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勸學經典輯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無數名言警句都揭示了學習的重要性,古文寶庫也不乏勸學精品。今輯錄幾經典詩文與君共饗:

學無止境——勸學經典輯錄

勸學圖

長歌行

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秋變衰,但卻實現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豈不等於空走世間一趟。

勸學

唐·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珍惜時光、不負青春,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學習需親力親為,他人不能代替自己。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人生短暫,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後悔已晚。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詩人讀書入神,全然忘記了時間,詩人的惜時如金、潛心求知啟發教育人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

勸學詩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詩人把時間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夢未覺,階前梧桐忽秋聲來比喻,勸勉青少年珍視光陰,努力向學。

題弟侄書堂

唐·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

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

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

莫向光陰惰寸功。

詩人勸勉年輕時不要怕經歷辛苦磨難,只有這樣才能為終身事業打下基礎。同時警示後人,不要在怠惰中浪費光陰。“寸功”極小,“終身事”極大,然而極大卻正是極小日積月累的結果。說明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辯證道理。

活水亭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哲理小詩告訴人們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勵學

宋真宗·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愁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宋真宗趙恆寫的這首詩旨在廣開讀書人登仕的途徑,同時竭力提倡讀書的風氣。

《雜詩》

東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詩人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但詩人同時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又重新發現、思索,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書院

宋·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這首詩採用類比方法,告訴人們讀書如種地,多讀書有了知識,就等於在農業上有了大豐收。

讀書有所見作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這首詩例舉了讀書的益處與不讀書的壞處,忠告人們要熱愛讀書,讀書要持之以恆。

今日歌

明·文嘉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明日歌

清·錢泳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以上幾首都在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下面幾首向我們展示了讀書學習的方法:

學無止境——勸學經典輯錄

勸學詩

唐·韓愈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短短二十個字,講了很多讀書的方法:書要多讀,還要多思,要真正明白書中的道理,讀書不能滿足,要學以致用,要重實踐。

讀書

宋·陸九淵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陸九淵在給我們講讀書之法:讀書不要性急,越急於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採用涵泳法讀書,不僅能從書中吸取知識的營養,而且還可陶冶自己的性情。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的教育思想,一是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二是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四時讀書樂·冬

元·翁森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四時讀書樂》其一說的是讀書的高雅情趣。樂讀書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一年四季皆為讀書的好時光。

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

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

未信我廬別有春。

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讀書如飢似渴、胸無雜念,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


共溫一下荀子勸學名篇:

學無止境——勸學經典輯錄

勸學圖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 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 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 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 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 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 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 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 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 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 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 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 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 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 大兮,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 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 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 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 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 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 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 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 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 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 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 “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 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 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 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慾見也,使口非是無慾言也,使心非是無慾慮 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 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 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 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旁徵博引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

學無止境——勸學經典輯錄

勸學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