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相人術

中國近代史 曾國藩 中國歷史 江忠源 品讀曾國藩 2017-06-05

南懷瑾先生曾是說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這本書中的學問便是其一,講什麼的?識人、相人,教你把人看透,看明白。

曾國藩這套學問日記中偶有一些記錄,但他留下的更多的是傳奇的故事。

相傳,曾國藩在道光年間已經是湖南籍相當知名的官員了,那個時候,每逢科舉考試前後,都有同鄉的學子前去拜訪曾國藩。湘軍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江忠源和曾國藩早年就有過這麼一段交往。

江忠源以同鄉晚輩的身份去拜訪曾國藩,兩人交談甚歡,曾國藩非常賞識江忠源的才華,不時盯著江忠源看。在江忠源告辭之後,曾國藩盯著江忠源的背影,直到看不到後,對左右的人說了句:這個人將來會揚名天下,可惜會悲壯地殉節而死。

曾國藩的相人術

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還在京城的時候,江忠源已經帶領其所辦的團練奔赴廣西戰場。當時的曾國藩知道後,給江忠源寫信,反對他投筆從戎。人們都以為曾國藩這是愛才之舉,不願意讓文人出身的江忠源在沙場拼殺。但,誰又能知道曾國藩的苦心呢?

江忠源這人雖然是文人,但是蠻有血性的,在第一次與太平軍的作戰中,在蓑衣渡伏擊太平軍,不僅僅重創太平軍,還把太平軍的南王馮雲山給打死了。江忠源也因此成名,後累積軍功,從七品知縣升任安徽巡撫。

1854年,石達開率兵圍攻廬州,江忠源苦戰力竭,城破,溺水而亡。

這就是江忠源的命,曾國藩的判斷可以說非常準。個人認為,曾國藩對不僅僅在面相,更多的怕是從性格、思想等方面綜合考慮的,才敢說這個預言的,看人之準,匪夷所思。

我最早讀《冰鑑》,是因為曾國藩識人之明,後來才知道不是他的著作。讀過之後,是不是曾國藩所著已經無所謂了,重要的是它的意義。

這是一種識人的智慧,更是一種人生閱歷。

對我們來說,讀點識人的知識,可以用在管理中,職場中,與人相處時,交朋友等等,不一定準,但會有參考價值。這也許就是《冰鑑》為什麼會流傳下來的原因。

那麼,《冰鑑》到底講了什麼?

曾國藩的相人術

比如說,第一篇,神骨鑑。神是什麼?不特指精神,更多地包含了意志、學識、個性、修養、氣質、才幹、地位、社會閱歷等等,骨也不特指骨骼,需要與神結合,骨子裡的東西是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有的人,雖然看起來落魄,但並不頹廢,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神,更容易讓我們相信,哪怕他一時不如意,將來一定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而有的人,西裝革履,精氣神不足,反而讓你覺得這人並非大器之材。這就是一個人的神骨在影響我們對這個人的判斷。這就是原書中的“脫谷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山騫不崩,唯石為鎮,骨之謂也。”一個人長期形成的精氣神不會因為外在環境而輕易變化。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看一個人,看他的眼睛,你大概就能看出來這個人什麼性格。後面我們會具體分析。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我們看一個人,往往是先看臉,這是個看臉的時代。人的面部骨骼基本決定了人的相貌。那人的相貌就這樣定型了嗎?不是,臉上太多肉的,基本上看不出來骨相了,減減,看著相對容易好點,臉上肉少的,看著瘦骨嶙峋的,跟看骷髏頭似的,那真要多吃點了。一個人的命相可以從臉部看出來,有的人一看尖嘴薄腮的,要麼精明非常要麼刻薄要命,我們很少見到那種特別寬厚的人;有的人,看著胖一些,但是為人寬厚,卻不是滿臉橫肉,相處起來就會容易很多。

曾國藩的相人術

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

《冰鑑》這句我看了幾個版本,有的版本說他家:工、農、兵、商等,文人就特指讀書人。有的版本說他家就是其他相術流派,文人特指作者本人。無從考證,有了解的讀者,請後臺留言指正。

後半句倒好理解了,先看神骨,為此書總綱。(神骨鑑、剛柔鑑、容貌鑑、情態鑑、鬚眉鑑、聲音鑑、氣色鑑)這就是這本書的全部內容,後面我們一篇篇來解讀。

  • 微信號:品讀曾國藩(pinduzgf),修身、修心、治學、齊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