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開操作“放水”2600億,“中國式擴表”會成為常態?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 財經 滄瀾財經 2017-05-23

何為“中國式擴表”?減少基礎貨幣、增加公開操作。

今年4月份和5月份,央行擴大了公開市場淨投放量。央行在4月份和5月份的投放淨值為正,這表明“一行三會”在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的同時,央行適當調控流動性,以為“市場”託底對衝市場調整的風險。

今年以來,央行的貨幣政策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變化。

在公開市場操作方面,今年一季度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回籠資金10250億元。然而,4月份和截至目前的5月份,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都是淨投放資金。4月份以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了2600億元

央行公開操作“放水”2600億,“中國式擴表”會成為常態?

同樣的,如下圖所示,今年一季度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表現為收縮,而今年4月份,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則表現為擴張。

央行公開操作“放水”2600億,“中國式擴表”會成為常態?

央行在公開市場投放量和其自身的資產負債表在4月份表現為擴張外。貨幣M0和M2卻表現為“收縮”。如下圖所示,M0已經連續3個月絕對數就已經在下降。而,M2在今年4月份也出現了拐點,其絕對數也開始下降。同時,今年4月份,M2的增速同比增長10.5%,增速降至歷史低點。

央行公開操作“放水”2600億,“中國式擴表”會成為常態?

5月12日,中國央行在其發佈的2017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開聲稱,“縮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4月央行資產負債表已重新轉為“擴表”。以上的數據已經佐證了央行在其報告中的聲明。

總之,從以上央行相關的貨幣政策操作變化來看,央行在4月份擴大了公開市場操作投放同時擴張了其資產負債表,但是另外一方面,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以及銀行的信用(M2)則是出現了“收縮”。

央行公開操作“放水”2600億,“中國式擴表”會成為常態?

4月份,央行的貨幣政策或將成為“新形勢下”的標準操作模式!

央行將繼續領導一行三會加強“協調監管”。

央行加強協調監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央行公開操作“放水”2600億,“中國式擴表”會成為常態?

央行在加強協調監管的同時,也在考慮為“市場”託底。

近期三會的“強監管”讓市場的避險情緒空前高漲。

5月14日,銀監會正式表態,為銀行實現合規達標安排4至6個月的緩衝期,充分考慮銀行業風險實際 , 科學把握力度和節奏 , 穩妥有序推進。自查督查和規範整改工作之間安排4至6個月的緩衝期, 為銀行實現合規達標預留時間,對高風險業務, 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定應對預案。

監管收緊通道業務已是行業共識,但一直以來證監會並未明確禁止通道業務,而是給予機構充分緩衝期逐步壓縮通道業務規模。在5月1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張曉軍首提全面禁止通道業務,強調不得讓渡管理責任。

銀監會前腳說給予銀行規範整改幾個月的緩衝期,而後腳證監會就表態提要全面禁止通道業務。

這表明,儘管前期央行和銀監會紛紛出來為市場表態,但是金融市場的“強監管”趨勢並不會改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