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失控不是說不好笑,相反,電影裡有不少高級的,偏英式的喜劇橋段。


但問題是,這些笑料沖淡了電影的主體情緒,讓我產生一開始描述的那種“無所適從”。


可我為什麼在消化之後,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並且推薦你們觀看呢?


首先是電影的人物寫的都很好。


電影里人物眾多,女記者,女記者的親媽,女記者的同事,鄉鎮企業家,企業家他爹,袁弘扮演的縣城文藝中年。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失控不是說不好笑,相反,電影裡有不少高級的,偏英式的喜劇橋段。


但問題是,這些笑料沖淡了電影的主體情緒,讓我產生一開始描述的那種“無所適從”。


可我為什麼在消化之後,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並且推薦你們觀看呢?


首先是電影的人物寫的都很好。


電影里人物眾多,女記者,女記者的親媽,女記者的同事,鄉鎮企業家,企業家他爹,袁弘扮演的縣城文藝中年。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麼多角色,居然每個人物都鮮明的立起來了。


如果說上面的那些缺點是編劇和導演技巧生疏所導致的,那在這麼有限的故事裡,寫好這麼多人物,而且凝聚力極強,我寧願相信這是天賦。


尤其是,女記者這個角色寫的非常當代,我是指她身上有一種當代人特有的“消解”能力。


醫生通知她得了癌症,她不哭不鬧,先是說,我都好幾年沒過杏生活了呢。


還跟醫生說,醫藥費能便宜點嗎?


向最好的朋友借錢。朋友說,我的錢不能借給你,萬一你幾年後死了,我這錢豈不是要不回來了?


她的回答是:也是哦。


袁弘這個人物,一開始傻到不能忍,但沒想到後面進化的極好。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失控不是說不好笑,相反,電影裡有不少高級的,偏英式的喜劇橋段。


但問題是,這些笑料沖淡了電影的主體情緒,讓我產生一開始描述的那種“無所適從”。


可我為什麼在消化之後,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並且推薦你們觀看呢?


首先是電影的人物寫的都很好。


電影里人物眾多,女記者,女記者的親媽,女記者的同事,鄉鎮企業家,企業家他爹,袁弘扮演的縣城文藝中年。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麼多角色,居然每個人物都鮮明的立起來了。


如果說上面的那些缺點是編劇和導演技巧生疏所導致的,那在這麼有限的故事裡,寫好這麼多人物,而且凝聚力極強,我寧願相信這是天賦。


尤其是,女記者這個角色寫的非常當代,我是指她身上有一種當代人特有的“消解”能力。


醫生通知她得了癌症,她不哭不鬧,先是說,我都好幾年沒過杏生活了呢。


還跟醫生說,醫藥費能便宜點嗎?


向最好的朋友借錢。朋友說,我的錢不能借給你,萬一你幾年後死了,我這錢豈不是要不回來了?


她的回答是:也是哦。


袁弘這個人物,一開始傻到不能忍,但沒想到後面進化的極好。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尤其是跳樓和葬禮上那一段,不需要臺詞,黑色感爆棚。


更重要的是,在前面各種古怪、疏離甚至矛盾的情緒掩飾之下,如果你仔細觀察和消化,這些人物其實有著共同的情緒底色。


我總結為:滑稽感。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失控不是說不好笑,相反,電影裡有不少高級的,偏英式的喜劇橋段。


但問題是,這些笑料沖淡了電影的主體情緒,讓我產生一開始描述的那種“無所適從”。


可我為什麼在消化之後,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並且推薦你們觀看呢?


首先是電影的人物寫的都很好。


電影里人物眾多,女記者,女記者的親媽,女記者的同事,鄉鎮企業家,企業家他爹,袁弘扮演的縣城文藝中年。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麼多角色,居然每個人物都鮮明的立起來了。


如果說上面的那些缺點是編劇和導演技巧生疏所導致的,那在這麼有限的故事裡,寫好這麼多人物,而且凝聚力極強,我寧願相信這是天賦。


尤其是,女記者這個角色寫的非常當代,我是指她身上有一種當代人特有的“消解”能力。


醫生通知她得了癌症,她不哭不鬧,先是說,我都好幾年沒過杏生活了呢。


還跟醫生說,醫藥費能便宜點嗎?


向最好的朋友借錢。朋友說,我的錢不能借給你,萬一你幾年後死了,我這錢豈不是要不回來了?


她的回答是:也是哦。


袁弘這個人物,一開始傻到不能忍,但沒想到後面進化的極好。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尤其是跳樓和葬禮上那一段,不需要臺詞,黑色感爆棚。


更重要的是,在前面各種古怪、疏離甚至矛盾的情緒掩飾之下,如果你仔細觀察和消化,這些人物其實有著共同的情緒底色。


我總結為:滑稽感。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電影裡的所有人物,一開始都是強悍的,無畏的,無厘頭的,表面自洽的,或者極具目的性的。


“我要錢”、“我要愛”、“我要自由”、“我要成功”、“我要得道”。


站在人群正中間的,是自信可以戰勝世俗生活的女主角。


最終所有人,無論成功與否,無論有錢沒錢,無論活著還是死了,只剩下一種“滑稽感”。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失控不是說不好笑,相反,電影裡有不少高級的,偏英式的喜劇橋段。


但問題是,這些笑料沖淡了電影的主體情緒,讓我產生一開始描述的那種“無所適從”。


可我為什麼在消化之後,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並且推薦你們觀看呢?


首先是電影的人物寫的都很好。


電影里人物眾多,女記者,女記者的親媽,女記者的同事,鄉鎮企業家,企業家他爹,袁弘扮演的縣城文藝中年。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麼多角色,居然每個人物都鮮明的立起來了。


如果說上面的那些缺點是編劇和導演技巧生疏所導致的,那在這麼有限的故事裡,寫好這麼多人物,而且凝聚力極強,我寧願相信這是天賦。


尤其是,女記者這個角色寫的非常當代,我是指她身上有一種當代人特有的“消解”能力。


醫生通知她得了癌症,她不哭不鬧,先是說,我都好幾年沒過杏生活了呢。


還跟醫生說,醫藥費能便宜點嗎?


向最好的朋友借錢。朋友說,我的錢不能借給你,萬一你幾年後死了,我這錢豈不是要不回來了?


她的回答是:也是哦。


袁弘這個人物,一開始傻到不能忍,但沒想到後面進化的極好。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尤其是跳樓和葬禮上那一段,不需要臺詞,黑色感爆棚。


更重要的是,在前面各種古怪、疏離甚至矛盾的情緒掩飾之下,如果你仔細觀察和消化,這些人物其實有著共同的情緒底色。


我總結為:滑稽感。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電影裡的所有人物,一開始都是強悍的,無畏的,無厘頭的,表面自洽的,或者極具目的性的。


“我要錢”、“我要愛”、“我要自由”、“我要成功”、“我要得道”。


站在人群正中間的,是自信可以戰勝世俗生活的女主角。


最終所有人,無論成功與否,無論有錢沒錢,無論活著還是死了,只剩下一種“滑稽感”。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所有人的各種情緒,都“消解”在了這巨大的滑稽感中。


包括前面的那種“古怪”。


我最終被這種巨大的滑稽感打動——它不是純粹的喪,也不是奮力殺伐未果之後的放棄。


它是我們面對當代生活的一切“無所適從”的情緒總和。


這種國產片,以前我沒見過。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失控不是說不好笑,相反,電影裡有不少高級的,偏英式的喜劇橋段。


但問題是,這些笑料沖淡了電影的主體情緒,讓我產生一開始描述的那種“無所適從”。


可我為什麼在消化之後,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並且推薦你們觀看呢?


首先是電影的人物寫的都很好。


電影里人物眾多,女記者,女記者的親媽,女記者的同事,鄉鎮企業家,企業家他爹,袁弘扮演的縣城文藝中年。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麼多角色,居然每個人物都鮮明的立起來了。


如果說上面的那些缺點是編劇和導演技巧生疏所導致的,那在這麼有限的故事裡,寫好這麼多人物,而且凝聚力極強,我寧願相信這是天賦。


尤其是,女記者這個角色寫的非常當代,我是指她身上有一種當代人特有的“消解”能力。


醫生通知她得了癌症,她不哭不鬧,先是說,我都好幾年沒過杏生活了呢。


還跟醫生說,醫藥費能便宜點嗎?


向最好的朋友借錢。朋友說,我的錢不能借給你,萬一你幾年後死了,我這錢豈不是要不回來了?


她的回答是:也是哦。


袁弘這個人物,一開始傻到不能忍,但沒想到後面進化的極好。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尤其是跳樓和葬禮上那一段,不需要臺詞,黑色感爆棚。


更重要的是,在前面各種古怪、疏離甚至矛盾的情緒掩飾之下,如果你仔細觀察和消化,這些人物其實有著共同的情緒底色。


我總結為:滑稽感。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電影裡的所有人物,一開始都是強悍的,無畏的,無厘頭的,表面自洽的,或者極具目的性的。


“我要錢”、“我要愛”、“我要自由”、“我要成功”、“我要得道”。


站在人群正中間的,是自信可以戰勝世俗生活的女主角。


最終所有人,無論成功與否,無論有錢沒錢,無論活著還是死了,只剩下一種“滑稽感”。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所有人的各種情緒,都“消解”在了這巨大的滑稽感中。


包括前面的那種“古怪”。


我最終被這種巨大的滑稽感打動——它不是純粹的喪,也不是奮力殺伐未果之後的放棄。


它是我們面對當代生活的一切“無所適從”的情緒總和。


這種國產片,以前我沒見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至於是不是女性電影,並不重要。


另外,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兩場床戲,我倒是覺得拍的有點生澀,姚晨還是放不開,雖然她很努力了。

至少,秋衣得脫掉吧……


"

暑期檔快尾聲了,院線方面刷屏的電影依然是7月份上映的《哪吒》。


在座的各位都是……?!


讓我這個哪吒吹都有點不好意思。


昨天,終於有時間去看了我在八月躲屎指南里說過的“本月最期待國產片”:


送我上青雲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我最初是被這張主打海報吸引,把姚晨拍出了某種之前沒見過的精神氣和生命力。


不愧是大師李屏賓的攝影。


看完片走出廳,我最直觀的感覺居然是:不知道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我自問算是一個總結能力比較強的人,對一部電影的好壞預判算是比較準(躲屎指南可是很少翻車的),一部電影看完,更是能準確地說出我的好惡, 哪部分是我喜歡的,哪部是我嫌棄的。


但這部片,一開始確實讓我難以形容。


就好比你吃了一個火鍋味的冰淇淋,或者是一個龍蝦味的月餅……


最突出的感覺是“古怪”,古怪到讓你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好不好吃”。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觀影過程中,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會為導演充滿靈感的設計感到驚訝,有時候,也會為她極為怪異的橋段和情緒,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種情緒上被調戲的感覺。


可我吃完冰淇淋,在貧瘠而清苦的晚餐中(炒飯),終於還是確定了我的喜歡。


古怪是古怪,但這種古怪是真實的,是作者化的,是足夠強烈的。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以及更重要的,這種古怪的電影,是國產片裡很罕見。


這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的極其私人化的古怪。


電影的框架故事,不復雜。


一個倔強的、文藝的、自視甚高、不向生活低頭的女記者,突然被確診了卵巢癌。她為了湊30萬的醫藥費,決定給一個以前鄙視過的鄉鎮企業的爹,寫自傳。


最終,在深山中,在和那位古怪老頭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


並不是《抗癌的我》那種堅強雞湯片,亦不是《觸不可及》那種和解片。


先說電影缺點。


首先是社會議題塞太多,電影開場關於剩男剩女的議題就僵硬到不行,有一種強塞的感覺。後面對成功學的譏諷,也過於匠氣。


其次,有些傳遞信息的方式過於直白和單一。


開場和結尾的瘋子,象徵意義就不夠高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姚晨和袁弘的第一次相遇,在船頭聊天的那場戲,寫的很尷尬,很“國產愛情片”。


女記者在澡堂子外面硬懟鄉鎮企業家那一段,也是直白的有點傻氣,相比之下,她最後給企業家他爹提字的那一段,就高級的多。


另外,江面上漂浮的黑棺材出現次數有點多,生怕觀眾看不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解釋了兩遍,第二遍也有點多。


除了這些細節上的小問題,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喜劇元素的失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失控不是說不好笑,相反,電影裡有不少高級的,偏英式的喜劇橋段。


但問題是,這些笑料沖淡了電影的主體情緒,讓我產生一開始描述的那種“無所適從”。


可我為什麼在消化之後,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並且推薦你們觀看呢?


首先是電影的人物寫的都很好。


電影里人物眾多,女記者,女記者的親媽,女記者的同事,鄉鎮企業家,企業家他爹,袁弘扮演的縣城文藝中年。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這麼多角色,居然每個人物都鮮明的立起來了。


如果說上面的那些缺點是編劇和導演技巧生疏所導致的,那在這麼有限的故事裡,寫好這麼多人物,而且凝聚力極強,我寧願相信這是天賦。


尤其是,女記者這個角色寫的非常當代,我是指她身上有一種當代人特有的“消解”能力。


醫生通知她得了癌症,她不哭不鬧,先是說,我都好幾年沒過杏生活了呢。


還跟醫生說,醫藥費能便宜點嗎?


向最好的朋友借錢。朋友說,我的錢不能借給你,萬一你幾年後死了,我這錢豈不是要不回來了?


她的回答是:也是哦。


袁弘這個人物,一開始傻到不能忍,但沒想到後面進化的極好。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尤其是跳樓和葬禮上那一段,不需要臺詞,黑色感爆棚。


更重要的是,在前面各種古怪、疏離甚至矛盾的情緒掩飾之下,如果你仔細觀察和消化,這些人物其實有著共同的情緒底色。


我總結為:滑稽感。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電影裡的所有人物,一開始都是強悍的,無畏的,無厘頭的,表面自洽的,或者極具目的性的。


“我要錢”、“我要愛”、“我要自由”、“我要成功”、“我要得道”。


站在人群正中間的,是自信可以戰勝世俗生活的女主角。


最終所有人,無論成功與否,無論有錢沒錢,無論活著還是死了,只剩下一種“滑稽感”。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所有人的各種情緒,都“消解”在了這巨大的滑稽感中。


包括前面的那種“古怪”。


我最終被這種巨大的滑稽感打動——它不是純粹的喪,也不是奮力殺伐未果之後的放棄。


它是我們面對當代生活的一切“無所適從”的情緒總和。


這種國產片,以前我沒見過。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至於是不是女性電影,並不重要。


另外,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兩場床戲,我倒是覺得拍的有點生澀,姚晨還是放不開,雖然她很努力了。

至少,秋衣得脫掉吧……


今年最另類的國產片,卻根本沒人看


不過,女主角敢對非伴侶的男人說“我想跟你做 愛”,對國產片而言,已經算是某種勇敢了吧。


最後,鑑於《速激》番外篇已經上映,本來就排片稀少的《送我上青雲》,恐怕更難尋覓。


所以,感興趣的朋友趕緊的。


這種古怪的國產電影,下次不知道啥時候能看到了。


即使是衝著大師的攝影去,也值回票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