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戰國人物誌

東周-戰國人物誌

魏文侯

東周-戰國人物誌

魏桓子之孫,名斯,戰國時魏國的第一代國君,為魏國的建立者,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在位。他曾任用李悝為相,吳起為將,西門豹為鄴(今河北臨漳西南)令,獎勵耕戰,興修水利,進行改革,使魏國成為當時的強國。曾西取秦的河西(今黃河與北洛水間),向北越過趙國攻滅中山,又率領韓趙聯軍向東方開拓,大敗齊軍至齊長城,並且還向南伐楚,遏制了楚北上之途,成為戰國初年的雄主。

齊威王

田午之子,名因齊,戰國時齊國的國君,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20年在位。即位之初,齊國曾一度出現了“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面。面對這種不景氣的局面,齊威王大刀闊斧地採取實際措施。他任鄒忌為相,田忌、孫臏為將和軍師,整飭吏治,改革弊政,“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即墨大夫),誅一人(阿大夫)”,不數年間,國力漸強。公元前341年,齊大敗魏軍於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迫使魏惠王於公元前334年到徐州(今山東滕縣南)朝見,互尊為王,史稱“會徐州相王”。同時,他還繼承其父在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稷門外稷下廣置學宮,招徠各派學者前來著書立說,議論政治,任其講學。

韓昭侯

戰國時代韓國國君。戰國七雄之中,以韓國最為弱小。韓昭侯在位期間任申不害主持國政,使韓國致治,諸侯不敢侵韓。

趙武靈王

趙肅侯之子,名雍,戰國時趙國的國君,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即位之初,由於年少,未能聽政。至十九年,即公元前307年,意識到“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強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乃決心以胡服騎射教百姓,改穿胡服,學習騎射,陸續攻滅中山國,攻破林胡、樓煩,國勢大盛。公元前299年,傳位給王子何(即趙惠文王),自稱主父。後在內訌中被李兌圍困於沙丘宮,餓死。

楚懷王

楚威王之子,名熊槐,戰國時楚國的國君,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由於楚懷王昏庸貪利,任用親信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寵愛南後鄭袖,排斥左徒屈原,使國事日非。其後,又誤信張儀之言,為秦給商於之地六百里所誘,不能堅持聯齊制秦的對外政策,與齊絕交。後索地不成,先後與秦戰于丹陽(今河南丹水北岸)、藍田(今陝西藍田西),為秦所敗,失去大片國土。後又遭齊國攻擊,國勢日衰。時而靠秦,時而靠齊。公元前299年,楚懷王再次受騙,入秦被扣,最終死於秦。在位期間,曾乘越國內亂,攻滅越國,設立江東郡。

燕昭王

燕王噲之庶子,名職,戰國時燕國的國君,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曾經流亡於韓,公元前315年,齊國攻破燕國,燕王噲和子之被殺。隨後,他被趙國護送回國,於破燕之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為郭隗改築宮而師事之。於是士爭趨燕,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來,劇辛自趙至。昭王以樂毅為亞卿,任以國政,又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授相國印。樂毅率燕及秦、楚、魏、韓、趙之兵聯合伐齊,大敗齊於濟西。燕兵深入齊地,齊人大亂,泯王出走,佔領齊國七十多城,是燕國最強盛時期。

秦孝公

秦獻公之子,名渠樑,戰國時代秦國著名國君之一。於公元前361年二十一歲即位,是時諸侯力政,相互並爭,孝公痛感“諸侯卑秦,醜莫大焉”。於是,孝公行布憲、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下令國中求賢,走富國強兵之路。公元前359年,孝公用商鞅實行了第一次變法,三年之後,孝公又用商鞅實行了第二次變法。兩次變法,使秦國由原來比較落後的國家一躍成為戰國時代最強大的國家,雖然孝公去世,商鞅也被車裂而死,但是,卻為日後秦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秦昭王

即秦昭襄王,秦武王之異母弟,名則,一名稷,戰國時秦國的國君,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初由其母宣太后當權,外戚魏冉為相,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舉白起為將,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的河東和南陽、楚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公元前266年,昭王聽信魏人範睢的話,奪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拜範睢為相,改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

鬼谷子

戰國時人,亦稱鬼谷先生,不詳其姓名,隱居鬼谷,因以為號。《史記·蘇秦列傳》司馬貞索隱:“扶風池陽、穎川陽城並有鬼谷墟,蓋是其人所居。”相傳為張儀、蘇秦之師,後人歸之於縱橫家。又傳其著有《鬼谷子》一書,始見著錄於《隋書·經籍志》,今本《鬼谷子》三卷,系偽託。

李悝

戰國初期法家的始祖,曾被魏文侯任用為相,主持變法。經濟上主張“盡地力之教”和“平糴法”,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加產量,在豐收之年國家要以平價購買餘糧,在災荒之年國家則以平價售出糧食,強調要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之年。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於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之一。他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的《法經》一書,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內容包括盜、賊、囚、捕、雜、具六法,現已失傳。其言論見於《漢書·食貨志》、《晉書·刑法志》等,《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李子》三十二篇,已佚。

慎到

戰國時趙國人,又稱慎子。學黃老道德之術,與田駢齊名,曾在齊稷下學宮講學,受上大夫之祿。主張法治,提出尚法必重勢,立法雖可因循自然,而行法必賴於威勢,其“任勢”學說,被韓非所吸收繼承。因而後世將其歸於法家。《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其“著十二論”,《漢書·藝文志》法家類著錄《慎子》四十二篇,現僅存七篇,收入《守山閣叢書》、《諸子集成》。

申不害

戰國時代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精於刑名學,提倡治政重術。相韓十餘年,令弱小韓國致治,諸侯不敢侵韓。

龐涓

東周-戰國人物誌

戰國時魏將,曾與孫臏同學兵法。公元前354年,他率軍圍困趙都邯鄲。次年齊救趙,採用孫臏的策略,誘使魏軍兼程趕回應戰,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中伏,龐涓大敗。後公元前342年,魏軍攻韓,次年齊又救韓,還是採用孫臏的策略,直趨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誘使魏軍兼程追擊,在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中伏大敗,龐涓自剄而死。

孫臏

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他曾與龐涓同學兵法,當龐涓作魏惠王將軍時,忌其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即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祕密載回,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協助齊將田忌,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馬陵。他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把“道”看作戰爭客觀規律,提出了以寡勝眾、以弱勝強的戰法,主張以進攻為主的戰略,根據不同地形,創造有利的進攻形勢,重視對城邑的進攻和對陣法的運用。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樂毅

東周-戰國人物誌

樂羊的後代,中山國靈壽(今河北平山東北)人,戰國時燕將。初,燕昭王即位,以樂毅為亞卿,任以國政。至公元前284年,又以樂毅為上將軍,授相國印,率燕及秦、楚、魏、韓、趙之兵伐齊,先後攻下七十多城,因功封於昌國(今出東淄博東南),號昌國君。燕惠王即位後,與樂毅有矛盾,互相不信任,結果中齊國反間計,改用騎劫為將,他出奔趙國,被封於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號望諸君。後死在趙國。

田單

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戰國時齊將。初,田單為市吏,並不出名。燕軍攻佔臨淄時,他將全家撤退到即墨城(今山東平度東南),參加即墨的防守工作。後來即墨長官戰死,他被推薦出來作將領,堅守即墨。公元前279年,田單施反間計,使燕惠王改用騎劫為將,又用火牛陣擊敗燕軍,一舉收復七十多城,創造了戰國後期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被齊襄王任命為相國,封安平君。齊王建元年,即公元前264年,入趙,被任為相國,封平都君。>

蘇秦

字季子。戰國時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學縱橫之術遊說各國,初至秦說惠王,不用。乃東至趙、燕、韓、魏、齊、楚,遊說六國合縱御秦。他出任縱約長,並相六國,歸居於趙,被趙封為武安君。其後秦使人誑齊、魏伐趙,六國不能合作,合縱瓦解。他入燕轉入齊,為齊客卿。與齊大夫爭寵,被人殺死。一說他自燕入齊從事反間活動,使燕得以破齊,後反間活動暴露,被齊車裂而死。《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三十一篇,今佚。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保存有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十六章,與《史記·蘇秦列傳》有所不同。

張儀

東周-戰國人物誌

魏國人,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於魏惠王時入秦,秦惠文君以為客卿。公元前328年,秦使張儀、公子華伐魏,魏割上郡(今陝西東部)於秦。當年,張儀為秦相。惠文君於十三年即公元前325年稱王,並改次年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張儀與齊、楚、魏之執政大臣在桑相會,隨即免相。次年,張儀相於魏,更元八年,又相於秦。十二年,張儀相於楚,後又歸秦。惠文王卒後,武王即位,與張儀有隙,他離秦去魏,據《竹書紀年》記載,就在這一年五月卒於魏。《漢書·藝文志》縱橫家類有《張子》十篇,彙集了張儀的作品或和他有關的材料,今已亡佚。

藺相如

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時,秦向趙強索“和氏璧”,宦官繆賢推薦手下門客藺相如出使。他奉命帶璧入秦,當廷力爭,完璧歸趙,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國的使命。九年後,秦又派使臣去趙國,約會趙王在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與秦王相見,他又隨趙王同行,在筵席上,沒有使趙王受屈辱,大長了趙國的志氣,大滅了秦國的威風,因功得任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結果使廉頗很不高興。為避免和廉頗相爭而誤了國事,他每次出門,避讓廉頗,常常裝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頗排地位高低,最後使廉頗很受感動,十分慚愧,兩人結成了生死與共的朋友,和衷體國,使秦國長時期內不敢出兵攻打趙國。

廉頗

東周-戰國人物誌

戰國時趙國的名將。趙惠文王時任上卿,屢次戰勝齊、魏等國。長平之戰,他堅壁固守三年,後因趙孝成王改用趙括為將,致遭大敗。公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以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奔魏居大梁(今河南開封)。後老死於楚。

吳起

東周-戰國人物誌

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戰國時兵家。初任魯將,屢建戰功,被魏文侯任為西河守。文侯死,遭陷害,逃奔楚國,初為宛(今河南南陽)守,不久任令尹,輔佐楚悼王實行變法:“明法審令”,“要在強兵”;“廢公族疏遠者”,強迫舊貴族到邊遠地區開荒;“捐不急之官”,裁減冗員,整頓統治機構。他的變法,促進了楚國的富強。曾北勝魏國,南收揚越,取得蒼梧(今廣西西北)。楚悼王死,他被舊貴族殺害,變法失敗。《漢書·藝文志》著錄《吳起》四十八篇,已佚。今本《吳子》六篇,當系後人所託。

白起

一稱公孫起,(今陝西眉縣)人,戰國時秦國名將。秦昭王時從左庶長官升至大良造,屢戰獲勝,奪得韓、魏、趙、楚的很多土地。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功封武安君。長平之戰大勝趙軍,坑殺俘虜四十多萬人。後為相國範睢所妒忌,意見不合,被逼自殺。

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國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趙奢

戰國時趙將。初任趙田部吏,旋主治國賦。後任將軍,善用兵。公元前270年,秦進攻趙險要地閼與(今山西和順),趙派將軍趙奢前往救援,趙奢在離邯鄲三十里處屯駐二十八天,造成趙軍不敢去閼與作戰的假象。暗中派間諜偵察敵情,掌握秦軍動態。後乘秦軍之不備,以兩天一夜時間,急行軍趕到閼與前線,立即用一萬人佔據了北山,居高臨下,大破秦軍,趙奢本人因功而封為馬服君。

趙括

馬服君趙奢之子,也叫馬服子,戰國時趙將。他只會空談其父所傳兵法,實際不能指揮作戰。公元前260年,趙中秦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最後,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戰死,四十餘萬趙兵盡被坑殺。趙括的失敗,被後人當作“紙上談兵”的笑料。

李牧

戰國末年趙將。長期防守趙的北邊,很得軍心,曾打敗東胡、林胡和匈奴。趙王遷三年,即公元前233年,率軍向秦反攻,在肥(今河北晉縣西)大敗秦軍,因功封武安君。後因趙王中秦反間計,他被殺死。

呂不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 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

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

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併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項燕

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戰國末年楚將,西楚霸王項羽之祖父,曾大敗秦將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將王翦大破楚軍。次年,秦軍攻到蘄(今安徽宿縣東南)南,他兵敗被殺。一說自殺。

屈原

東周-戰國人物誌

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政治家、詩人。他出身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因遭貴族子蘭(楚懷王幼弟)、鄭袖(楚懷王寵姬)讒害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後因楚國的政治腐敗,國都郢為秦兵攻破,遂投汨羅江而死。所作〈離騷〉、〈九章〉等篇,反覆陳述他的政治主張,揭露貴族昏庸腐朽、排斥賢能的種種罪行,表現了他對楚國國事的深切憂念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漢書·藝文志》著錄《屈原賦》二十五篇,其書久佚,後代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劉向輯集的《楚辭》。

孟嘗君

東周-戰國人物誌

即田文,戰國時齊貴族。襲其父田嬰的封爵,封於薛(今山東滕縣南),稱薛公,號孟嘗君。被齊王任為相,門下有食客數千。曾聯合韓、魏先後打敗楚、秦、燕三國。一度入秦為相,不久逃歸。公元前294年,因田甲叛亂事,出奔魏,任魏相,主張聯秦伐齊,後來與燕、趙等國合縱攻齊。

信陵君

魏安王之弟,即魏無忌,號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設法竊得兵符,擊殺將軍晉鄙,奪取兵權,救趙勝秦。後十年,為上將軍,聯合五國擊退秦將蒙驁的進攻。有食客三千,《漢書·藝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平原君

趙惠文王之弟,即趙勝,封於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號平原君。任趙相,有食客數千人。公元前259年,秦軍圍困趙都邯鄲(今屬河北),他組織力量堅守三年之久,後向魏、楚取得救援,擊敗秦軍。

春申君

即黃歇,戰國時楚國貴族。頃襄王時任左徒,考烈王即位,任為令尹,封給淮北地十二縣,公元前248年,改封於吳(今江蘇蘇州),號春申君,門下有食客三千。曾派兵救趙攻秦,後又滅魯。考烈王死後,在內訌中被殺。

商鞅

衛國人,公孫氏,名鞅,亦稱衛鞅,戰國時政治家。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進說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隨後,又升為大良造。至孝公十二年,秦由雍(今陝西鳳翔南)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他進一步變法。公元前340年,因戰功封於商(今陝西商縣東南)十五邑,號商君,故稱商鞅。他前後兩次變法,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秦孝公死後,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漢書·藝文志》有《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又有《公孫鞅》二十七篇,今佚。遺物有“商鞅方升”。

範睢

戰國魏人,一作範且。因事為須賈所誣,被魏相魏齊使人笞擊險死。後化名張祿,由王稽、鄭安平幫助送入秦國。他遊說秦昭王,驅逐專權的秦相魏冉。公元前266年,任為秦相,封於應(今河南寶丰西南),稱應侯。主張遠交近攻,殲滅敵國主力。長平之戰後,秦將白起大勝趙軍,他妒忌白起之功,迫使自殺。推薦鄭安平為將,王稽為河東守。後鄭安平圍攻邯鄲失敗,降趙。公元前255年,王稽又因“與諸侯通”之罪,坐法誅。他謝病歸相印,不久即死。

荀子

戰國時趙國人,名況,字卿,漢人避宣帝諱,稱孫卿。初遊學於齊,齊泯王末年,上書齊相,不用。去齊追楚,齊襄王時返齊,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學長)。公元前266年,應聘至秦,見秦昭王及秦相範睢。讚賞秦國之政治清明,民風淳樸。後返回趙國,曾和臨武君在趙孝成王前議論兵法,約於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任楚蘭陵令。春申君死後,著書授徒以終。弟子甚多,以韓非、李斯和漢初傳授《詩經》之浮丘伯最著名。出身儒家,尊崇孔子,又廣泛吸取各家精華。其思想“近於法家”,“又有近於墨家者言”(傅山《荀子評註》手稿)。對先秦哲學進行總結。批評天人合一和世俗迷信,強調“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反對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人性即人之生理本能,天生好逸惡勞,只有禮法仁義才能“化性起偽”,使之改惡向善。反對“道德之極”。說理透徹,思想嚴謹。著有《荀子》傳世。

墨子

即墨翟,戰國時魯國(一說宋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初習儒術,因不滿其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其學說與儒學並稱顯學。曾仕於宋,遊於齊,使於衛,屢次赴楚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後客居魯陽(今河南魯山),復欲往越未成。反對諸侯間兼併戰爭,曾自齊步行十晝夜赴楚止其攻宋,又阻止魯陽文君攻鄭。生平崇尚夏禹,勤勞克苦為他人,摩頂放踵,利天下則為之。提出“兼愛”、“非攻”、“尚賢”、“節葬”等主張,著有《墨子》一書,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資料。

韓非

東周-戰國人物誌

戰國時韓國人,出身貴族,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師事荀子,曾數次上書韓王安修明法度,不見用。著作傳入秦國,得秦王政賞識。後出使秦國,得見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賈讒害,自殺於獄中。其學說兼採商鞅、申不害、慎到的觀點,提出法、術、勢三者結合的法治思想,主張中央集權,君主專制,認為治國應“不務德而務法”,重耕戰,輕商業,倡言武力統一。反對是古非今,強調獨尊法家。他的思想集先秦法家之大成,為專制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著有《韓非子》一書,今有五十五篇。

宋玉

戰國楚辭賦家,後於屈原或稱是屈原的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他和唐勒、景差,“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漢書·藝文志》著錄宋玉賦十六篇,頗多亡佚。《隋書·經籍志》著錄《宋玉集》三卷,已失傳。其流傳作品,〈九辯〉最為可信。篇中敘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傷,流露出抑鬱不滿的情緒。

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戰國時期名醫。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孟子

東周-戰國人物誌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城(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輯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莊子

東周-戰國人物誌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 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李冰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詳),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他在修完都江堰後,在四川什邡洛水鎮修建水利工程,後病逝與此,葬於洛水鎮旁邊的章山之上。被後人尊為川主。在洛水旁邊的高景關和洛水之間的地段關口兩側後人修建有大王廟、二王廟紀念李冰父子。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為李冰陵園題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