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中國歷史 資治通鑑 三國志 人民日報評論 2019-02-09

領導幹部要多一點“歷史感”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①

金 蒼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勉勵提高“歷史思維”,強調“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提倡“鑑古知今,學史明智”,要求“樹立歷史眼光”……歷史,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想問題、觀大勢、謀戰略的重要座標。思考過去、矚望未來,歷史中沉澱的,正是走向未來的力量。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闡述自己對歷史的態度。歷史感是什麼?正是以歷史邏輯、歷史思維、歷史眼光、歷史情懷,明所從來、知其將往。借“四知拒金”說覺悟,以“準備吃虧”談風險,引“治大國若烹小鮮”話為政之道,於“失去的二百年”講抓住機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瞭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

這一幕讓很多人印象深刻: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語重心長地說,“領導幹部要多讀一點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其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身體力行在“勸學”。他涵蓋諸多領域的書單中,最多的是中國歷史文化典籍:《左傳》《史記》《三國志》《貞觀政要》《資治通鑑》……當我們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時,不妨向總書記看齊,展卷讀史,與賢者共坐、和時間對談。

歷史感,說到底是一種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是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現實中,有人把歷史當故事讀,看到的只是帝王將相、恩怨情仇;有人把歷史當雞湯讀,發現的只是厚黑之學、權謀之術;還有人從歷史中找“論據”,在謀人不謀事、信權不信法的邏輯中愈陷愈深。面對歷史的寶藏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甚至是有意無意地曲解、誤讀,無異於寶山空回,既無教益,更復有害。學與思、知與行這兩對辯證關係,同樣適用於讀歷史。

歷史感的涵養,需要精讀歷史、深讀歷史,在讀通、讀透中收穫“歷史的通感”。5000多年的傳承,深藏著興衰的奧義、文明的密碼;近180年的滄桑,背後有社會發展的規律;我們黨近百年的奮鬥,展示著人民政黨巨大的勇氣、智慧和力量;人類社會古往今來的變化,也能讓人博採眾長、轉益多師。站在“現在”這個節點上打開手電筒,我們能看到多久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學者朱光潛認為,“過去史在我的現時思想活動中才能復甦,才獲得它的歷史性。”方此歷史交匯期,領導幹部的歷史感,更體現於對現實的洞察。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如何理解時與勢依然在我?打贏三大攻堅戰,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沒有歷史感,就無法認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缺少歷史感,也就難以理解歷史大勢必將浩蕩前行。更何況,也只有胸懷過去、放眼未來,才能超越眼前的錙銖必較、一時的成敗得失,以歷史為定位,把我們的工作寫在時間深處。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剛剛走過改革開放40年,又迎來新中國成立70年,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滾滾向前。多讀一點歷史,涵養一點歷史感,我們才能聽清歷史的回聲,更好地從過去走向未來。

涵養我們的歷史思維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②

範正偉

人們常說,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開闊的思路、寬廣的眼界從何而來?歷史是一個重要源頭。“往古者,所以知今也。”正是歷史,讓我們得以進入人類千萬年生活的縱深,知道自己從哪兒來、往哪兒去。

“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五千年文明史、一百七十多年近代史闡述中國夢,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世界大勢,以“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表達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激情……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清醒劑,要求領導幹部提高“歷史思維”,不僅使治國理政有了更為厚重的“歷史感”,也讓黨和國家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感。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如果把歷史比作一條洶湧澎湃的大河,其間必然有泡沫、旋渦、曲折,登高望遠才能把握潮流大勢。比如,認識中國改革開放,“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就會明白,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華民族必將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再比如,對待貿易保護主義,把握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規律,就能看到,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不是哪個國家能夠改變的。“我們看世界,不能被亂花迷眼,也不能被浮雲遮眼,而要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去細心觀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涵養“歷史思維”,我們才能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歷史思維,是一種長時段思維,要求我們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以貫通古今的智慧,分析當下碰到的問題,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歷史思維,是一種整體思維,要求我們看到歷史的連續性,對歷史心存“溫情與敬意”,避免人為割裂歷史,甚至搞歷史虛無主義。“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思維,也是一種發展思維,要求我們以史為鑑、鑑往知來,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從這個角度看,涵養我們的歷史思維,也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具體體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涵養我們的歷史思維,還意味著一種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今天,我們在繼承歷史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歷史。那種只想“乘涼”、不想“栽樹”,甚至“吃祖宗飯、斷子孫糧”的人,不僅缺乏歷史責任,更談不上歷史思維。進入新時代,從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力度空前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視野,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邏輯,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都是謀大局、謀長遠、謀未來,體現的正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歷史胸懷、“功成必定有我”的時代擔當。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人類的生活,橫著去看,便是社會;縱著去看,便是歷史。不斷提高歷史思維,把握髮展大勢、抓住變革時機,我們就能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更好地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

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③

李 斌

有這樣一個流傳了80多年的“信念樹”的故事:紅軍長征前夕,江西瑞金華屋村的17名青年在村外山坡上種下17棵松樹,毅然投身革命征途。然而直到革命勝利,家鄉父老也沒能等來他們凱旋的身影。逢年過節,華屋人都會來到這些“信念樹”下祭拜烈士,勉勵子孫永誌不忘革命精神。如今,經過房屋改造、村莊整治、產業培育,華屋村駛上了鄉村振興快車道。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歷史並未遠去,榮光還在書寫。一句名言說得好,“深深地沉思往事的意義,我們才能發現未來的意義”。一部崢嶸黨史,記錄著艱辛奮鬥和驚世奇蹟,記錄著光輝理論和寶貴經驗,也見證了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從“偉大的開端”到“民族的新生”,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華章”,黨史的那頭連著光榮的過去,這頭通向輝煌的未來,把所有的磨難、犧牲、夢想、拼搏集納成流,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浩蕩能量。

過去“小米加步槍”,如今“高鐵加航母”;過去一窮二白,現在引領時代。時代場景日新月異,但黨史始終是一面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價值之鏡,是“最好的營養劑”。在中共一大會址,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在井岡山,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在西柏坡,在立規矩的展板前駐足沉吟……在這些革命聖地,習近平總書記感悟黨史、思考未來,勉勵黨員幹部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正如他深刻指出的,我們要把黨和人民90多年的實踐及其經驗,當做時刻不能忘、須臾不能丟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闢出來的正確道路。

“看歷史,就會看到前途。”毛澤東同志曾告誡全黨:“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是如何從九死一生中走向勝利的?改革開放怎樣打破僵局,開啟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偉大革命?黨史是增進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寶庫,深入觸摸黨史細節,更能看清歷史的脈絡和規律,把握歷史的大勢和主流。無論尋烏調查、《論持久戰》,還是楓橋經驗、小崗改革,學黨史也可以學到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而黨史上的波折失誤,同樣可以引以為戒,防止再走彎路。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歷史不只書寫在教科書上、陳列在博物館裡,更應成為人們的心靈礎石、靈魂燈塔。打磨忠誠擔當,不妨對照革命前輩“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給黨去了”;激勵奉獻付出,不妨從“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探尋自我價值;嚴以修身用權,不妨學學親自起草、躬身示範《幹部十不準》的焦裕祿……回望青史問初心,砥礪奮進再進發,那些戰火硝煙中挺立不屈的靈魂、幹事創業中實幹興邦的模範、改革發展中敢闖敢拼的典型,無一不是增進信仰、信念、信心的精神食糧。

每一次向歷史的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點名、精神的整隊。恩格斯說過:“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從歷史中找尋勝利的源頭,汲取智慧、經驗、意志和力量,我們將無愧今天的榮光,不負明天的夢想。

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④

石 羚

透過遺蹟,歷史可以被觸碰;透過書本,歷史可以被讀懂;而透過那些鮮活的人與事,我們能與古人心脈相通,與歷史同感共情。

習近平總書記曾講述過自己的一段往事。小時候,母親給他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他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母親說,是疼,但心裡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也深深進入了他的心中,成為一生追求的目標。可見,歷史中蘊藏著多麼強大的精神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能夠“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來170多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猶如黃鐘大呂,激盪著每一箇中國人的心懷。那些精巧的技藝、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成為中國號巨輪前行的不竭動力。

正如歌曲所唱:堂堂中國人,從來不低頭。偉大民族精神,由無數中華兒女書寫,又借歷史之筆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中華民族的心靈史、精神史,猶如浩蕩長河,每一個歷史階段,都以其時代精神為這條長河注入新的活力。這是傳承積澱的力量,也是發展變化的力量。割斷了歷史,就割斷了這樣的精神脈絡,讓我們的心靈無可歸處。我們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並不是要耽擱在歷史的苦難上唉聲嘆氣,而是要從歷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正如魯迅所說,“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歷史長河沉澱的精神力量,不單是為了訴說過去,更是為了迎接未來。但我們也看到,有人熱心於“舊八卦”,追逐祕聞野史,甚至將歷史娛樂化;也有人醉心於“小問題”,排斥宏大敘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史實是歷史的筋骨,史觀則是中樞。有正確的歷史觀,才能形成系統的史論、深刻的史識,在此基礎上生髮出對民族精神的認同、對民族文化的信念。

歷史文化的滋養,彰顯在簡牘文書的字裡行間,也隱藏於人倫日用的點點滴滴。母親給孩子講述遠古寓言,懲惡揚善的觀念在幼小心靈裡生根;“說書唱戲勸人方”,楊家將、薛家將的故事演繹數百年,忠孝節義的內核從未改變;團圓佳節裡看似繁瑣的“老例兒”,寄寓了對家人的深情、對物產的敬惜。讓理論研究、影視文學、博物展覽一道成為歷史的講述者,那些塵封在歲月中的精神氣質,才能從“書本本”走到“心窩窩”。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最近,一檔名叫《國家寶藏》的電視節目,激活了很多人的文化熱情。其實,相比無言的文物,國家寶藏更埋藏於億萬民眾的心底與腳下。以歷史的羅盤指引前路,以精神的燈塔凝聚力量,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讀懂歷史的大邏輯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⑤

白 龍

讀史尋正路,明史通大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多讀一點歷史”,就是因為歷史中記載著一個民族的興衰起伏,隱藏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基因。以史為鏡,鑑往知來,必須具備歷史的大視野,讀懂歷史的大邏輯。

歷史之中有大勢。讀懂歷史的大邏輯,需要有撥雲見日的功夫,在紛繁複雜的表象背後,看大勢、謀大局。事實上,講究“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的中國史學,一直把“時與勢”“變與常”作為分析歷史興衰的重要概念,強調對歷史大勢的理解和洞察。孟子有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觀看大江大河的走勢,一定要從波瀾壯闊處著眼。有了對歷史潮流和歷史大勢的把握,才會在展望臺海形勢、兩岸關係時,擁有“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的自信;才會有在面對逆全球化趨勢時,以三個“不會停滯”,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我們總是能夠從長線程歷史的大邏輯中,找尋方向、汲取力量。

歷史之中有大道。“我們要不畏浮雲遮望眼,善於撥雲見日,把握歷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的重視,反映出“讀史”與“識道”的辯證關係。“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古人所說的“大道”,既是指治國安邦之道,也是指歷史的大邏輯、發展的大潮流。我們今天讀歷史,就是為了在歷史中尋找可資借鑑的治理之道。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正是從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以及人類文明史中汲取智慧,中國共產黨在深刻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找到了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歷史之中有未來。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有善於察大勢、明大道,才能開啟未來之門。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縱觀中國“數千年大歷史”,認為“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他回首世界百餘年曆史,思考“我們從哪裡來、現在在哪裡、將到哪裡去”的問題。這些判斷和思考,都以明澈的歷史大視野、清晰的歷史大邏輯,抓住了當代中國發展的關鍵,指明瞭世界未來的方向,為人類發展進步注入更多確定性的力量。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頂層設計、戰略方向,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眼光和戰略視野。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站在風雲際會的新時代潮頭,我們對於昨天、今天和未來有著更加深切的歷史感悟,也更會自覺地在“歷史之變”中探尋和把握“歷史之常”。擁有“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的堅定信心,我們就能在把握歷史大勢中走向未來,在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述往事,思來者”,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今天,我們作為歷史的“劇中人”敬畏歷史、認識歷史,就要從歷史的深處把握現在,讓中華民族沿著人間正道浩蕩前行,創造屬於每一個人的美好夢想。

對歷史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⑥

盛玉雷

水有波而明其流,車有轍而後可循。歷史之於國家民族,猶如記憶之於個人。一個人丟失了記憶,就丟失了自我;國家民族丟失了歷史,也就丟失了現實和未來的依憑。

主張“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告誡“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指出“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強調“要堅持正確歷史觀”。

以史正人、以史化風,在當下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有人說,“誰忘記歷史,誰就會在靈魂上生病。”對這樣的靈魂之病,還需徹底祛除病灶。熒屏上,民族罪人被演繹成風度紳士,時代楷模卻被塑造成道德有虧,具有進步意義的歷史事件被矮化成“宮鬥”“權謀”;網帖裡,有人調侃汙衊英雄人物、革命先烈,編造篡改黨史、國史、軍史;生活中,“精日分子”出沒,出格舉止挑戰底線……無論是所謂“重新評價”的虛無主義,還是所謂“還原真相”的解構崇高,或者所謂“利益至上”的泛娛樂化,都是以主觀替代客觀、以片段取代整體、以臆想揣摩史實,不僅影響我們對歷史的認知,更危及國家發展的價值底盤、精神基座。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發展史、改革開放40年探索史,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文明基體”,構築出億萬人民的“意義世界”。魯迅曾說,“歷史上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民族的未來”,輕視歷史、歪曲歷史、消解歷史,如何能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梁啟超認為,歷史是“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係”。的確,歷史不僅擁有“時空位置的特殊性”,也存在“時間的秩序”“因果的聯繫”。用孤立、片面、曲解的方法觀察歷史,就容易忽略客觀的史實、必然的規律、主流的敘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說到底是將歷史當作了予取予求的工具,是通過否定歷史來否定現實、歪曲歷史來歪曲未來。只有全面、客觀、綜合地認識歷史,尊重歷史而不是調侃歷史,敬畏歷史而不是消費歷史,才能讓歷史告訴未來、從歷史走向未來。

歷史從不遙遠,也從未遠去。常葆一顆敬畏之心,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我們就能在瞭解昨天的基礎上,把握今天、開創明天。

讓公眾感受歷史的魅力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⑦

桂從路

在一件件國寶中觸摸文化的寶藏,於一封封家書中感受精神的傳承……近年來,歷史文化類電視節目走紅,讓觀眾看到“歷史原來這麼有料”。透過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講述,塵封的記憶被激活,歷史的圖景在人們心中鋪展。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歷史源於一代代人的書寫,既有故事,又有遺珍,更沉澱出文化、閃耀著智慧。習近平總書記的“用典”,正是一個感受歷史魅力的窗口。用東漢楊震“四知拒金”說廉潔,引《晏子春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講實幹,以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談信仰……信手拈來的精妙典故,讓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章充滿魅力、引人入勝,也讓人看到歷史中蘊藏著的智慧與力量。

古羅馬學者西塞羅曾說,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出生以前的歷史毫無所知的話,這個人就等於沒有長大。的確,割斷了歷史,“現在”就失去了縱深,成為一個單薄的平面。人們渴望走進歷史、瞭解傳統,正是希望於其中理解當下、定位自身。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能讓年輕人覺得很燃很感動;為什麼公眾排起長隊,只為一睹2000年前的西漢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說,讓公眾更好地感受歷史的魅力,不僅是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也是迴應公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更好感受歷史的魅力,需要讓公眾走進“歷史的場景”。翻看《史記》《漢書》,能聽見垓下的悲歌、看到絕域的車騎,體悟到興衰之理、人生奧義。看看長征路上無言矗立的紅軍墓碑,走進戈壁荒漠中連接天地的發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壯、奮鬥史的蕩氣迴腸。我們其實“去古未遠”,每個人都生活在歷史之中。國家史、地方史、行業史、家族史,都在我們的衣食住行間活潑地呈現著。進入這樣的歷史場景,使得歷史可觸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開人們的歷史視野,激發人們的歷史興趣。

更好感受歷史的魅力,也需要讓歷史走進“生活的場景”。近年來,引發收視狂潮的歷史正劇、開啟大眾閱讀的大家小書、點燃觀眾熱情的文化節目,這些作品贏得認可也正說明:歷史不應曲高和寡,更不應遠離生活,而應是有溫度、接地氣、富於人情味的。不論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時光博物館”,或是深受網友追捧的故宮文創產品,它們打動人心的祕訣,就在於他們嵌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賦予了我們的生活以歷史的景深。

為何要展卷讀史?讀讀人民論壇這七篇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歷史要“活起來”,也正需要發現生活的歷史場景、創造歷史的生活場景。在“活化”的歷史中,讓公眾更好地感受歷史的魅力,定然能讓更多人追尋悠久漫長的文明歷程,洞察人群進化的內在奧祕,審視千百年的坎坷和輝煌,收穫“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的啟迪,得到“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的滋養。

歷史學家說,往昔就是異鄉。其實,對於公眾而言,歷史絕不是異鄉,而是精神的原鄉。研究歷史、學習歷史,其實就是一種“精神還鄉”。於汗青古籍中採擷智慧,在追昔撫今中神交千古,歷史就一定能成為一道來自過去的強光,照亮我們前行的征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