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熒幕上看到的美軍常年五顏六色,各種族裔很是熱鬧。相較之下,中國的軍人都是差不多的面孔。其實歷史上在中國的土地上還是出現過不少“洋”軍人的,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白求恩醫生,還有很多同樣來到中國參軍甚至獻出生命的外國人。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來自全國各地的潰兵在雲南邊境的抗戰故事

不過中國有著遼闊的疆域和龐大的人口數量,各地的士兵有著鮮明的特色。以遠征軍為背景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湖南不辣,四川要麻,河南豆餅,山西康丫,廣東蛇屁股,陝西郝獸醫,上海林譯,東北迷龍,北平煩啦,這些人操著各地方言湊在一起組成了抗日前線的“炮灰團”,而在他們中後來還混進了兩個美國人:美軍來華的觀察員和軍械專家。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美軍麥師傅,後被日軍俘虜,死於十字架之上

這裡的大背景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為了牽制日本,開始公開援助中國抗戰。除了提供大量的經濟、軍事物資支援外,也直接派出了作戰部隊來到中國。

最為我們熟知的應該是“駝峰航線”,這是一條美軍開闢的從印度阿薩姆飛過喜馬拉雅山脈到中國昆明的空中運輸線。在1942年到1945年的三年零一個月的時間裡,為中國空運各種物資共達65萬噸。由於航線沿途的惡劣飛行狀況,這一段堪稱死亡之旅。美國空軍為此損失了468架飛機,平均每月13架,犧牲、失蹤的飛行員共計1579人。這一期間提供的物資幾乎全部是無償贈予。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駝峰航線飛行中拍攝的照片,攝影師Gifford Bull

直接來華作戰的美軍,有廣為人知的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和第二十轟炸隊,以及“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以及《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這種零散出現在各地抗日戰場的觀察員。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當然這種援助是建立在中美作為盟友共同對日作戰的基礎上,是一種盟友間的義務,屬於戰時的合作關係,而我們今天要談到,是那些以個人身份來到中國的外國士兵。

一、加入太平軍的英國人和鎮壓太平軍的美國人

老外參加中國軍隊的理由可能是千奇百怪的,甚至會因為不同的理由而加入不同的陣營。現今太平天國曆史的研究中有一本重要的文獻資料,是英國人呤唎所著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其作者呤唎,曾經是香港英軍司令部的一名海軍下級軍官,後來他在中國經商時進入太平軍控制的區域,看到太平軍士兵彬彬有禮和殘暴的清軍士兵形成鮮明對比。後來他到蘇州拜訪了忠王李秀成,並表示願意加入太平軍。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美國傳教士羅孝全,洪秀全的老師,也曾在太平天國任職

之後呤唎用英國商人的身份為太平軍採購軍火、糧食等物資。而他自己也把自己掌握的各種軍事知識用於訓練太平天國的士兵,這一時期因為對太平天國聲稱的基督教信仰有好感的外國人加入太平軍的還有不少。

1863年4月,天京危急,李秀成率部回救,命令呤唎協防九州要塞。呤唎和其他太平軍士兵抵抗清軍,讓對方傷亡慘重,九洲要塞失陷時,呤唎的夫人瑪麗和戰友埃爾中彈犧牲,他自己也受重傷昏了過去。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李秀成稱呼呤唎為“洋兄弟”

後來呤唎因病重回到了英國。他將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寫成了《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一書,向英國人介紹發生在中國的這場“基督教革命”。1872年9月14日,呤唎和Helen Amy Butter結婚時,在結婚證書上仍然署名自己是:“前太平軍上校”。1873年3月29日,呤唎在倫敦因為左心房破碎逝世,年33歲。在死亡登記上,他的職業是:“前太平軍陸軍上校”。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國外天平天國主題的插畫

有參加太平軍的英國人,而另一邊則有“美國的基督徒組建軍隊鎮壓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基督教起義”。這個人通常被我們的歷史教材稱為“洋槍隊”頭目:華爾。

華爾本名Frederick Townsend Ward,他有自己的中文名字:華飛烈。不同於教科書上鎮壓革命的儈子手形象,其實這位仁兄最開始來到中國也是想加入太平軍的,然而機緣巧合之下他還是加入了清軍。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華爾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當時太平軍兵鋒直至上海,當地的外國人和富商頗為恐懼,在清政府上海官員的再三請求下,成立了由華飛烈領導的洋槍隊,以求自保。當時的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大量外國人在這裡尋求機會,所以很容易就募集到了一支軍隊。

不過華飛烈的首戰並不是很順利,第一次和太平軍的作戰敗給了太平軍的洋軍官薩維奇。修養了一年之後他捲土重來,重新組建了洋槍隊。這一次精心準備之後不同以往,洋槍隊連戰連捷,屢立奇功。1862年,清政府准許了華飛烈加入中國國籍,同治皇帝賜洋槍隊名“常勝軍”,華飛烈本人也娶了上海富商之女做妻子,和當時的淮軍將領李鴻章頗有交情,位列從二品。在他的帶動之下,他的兩個副手也都娶了中國妻子,準備加入中國國籍。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入了國籍,加官進爵的華飛烈並沒有享受幾天這種美好的生活,作戰時喜歡身先士卒的他在1862年浙江慈溪的一次戰鬥中,死於太平軍一位西方士兵之手,這是他第15次在中國的戰鬥中負傷。清政府對於他的身後事十分重視,官方修建了墓室和祠堂,現已損毀。時任美國總統林肯稱讚華飛烈是“美國的傑出公民”。

華飛烈的接任者也是大名鼎鼎,英國人戈登。出身職業軍人的戈登用嚴格的軍事紀律約束洋槍隊,和李鴻章互相配合,在江蘇戰場上屢挫太平軍。戰後慈禧太后授戈登提督銜,賜黃馬褂,英國軍界稱之為“中國人戈登”。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身著黃馬褂的戈登,後死於非洲動亂

二、身覆黃龍旗下葬的美國北洋水師軍官

北洋水師做為清帝國和李鴻章的臉面,是新式海軍四支艦隊中規模最大、投資最巨者。除了從英國、德國購置的新式鐵甲艦,自然也少不了來自歐洲的洋教官。據統計先後有近200位外國人在北洋水師擔任重要技術職務,他們來自英國、德國、法國、美國等。1894年甲午戰爭黃海大海戰中,有8位洋船員隨艦隊參戰,在此次北洋海軍傷亡率並不高的戰鬥中,洋員有2位陣亡,4位重傷,其英勇程度可見一斑。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北洋水師官兵和外國教官在一起

英國人Alexander Puevis時任致遠艦總管輪,戰爭爆發時,原本計劃回國休假,但他留下參戰。在致遠撞向吉野過程中被擊沉時,他也隨致遠永遠沉入大海,年僅29歲。

這裡最具有悲劇色彩的是美國人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馬吉芬出生在一個美國的軍人世家。他的祖父參加了獨立戰爭,他的父親參與了南北戰爭。馬吉芬也從小對軍旅生活充滿幻想,17歲考入印第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然而當時的美國海軍規模十分有限,每年的畢業生僅有12人可以獲得海軍職位。馬吉芬畢業後沒能進入海軍只得回家。恰在此時馬吉芬在報紙上看到了中法戰爭爆發,李鴻章籌備水師的新聞,看到希望的馬吉芬搭乘郵輪在海上漂泊了四個月趕赴中國。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年輕時的馬吉芬

馬吉芬趕到中國時戰爭已經結束,不甘心的他又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求職信遞到了李鴻章手中。李鴻章面試了馬吉芬,並組織了考試考察馬吉芬的水平,雖然考試過關但因為馬吉芬太過年輕(當時僅27歲),只暫時擔任軍械局的教官。

軍械局任教期間,馬吉芬年薪只有130兩白銀(約1800美元),但是任勞任怨,從不利用職務之便從中牟利,為北洋艦隊培養了大批軍官,取得李鴻章信任。李鴻章委任他帶領中國官兵團前往英國驗收訂製軍艦,致遠艦就是馬吉芬做鄧世昌副手從英國一路駛回中國。在馬吉芬的建議下李鴻章創辦了威海水師學堂,並委任馬吉芬擔任威海水師學堂總教習的重職。

從1885年入職,馬吉芬在北洋水師幹了十年。他熱愛海軍事業,並且想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帶回美國,為美國海軍的發展提供幫助。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馬吉芬被任命為鎮遠艦的“幫帶”(相當於副艦長),參加了黃海海戰。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北洋水師任職期間的馬吉芬

海戰中馬吉芬接替昏迷的管帶指揮鎮遠艦為丁汝昌的旗艦解圍,重創了日軍吉野號使其喪失戰鬥力退出戰場,期間親眼目睹了鄧世昌意圖率致遠艦撞擊吉野號被擊沉的過程。馬吉芬自己也身負重傷,雙目近乎失明。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戰列艦鎮遠號

戰後回美國後,他撰文回憶北洋海軍經歷,並四處演講介紹北洋海軍和中國,想從美國不公眾的輿論環境中為北洋水師正名,在他的著作《鴨綠江外的海戰》中有一段話:“中國海軍,不是你們所說的那樣貪生怕死、昏庸無能。我們的同胞,總是在侮辱中國海軍。可是,逃跑的僅是1艘輕型巡洋艦、1艘炮艦。絕大多數中國海軍,都在奮力與日本艦隊拼殺。雖然,我們處於技術上的劣勢,但不要在侮辱我們,我們和那些陣亡將士,應該得到美利堅同胞的尊重。”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黃海海戰之後身受重傷的馬吉芬

但是馬吉芬被輿論當作了瘋子、狂人,被視為戰爭受創後留下精神問題,沒有人願意相信他。

1897年2月11日,馬吉芬在紐約的醫院自殺,這一天正是兩年前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的紀念日。按照馬吉芬的遺囑,他下葬之時,遺體著“北洋水師”軍服,棺木覆蓋的是他從中國帶回的、曾在“鎮遠”艦上懸掛過的中國海軍軍旗——黃龍旗。他的墓誌銘寫道:“謹立此碑,以紀念一位雖然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卻把生命獻給了另一面國旗的勇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馬吉芬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在戰爭中指揮現代戰艦的美國人。

三、以一敵六,為中國抗日犧牲的第一位外籍飛行員

一直以來,對於抗日戰爭中的飛行員,國內的人們熟悉的是筧橋航校和“四大金剛”,國外的則是美國飛虎隊。其實第一位為中國抗日戰爭獻出生命的外籍飛行員,是羅伯特·肖特。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鳳凰網做過的紀念肖特特輯

肖特出家境貧寒,但在飛行上天賦異稟。他沒有讀大學而是參軍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陸軍飛行員。

退役後的1931年,肖特接受了前往中國的工作機會,推銷波音製造的飛機併兼任試飛員,後來他被聘任為軍政部航空學校的顧問。1931年6月15日,他寫信告訴母親:能為中國組建訓練一支空軍,我感到非常榮幸。”

1932年1月23日,日本陸軍、海軍和航空兵攻擊了上海,上海一片慘敗景象。租界中的肖特也看到了日本的暴行。他寫信給母親:“閘北的戰火染紅了天際……城裡擁擠著大量的難民。日軍真是鐵石心腸,你無法想象這場戰爭有多麼殘酷。”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二八事變後被日軍轟炸過的商務印書館

肖特不願再置身事外,憤怒的他決定參與對日作戰。2月19日,日軍航母鳳翔號航空隊所屬的3架3式艦載戰鬥機起飛空襲蘇州。當日下午,日機編隊與肖特駕駛的218戰鬥機遭遇,肖特基於義憤駕機發起攻擊。憑藉波音戰鬥機優越的性能,肖特在一對三的空戰中擊中日機兩架。此後,肖特志願加入中方陣營,並隨中國飛機調防杭州。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肖特所駕駛的波音飛機

2月22日下午,肖特駕駛著波音飛機,行經蘇州上空時,遭遇發現6架日機。雖然此時的肖特孤身一人,但他仍駕機衝向敵陣,直面迎戰日機。在擊落一架日機、擊斃一位日軍指揮官後,終因寡不敵眾,被擊中機身要害,連人帶機墜落於吳縣車坊無潮港口水中,成為中國對日空戰中第一位捐軀的外籍飛行員。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來華參加肖特葬禮的肖特母親

擊落肖特的飛機,對於日本來說也是舉國歡騰。因為這創造了日本航空史上第一個擊落記錄,無疑是一個天大的榮耀,儘管在以六敵一的情況下仍被肖特擊落一架飛機,擊斃一名指揮官。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參加肖特葬禮的十九路軍將士

擊落肖特飛機的生田乃木次立即名聲大噪,成了明星偶像一級的人物。在空戰後的“慶功宴會”上,川島芳子也跑來給他敬酒。日本政府破格授予生田乃木次“正六位勳五等功四級”。連當時還在世的東鄉平八郎元帥也知道了這個有功的後輩,向其贈送了禮物。日本的媒體更是把生田捧上了天:“擊墜王”、“日本的馮.李希特霍芬”之類的名號紛紛落到了生田的頭上。音樂界為此創作了“空中艦隊之歌”,電影界創作了“制空大襲擊”、“空中艦隊”等影片。

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左一為擊落肖特的生田乃木次

但對於生田本人來說,這件事卻在他的後半生成為心理負擔,他於2002年2月27日逝世,之他人生頂點之後的70年裡,每年的2月22日他都要為肖特在佛前祈禱。1976年,生田乃木次在寫給肖特弟弟埃德的信中表示:“雖然我擊落了他的飛機,但在我心目中,我對他深表敬意……他以一敵六,我相信他的勇氣會代代相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