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也從來不把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大家面前。

大家看到的周泉泉,總是樂呵呵的。

當年去可可西里無人區,大家都有高原反應,周泉泉卻很樂觀地表示,“雖然昨天睡得不好,今天還是很有精神的。”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也從來不把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大家面前。

大家看到的周泉泉,總是樂呵呵的。

當年去可可西里無人區,大家都有高原反應,周泉泉卻很樂觀地表示,“雖然昨天睡得不好,今天還是很有精神的。”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也從來不把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大家面前。

大家看到的周泉泉,總是樂呵呵的。

當年去可可西里無人區,大家都有高原反應,周泉泉卻很樂觀地表示,“雖然昨天睡得不好,今天還是很有精神的。”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後來拍《邊疆故事》,周泉泉帶節目組去了珠峰。

一個攝像師有嚴重的高原反應,編導同事不知所措,只聽周泉泉說了句,“拍呀,我們學下自己拍。”

於是身為領導的周泉泉,就自己扛著攝像機,親自上陣了。

一點架子也沒有。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也從來不把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大家面前。

大家看到的周泉泉,總是樂呵呵的。

當年去可可西里無人區,大家都有高原反應,周泉泉卻很樂觀地表示,“雖然昨天睡得不好,今天還是很有精神的。”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後來拍《邊疆故事》,周泉泉帶節目組去了珠峰。

一個攝像師有嚴重的高原反應,編導同事不知所措,只聽周泉泉說了句,“拍呀,我們學下自己拍。”

於是身為領導的周泉泉,就自己扛著攝像機,親自上陣了。

一點架子也沒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3

從業20多年,周泉泉為了做節目,足跡踏遍大江南北。

她橫穿可可西里無人區,也登上過海拔4000米的高原......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新聞人,對新聞的敬畏之心。

也看到了一個新聞人,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周泉泉曾和同事討論過生死的問題,她說——

我現在做這個工作,會面臨很多意外,但是如果能選擇死亡方式的話,我寧願是這種,這種工作環境下的意外身亡。

是她讓我們知道了: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真的有人抬頭看到月亮。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也從來不把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大家面前。

大家看到的周泉泉,總是樂呵呵的。

當年去可可西里無人區,大家都有高原反應,周泉泉卻很樂觀地表示,“雖然昨天睡得不好,今天還是很有精神的。”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後來拍《邊疆故事》,周泉泉帶節目組去了珠峰。

一個攝像師有嚴重的高原反應,編導同事不知所措,只聽周泉泉說了句,“拍呀,我們學下自己拍。”

於是身為領導的周泉泉,就自己扛著攝像機,親自上陣了。

一點架子也沒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3

從業20多年,周泉泉為了做節目,足跡踏遍大江南北。

她橫穿可可西里無人區,也登上過海拔4000米的高原......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新聞人,對新聞的敬畏之心。

也看到了一個新聞人,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周泉泉曾和同事討論過生死的問題,她說——

我現在做這個工作,會面臨很多意外,但是如果能選擇死亡方式的話,我寧願是這種,這種工作環境下的意外身亡。

是她讓我們知道了: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真的有人抬頭看到月亮。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張越在「生如夏花」特輯中說,“在導播間,我們並肩了18年,但現在,她不會再在這了。”


"

圖片及資料來源:

CCTV-12社會與法《夜線》

作者|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夜線》這個節目?

就在前不久,它一改往常的風格,播出了一期名為「生如夏花」的特輯。

這次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夜線》欄目的製片人周泉泉。

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通過電視認識這個勇敢的姑娘時,她已經永遠離開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個故事,或許我們很難想象,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與熱愛,活得一腔孤勇。

所有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6月4日說起。

那一天,周泉泉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啟忙碌的工作,她在審片——例會——審片——例會中連軸轉。

最後一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7點多,結束後,周泉泉又抽空去審了一會兒片。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她還要趕到機場,連夜坐飛機去珠海出差。

她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因為船的時間固定,連夜走才能趕上。

這忙碌的13個小時,本應是周泉泉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可誰也不會想到,她這一走,竟是永別。

人生,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奔波千里去到珠海,是為了一檔叫《熱血邊關》的節目。


這個節目或許你也看過,至今播出了兩季,反響都很好。

周泉泉這次,就是為了新一季前採去的。

到達海島的當天晚上,深夜11點,周泉泉還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到了第二天,同事就聯繫不到她了。

微信不回,電話也不接,所有人都以為,是那邊信號不好。

誰也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周泉泉因公殉職的噩耗。

6月6日中午12點40分,周泉泉在工作時不幸被落石擊中,搶救無效身亡。

她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46歲。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的工作日誌,也永遠停在了12點40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但其實,周泉泉原來是不用去的。

她的同事說,一個前採,導演去就好。

但周泉泉不放心。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拼盡全力,盡善盡美,這就是周泉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1

製片人這個職業,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充滿未知與挑戰。

周泉泉是1995年從南大畢業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想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奈何身高不夠,只好放棄。

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央視的筆試,以優異的成績入職央視。

進入央視後,她先後參與了《讀書時間》,《半邊天》等欄目的製作,成為臺裡的骨幹。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周泉泉有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則——不達目的不罷休。

事業也是如此。

對她來說,既然選擇了一個行業,就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

周泉泉參與制作的節目,在惡劣危險的環境下取材,是家常便飯。

而作為製片人,她從不在舒服的辦公室裡“指點江山”,而是跟著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凡事都親力親為。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講一個故事。

2006年,周泉泉深入到可可西里無人區拍攝。

拍什麼呢?

盜挖金礦,盜獵。

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多少人就渾身一哆嗦?

《夜線》主持人張越說,當時周泉泉給她報這個選題的時候,她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危險,有太多不確定性。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可週泉泉呢,還是去了。

出發之前,當地老鄉還告訴她,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路,很少有人敢走。

再加上當地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對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可聽完這些後,周泉泉只堅定地說了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都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這句話時,她還在發著高燒。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拍攝取材的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誰也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麼。

周泉泉一行人進入到無人區後,一開始拍攝還很順利。

就在他們返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目之所及,皆是巨大的車轍。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更驚險的,還在後面。

當他們再往前走一走,不小心把車開進了盜挖金礦的大本營。

完全出乎意料,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對方手裡有武器,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發生。

可週泉泉,挺冷靜的。

她告訴同事,大機器全部蓋住,拿小DV進去,偷著拍。

為了“掩護”同事,周泉泉一進到那些人的帳篷裡,就主動擋在同事面前,然後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取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就這樣,周泉泉獨自一人在帳篷裡和一群陌生人周旋。其他同事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偷拍”。

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下,周泉泉是如何做到臨危不懼的,這又需要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或許從張越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怕危險她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乾的這件事,她太愛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是啊,因為熱愛,才無所畏懼。

02

但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發生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周泉泉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每次揭露黑暗面,她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

有一次,她要去調查一個公司假借招聘,騷擾女性的事件。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不顧自身安危,假裝應聘者。

在騷擾者發現有鏡頭偷拍,企圖和受害者動手時,一旁的周泉泉立馬上去阻攔。

還很剛地來了句,“你竟敢動手啊你!”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回去她就跟同事說,“這種人,就應該曝光。”

在正義面前,周泉泉從來沒有退縮過。

和她一起共事的人,經常會聽到她說一句話,“你們先走,我斷後。”

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為大家扛下一些東西。

可可西里無人區取證後,對方曾找過周泉泉,還打電話威脅過她,她也沒有妥協。

這件事,周泉泉自始至終都是自己處理的,沒有和當年一起去的同事們說。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熱血邊關》籌備期,她也親自上陣,去嘗試每一個課目。

有一個項目要從4層高的樓上,靠繩索降下來,這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很難。

周泉泉還是毅然決然上去嘗試。她說,要親自感受下其中的危險係數。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她也從來不把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大家面前。

大家看到的周泉泉,總是樂呵呵的。

當年去可可西里無人區,大家都有高原反應,周泉泉卻很樂觀地表示,“雖然昨天睡得不好,今天還是很有精神的。”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後來拍《邊疆故事》,周泉泉帶節目組去了珠峰。

一個攝像師有嚴重的高原反應,編導同事不知所措,只聽周泉泉說了句,“拍呀,我們學下自己拍。”

於是身為領導的周泉泉,就自己扛著攝像機,親自上陣了。

一點架子也沒有。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03

從業20多年,周泉泉為了做節目,足跡踏遍大江南北。

她橫穿可可西里無人區,也登上過海拔4000米的高原......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新聞人,對新聞的敬畏之心。

也看到了一個新聞人,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周泉泉曾和同事討論過生死的問題,她說——

我現在做這個工作,會面臨很多意外,但是如果能選擇死亡方式的話,我寧願是這種,這種工作環境下的意外身亡。

是她讓我們知道了:在這個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真的有人抬頭看到月亮。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張越在「生如夏花」特輯中說,“在導播間,我們並肩了18年,但現在,她不會再在這了。”


一個央視女製片人去世前的日記



雖然周泉泉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46歲,但她的故事,不會因此就結束.......

如果不是周泉泉,我們很難想象到,在這樣一個歲月靜好的時代,有人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為了心中的理想與正義,過著驚心動魄的生活。

她的人生,似乎也印證了一句話——

“雖然辛苦,但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