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廣電總局提供的五種素人真人秀走向

首先是音樂節目,星素同臺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如《我想和你唱》主打素人明星合唱,從為父親圓夢登臺與林子祥合唱的粉絲,到因張智霖的電視劇而立志成為空少的歌迷,才華不俗,故事令人動容。《天籟之戰》則直接讓素人PK成名歌手,費玉清、楊坤等實力唱將都敗給了素人,打破了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側重幫素人圓滿完成“舞臺秀”的理想。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廣電總局提供的五種素人真人秀走向

首先是音樂節目,星素同臺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如《我想和你唱》主打素人明星合唱,從為父親圓夢登臺與林子祥合唱的粉絲,到因張智霖的電視劇而立志成為空少的歌迷,才華不俗,故事令人動容。《天籟之戰》則直接讓素人PK成名歌手,費玉清、楊坤等實力唱將都敗給了素人,打破了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側重幫素人圓滿完成“舞臺秀”的理想。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和信合唱 /《我想和你唱》

除傳統音樂節目外,還有類型更為垂直新穎的節目。首先是聚焦職場的《我和我的經紀人》,經紀人是離明星最近的一批人,但他們同時又是素人,這個反差本身就極具吸引力。節目將經紀團隊的工作狀態毫不掩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如努力寫方案卻被老闆狠狠否決,過度操心藝人卻好心辦壞事等等,他們在節目中呈現出的狀態,打破了經紀人流傳已久的“一手遮天”形象,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也是會遭受委屈、鼓勵的職場人。這些經紀人的收穫與得失,可謂給廣大職場新手上了一課。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廣電總局提供的五種素人真人秀走向

首先是音樂節目,星素同臺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如《我想和你唱》主打素人明星合唱,從為父親圓夢登臺與林子祥合唱的粉絲,到因張智霖的電視劇而立志成為空少的歌迷,才華不俗,故事令人動容。《天籟之戰》則直接讓素人PK成名歌手,費玉清、楊坤等實力唱將都敗給了素人,打破了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側重幫素人圓滿完成“舞臺秀”的理想。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和信合唱 /《我想和你唱》

除傳統音樂節目外,還有類型更為垂直新穎的節目。首先是聚焦職場的《我和我的經紀人》,經紀人是離明星最近的一批人,但他們同時又是素人,這個反差本身就極具吸引力。節目將經紀團隊的工作狀態毫不掩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如努力寫方案卻被老闆狠狠否決,過度操心藝人卻好心辦壞事等等,他們在節目中呈現出的狀態,打破了經紀人流傳已久的“一手遮天”形象,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也是會遭受委屈、鼓勵的職場人。這些經紀人的收穫與得失,可謂給廣大職場新手上了一課。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經紀人和白宇溝通工作 / 《我和我的經紀人》

還有聚焦明星與素人共同旅行的《各位遊客請注意》,明星被節目組拉出“安全區”,在節目中與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素人共同旅行,同吃同住同行。強烈的代入感讓人錯覺似乎觀眾就是旅行中的一員。在旅途中,明星與素人的標籤被徹底打破,尤其是平時光鮮亮麗的明星嘉賓,在節目中放下架子,和普通人一樣和素人聊日常話題,在交流過程中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並引導觀眾如何與他人更好相處。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廣電總局提供的五種素人真人秀走向

首先是音樂節目,星素同臺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如《我想和你唱》主打素人明星合唱,從為父親圓夢登臺與林子祥合唱的粉絲,到因張智霖的電視劇而立志成為空少的歌迷,才華不俗,故事令人動容。《天籟之戰》則直接讓素人PK成名歌手,費玉清、楊坤等實力唱將都敗給了素人,打破了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側重幫素人圓滿完成“舞臺秀”的理想。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和信合唱 /《我想和你唱》

除傳統音樂節目外,還有類型更為垂直新穎的節目。首先是聚焦職場的《我和我的經紀人》,經紀人是離明星最近的一批人,但他們同時又是素人,這個反差本身就極具吸引力。節目將經紀團隊的工作狀態毫不掩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如努力寫方案卻被老闆狠狠否決,過度操心藝人卻好心辦壞事等等,他們在節目中呈現出的狀態,打破了經紀人流傳已久的“一手遮天”形象,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也是會遭受委屈、鼓勵的職場人。這些經紀人的收穫與得失,可謂給廣大職場新手上了一課。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經紀人和白宇溝通工作 / 《我和我的經紀人》

還有聚焦明星與素人共同旅行的《各位遊客請注意》,明星被節目組拉出“安全區”,在節目中與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素人共同旅行,同吃同住同行。強烈的代入感讓人錯覺似乎觀眾就是旅行中的一員。在旅途中,明星與素人的標籤被徹底打破,尤其是平時光鮮亮麗的明星嘉賓,在節目中放下架子,和普通人一樣和素人聊日常話題,在交流過程中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並引導觀眾如何與他人更好相處。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鍾楚曦和素人出行遊玩 / 《各位遊客請注意》

最後要著重提到的就是素人秀最佳代表作、豆瓣評分9.3、節目上線24小時播放量即突破了兩千萬的《忘不了餐廳》。節目讓一群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開一家“會上錯菜的餐廳”。這一題材引發了社會上對於認知障礙以及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關注與思考,真正做到了讓素人在綜藝節目中C位出道。對習慣了各種真人秀套路的觀眾們而言,這無疑是一檔小而美的溫暖素人秀。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廣電總局提供的五種素人真人秀走向

首先是音樂節目,星素同臺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如《我想和你唱》主打素人明星合唱,從為父親圓夢登臺與林子祥合唱的粉絲,到因張智霖的電視劇而立志成為空少的歌迷,才華不俗,故事令人動容。《天籟之戰》則直接讓素人PK成名歌手,費玉清、楊坤等實力唱將都敗給了素人,打破了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側重幫素人圓滿完成“舞臺秀”的理想。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和信合唱 /《我想和你唱》

除傳統音樂節目外,還有類型更為垂直新穎的節目。首先是聚焦職場的《我和我的經紀人》,經紀人是離明星最近的一批人,但他們同時又是素人,這個反差本身就極具吸引力。節目將經紀團隊的工作狀態毫不掩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如努力寫方案卻被老闆狠狠否決,過度操心藝人卻好心辦壞事等等,他們在節目中呈現出的狀態,打破了經紀人流傳已久的“一手遮天”形象,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也是會遭受委屈、鼓勵的職場人。這些經紀人的收穫與得失,可謂給廣大職場新手上了一課。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經紀人和白宇溝通工作 / 《我和我的經紀人》

還有聚焦明星與素人共同旅行的《各位遊客請注意》,明星被節目組拉出“安全區”,在節目中與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素人共同旅行,同吃同住同行。強烈的代入感讓人錯覺似乎觀眾就是旅行中的一員。在旅途中,明星與素人的標籤被徹底打破,尤其是平時光鮮亮麗的明星嘉賓,在節目中放下架子,和普通人一樣和素人聊日常話題,在交流過程中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並引導觀眾如何與他人更好相處。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鍾楚曦和素人出行遊玩 / 《各位遊客請注意》

最後要著重提到的就是素人秀最佳代表作、豆瓣評分9.3、節目上線24小時播放量即突破了兩千萬的《忘不了餐廳》。節目讓一群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開一家“會上錯菜的餐廳”。這一題材引發了社會上對於認知障礙以及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關注與思考,真正做到了讓素人在綜藝節目中C位出道。對習慣了各種真人秀套路的觀眾們而言,這無疑是一檔小而美的溫暖素人秀。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黃渤和患病老人相處 / 《忘不了餐廳》

這檔節目的高分口碑,根植於人們對社會民生的強烈關注。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老人正在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忘不了餐廳》中的老人們通過節目積極融入了社會,收穫快樂的同時也延緩了病情,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傳遞了正能量。他們幫助擁有同樣病症困擾的老人找到了自信和方向;幫助患病者家屬找到了與老人相處的正確方式;幫助面對“子欲養而親不在側”焦慮的年輕人找到了心中的答案;他們證明了自己不是“沒用”的老人。

△《忘不了的餐廳》片段

總導演王童坦言:“素人綜藝必然是未來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而這句話,也在逐漸應驗和嘗試的過程之中。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廣電總局提供的五種素人真人秀走向

首先是音樂節目,星素同臺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如《我想和你唱》主打素人明星合唱,從為父親圓夢登臺與林子祥合唱的粉絲,到因張智霖的電視劇而立志成為空少的歌迷,才華不俗,故事令人動容。《天籟之戰》則直接讓素人PK成名歌手,費玉清、楊坤等實力唱將都敗給了素人,打破了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側重幫素人圓滿完成“舞臺秀”的理想。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和信合唱 /《我想和你唱》

除傳統音樂節目外,還有類型更為垂直新穎的節目。首先是聚焦職場的《我和我的經紀人》,經紀人是離明星最近的一批人,但他們同時又是素人,這個反差本身就極具吸引力。節目將經紀團隊的工作狀態毫不掩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如努力寫方案卻被老闆狠狠否決,過度操心藝人卻好心辦壞事等等,他們在節目中呈現出的狀態,打破了經紀人流傳已久的“一手遮天”形象,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也是會遭受委屈、鼓勵的職場人。這些經紀人的收穫與得失,可謂給廣大職場新手上了一課。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經紀人和白宇溝通工作 / 《我和我的經紀人》

還有聚焦明星與素人共同旅行的《各位遊客請注意》,明星被節目組拉出“安全區”,在節目中與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素人共同旅行,同吃同住同行。強烈的代入感讓人錯覺似乎觀眾就是旅行中的一員。在旅途中,明星與素人的標籤被徹底打破,尤其是平時光鮮亮麗的明星嘉賓,在節目中放下架子,和普通人一樣和素人聊日常話題,在交流過程中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並引導觀眾如何與他人更好相處。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鍾楚曦和素人出行遊玩 / 《各位遊客請注意》

最後要著重提到的就是素人秀最佳代表作、豆瓣評分9.3、節目上線24小時播放量即突破了兩千萬的《忘不了餐廳》。節目讓一群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開一家“會上錯菜的餐廳”。這一題材引發了社會上對於認知障礙以及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關注與思考,真正做到了讓素人在綜藝節目中C位出道。對習慣了各種真人秀套路的觀眾們而言,這無疑是一檔小而美的溫暖素人秀。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黃渤和患病老人相處 / 《忘不了餐廳》

這檔節目的高分口碑,根植於人們對社會民生的強烈關注。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老人正在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忘不了餐廳》中的老人們通過節目積極融入了社會,收穫快樂的同時也延緩了病情,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傳遞了正能量。他們幫助擁有同樣病症困擾的老人找到了自信和方向;幫助患病者家屬找到了與老人相處的正確方式;幫助面對“子欲養而親不在側”焦慮的年輕人找到了心中的答案;他們證明了自己不是“沒用”的老人。

△《忘不了的餐廳》片段

總導演王童坦言:“素人綜藝必然是未來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而這句話,也在逐漸應驗和嘗試的過程之中。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三、素人綜藝若想全方位出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需要警惕的是,當一種類型的素人火了,同類的素人就會接連湧現。當觀眾看到越來越多同質化的素人之後,終究有一天會感到膩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針對改變問題少年的《變形記》。

"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第2537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明星真人秀節目更是佔據主要地位,而隨著限真令等規範真人秀節目的文件發佈,素人真人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國的素人真人秀有哪些成功案例?該向何處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素人真人秀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素人真人秀髮展的障礙和意義。

作者 | 趙榮進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241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下,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從競技綜藝到慢綜藝,再到近期井噴的亞文化類綜藝、養成類綜藝等均已趨近飽和,而主打素人的真人秀還是較少。為了搏得市場關注,國內真人秀曾陷入比拼明星咖位的怪圈,有素人出現也只是“路人身份”或“粉絲身份”等。

但最近關注的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觀察類、戶外類節目裡邀請的素人嘉賓越來越多,甚至成為看點和主線,明星反倒成了錦上添花的存在。

一、從“草根素人”轉為“純素人”,定位進階更討喜

我國電視節目類型的發展與國際節目市場的發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從演播室欄目到選秀節目再到戶外真人秀節目。

最早的真人秀即以素人為主要參與者的選秀節目。在“素人”這個詞大幅傳播之前,這些普通人被統稱為“草根”,通過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一步步蛻變為偶像,如《超級女聲》用全民投票的方式選出全國冠軍李宇春;再如《星光大道》的鳳凰傳奇、阿寶等平民歌手,社會影響力更大的還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在大眾的印象中,“草根”二字就意味著和明星級別天差地別,觀眾在草根選手身上折射了自己的多面情緒,試圖想讓這個影子完成自己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事。因此,大部分草根選手賺的就是一波瞬時間的“流量投射”,一旦當選秀營造的氛圍散去,人們也就暫停了自我的情緒嗨點,依舊迴歸到各自平凡的生活。

大部分草根在完成了社會賦予他的使命後,並不想馬上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而是會緊抓職業上升期,往“明星”身份急速靠攏,對於此,觀眾會跳脫出來之前的感性,把草根排斥在“自己人”的陣營外。就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大衣哥朱亞文等在經歷過春晚後,當草根精神已傳達完畢,誰還會持續追捧他們呢?所以,在傳統選秀階段,草根的偶像地位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選秀明星現在想急於想擺脫出身的原因。

後來,當傳統選秀已不再全民關注,全明星真人秀一度成為主流。2013年起,誕生了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爆款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中的做遊戲、做任務、撕名牌等環節,儘可能滿足觀眾對明星的“窺探欲”。如果說傳統選秀還能給人某種精神力量慰藉,那麼全明星秀基本就是迎合觀眾的嗨點了。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奔跑吧兄弟》全明星陣容

真正開始出現“素人真人秀”這一叫法是在2015 年。央視推出了一檔面向家庭、主打草根內容的幽默視頻互動節目《CCTV家庭幽默大賽》。“人民日報”首次在評論中使用了“素人真人秀”這一概念,於是便有了“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之分。

同年,恰逢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不能過度明星化,要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新型素人秀這才開始被提上日程。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家庭展示/《CCTV家庭幽默大賽》

由於素人來源於生活並貼近觀眾生活,能讓觀眾“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可以說自帶“社會實驗”性質。在社會話題類、情感類的真人秀中,素人的表現往往來的更真實,更容易引起共鳴。

以情感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為例,節目選擇大膽地置換主角,讓素人們成為該節目主角並參與真人秀的錄製部分,明星們在演播室裡通過素人情侶的“速配戀愛”過程,探討當下年輕人關注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雖然鏡頭上弱化了明星的光環,但素人的存在感及話題性卻很強。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在心動小屋生活 / 《心動的信號》

在素人與明星之間,觀眾會以第三視角為切入口,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在嘉賓的共同探討下,理性看待如育兒、婚戀、養老等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點,給自己找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新期待的入口,這是明星真人秀無法給予普通人之間的共鳴。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素人的身份大多是高知定位,如教師、白領、工程師、海歸、大學生等優秀代表,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是帶著仰慕視角看的,甚至會拿來當“榜樣”。當素人定位不再是明確往成名目標走的“草根選手”,而是單純的作為“被觀察載體”時,本身起點較高的優秀素人,就會明顯減弱普通觀眾的排斥感。自該節目自播出以後,各種衍生的婚戀話題牢牢霸佔了熱搜榜,可見觀眾對素人及明星的這波定位非常滿意。

△《心動的信號》“終成眷屬”片段

二、婚戀題材僅一面,素人題材走多樣化道路

婚戀題材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素人相比明星的話題尺度優勢,屬於明顯的“陪伴式”真人秀。除此之外,還有造星式、引領式、戰隊式、幫扶式等不同題材的素人秀也被市場先後肯定。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廣電總局提供的五種素人真人秀走向

首先是音樂節目,星素同臺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如《我想和你唱》主打素人明星合唱,從為父親圓夢登臺與林子祥合唱的粉絲,到因張智霖的電視劇而立志成為空少的歌迷,才華不俗,故事令人動容。《天籟之戰》則直接讓素人PK成名歌手,費玉清、楊坤等實力唱將都敗給了素人,打破了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側重幫素人圓滿完成“舞臺秀”的理想。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素人和信合唱 /《我想和你唱》

除傳統音樂節目外,還有類型更為垂直新穎的節目。首先是聚焦職場的《我和我的經紀人》,經紀人是離明星最近的一批人,但他們同時又是素人,這個反差本身就極具吸引力。節目將經紀團隊的工作狀態毫不掩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如努力寫方案卻被老闆狠狠否決,過度操心藝人卻好心辦壞事等等,他們在節目中呈現出的狀態,打破了經紀人流傳已久的“一手遮天”形象,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也是會遭受委屈、鼓勵的職場人。這些經紀人的收穫與得失,可謂給廣大職場新手上了一課。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經紀人和白宇溝通工作 / 《我和我的經紀人》

還有聚焦明星與素人共同旅行的《各位遊客請注意》,明星被節目組拉出“安全區”,在節目中與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素人共同旅行,同吃同住同行。強烈的代入感讓人錯覺似乎觀眾就是旅行中的一員。在旅途中,明星與素人的標籤被徹底打破,尤其是平時光鮮亮麗的明星嘉賓,在節目中放下架子,和普通人一樣和素人聊日常話題,在交流過程中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並引導觀眾如何與他人更好相處。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鍾楚曦和素人出行遊玩 / 《各位遊客請注意》

最後要著重提到的就是素人秀最佳代表作、豆瓣評分9.3、節目上線24小時播放量即突破了兩千萬的《忘不了餐廳》。節目讓一群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開一家“會上錯菜的餐廳”。這一題材引發了社會上對於認知障礙以及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關注與思考,真正做到了讓素人在綜藝節目中C位出道。對習慣了各種真人秀套路的觀眾們而言,這無疑是一檔小而美的溫暖素人秀。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黃渤和患病老人相處 / 《忘不了餐廳》

這檔節目的高分口碑,根植於人們對社會民生的強烈關注。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老人正在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忘不了餐廳》中的老人們通過節目積極融入了社會,收穫快樂的同時也延緩了病情,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傳遞了正能量。他們幫助擁有同樣病症困擾的老人找到了自信和方向;幫助患病者家屬找到了與老人相處的正確方式;幫助面對“子欲養而親不在側”焦慮的年輕人找到了心中的答案;他們證明了自己不是“沒用”的老人。

△《忘不了的餐廳》片段

總導演王童坦言:“素人綜藝必然是未來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而這句話,也在逐漸應驗和嘗試的過程之中。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三、素人綜藝若想全方位出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需要警惕的是,當一種類型的素人火了,同類的素人就會接連湧現。當觀眾看到越來越多同質化的素人之後,終究有一天會感到膩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針對改變問題少年的《變形記》。

真人秀進化論:從井噴式的“秀”後迴歸純素人

裡面的城市孩子永遠是囂張跋扈,農村孩子永遠是自卑內向,甚至還有導演組人為刺激主人公情緒的做法。節目結束後,城市主人先後藉此發展為網紅,甚至還出現詐騙新聞,讓真心想看到素人改變的觀眾難免心生涼意。雖然市場上有不乏優質的素人秀,但也只是極少部分,素人秀的發展大環境僅靠一兩個代表是遠遠不夠的

除去“限真令”間接為素人真人秀開闢成長環境外,素人真人秀的發展也與觀眾對全明星真人秀產生審美疲勞有關。身處於文化價值形態多元化的時代,真人秀節目的功能定位也不再僅僅侷限於提供娛樂,一檔節目需要在高質量內容以及嘉賓咖位中尋找合適的平衡點才能得以生存,真人秀的分類也將更加細分。

只不過,如今的素人綜藝還存在許多不足,如何讓“紀實性”與“娛樂性”完美結合是素人綜藝應該持續思考的問題,也就是說,素人綜藝若想全方位出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END-

本文為「文化產業評論」原創內容,歡迎轉載,歡迎加入讀者群,請加微信號whcy006。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