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蒜皮,卻能離散親情

中考 農村 廣播 社會 原創善文 2017-04-16

雞毛蒜皮,卻能離散親情

姜老太孤身一人住在農村老房子裡,常常坐在門前發呆,形單影隻。

她有兒女,兩兒一女,都已成家,兒子在城裡,閨女在國外。左鄰右舍都在議論,她養了三個不孝的混蛋兒女。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三年前,姜老太的老伴走了,大兒子將她接去,與孫女一個臥室。她覺少,凌晨三、四點準起,起來後打開燈,清嗓子,漱口,還得聽廣播。孫女馬上要中考,睡得晚,正沉沉地睡著,卻被吵醒,就求奶奶,別再鬧動靜。奶奶說,天都亮了,在農村哪有睡懶覺的毛病。

大兒子只好讓女兒睡在他們夫妻臥室。雞毛蒜皮,卻能離散親情

姜老太以為這是嫌棄她。更生氣的是,大兒媳做飯總是考慮她的閨女,又是排骨、又是牛肉,她牙口不好,幹饞咬不動,兒媳從來不過問她吃什麼。飯桌上,還總是給她閨女夾菜。

兒子解釋,孩子面臨中考,又是長身體的時候。

這不明顯的怕老婆、護犢子嗎。心情不好,頭疼腦熱也來了,天天躺在床上,問她哪兒難受,不說;帶她去醫院,不去,就一句話,人老了,活著沒意思。

兒媳婦不願意了,你有事說事,有病治病,別成天沒事找事。

家庭矛盾由此而生,索性不與他們坐在一個桌上吃飯。

只好將飯菜送到她的臥室。兒子或孫女送還行,若是兒媳,一準懷疑,並給兒子告狀,說兒媳沒安好心。雞毛蒜皮,卻能離散親情

天天糾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子失去了耐性,將母親送到弟弟家。

姜老太在小兒子家,更是種種的看不慣,小兒媳婦天天打扮的妖里妖氣,這不能吃、那不能喝,都快三十了,還不要孩子,小兒子就像幾輩子沒見過女人,車接車送,鞍前馬後地侍候。

最氣憤的是,從早到晚總是扔她一人在家,廚房裡是有吃的,全是成品,要自己微波,她一個農村老太,哪會這些洋玩藝?還有,他們家住高層,是電梯,進出樓還得用門禁,想上街溜溜,都難。

幸好移民在加拿大的閨女來電話了,噼裡啪啦一頓數落。

就是一些雞毛蒜皮,沒分量、不值錢,就像垃圾,姜老太卻當成人生大事,倒給閨女。

既是家人,就不應該挑三揀四、追究是非,應該相互體貼、諒解與包容,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雞毛蒜皮,卻能離散親情

可這個閨女偏偏拿雞毛當令箭,即刻飛回,找到大哥、弟弟興師問罪,問就問吧,還上綱上線,上升到道德與法律的層面,步步緊逼。

就這樣,一地的雞毛蒜皮,被堆積成山,汙染空氣,又嚴重堵塞親人溝通的渠道。

兄弟倆與她反目,有本事,你將媽接走。

哪有那麼容易,切不說辦護照、查體、簽證等手續,姜老太本人也堅決不去,閨女再好,是潑出去的水,養老送終是兒子的事。

最後,在姜老太的要求下,她被送回農村老家,一個人單過。

就因為這些雞毛蒜皮,親情被離散,心與心遠隔天涯海角。

親情傷不起,因雞毛蒜皮離散了親情,實在不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