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本文有6880字,嫌長勿入。】

且說鐵穆耳繼位後,對大哥又恩寵又防範,晉王府的內史改由鐵穆耳親自任命的,以達到對甘麻拉監督牽制。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元成宗鐵穆耳

在物質上呢,鐵穆耳對大哥還是很慷慨的,當然,他對諸王都很慷慨,每年賞賜諸王的金額是忽必烈時期的三四倍。

大德六年【1302】正月,晉王甘麻拉薨,年四十歲,【甘麻拉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泰定帝也孫帖木兒,樑王松山,湘寧王迭裡哥兒不花。】

鐵穆耳在心裡會籲一口氣吧,讓大哥的嫡長子不滿十歲的也孫鐵木兒襲位,嗣晉王位。

不管怎麼說,元朝自從鐵穆耳繼位後已經有衰落的跡象,而鐵穆耳本身因為嗜酒,導致身體一直被病魔困擾,大概在大德四年【1300】,鐵穆耳的母親徽仁裕聖皇后闊闊真死後,鐵穆耳的皇后伯牙吾卜魯罕【?-1307】開始居中用事,卜魯罕是個很能幹的女銀,“大德之政,人稱平允,皆後處決。”【元史后妃傳】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大德九年【1305】六月,鐵穆耳立嫡子德壽為皇太子,很不幸的是,同年十二月,德壽太子夭折,鐵穆耳再無其他嫡子,帝位問題眼看無法解決。

在這個敏感的時間段,對帝位有企圖的都不甘寂寞,我還是先把有資格參與競爭的選手拉出來遛遛吧。

首先介紹下大元第二代中最有望和真金太子競爭的秦王忙哥剌的嫡長子------阿難答【?-1307】

至元十六年【1279】秦王忙哥剌死後,忽必烈為了避免藩王權利過大對中央造成威脅,雖然忙哥剌的王妃立即派遣王相府王相商挺回京請求立阿難答為嗣王,忽必烈卻沒有準許孫子阿難答立即襲位,而是趁這個時期重建陝西四川行省,把安西王和王相府所管轄的四川吐蕃河西的各種軍政民生大權轉移到行省。

大權收回朝廷後,在次年【1280】令阿難答襲安西王位,罷安西王相府,改設王傅府。

因為忙哥剌有雙印,阿難答掌管安西王印,秦王印被其弟弟安攤不花掌管,安攤不花也以秦王自居,並有王傅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十一月,尚書省平章政事桑哥奏稱一藩二王非制,因此收繳秦王印,罷秦王王傅府。】

經過忽必烈的一番佈置,阿難答所繼承的安西王權利大大的縮水一半都不止,那時候阿難答還沒有成年,當然就是成年了也不敢和祖父鬧騰啊,但是,到了鐵穆耳繼位後,做為堂兄弟的阿難答開始興風作浪。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卜魯罕

如果有人要問阿難答有什麼夢想,這位親王會一臉夢幻的告訴你:第一我夢想恢復王相府,第二,我夢想全天下都成為穆斯林。

是的,這位尊貴的親王是個穆斯林,據說因為忙哥剌的孩子都沒有養大,所以阿難答被一個名叫蔑黑帖木兒·哈撒·阿黑塔赤的突厥斯坦伊斯蘭教徒撫養,由他的妻子名祖來哈奶大阿難答。

因此,木速蠻【即穆斯林】的信仰在他心裡已經鞏固到不可動搖,他經常唸誦古蘭經,並且用大食文書寫的很好,他經常把時間消磨在履行戒律和祈禱上,沉湎其中,他還把封地的十五萬蒙古軍隊大多數都改皈依信奉伊斯蘭教。

大多數蒙古貴族都是信奉佛教的,鐵穆耳也不例外,所以對阿難答的離經叛道很不滿,因為阿難答部下撒爾塔黑舉報,鐵穆耳還為此和阿難答有過激烈的辯論,派人告誡他,但這並沒有使阿難答改變信仰。

這位年輕的親王一天就做三件事:第一件,唸經;第二件,向鐵穆耳哭窮要錢;第三件,向鐵穆耳請求恢復安西王王相府。就這樣,阿難答唸完經就去向朝廷告貧要求給錢請求恢復王相府·····

對於鐵穆耳來說,阿難答簡直是個無賴,要錢可以,給你,不夠了打欠條先欠著,要恢復王相府?你做夢,在你窩裡隨便唸經,只要別出窩就行。

直到大德後期,卜魯罕皇后執政,阿難答也由於參與戰事立有軍功,又從漠北迴到京兆,距離京城近了,有利於參加朝廷的各項政治活動,還多次覲見堂兄,表示尊敬和馴服,這對堂兄弟的關係緩和不少,在經濟上得到更大的實惠,而且和中宮卜魯罕皇后關係不錯。。

第二、三位選手就是裕宗真金太子的嫡次子身體有恙的答拉麻八剌的嫡長子海山【1281-1311】和嫡次子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1320】。

海山十八歲出道,大德三年【1299】由於原來鎮守漠北的寧遠王闊闊出【忽必烈庶子,?-1313】備邊鬆懈,成宗就命侄子海山去闊闊出軍中代領其職務,駐守在稱海【今蒙古科布多東】一帶。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元武宗海山

闊闊出自少就和四哥那木罕鎮守漠北,大德二年冬天被察合臺系的徹徹禿【察合臺之孫,莫赤耶耶之子】襲擊,大敗,因此被撤銷統兵權。

小年輕海山取而代之,雖然出鎮卻沒有王封,因此成宗鐵穆耳特賜皇太子寶【裕宗信寶,當年忽必烈賜給鐵穆耳的】給海山,增加他的權威。【在這當然不是封太子的意思,仍是把皇太子寶當天子劍用了,這也是元朝的特色,其他朝代不會輕易把皇太子寶賜給皇族的。從此處也可以看出當年忽必烈賜給鐵穆耳皇太子寶也是這個意思哦。】

大德四年八月,諸王海山總領的稱海一線元軍和伯父晉王甘麻剌所部與海都大戰於按台山【阿爾泰山】之南的闊別列之地。

海山敗退杭海山【今杭愛山,又叫於都斤山,燕然山,康孩山,阿爾泰山脈東面,蒙古高原西北】,鐵穆耳特派重臣月赤察兒【博爾忽-脫歡-失烈門-月赤察兒】北上協助甘麻拉,指揮權歸於晉王甘麻拉。

大德五年八月,海山又與海都戰於迭怯裡古之地,小勝一把,過二日又戰於合剌合塔之地【當在札布罕河上游之東杭愛山南某處】。

合剌合塔之戰打的十分慘烈,元軍雖然失利,海都和篤哇【察合臺第十位汗,察合臺-木阿禿幹-也孫獨窪-八剌-篤哇】也受損頗重,篤哇甚至被駙馬昌王阿失射中膝蓋,而海都又突然發病,只得倉促撤軍。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海都

雖然沒有和漢文史料中宣揚的那樣大獲全勝,元軍也算是阻止了海都和篤哇的進攻,因為海都病死了,長子察八兒繼位,汗國發生內鬥。

篤哇孤掌難鳴,也厭倦了繼續挑戰合罕的權威,還是鞏固自己在中亞的勢力吧,就聯合察八兒向朝廷請和,承認朝廷是宗主,鐵穆耳也算是實現了忽必烈沒有實現的目標,確立大元朝廷成為蒙古世界的宗主地位。【終於完成了祖父的夙願,這個結果沒人有異議吧!】

因此,鐵穆耳大肆封賞,對立有軍功的侄子海山也不吝嗇,大德八年【1304】十月,封海山懷寧王,賜金印【皇太子寶大概此時收回】,置王傅府,食封瑞州65000戶,繼續守邊。

大德十年七月,海山與月赤察兒又和察八兒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俘獲大批諸王、駙馬等女眷輜重,明裡鐵木兒【阿里不哥子】投降,察八兒逃到篤哇處,窩闊臺汗國勢力及阿里不哥勢力基本被摧毀。

這些的確算是海山的軍功,而海山和月赤察兒也建立了深厚的戰友同袍之情。

海山雖然戍邊在外,但是沒有像伯父甘麻拉那樣忽視與中央的聯繫,他的親信康裡脫脫就是往來與京師邊地之間互傳信息。

再說海山的嫡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比海山小四歲,因為父親早逝,兄弟很得皇太后闊闊真的憐愛,闊闊真親自為孫子選聘名儒為師傅。

當時名氣很大的李孟被選上,海山兄弟就跟著李孟學習儒家典籍,海山十八歲就出鎮漠北,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只留下十四歲的愛育黎拔力八達跟隨李孟學習。

李孟是當時的大儒,向他灌輸儒家倫理和政治觀念,這些對他以後都很有影響,愛育黎拔力八達可以說是漢化最深的元代皇帝,他能夠讀寫漢文,鑑賞繪畫書法,還熟悉儒家學說和中原歷史,這些,李孟功不可沒。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少年愛育黎拔力八達父親早死,兄長出鎮,只有他和母親弘吉刺答己相依為命,母子感情深厚。

特別是大德九年【1305】六月,鐵穆耳立嫡子德壽為皇太子,卜魯罕皇后為了使兒子平穩接位,自己先下手為兒子清除潛在的對手,因此,當年十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就和母親被安置在懷州,就是當年自己爹出鎮未遂的河南沁陽。

雖然同年十二月德壽太子夭折,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仍舊呆在懷州,這三年母子患難時期,母子感情更加深厚,也正是答己為何偏向幼子的原因,也是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後對母親各種不法百般忍讓的原因。

他的師傅李孟這三年裡也對他不離不棄忠勤如故,為他講論古代帝王得失成敗以及治理天下之法,還為他引薦大批名士為其所用,這師徒感情也日益倍增。

大德末年的主要三位競爭者也介紹完畢,也分析下優劣勢。

海山也算是有軍功傍身,手裡有軍隊【總鎮漠北軍】,軍中有同袍【月赤察兒】,還有食邑【經濟來源】。

阿難答也有軍功傍身,手裡有軍隊【總鎮唐兀之地】,有食邑【經濟來源】,朝中有人【中書左丞相阿忽臺】,宮中有人【卜魯罕皇后】。

愛育黎拔力八達···沒有軍功,沒有軍隊,沒有食邑【懷州不算吧?待考】,只有名師大儒的支持【這個在元代好像沒什麼作用哦?】,有母親的偏愛【答己這會兒也沒權利哦?】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答己

看上去愛育黎拔力八達是毫無根基,可正是他把握時機發動了大德末年的政變。

大德十一年【1306】正月,四十一歲的成宗鐵穆耳駕崩,同樣沒有明確繼承人,中宮皇后卜魯罕由丞相們輔佐攝政。

卜魯罕皇后一直和安西王阿難答交好,現在兒子死了丈夫死了,她聯合中書左丞相阿忽臺【?-1307】準備立阿難答繼位。

阿難答得到消息在鐵穆耳死前已經到京,這一派都商量妥當,阿難答和諸王明裡帖木兒【阿里不哥之子】、也只裡等謀劃先推卜魯罕稱制,由阿難答輔佐,到三月份再召開忽裡勒臺,擁立阿難答上位。

但是,形勢並不是如阿難答、卜魯罕想的那麼樂觀,首先,阿難答不是真金的後代,其次,阿難答是個穆斯林,他在自己地盤怎麼著都成,但在京城就行不通了,皇室貴族佛教徒居多,怎麼可能贊成一個穆斯林信仰的上位呢?

這是阿難答的兩大不利因素,因此招致中書右丞相哈剌哈孫為首一派的反對拖延。

哈剌哈孫聯合諸王闊闊出【忽必烈第八子】、牙忽都【拖雷-拔綽-薛必烈傑兒-牙忽都】、禿剌【察合臺-木禿堅-不裡-阿合馬-撒的-越王禿剌-越王阿剌忒納失裡(天曆之變中擁戴文宗圖帖睦爾,和天曆之變功臣西安王阿剌忒納失裡同名)】等人謀求真金次子答拉麻八剌的兒子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繼承帝位

哈剌哈孫一邊對卜魯罕皇后陽奉陰違,假稱有病,緊緊控制中樞,拖延不執行卜魯罕皇后的旨意,一邊派人北迎海山於漠北,南迎愛育黎拔力八達於懷州。

當時海山的親信康裡脫脫正在京師,成宗駕崩,康裡脫脫急忙出京還報海山,卜魯罕皇后密令通政院通政使只兒哈郎不給康裡脫脫驛馬,還是康裡脫脫之兄大宗正府斷事官【札魯忽赤】阿沙不花【成宗稱呼他做阿即剌,意思為閻羅王】和同知通政院事察乃把康裡脫脫取驛文書改在前一天才得以北歸。

寫到這裡我有三個疑問,其一,卜魯罕為什麼選擇阿難答?為什麼沒有選擇真金嫡長孫也孫鐵木兒呢?其二,哈剌哈孫等人又為何選擇海山兄弟?為什麼也沒有選擇也孫鐵木兒呢?其三,在大德十一年,擁兵一方的晉王也孫鐵木兒在幹什麼?

也孫鐵木兒【1293-1328】,晉王甘麻拉嫡長子,真金太子嫡長孫,大德六年【1302】正月,四十歲的晉王甘麻拉薨,同年,不滿十歲的也孫鐵木兒襲位。大德十一年成宗鐵穆耳去世時,也孫鐵木兒才十四歲,說小吧也半大小子了,說大吧毛還嫩著呢。

關於也孫鐵木兒的生卒年,元史記載相互矛盾,至元十三年(1276)生於晉邸,致和元年(1328)卒年36歲。高文德《元泰定帝壽年證誤》提出1276年是對的,應該把去世歲數改為53歲。慕阿德《中國的統治者》、李則芬《元史新講》以及蕭啟慶認為,泰定帝生年應為至元三十年(1293),去世的確為36歲。

理由有二,其一,至元二十九年(1292)樑王甘麻拉才封晉王,所以也孫鐵木兒才能生於晉邸,其二,也孫鐵木兒在繼位詔書中稱海山兄弟為哥哥,海山之子圖帖睦爾在繼位詔書中則稱也孫鐵木兒為叔父。某採用後者。當然也會有這種情況,封后的稱呼也代指沒封之前,就是說甘麻拉還是樑王的時候在後來稱呼他的府邸也做晉邸。

這一年,阿難答三十歲,海山二十六歲,愛育黎拔力八達二十二歲。年齡一擺,我明白了也孫鐵木兒在大德末年毫無動作的原因,受年齡的制約啊。

因為三年前趕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去懷州,卜魯罕皇后已經和海山兄弟結下怨仇,不可能選擇對頭做盟友,而也孫鐵木兒同樣遠在漠北,從沒聯絡毫無情感,當然不如選擇近幾年經常聯絡關係不錯的同輩份堂弟阿難答。

更何況成宗鐵穆耳就是當年在也孫鐵木兒他爹甘麻拉手裡搶走了合罕的位置,如果卜魯罕再選擇丈夫對手的兒子即位,對當年實在是個大諷刺,所以,絕不可能把皇位還給甘麻拉一系去選擇也孫鐵木兒。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從後來海山兄弟給卜魯罕潑髒水來看,好像卜魯罕和阿難答叔嫂之間有私情,我對此仍舊錶示懷疑。

據《史集》描述:“阿難答現今大約有三十歲,他皮膚黝黑、長鬍須、高身材,體肥胖。”卜魯罕會和一個黑胖高壯的大鬍子有私情麼?難道卜魯罕口味特別??女人多喜歡俊俏的男子不是麼?【笑】反正我是不信了,多半是誣陷的,連元史都說那是構陷卜魯罕的。

同樣,哈剌哈孫不選擇也孫鐵木兒也是因為他年齡太小的緣故,哈剌哈孫是個正直有才幹的儒士,受性格影響,當然要國賴長君,不可能選擇幼主繼位的,所以,在當時,海山兄弟是他眼中最合適的人選。

回到主線,我們已經知道,阿難答最先到達京城,在懷州的愛育黎拔力八達也接到了哈剌哈孫密使帶來的訊息。

愛育黎拔力八達面對信使猶疑不定,還是師傅李孟說服他火速返京,這丫的才和老母帶著十幾個親信飛奔京城。

愛育黎拔力八達二月十六到達大都後,師傅李孟就假扮醫生去和裝病的哈剌哈孫密謀,哈剌哈孫提議先下手為強,因為他得到大宗正府札魯忽赤阿沙不花的消息,卜魯罕皇后準備三月初三臨朝稱制。

李孟回去報給愛育黎拔力八達這個消息,也建議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不能等既成事實了再去行動,那樣太被動了。

大德之變,元仁宗勝利後的艱難抉擇(3)

李孟

侍臣曲出、伯帖木兒也贊成李孟的提議,但也有幕僚建議:我們才幾個人哪裡能敵對皇后,不如靜候阿合【意思為兄】海山率兵回來再做圖謀。

二十二歲的愛育黎拔力八達不知道該採納哪一方的建議,決定召卜人卜卦來決定是行動還是等待。【從此可見愛育黎拔力八達為人過於優柔寡斷最後受制母后及其“情人”鐵木迭兒】

李孟親自去迎接卜人特意交代只能說吉兆,不能說不吉。竟然還真是得了一個好卦象【笑】,愛育黎拔力八達大喜,立馬行動。

三月初二,率領哈剌哈孫交給他的衛隊聯合諸王牙忽都、禿剌自延春門入宮,哈剌哈孫接應,迅速控制大內。

召見左丞相阿忽臺和安西王阿難答及其黨羽,以其亂祖宗家法為由誅殺阿忽臺、中政院使怯烈,囚禁堂叔阿難答和小嬸子卜魯罕,愛育黎拔力八達為臨時攝政。

這次政變能夠成功,禿剌功不可沒,因為左相阿忽臺有勇力,威名在外,竟然沒有人敢上前去,還是諸王禿剌去和阿忽臺打了一架才摁住他,其他人就慫了。

在愛育黎拔力八達控制大都之時,海山率軍三萬自按台山才到達和林,得悉弟弟政變成功,便召集諸王勳戚開會,和林貴族們紛紛勸進,海山不置可否,說自己老媽老弟都在大都,等召開忽裡勒臺大會再說吧。政變成功,消滅了敵對勢力,成為臨時攝政,愛育黎拔力八達當然欣喜若狂,但是倆兄弟之間又要面臨艱難的抉擇。

政變是弟弟提著腦袋冒著生命危險發動的,可是哥哥為長,誰繼位呢?

前面已經分析過了,海山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不管他的軍功有沒有水分,常年廝殺的軍隊總不能忽視吧?這是愛育黎拔力八達無法比擬的,但他發動政變控制了京城,讓自己也多了籌碼。

因此,諸王闊闊出、牙忽都都勸他繼位,他的母親王妃答己和婆母闊闊真一樣,因為和長子分開的時間太久感情生疏,更偏愛一直在身邊的少子,更覺得這次是小兒子的功勞,再加上小兒子性情溫和孝順無比,母子曾顛沛流離患難與共感情深厚,答己更傾向於讓小兒子上位,她才好興風作浪啊【我們知道答己是個很不安分的女銀】。

所以,答己假託陰陽家推算兩個兒子的星命,以星相來說話,說海山繼位的話運祚不長而且有災,而愛育黎拔力八達運祚長久,為了大兒子長命,希望大兒子讓弟弟繼位。

答己派親信朵耳把星相結果告訴大兒子,海山憤憤不平的對親信康裡脫脫說:我鎮守漠北,勤勞王事十年,又是居嫡居長,神器所歸,有什麼疑問?何必奉行陰陽之說而棄祖宗家法不顧呢?這必然是有人攛掇。

一邊派康裡脫脫先行探查,一邊分為三部,自己親率一部自西道,按灰由中道,床兀兒【欽察人,海山的得力干將親信,土土哈第三子,床兀兒的第三子就是燕帖木兒】由東道,往京城大都進發,表明了對皇位的志在必得。

讓我們看看大都方面聽聞海山軍要來的態度吧!

答己聽聞大兒子率軍過來立馬改口作委屈狀對康裡脫脫說:我那是為太子周思遠慮,那是我對大兒子的深愛啊,如今大家都等著太子來京師繼位呢!

曾經勸進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諸王們也急忙向康裡脫脫表示擁戴海山絕無二心。

愛育黎拔力八達和老孃更是屏退左右,央求哥哥的親信康裡脫脫從中調和,免得母子兄弟心生嫌隙。

此時的康裡脫脫在他們母子三人中間居中調停,扮演著耶律屋質的角色。愛育黎拔力八達這邊親切對待康裡脫脫,那廂遣使去迎接阿合。結果海山不鳥使者,讓使者捎信給答己母子,遣康裡脫脫的哥哥阿沙不花來。

愛育黎拔力八達忙派遣阿沙不花奉衣冠前往,讓阿沙不花再次替自己表白:太子監國所以備他變,以待陛下。阿沙不花以萬死保證太子沒有二心。海山這才大悅進京,愛育黎拔力八達更是率群臣親迎。

當然,假如愛育黎拔力八達強行登基會如何?能如何啊,無非天曆之變的兄弟相爭提前上演啊,只不過結果和天曆之變相反而已。

​大德十一年五月,海山到大都,母子三人齊聚,召開忽裡勒臺,海山繼位,是為武宗,尊答己為皇太后,立有大功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相約兄弟相傳再惠及子孫,史稱武仁授受。

做為失敗者一方的阿難答賜死,他的封地轉賜給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明裡帖木兒賜死;卜魯罕皇后出居東安州,賜死。

從本次事件中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忽裡勒臺真的只成為一種形勢,是取得帝位的勝利方為了取得必要的合法性舉行的儀式而已。有大臣支持的中土方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實力上和名分上不敵依靠軍隊支持的草原方的大哥,只能蟄伏起來等待時機。

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

張岱玉 元史諸王表補正及部分諸王研究

陶宗儀 南村輟耕錄

宋濂 元史

柯邵忞 新元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