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中澳關係:已過了愛做夢的年紀

中澳關係 經濟 外交政策 美國 盤古智庫 2017-04-01

高揚|中澳關係:已過了愛做夢的年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2日晚抵達堪培拉,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

導讀

當地時間3月22日晚,應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堪培拉機場,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並舉行第五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

中澳雙方如何應對當前形勢?如何發展中澳關係?是兩國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高揚|中澳關係:已過了愛做夢的年紀

高揚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應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的邀請,中國總理李克強於3月22日起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第五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這是中國政府首腦自2006年以來的第一次訪澳,是李克強總理的第三次訪澳,也是中國政府為慶祝中澳建立正式外交關係45週年所採取的重大外交舉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6年,中國已連續八年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繼續保持澳大利亞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地位。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數據,中澳兩國人員往來達200萬人次,貿易額達1078億美元,雙向投資額存量超1000億美元,已建成100多對友好城市,在澳中國留學生26萬餘人。可以說,和以往任何時候相比,中澳的經濟、人文關係目前都處在歷史最好水平。

李克強總理在行前發表的題為《推動中澳關係向前走》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當前的世界不確定性增多,方向感缺失。世界經濟復甦低迷,全球化遭遇挫折,保護主義傾向抬頭,地緣和局部衝突加劇,既有國際秩序和體系遭到質疑。”他表示,中澳雙方如何應對當前形勢,如何發展中澳關係,是他此行的重要內容。

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發展水平的差異顯而易見。在過去的45年裡,兩國作為亞太地區重要國家,兩國關係的發展跌宕起伏,但總體上是超越了上述差異,在發展雙邊經貿合作、促進地區安全、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方面互利合作,可以說取得了共贏的結果。

當前,中國崛起已成為影響地區政治和經濟變革的最大變量之一,也正改變著地區政治生態和地區其他國家的外交考慮。當前,由於劇烈變動的國際環境放大了兩國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的差異,表現為澳大利亞在發展對華關係上“經濟合作加深、政治操作離心”的矛盾做法。即澳大利亞一方面將與中國的經貿往來視為其繁榮的保障,但另一方面把美澳同盟關係視為其國家安全的基石。這也導致兩國關係在日益緊密的聯繫中反而處於一種前所未有的跌宕時期。從深層次上分析,這種現象是基於以下三個“不適應”:

首先,兩國關係的發展與兩國國內各自經濟的轉型不適應。澳大利亞是能礦資源大國,其能礦資源產品助力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而中國發展帶來的巨大購買力也助力澳大利亞經濟持續26年增長。但是,中國現在正致力於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和創新驅動轉變。中國經濟的經濟轉型導致澳大利亞出口下降三分之一。“礦業繁榮”的結束意味著依賴商品價格上漲來促進經濟的增長的方式已不可取,澳大利亞必須另尋新途才能保持強勁、平衡的經濟發展。雖然中澳雙方都認識到這一點,也提出將中國的創新驅動戰略與澳大利亞的國家創新與科學議程對接,將“一帶一路”倡議與“北部大開發計劃”對接,但說的多,做的少。

其次,兩國關係的發展與各自國內社會認知的快速變化不適應。社會認知是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政府決策和經貿利益。建交45年來,兩國民眾對相互之間的認知總體積極,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和自媒體在民眾生活中的普及,客觀理性認識往往被雙邊關係中的負面認知壓制,這常常給雙邊的經貿合作等造成重大的消極影響。在中國鵬欣集團收購澳大利亞基德曼農場以及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競購新州電網過程中,“中國威脅論”的言論四處蔓延,澳民眾對正常商業活動的客觀認知被帶偏,最後給澳政府造成巨大壓力,未予批准。雙方雖然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快速反應的機制措施不多。

第三,兩國關係的發展與亞太地區形勢的裂變不適應。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友,在對美關係中處於聽從地位,獨立性和自主性差。在特朗普上臺執政後,美國的孤立主義、保守主義傾向突顯,其亞太地區政策明確拋棄了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快速向“成果導向”的戰略轉變。澳大利亞雖然認識到這一變化,但是應對失措。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日前在訪問新加坡時還在呼籲美國在亞太地區增加投入,要求美國必須在印太地區扮演不可或缺的強力角色。同時她又批評中國“如果不擁抱民主,就永遠無法激發全部潛力”,渲染“中國威脅”,暗示中國會將其政治意願強加於其他地區國家導致地區形勢緊張升級。這表明,澳還沒有轉變思維,跟上地區戰略格局的演變步伐。

中國俗話說“四十不惑”。中澳關係歷經45年的風雨,也進入了不惑之年,已經過了“做夢的年紀”。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澳要增進相互理解,鞏固互信紐帶;要深化務實合作,鞏固利益紐帶;要鼓勵民間交流,鞏固人文紐帶;要加強戰略溝通,鞏固多邊合作紐帶。”李克強總理也強調,“歷史不能倒退,潮流不能逆轉。要在前進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繼續前進”。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以來,紅利不斷釋放,86%的出口至中國的澳大利亞商品以零關稅進入中國,澳奶粉、紅酒、保健品等對華出口同比增長超過50%。澳大利亞國際經濟研究中心曾預測,中澳自貿協定每年會拉動澳GDP增長0.7個百分點。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決定了中國在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必然要日益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發揮重要的作用,而澳大利亞致力尋求與其“中等強國”相匹配的地區和國際影響力。遺憾的是,中澳兩國在經濟上的巨大利益在促進雙方增加政治互信方面作用寥寥,中國對澳投資增多反而時常引發澳方對自身安全更多的疑慮和擔心。現在看,中澳雙方在政治層面的合作程度將決定兩國全面合作的水平和廣度,決定了兩國戰略合作關係發展的深度。這就要求,雙方在政治上首先避免產生摩擦以及管控好摩擦。李克強總理指出,雙方要“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逐漸累積信任,妥處分歧,行穩致遠”。

中國對發展中澳關係是持開放性態度的,不認為美澳同盟必然會損害中澳關係,從不尋求將美國的影響力從地區中擠出去,也不認為穩定的美澳關係對中澳關係的發展不利。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費思芬(Stephen FitzGerald)日前發文稱,澳“正身處在一箇中國的世界”,然而並無“與之相配的(兩國)關係”,在全新的“分裂時代”,澳大利亞外交政策應該給予中國“最高優先級別”。事實上,從澳大利亞在中澳建交以來的外交實踐看,澳大利亞不僅沒有因為發展中澳關係而與美國關係惡化,反而從中較好地利用了大國平衡,獲得了更多的外交主動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今年2月訪問澳大利亞時也曾明確指出,澳大利亞是中美“共同朋友圈”的重要一員,可以繼續做美國的盟友,也可以同時做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