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鄭州 環境保護 建築 法桐 紫荊山 鄭說廣播 2019-07-03

今日的鄭州,從鐵路沿線到生態廊道,從公園廣場到街巷庭院,處處呈現出藍綠交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之美。今日的鄭州,公園、遊園星羅棋佈,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河流湖泊碧波盪漾,走出家門便可感受如詩如畫的城市風貌。無論你生活在鄭州的什麼地方,都能“推門見綠、開窗賞景”。鄭州正在向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闊步前進。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鄭州對綠色的嚮往,對良好生態的追求,從未改變

曾經,鄭州是一座“風沙之城”。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改變鄭州市的環境,市政府提出:“路修到哪裡,綠化到哪裡,工廠建到哪裡,綠化到哪裡。”。經過連續數年不間斷的全民植樹活動,環境的改變很快就取得了看得見的實效:三五年後,樹大成蔭;十來年後,綠滿鄭州。鄭州也因此得名“綠城”。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也就是從那時起,無論是歷屆市委、市政府,還是普通民眾。鄭州人對綠色的嚮往,對良好生態的追求,從未改變!

2006年,在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之後,鄭州又將目標瞄準到更高的層次上——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與國家園林城市評比中側重城市的園林綠化指標不同,“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更注重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較之“園林城市”的評比標準,“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增加了衡量一個地區生態保護、生態建設與恢復水平的綜合物種指數,本地植物指數,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的比重,城市熱島效應程度,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等評估指標。

高標準規劃,高起點佈局,鄭州全力推進創建工作

對標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鄭州以“大生態、大環保、大格局、大統籌”為發展思路,先後編制了《鄭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3—2030年》《鄭州都市區綠道系統規劃》《鄭州市綠道連通提質規劃》《鄭州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三年建設規劃》和《鄭州市郊野公園專項規劃(2018—2035)》等,確定了“一帶兩區、環廊交織、藍脈綠網、綠核鑲嵌”的綠化系統空間結構。

2018年2月22日,鄭州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生態建設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動員大會,全面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在此之後,按照城鄉統籌、全域覆蓋的原則,結合現有地形地貌、生態片林、水系溼地等生態人文資源,又編制完成《鄭州市綠道連通提質規劃》《鄭州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三年建設規劃》和《鄭州市郊野公園專項規劃(2018-2035)》,努力打造全市生態廊道、濱河綠地、公園廣場、風景名勝區、歷史古蹟等互連互通的綠道網絡,著力構建公園綠地種類齊全、均衡分佈的結構佈局,大力培育富含鄭州特色的公園綠地體系。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增綠量、強管理、補短板 鄭州創建有特色

2012年,鄭州市委、市政府革命性地決定全面啟動生態廊道建設。從最初在三環、四環之間的15條放射狀道路上建設,到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鐵路、水系處建設,一條條綠道或蜿蜒或筆直,或環山或擁水,至今已綿延3588公里。這些綠道連接了城市與田園,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向全市人民展示了一個嶄新的、生態的、現代化的城市綠色交通體系,逐漸形成了“兩帶、三圈、四心、九水、千園、三十一廊”的網格化生態空間格局。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2018年,鄭州市在此前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綠道的連通提質工作。目前,全市綠道已連通456.2公里,打通斷點499處,統一標線179.4公里,大大提升了鄭州市的生態廊道建設水平。如今,69條生態廊道改變了城市生態,串聯了城市自然山水人文,服務了百姓休閒遊憩,促進了城鄉綠色的協調發展。

在2018年,還有一系列關於增加綠量、改變城市生態環境的舉措在推進。這一年,鄭州市全面啟動了省會鐵路沿線、過境幹線公路、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區域綠化等“五項”整治工作。從2018年10月到2019年4月底,鄭州市在拆除違章建築的基礎上,在218公里長鐵路沿線、287公里長過境幹線公路、101個高速互通立交周邊,新建綠地3896萬平方米,提升綠地3470萬平方米。通過這些工作,在鄭州形成了一條條“路在林中、林在城中、綠不斷線、景不斷鏈”的美麗鄭州生態綠色景觀視覺通廊。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2018年以來,為實現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鄭州通過見縫插綠、拆違建綠等措施,積極推進800個遊園微公園規劃建設,併科學實施碧沙崗公園、人民公園、紫荊山公園等地的拆牆透綠工作,使公園與道路相連,園景與街景融合,讓市民在開放式的景觀中享受著綠城鄭州的詩意生活。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此外,鄭州還通過合力推進大型公園建設,積極探索公園城市建設等措施,使鄭州的綠量不斷增加。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成區已建成綠地19495萬平方米,包括公園綠地771處,行道樹55萬株,其中,18.18%為大規格法桐。建成區綠地率35.84%、綠化覆蓋率40.8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平方米,均超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指標要求。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多措並舉 推動鄭州生態環境全面改善

近年來,鄭州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中堅持“大生態、大環保、大格局、大統籌”,堅持治、建、轉並舉,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從2017年起,鄭州按照“安全河、生態河、景觀河、文脈河、幸福河”的理念,對137公里的賈魯河河道及兩岸實施生態修復。目前,這條一度廢棄的百年古河,“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生態景觀初步顯現。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同時,按照《鄭州市都市區生態空間保護規劃》《鄭州市城市“六線”規劃》《鄭州市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鄭州市城市溼地資源保護規劃》等要求,鄭州還完成了市區金水河等10條河渠兩岸整治綠化,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得到消除,河流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IV類以上標準,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驗收;完成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一期建設;持續開展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優良天數逐年提高。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除此之外,按照《暢通鄭州白皮書》《鄭州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鄭州連續7年實施“暢通鄭州”工程,建成了“井字+雙環線”快速路網系統,軌道交通1號、2號、5號線已投入運營,榮獲“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稱號;2016年被確定為全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已建成廊體55公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市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均達100%,城市汙水處理率達98%,道路完好率97%。

鄭州市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全面貫徹落實“綠色、低碳、節約、環保”理念,再生水利用率達51.3%。編制實施步行、自行車交通體系規劃,已形成與生態綠道融為一體的城市慢行系統;全面推廣綠色建材應用,近3年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比例超過90%,獲得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稱號。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作為正在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2018—2019年度全國十大美好城市,鄭州將全面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公園城市理念,朝著公園鄭州、綠色鄭州、品質鄭州、生態鄭州、美麗鄭州的目標逐夢前行,通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各項任務的落實,努力實現城市品位有新展現、城市品質有新提升、城市品牌有新形象。

未來的鄭州,將會是“化景物為相似,用美麗暖人心”的人間宜居勝地,將會是人與城市和諧共處、家與花園美麗共享的宜居城市。綠色、生態會讓鄭州這座城市更美麗,會讓這座城市裡的人們生活得更美好。

向著美麗鄭州、生態鄭州,砥礪前行

記者:李澎

編輯:樑景芝

統籌:劉芳 王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