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成功來自“恆心守拙”

職場 一天一條 2017-05-03

職場成功來自“恆心守拙”

我們經常能聽到身邊的同事或朋友說出這樣的一句話:“做事這麼認真幹什麼?打份工而已。”每次聽到這句話,我總會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但是又一時說不出問題的根源在哪裡,這次通過《如何堅守職業操守》課程學習,我深刻明白到“職業”這個詞的含義與份量,結合我的工作實際,在這裡將我的學習心得跟大家作如下分享:

職場成功來自“恆心守拙”

一、正確認識職場,對自己的職業要懷尊敬、感恩、歡喜的心

我們的工作的地方是學習成長、能力發揮、獲得報酬、建立人際關係的地方,它讓我們大半輩子有事做,有飯吃,不會與社會脫節,併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同時也是我們每天要呆8個小時的地方,這就是意味著我們一天當中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職場中度過。這麼一想,我每天醒來,便對上班這件事情充滿了期待和激情,因為生命是寶貴的,不好好工作,渾渾噩噩度日就是對生命最大的浪費。我尊敬我的職業,我感謝公司給了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和平臺,我也會努力地在公司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工作環境,以一種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擁抱我的職場生活。

二、牢記職場守則,成為不折不扣的“職業人”

培訓課程中提及的諸如“高於上司(客戶)的期待”、“懂得提升工作效能和效率的方法”、“用心完成任何工作”、“防止錯誤的警覺性”等職場守則,都是高度概括地教會我們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專業的“職業人”。結合我的工作實踐,在這裡把運用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要做到“高於上司的期待”,我們可以這樣做:不要只帶著問題去跟上司彙報工作,而是準備好一個問題以及至少兩個解決問題的備選方案,在備選方案的製作過程中,要從“多(數量)、快(速度)、好(質量)、省(成本)、安(安全)、新(創新)”各個因素充分考慮,在備選方案的對比分析時要從”P(政治)、E(經濟)、S(社會)、T(科技)”分析當前所處的宏觀環境,從“S(優勢)、W(劣勢)、O(機會)、T(威脅)”分析各種利弊,體現自己的職業素質,充分發揮參謀作用,從而協助領導快速做出最優決策,及時為公司排憂解難。而不是每次都把問題直接拋給上司,自己只當個沒有實際作用的傳話筒和應聲蟲。

職場成功來自“恆心守拙”

三、職場成功來自“恆心守拙”,好心態成就好未來

曾經在書上看到這麼一句話:要看一個成不成熟,標誌之一就是看會不會一付出就想著馬上要回報。回想自己將近十年的職場經歷,越發咀嚼出這句話的深意。這次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講到“恆心守拙”這個詞語,心裡暗自產生了共鳴。“恆心”的主旨就是把自己看得“傻”一點。通往成功的路上從來不會是佈滿鮮花和掌聲的,更多的是艱辛、孤獨、掙扎,有時甚至是譏笑和嘲諷,但我始終固守著一份追求中的執著,一份躁世中的沉默,一份寧靜中的淡泊,這種處世方式就是“守拙”。我雖始終沒有練就世人追捧的練達和圓通,但多些真誠,多些樸實,我認為這才是最可貴的。就像老師舉的例子,荷葉生長的過程是艱苦寂寞的,但只要堅持不懈,恆心守拙,必定能迎來滿塘的花香。

通過本次對職業操守課程的學習,使我對該類知識有了更為系統的掌握和領悟,對自身的知識架構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重新梳理。工作表現是檢驗培訓效果的最佳方式,我一定要把所學所悟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成為一個快樂的“職場達人”。

職場成功來自“恆心守拙”


——end

ZYY 支持原創!平凡人依然可以做公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