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統金融機構效率低,跨境支付項目如何消除行業痛點?


東南亞苦傳統金融久矣。


與中國早已普及的移動終端實時轉賬水平不同,東南亞國家的轉賬匯款方式至今與美國一樣,仍然只能通過銀行進行。


在推著小車賣水果的中國大媽都隨身帶著二維碼收錢的當下,許多東南亞國家的人民還生活在傳統支付方式的“水深火熱”中。


之所以說“水深火熱”,是因為在他們通過銀行進行支付和轉賬匯款等操作時,這個過程不僅麻煩、漫長,而且手續費高昂。


那麼,為什麼東南亞國家的轉賬匯款方式如此複雜?能用區塊鏈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文 / 31QU 小殼


“傳統銀行手續費一般佔到資金的 10%”


“現在(東南亞)跨境匯款通常是通過 SWIFT 網絡去進行的,也就是說如果在泰國向中國或者是新加坡進行匯款的話,這筆錢首先會到達美國;


按照美國本身的工作時間,當這個錢到美國的時候,那邊的工作時間已經結束了,需要等到第二天工作的時候才會把這筆錢匯回收款方的國家;


但是等匯過來的時候,收款方的亞洲國家現在也已經關門了,要再等一天這筆錢才能到達收款人的賬戶。所以對於匯款而言,基本上都會出現 3 天的延遲。”


來自泰國的公司 Lightnet 致力於解決跨境支付問題,其產品經理 Tom 向 31QU 記者表示,通過這樣的收匯款方式資金是沒辦法實時到賬的。


事實上,除了 3 天延遲之外,東南亞跨境匯款過程中,資金會由不同國家的銀行經手,這其中就會被扣取高額手續費。


“柬埔寨來泰國工作的這部分外來移民和務工人員,他們賺取的薪水是非常低廉的,一個月也只有 200 美金左右,還要把這些錢匯回自己的國家。


如果依靠傳統的銀行服務的話,它的佣金一般佔到 10%,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昂貴的費用。”


就算是通過銀行進行支付也要扣錢:“一般來講銀行的 ATM 會收取 3% 的手續費。”


此外,銀行自身的系統和佈局也沒有做到像中國這樣的水平。


由於東南亞多島嶼,導致銀行網點很分散,同時“就泰國而言,711(便利店)有15000 多家,但銀行的網點卻不到1萬家。”


“如果大家所有的業務都依賴傳統的銀行機構或者是銀行的話,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障礙。


比如說銀行的開關門時間,結算所花費的時間,以及因為銀行機構本身的分國家的性質,金融服務上很少能夠實現跨境的、便捷的服務。”


但 Lightnet 公司創始人之一 Beam 認真地表示,想要解決這些傳統金融中的弊端,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實現。



10% 的手續費 VS 0.5% 的利差


具體而言,他所指的區塊鏈技術是說的 Stellar 網絡。據 Stellar 官網顯示,其可以實現“近乎實時的跨境支付和結算”。而 Stellar 會作為 Lightnet 公司的其中一個項目—— Velo 的底層技術。


Lightnet 會與東南亞的 711 等便利店以及傳統銀行和企業合作,讓他們通過 API 和會計結算系統相連接,進一步連接到 Lightnet 本身的比特開發協議上去實現匯款服務。


實際上,不同於中國的支付寶,Lightnet 做的是B端的業務。“一方面,我們會和現金收付的代理網絡進行合作;另外我們還和其他的金融服務相連接,比如說錢包。”


Lightnet 的另一位創始人,他是正大集團的家族成員,主要為 Lightnet 提供資金上的支持。而正大集團是泰國最大的公司,旗下有 10-15 萬家商超。這就保證了 Lightnet 能夠覆蓋到東南亞絕大多數人口。


此外, Lightnet 還會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比如西聯。但 Beam 也表示這並不會和銀行有直接的競爭關係,甚至還能幫其節省很大的成本。


“西聯基本上是面向 C 端,對個人徵收的費率是 5% 到 10%左右。但因為我們是做 B 端,所以我們會跟西聯收取費用,且費用低於 0.5%。而且這個費用本身並不是手續費而是利差。相較於摩根大通還有傳統銀行所收取的 B2B 轉賬的費用至少低一半。”


其中的原因可以用一個形象的例子來說明: Lightnet 省去了泰銖轉成美元,美元再轉成新加坡元的過程,因為它只有一層協議。


除了在東南亞的業務, Beam 也考慮到了中國的市場。


在中國,微信和支付寶也只在國內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但到了國外,中國遊客只能選擇現金或者其他傳統金融服務,支付高昂的手續費。


而如果 Lightnet 和支付寶或者微信合作,就可以讓中國遊客更好的享受本土化的便捷金融服務。


雖然此前支付寶已經在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推出了區塊鏈轉賬的服務,但 Beam 並不擔心這個。


“問題在於最後一公里的結算代理點。其實他們在馬來西亞只有幾千個代理點,香港很小可能更少。而我們現收現付最後一公里的代理點差不多有 200 萬個,我們就跟支付寶說不要自己開發代理網點了,可以直接使用我們的,收取的手續費也很低。所以,我們可以保證支付寶進入東南亞市場時不需要自己建技術架構,而是通過我們已有的網點進行互操作。”


通過建立這樣的合作關係,不僅可以更好的服務在東南亞的中國人,在中國的東南亞人也能獲取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


當然,由於是與 B 端建立合作關係,因此只要合作方滿足了當地的監管條件, Lightnet 就不需要重新去適應各個國家的監管政策了。



建立一個類似於 JPMorgan 的模式


除了與金融機構等建立合作關係,以此來消除行業痛點之外, Lightnet 還打算開發借貸業務。


借貸方面的業務主要是面向 B 端的, Lightnet 會發行 Velo 代幣,與 Lightnet 合作的夥伴可以使用這個代幣來開啟借貸服務。


“通過 Velo 我們可以創建數字信用,由 Velo 做抵押所創建出來的信用本身,可以用來給另一個人開啟借貸服務。”


區塊鏈項目發行代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 Lightnet 特殊點在於,其代幣基本面向 B 端而不是 C 端。


“作為終端用戶而言,你是看不到 Velo 或者說 Lightnet 這個公司本身的。”


事實上, Beam 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來形容 Lightnet 的業務:“我們現在其實想建立一個類似於JP摩根的形式,可以把 Velo 理解成一種數字黃金。舉例來講, Stellar 類似於是 VISA ,Velo 就類似於花旗銀行,我們是保證所有的交易都能完全得到結算,所以我們類似於最終的結算的保證方。”


而 Velo 架構有三大核心功能,除了數字信用之外,還有“數字儲備系統”和“信譽系統”功能。


簡單來說,“數字儲備系統”功能可以保證 Velo 代幣的穩定性,讓其價格不會出現“飆升或爆降”的情況。


“信譽系統”功能則能夠賦予那些接入了 Lightnet 生態系統的公司一個評分,這個評分對其他合作伙伴是可見的,能夠讓用戶和企業看到開展業務的公司信用程度如何。


也就是說, Velo 一方面承擔著數字黃金的職能,另外一方面又類似於中央銀行系統,能很好地滿足現在所有支付和轉賬的方式。


項目方把 Velo 代幣上市的時間定在了今年 9 月份,但具體在哪個交易所上市目前還不能透露。


近年來,東南亞製造業越來越發達,人口流動性也很大,導致外匯市場需求量巨大。


在諸多東南亞國家中,光是馬來西亞流往菲律賓的資金一年就能達到近 2000億美元,足以說明東南亞市場的廣闊。


然而傳統金融機構服務效率低、網點少、費用高昂的弊端會迫使用戶轉而選擇更加高效便宜的替代性產品,這也給了許多小而美的創業項目蓬勃發展的機會。


但這種機會也需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看到機會只是第一步,認真的做好項目才是發展自身、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關鍵所在。


(本文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