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中車長客:開始馳騁世界舞臺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中車長客:開始馳騁世界舞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中車長客:開始馳騁世界舞臺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車長客的軌道客車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強到精,從精到領跑,並走出國門為世界提供 “中國製造” “中國方案”,進而在世界舞臺上演了一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和發展速度的大劇目。

中車長客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首推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相繼創造出磁懸浮客車、復興號、下一代地鐵、 “中國芯”和 “中國腦”等中國軌道裝備製造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蹟。

走進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車長客),廠區內映入記者眼簾的 “打造中國製造亮麗名片”的標語格外醒目。30多年來,記者曾多次到該公司採訪,不僅親眼見證了這一共和國驕子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更對他們鍥而不捨地踐行這條標語感同身受。

為世界提供 “中國方案”

50多年前,公司許多參與地鐵車輛研發的工作人員甚至沒見過地鐵,就研製出了新中國第一輛地鐵;30多年前,在訂單極少的情況下,他們堅持投入和自主研發,從而保住了我國地鐵研發的 “火種”;十多年前,國內許多城市的地鐵引進國外產品,結果往往受制於人,其所付出的高昂代價更深深地刺激了中車長客人……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中車長客已享譽全球,技術研發實力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自主研製的首輛磁懸浮客車,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首列B型全鋁合金城軌客車,一舉填補了國內鋁合金城軌車輛研製的空白;首列不鏽鋼城軌客車,標誌著我國城軌客車實現了由碳鋼車體向不鏽鋼車體的成功跨越;在國際上首次採用全碳纖維車體結構的下一代地鐵,亦毫無爭議的在國際稱雄……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車長客的軌道客車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強到精,從精到領跑,並走出國門為世界提供 “中國製造”“中國方案”,進而在世界舞臺上演了一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和發展速度的大劇目。

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使中車長客走出國門,開始馳騁世界舞臺。2014年,公司首列新型電動車組運抵巴西。同年,現代有軌電車出口非洲,並獲得美國波士頓紅線和橙線地鐵訂單。2017年,中車長客首輛美標地鐵——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成功下線……

目前,該公司產品已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新加坡、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出口車累計超過8900輛,簽約額超過120億美元。前不久,他們為以色列特拉維夫紅線輕軌項目研製的列車又在長春下線。這是我國100%低地板列車首次出口發達國家,也是中車長客探索 “產品+服務”打包銷售的首個項目。即除為以色列製造輕軌車輛外,還將承擔其16年的檢修維保業務,進而在產品創新走向世界的基礎上,又實現了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和服務創新。

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

中車長客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首推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儘管1969年,靠著老一代人在一沓沓草紙上用筆硬生生演算,使得新中國第一輛地鐵成功下線。但此後多年間由於大環境、體制和受制於國外先進技術封鎖等多種原因,他們在軌道客車研製方面並沒有取得大的進展,這讓長客人深刻意識到沒有核心技術就要受制於人,也堅定了他們決心走自主研發和創新之路的信念。

鑑於此,中車長客先後建立了國家軌道客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五位一體”的技術創新平臺;建立健全了大膽鼓勵研發和創新的機制和體制;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激勵研發和創新的政策舉措。而後便一門心思地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埋頭苦幹,奮力趕超。功夫不負苦心人,隨之而來的,便是相繼創造出磁懸浮客車、復興號、下一代地鐵、 “中國芯”和 “中國腦”等中國軌道裝備製造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蹟。

據介紹,僅下一代地鐵這一個創新成果就享有多項 “國際首次”和 “第一”。該地鐵列車在國際上首次採用全碳纖維車體外殼,比普通金屬外殼地鐵車減重35%,4編組的列車每年就比普通4編組地鐵列車節電約16萬度;而且採用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的無人運行系統,從自動喚醒、自檢、出庫,到站後發車、行駛、停靠站,乃至結束運營後回庫、洗車和休眠,各項任務均由列車自行完成。凡此種種,處處體現著下一代地鐵的與眾不同。

如今,中車長客已榮獲 “國家創新型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科技興貿基地”和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等多項國家級創新稱號,這其中任何一項都足以彰顯長客人在中國自主創新道路上的抱負與擔當。

重視人才培育機制

自主創新,人才第一。多年來,中車長客已摸索出一整套吸引人才和最大限度發揮人才作用、潛能的機制。目前,公司已擁有工程技術人員2745名、教授級高工103人、博士45人、碩士1091人,每年研發新產品30多個。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中車長客不單重視工程技術人員,同時也格外重視培育能工巧匠。為此,公司相繼建立了國內最先進的焊接、車輛電工和裝調工培訓基地,設立了廠內技師、操作師評審制度,傾力拓展一線員工的職業成長空間,使一大批能工巧匠脫穎而出。

如工人技師羅昭強發明的 “CRH3型高速動車組調試操作實訓裝置”就屬全國首創。他獨立開發的5套動車組控制邏輯模擬軟件,可達到模擬動車組功能和多種學習的目標,不但開創了利用模擬手段對高鐵車輛調試操作員工培訓的先河,使培訓時間由原來的兩三年縮短為三個月,而且還填補了國內軌道車輛調試模擬技術的空白。公司首席操作師李萬君則先後完成技術攻關100餘項……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中車長客:開始馳騁世界舞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