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曾國藩的這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

曾國藩在家書裡寫道:則夫善之當為,不善之宜去,早畫然其灼見矣。

意思就是,那麼,對於良善的事情應當去做,不良善的事情應該遠離,這個道理,早就瞭然於胸,並有自己的真知灼見了。

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曾國藩的這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

曾國藩說:“善之當為,不善之宜去。”意思是說一件事是善的就去做,不是善的就遠離。做一件事時,在內心形成了對善惡的評判,然後就是行動了。然而真正的善是發自內心的,是順遂心意的,如果只是拿來炫耀,那麼這種“善”付諸行動,反而會適得其反。

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曾國藩的這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

春秋時期,晉國又一個炙手可熱的大臣趙簡子。這個人有個喜好,每逢過年,多要讓城中百姓為自己桌很多斑鳩,然後由他統一放生。

又一個門客問他為什麼這麼做,趙簡子回答說:“為了表現我對聖靈的愛護,彰顯我的仁慈之心。”

門客挺會說:“您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大人沒有想到,老百姓在追捕斑鳩的時候,可能會無意中中傷、弄死很多斑鳩,固然,有大批的斑鳩被你放生了,但是在您不知情的背後,已經有很多斑鳩為您的仁慈之心葬送了生命。如果您真的想要展現慈悲,不如從今以後禁止捕捉斑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揹著雙手在府門裡踱來踱去,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子,默默地點點頭說:“你說的很對。”

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曾國藩的這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

有行善固然是好的,但是在行善之前,先要判定這件事是否真的能起到善的效果,索要付出的行動本質是否真的是善。行善不只是需要一個善的初衷或是善的外表,最主要的是他所帶來的後果是否是善的。善也有真善和偽善,它可以掩人耳目,但無法長久,真的善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其實,行善就如曾國藩說,善的就去做,不善的就不去做,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難的是有些人把善當做了一種手段,把善想複雜了,把很多利益得失摻進善中,那麼這種善也就並非是善了。而慎獨對善的追求,最本質的就是去除私利,這樣的話,無論是在眾人面前還是獨處,善都會永存於心,而善根治於心時,其他方面的慎獨也就容易多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