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

中國石油 經濟 中石化 黃金 豐田 楊凱Kayson 2018-12-05
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

導讀

近年來,在環保風暴和貿易摩擦的內外衝擊下,“中國製造”可謂是哀鴻遍野,“倒閉潮”蜂擁而至。曾幾何時,被貼上廉價、好用標籤的“中國製造”也是風靡全球,沒想到一夜之間就大有“涼涼”之感。

這些年我們一直再說美國製造業空心化的問題,美國的製造業確實出現了一些空心化,一部分利潤低的本土不願意生產,比如:衣服、鞋等,而這不能說美國的製造業不行,在出現空心化的趨勢,美國人就有危機感了,便向社會和世界提及這個問題,給美國人預警,而我們外人看到就是把這個認知擴大化,甚至曲解了,覺得美國馬上就不行了,其實,美國製造業依舊很強大。

在去年8月22日,由全球製造商集團獨家編制的2017年度(首屆)《全球製造500強》排行榜在北京舉行的“全球製造商峰會”上揭曉。中國石化以19309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一,豐田汽車公司以及殼牌石油公司分別以17326億元以及16538億元位列第二第三位。蘋果公司儘管在收入上僅以14973億元排名第8,但是其3147億元的淨利潤卻遠超其餘9家公司排名第一。中國大陸入選的企業共有57家,其中入圍榜單前十強的企業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以及上汽集團。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說,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前途的仍然是實實在在的製造業。《全球製造500強》報告,旨在瞭解製造業的經濟轉移,幫助企業家審視製造業的未來,比較世界各國製造商的競爭力。由此大家也能看出中國製造的不足。

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似乎被忽視了!其實,對任何一個現代經濟體來說,製造業是最為關鍵的部分。2017年《全球製造500強》共分佈於15個製造業子行業中,機械製造業因76家企業入選位居第一;石油加工行業和計算機、通信和電子電器設備製造業各有72家入選並列第二;汽車以及零部件、金屬製造業和食品飲料製造業是行業第二陣營,分別有62家、46家、41家企業入選。紡織、菸草、造紙等子行業上榜公司較少。

在過去的40年間,全球製造哺育、壯大了中國的製造業,但中國製造卻不是全球體系中的上層,而是低端的,低利潤的;很多人很樂觀的看到中國的製造業正在繁榮、拓展著全球製造,就認為中國製造可以了,今年的一“箇中興事件”。就把中國製造打回原形。

可如果我們把時間軸往前推到農耕文明時代,彼時的“中國製造”在世界上絕對是首屈一指,周銅、秦磚、漢瓦、唐彩、宋瓷……無一不令外國仰望。自近代以來,中國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抓住“工業文明”的歷史機遇,導致工業製造基礎薄弱,只能在製造全球化浪潮中承擔中低端製造或下游供應鏈的分工。

儘管“中國製造”較西方諸國起步較晚,但自洋務運動以來,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在全國各地創辦工廠,以血汗換時間,推動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可謂是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160多年的積累,夯實了“中國製造”的基礎,卻不能為“中國製造”插上翅膀,實現質的飛躍。如今,在全球經濟環境發生鉅變之際,“中國製造”的抗風險能力不得不令人擔憂。當我們刨去民族情懷和愛國主義,冷靜分析,就能發現當下“中國製造”的癥結。

1

重營銷而輕技術

從洋務運動到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製造”主要在民族工業上,彼時的中國,強敵環伺,必須要依託強大的軍事工業、交通運輸工業,才能保護國家安全。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成為重心,民生工業突飛猛進。彼時的中國,市場需大於供,因此也催生了一大批營銷人員。

面對遍地是黃金的市場,技術只需保證基本的產品質量即可。而營銷人員則在市場上攻城略地,一線市場搶完了,就去搶二線市場,二線市場搶完了,就去搶三線市場……渠道不斷下沉,以至於今日,許多製造企業市場份額很大,但技術優勢卻不突出。

2

重管理而輕創新

在大大小小的中國製造企業中,“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標語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但真正做到這句話的寥寥無幾。許多企業都是以創新起家,但做到一定規模以後就開始學管理,講流程。而管理與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存在,管理越多必然會遏制創新的發展。

不僅如此,管理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的效率,管理越多、流程越複雜的企業越容易導致人浮於事、效率低下,這就必然會影響到技術創新的進度,進而導致“中國製造”在整體技術創新上總是跟不上世界製造強國的速度。本就作為追趕者的我們,只能目送差距越拉越大。

3

重關係而輕能力

在許多的製造企業中,“靠關係”、“走關係”、“培養關係”的現象比比皆是。甚至,很多企業都把“關係”當作培養人才的唯一標準,能力反而是其次,這就導致許多技術人才總是因為頻繁的“被跳槽”而無法深耕技術。

工業製造技術尤其是高、精、尖工業製造技術的研發運用是需要持續性的計劃和週期的,在企業普遍急功近利和有能力的技術人才“不斷跳槽”的土壤中,是難以培養出高精尖技術的。如果不能為有能力的技術人才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工作環境,也就不可能在技術上進行突破。

以上便是導致“中國製造”哀鴻遍野的客觀因素,而在工藝中國看來,“中國製造”一直無法取得長足進步的關鍵還是在於“造物精神”的缺失。不管是手工製造還是工業製造,其核心都是為人民的生活便利而創造器物。

一百多年來,在工業製造上落後的我們一直強調“師夷長技以制夷”,殊不知,我們在學習製造之“術”的同時卻丟掉了製造之“魂”。工業製造的核心和手工製造一樣,都是秉承“造物精神”,為美好生活而製造。而對造物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是“中國製造”進步的關鍵。

我有話說

中國製造只是規模大,基礎相對還非常薄弱,整體大而不強。所以現在發展“智能製造”、“工業強基工程”,還是要踏踏實實幹創新,提升中國製造的根基。。

-END-

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明顯,唱衰中國製造是為什麼?

信息化顧問團|專注•專業•專心

每天與你相約

你每天都必讀

每天十分鐘 • 看懂你的圈子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轉載合作請聯繫:@kayson_yang(楊凱)

-轉發是最好的鼓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