下進行,不用全身麻醉,一般在局麻下就可以搞定;

價格比傳統手術要便宜的多;相比於傳統手術活檢來說,更容易安排,不用一直等病床,等排手術。

缺點:穿刺活檢的操作一般在影像學輔助下操作,如超聲定位下穿刺活檢、CT引導下穿刺活檢等等,手術取材有限,有可能出現取的樣本錯誤,取得樣本有限等。

因此為了彌補這種缺點,一般操作者都會在腫瘤的不同部位,多穿幾針,以增加正確取樣的概率。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三、活檢有哪些檢查用於輔助?

1、超聲檢查

有研究表明,144個懷疑原發性骨腫瘤的患者當中,存在63位患者被認為適合使用超聲檢查引導活檢【1】。可見超聲檢查作為活檢的重要輔助手段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超聲作為一種重要的檢查,主要用於軟組織病變,對於骨頭來說,因為存在超聲波穿透性差等問題,存在一定的限制。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2、X線透視

相比於超聲檢查,X線對於骨骼具有透視作用,適用於骨骼病變。

但相反的,X線無法提供穿刺活檢時穿刺針穿過周圍軟組織時的相關信息。似乎是與超聲檢查互為“對立”的兩種輔助手段。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難道就沒有兩者兼備的輔助檢查嗎?不是的!

3、CT檢查

CT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學技術之一,但相對於X線跟超聲來說,比較耗費時間。但其具有自身獨特的有時,人體幾乎所有部位都可以使用CT引導下安全的活檢。

中間直直的那根東西,就是我們的穿刺針。

有數據表明,CT最為輔助手段型組織活檢,準確率範圍可達70%-90%。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4、MRI檢查(磁共振)

雖然磁共振檢查作為骨頭活檢的輔助檢查,具有很高的可觀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報告【2】。但由於下列兩個原因,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使用。

①MRI算是以上4種檢查裡面最貴的一個檢查了,價格對於國內老百姓來說,是最致命的一個缺點了;

②MRI是在磁場下運行的,需要使用非磁性的穿刺針及對被檢查者監測設備的需求等,都限制了磁共振引導下活檢的可行性。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四、穿刺活檢需要什麼麻醉?

大部分的腫瘤穿刺花間都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清醒穿刺還是不進行清醒穿刺。

對於大部分的惡性腫瘤來說,由於穿刺操作引起的患者疼痛相比良性病變來說要小的多【3】。別問為什麼,事實就是如此!

對於因腫瘤存在而比較焦慮或者不配合的小孩子,可能需要給予適當的鎮靜藥物甚至手術室給全身麻醉,因個體而定。

但臨床上,對於大部分的病人,還是選擇在局部麻醉下,快速有效的取活體組織檢查。

五、穿刺活檢的準確度

不同病例研究隊列的穿刺活檢準確各異,但對於其他地方轉移到骨頭上的活檢準確率可高達90%-95%,而對於原發於骨頭上的腫瘤及骨頭上的感染病灶,其準確率則相對較低,僅有70%-80%【4,5】。

其實,這個準確率是建立在100%的與術後切除大病理來說的。

比如說,穿刺活檢結果出來是惡性的骨肉瘤,選擇做截肢手術,截肢後整個腫瘤術後送病理結果,提示就是惡性的骨肉瘤,那麼這個準確率就是100%。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但之所以原發於骨頭上的腫瘤準確率較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穿刺活檢的結果不具有診斷性,往往提供一個良性或者惡性的方向;

②穿刺活檢的結果與術後切除組織病理結果不一致;(以術後為準)

③與取樣的標本有關,並不能保證穿到腫瘤組織。

但這並不能說明穿刺活檢這個技術就沒用,我們完全可以靠操作過程的重複操作,甚至必要時的開放性活檢來增加這種準確率!

六、穿刺活檢存在哪些併發症?

使用臨床影像學輔助引導下的穿刺活檢很少出現併發症,畢竟存在一雙眼睛幫你看著嘛!

但只要穿過皮膚,就必定伴有這些那些併發症,如局部的出血,穿刺部位的感染等,這些有時候都是不可避免的。

其他部位出現的併發症,主要取決於穿刺部位的具體解剖情況。比如說胸部的氣胸、局部損傷神經、頸椎的損傷氣管、局部大血管損傷,這些都存在可能性。

這種操作,82個患者中6個出現併發症,為什麼醫生還要做呢?

一定要拿出數據的話:那麼在一項82例患者使用CT引導下穿刺針活檢中,存在6例患者出現併發症。其中1個主動脈破裂了,2個手術後出現局部血腫,1個穿刺錯了,2個太痛了沒穿刺成功【6】.......最後這個算不算是併發症之一呢?

總結:

穿刺活檢跟所有的手術操作一樣,存在或多或少的風險,這就跟坐飛機一樣,誰都不敢保證飛機會不會掉下來!

但是作為提前明確腫物性質,幫助醫生給出下一步治療方案來說,穿刺活檢就跟坐飛機一樣,能夠給予腫瘤患者治療上的方便。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夠學習到一點關於腫瘤穿刺活檢的知識!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這,如果你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給黑鍋留言~寫文不易,快快收藏轉發給需要的那個TA吧!#小黑鍋說科普##清風計劃##滾蛋吧腫瘤君#

參考文獻

1、Saifuddin A, Mitchell R, Burnett SJ, et al. Ultrasound-guided needle biopsy of primary bone tumours.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0; 82:50.

2、Blanco Sequeiros R, Klemola R, Ojala R, et al. MRI-guided trephine biopsy and fine-needle aspi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bone lesions in low-field (0.23 T) MRI system using optical instrument tracking. Eur Radiol 2002; 12:830.

3、Kruyt RH, Oudkerk M, van Sluis D. CT-guided bone biopsy in a cancer center: experience with a new apple corer-shaped device. 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8; 22:276.

4、Saifuddin A, Mitchell R, Burnett SJ, et al. Ultrasound-guided needle biopsy of primary bone tumours.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0; 82:50.

5、Jelinek JS, Murphey MD, Welker JA, et al. Diagnosis of primary bone tumors with image-guided percutaneous biopsy: experience with 110 tumors. Radiology 2002; 223:731.

6、Olscamp A, Rollins J, Tao SS, Ebraheim NA. Complications of CT-guided biopsy of the spine and sacrum. Orthopedics 1997; 20:114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