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首都的精銳部隊,竟然正事不做,淪為建築工人

自古以來,歷代王朝都會重視中央政府手中直接掌控的軍事力量,所謂居重馭輕,就是這個道理。譬如,唐代實行府兵制,在太宗貞觀時代,全國十道共置折衝府六百三十個,而京城所在的關內一道竟擁有統兵府二百六一個。在貞觀十年,全國總府兵額是六十餘萬,而京畿地區就有二十五萬。

宋代鑑於唐末五代的藩鎮割據亂局教訓,進一步將兵權集中於中央,收天下勁旅拱衛京師名曰禁軍,其他軍隊尚有廂軍、鄉兵、蕃兵等多種名目,但人數、質量、裝備、軍餉待遇等都遠不能與禁軍並論。

明太祖朱元璋是個極端的中央集權主義者,他締造的大明帝國,在軍權配置結構上也是效法了前代的居重馭輕思路,為此他創立了明代的京軍制度。

駐守首都的精銳部隊,竟然正事不做,淪為建築工人

朱元璋

洪武朝,是明代包括京營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的創建時期,所謂的京營制度也就京軍制度。洪武初年,京軍只有二十多萬。據《明史》記載,“京營,······初,太祖建統軍元帥府,統諸路武勇,尋改大都督府,以兄子文正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京城內外置大小二場,分教四十八衛卒,已又分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洪武四年,士卒之數二十萬七千八百有奇”。

在洪武時代,全國總兵力也達到了一百萬,以《明太祖實錄》的說法,“天下守鎮之兵及京師護衛之士,不下百萬”。那既然總兵力不下百萬,京軍為何只有二十餘萬呢?這不過是全國總兵力的六分之一多一點,這種兵力配置是不是不符合“居重馭輕”的國策呢?

當然不是!因為在洪武時代,大明帝國面臨的最大威脅是逃至蒙古草原的北元勢力,北元雖然在明朝君臣口中是“殘元”,但是它的實力不弱,極盛時期有兵力一百餘萬,捲土重來未可知啊!朱元璋又是建都南京,南京周圍原屬對抗朱元璋的勢力被擊潰後已從根本上失去了捲土重來的可能。這樣,從南京方面來說,集中過多兵力以拱衛京城似無太大的必要,而從對付北部沿邊的強敵北元的角度考慮,沒有重兵,何以御邊?

駐守首都的精銳部隊,竟然正事不做,淪為建築工人

明與北元

為適應京城在南方而軍事威脅在北方的背景,朱元璋設想了一種特殊的軍事制度繼續貫徹傳統的“居重馭輕”政策:一是在南京直接建立一定規模但人數不算過多的京營。二是在北部沿邊普遍封藩並特許燕、晉、肅、寧諸王擁有重兵以為京營的補充。在朱元璋強勢皇權時代,諸王手中的重兵其實是南京京營軍隊的延伸,仍然是直屬於中央的軍隊。當然,朱元璋死後,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在成祖朱棣時代,明朝的京軍制度開始進一步規範化。明成祖時代,明朝對外用兵的次數和規模都很大,故而兵力總數一直很龐大,全國“官軍不下二百萬”,“後定天下都司衛所······內外衛四百九十三”。如果按照每衛五千人的低配標準計算,全國總兵力已多達二百四十六萬五幹人。

二百餘萬的常備軍中,駐守京畿地區的京軍有多少呢?永樂朝的京營與洪武朝比,組織更為完備,人數也有很大的擴充。洪武時,京營僅有“五軍”營一種,永樂時,正式將京營擴編為“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三大營共擁兵卒為七十二衛,合計人數約為三十五至四十萬人。此外,畿內八府擁兵二十八萬,按體制,屬京營的外圍力量或預備隊伍。除上述之外,地方衛所軍隊也有去京畿地區輪訓的制度。

駐守首都的精銳部隊,竟然正事不做,淪為建築工人

明成祖

所以,永樂時的全國兵力總額應為二百至二百五十萬,而京營總兵額則為八十至一百萬,京營兵力已正式接近全國總兵力的一半了。

兵力雄厚並不意味著軍事強大,從英宗正統時代到後來的神宗萬曆時代,大明朝的政務逐漸衰敗,國防軍的質量也每況愈下,逃兵現象也很嚴重。孝宗時的兵部侍郎李夢陽曾上疏說:“天下衛所官軍原額二百七十餘萬,歲久逃故”。地方衛所經常有逃兵,京營軍隊也好不到哪裡去!、

京營軍隊原本是大明帝國最精銳的部隊,但是各種亂七八糟的差役也都派給了他們。譬如,京軍本為守禦京畿地區而設,但隨著政局的穩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皇親貴戚的生活越來越奢華,北京城內的工程修建越來越多,大批京軍被抽調借撥到建築工地,一部分京軍竟然演變成職業建築工人。京軍參與修築的建築物主要是宮殿廟宇。京軍修築雖然組織方便、節省費用,卻嚴重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加速了軍隊的衰敗,這也是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駐守首都的精銳部隊,竟然正事不做,淪為建築工人

明朝軍隊

到了明代中後期,京軍的兵額也不再像早年那麼滿額了。嘉靖三年,武定侯郭勳曾經對皇帝說:“京營原額三十六萬,今不及十之三四”。兵額不滿,操練廢弛,到明朝後期,原先的精銳京軍三大營,早已淪為三流貨色。

京營不行了,也意味著大明帝國國祚將終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