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幹啥樣 大數據說了算

——山東省榮成市推行基層幹部管理考評體系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

“村東頭有衛生死角,趕緊讓保潔員清理。”“這個月黨員活動日方案定好了嗎?”早上7點半剛過,山東省榮成市嶗山街道機關幹部董久軍已經在所分包的村忙活開了。擱在兩年前,他卻清閒得很:到村裡遛一遛、看一看,一天工作就基本結束了。變化出現在2016年年初,榮成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打出了一記重拳——推行基層幹部管理考評體系,把對幹部的考核由定性分析變為“定性+定量”分析結合,由年度考核變為經常性考核,全面激發幹部隊伍的精氣神。

向作風頑疾開刀

陳士波是嶗山街道黨委書記,儘管已有20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但對他來說,管好機關作風不是一件易事。

“就拿上班遲到早退來說吧,一些家住市區的鄉鎮幹部,早上來得晚、下午走得早,群眾來辦事還得掐點兒算。我們大會小會反覆強調機關紀律,可往往是盯得緊一點就相對規範一陣,過段時間又鬆了下來。”說起這些,陳士波透著無奈。

陳士波的困擾不是個別現象。為根治機關作風頑疾,2015年下半年,榮成市委組織人員圍繞規範化管理在鎮街和市直部門開展了深入調研,逐一理順機關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形成制度彙編,確保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在此基礎上,組織技術力量配套開發了“雲平臺”手機APP軟件,作為制度推行的輔助技術工具。“機關幹部每日上下班通過雲平臺進行簽到簽退,對於遲到早退者,系統會自動扣分,每日通報考核情況。”陳士波說,技術手段保證了制度的剛性執行。

榮成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基層幹部管理考評體系設計民主評議考核項目,根據日常表現和工作情況,每月組織機關幹部利用手機平臺互相匿名評議,優秀比例嚴格限制,評議結果換算成百分制,計入當月考核分數,規矩也就自然而然養成。

用業績大數據說話

“張曉蓉,機關管理考核24.3分、民主評議考核18.768分、中心工作考核43.2分、業務工作考核20分、風險管控考核0.8分、創新激勵考核0.8分,總分107.868分……”走進夏莊鎮一樓大廳,電子屏上全體機關幹部8月份的考核成績在不間斷滾動播放,群眾看得清清楚楚。張曉蓉8月份的考核成績排名第六,她有些著急:“要是年底分數上不去,不但影響評先選優,還會影響個人進步!”

相較於張曉蓉的緊張,夏莊鎮黨委副書記張海霞就顯得輕鬆多了。“現在實時考核、按月積分、年度排名,新的考核辦法為評先選優積累了大數據。”張海霞說,優秀不優秀,成績說了算,我們省心、幹部服氣。

真考就要真用。2016年年底,鎮街班子換屆,考察組人人手裡一份月度考核成績彙總表,排名靠後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今年,榮成又雙管齊下,進一步強化考核結果的運用,一方面明確將考核結果與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掛鉤;另一方面,將“幹部考評年度考核結果排末位”“民主評議稱職率不到2/3或不稱職率超過1/3”,作為幹部“下”的考核標準,真正抓住了庸懶散幹部的神經。

“基層幹部隊伍就像是一個橄欖球,先進和落後處於兩端,中間的大多數則是普通的機關幹部群體。如何讓這個球體更好運轉,關鍵是要弘揚和凸顯頂部亮點,示範帶動中間的大多數,還要觸及底部極少數後進者的痛點。”榮成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基層幹部管理考評體系的推行達到了這一目的,根治了庸懶散,讓“幹”字精神在“兩學一做”中落地生根。

《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06日 14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