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海關史|“世界是韓國的……”這句網絡玩笑的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近年來,網絡上有一句玩笑話是“世界是韓國的,朝鮮海關是中國的”。前半句大家都懂的;後半句,在歷史上,朝鮮海關確實是中國的,而圍繞朝鮮海關的爭奪也是朝鮮近代史的一個重要內容。

趣談海關史|“世界是韓國的……”這句網絡玩笑的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朝鮮的被迫開放

李鴻章的“以夷制夷”

日本"明治維新"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則"開拓萬里之波濤",逐漸開始侵略擴張。而朝鮮,當時清政府的藩屬國,則成為日本的首要目標。

1873年,朝鮮統治階級內部為爭奪權力,發生了“癸酉政變”。對朝鮮早有侵略野心的日本乘朝鮮國內政權交替、政局動盪之機,以“雲揚號事件”為藉口,於1876年2月迫使朝鮮簽訂《江華條約》,開放釜山、元山、仁川為通商口岸,並取得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等諸多特權。

日本對朝鮮的侵略滲透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視。當時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認為, “惟有與泰西各國一律通商,尚可互相牽制,孑然常存”,希望開放朝鮮與西方各國通商,藉以牽制日本,以杜日、俄之窺伺。

其後,朝鮮先後與美、英、德、意、俄、法、奧等國締結了通商條約,正式對西方國家開放。隨著對外通商的發展,朝鮮海關的設立也提上日程。

趣談海關史|“世界是韓國的……”這句網絡玩笑的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赫德

“朝中海關聯合”聯合計劃

1882年10月,朝鮮國王諮文清政府,請求“代聘賢明練達之士,迨茲東來,隨事指導”。總理衙門也旋即向當時的稅務司赫德他徵求朝鮮問題的意見。

從當時的通信來看,赫德認為,既然清政府和朝鮮政府是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係,那麼,自然這個朝鮮海關的總稅務司非他莫屬。

在給金登乾的信中,赫德這樣說道,“從個人來說,朝鮮正在給我添麻煩(私人的)……因為朝鮮海關,雖然由朝鮮當地官員管理,但卻直屬於宗主國的總稅務司!當然,這意味著更多的工作,不變的報酬,不過這倒有令人感興趣的東西。”

不過,李鴻章最終的選擇還是讓赫德失望了,1882年,穆麟德出任朝鮮海關總稅務司。

趣談海關史|“世界是韓國的……”這句網絡玩笑的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穆麟德,德國人,之前就曾在中國海關工作。他發明的滿文轉寫方案,至今廣為採用。

1882年,穆麟德到達朝鮮,參照中國海關的制度,制定了《朝鮮海關章程》和《海關稅則》,在仁川、釜山、元山三處通商口岸,選擇適當地點,設立了海關事務所,任命各口海關稅務司,將海關總署設在仁川,由朝鮮外務署全權統轄。至此,朝鮮海關正式設立。

然而令李鴻章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穆麟德“身在曹營心在漢”,在擔任朝鮮海關總稅務司期間,代表朝鮮與俄國簽訂《朝鮮密約》,企圖引導朝鮮脫離中國投靠俄國。在各方壓力之下,朝鮮國王解除了穆麟德的職務。

穆麟德事件發生後,接任穆麟德朝鮮海關總稅務司職務的是赫德推薦的美國人墨賢理(H.T.Merill)。

1885年10月,墨賢理肩負著赫德“朝中海關聯合”的使命來到朝鮮,開始在赫德的“指導”下,管理朝鮮海關。

墨賢理一上任就按照赫德的指示,對朝鮮海關進行人員大調整,將朝鮮海關不妥各員遣散,由赫德另派史納機、帛黎、格類等人署理各關稅務司。

赫德還規定了朝鮮海關經費開支的來源:由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所派人員的薪水,自中國各關經費項內,支給數成,其餘各經費,俱系朝鮮備付。

經過此次變動,朝鮮海關實際上變成中國海關的附屬機構。

除了人事和行政的變動,清政府通過對朝鮮的借款進一步加強了對朝鮮海關的控制。

1892年10月,李鴻章從出使經費中撥出十萬兩白銀,以在朝華商同順泰行的名義借給朝鮮政府。貨款合同規定:貸款本息由仁川海關在八十個月內償清。1892年11月,李鴻章再次貸款十萬元給朝鮮政府,只是改由釜山海關償還,期限也延長到一百個月。

根據貸款合同,只有在貸款本息結交之後,朝鮮方面才可以動用其餘的稅收,這樣,中國委派的各口海關稅務司就部分控制了朝鮮海關關稅的保管權和動用權,擴大了權力。而貸款的期限長達八十個月乃至一百個月,使朝鮮在貸款償還期限內,不能再以海關為抵押向外國貸款,杜絕了其他國家勢力染指朝鮮海關。

趣談海關史|“世界是韓國的……”這句網絡玩笑的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甲午戰爭

之後

的故事

甲午戰後,中國勢力被逐出朝鮮,日俄兩國為了控制朝鮮而展開激烈的爭奪。而此時的朝鮮海關稅務司柏卓安和他領導的朝鮮海關卻仍然在朝鮮繼續存在,繼續在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指導之下開展工作。

趣談海關史|“世界是韓國的……”這句網絡玩笑的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柏卓安(右數第五人)曾經作為蒲安臣的幫辦,領“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左協理”,成為中國第一個外交使團的成員,出使美國。

柏卓安仍然是中國海關人員,在1893年以後的《新關題名錄》中也註明柏卓安出差在外,也仍然是在赫德的領導之下工作,他遇事要向赫德彙報,所用關員也仍然是調自中國海關。直到1905年柏卓安才徹底結束在朝鮮海關的事務,回到中國。

至此,由清政府幫助設立,並由中國海關人員領導、管理的朝鮮海關最終消亡。

文:汪碩

編輯、發佈:代俊

趣談海關史|“世界是韓國的……”這句網絡玩笑的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