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名醫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鄭珊:只要路對,就不怕路遠

滬上名醫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鄭珊:只要路對,就不怕路遠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鄭珊

【編者按】

30年的銀蛇獎,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傑出的首席科學家、學科帶頭人、著名教授,有的人還轉型為管理者,成為高校校長、各大醫院的院長、各級政府部門的當家人……

銀蛇獎成為他們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臺階。作為銀蛇獎發起單位之一,《文匯報》App開設“滬上名醫”專欄,選登銀蛇獎得主的精彩故事、奮鬥人生。

醫生,嚴肅、寡言,她不是;教授,戴“啤酒瓶”度數的黑框眼鏡,她沒有;副院長,具有讓人不敢靠近的威嚴感,她全無。她是我國第一位小兒外科女博士,獲得了一連串榮譽,褪去光環,她卻只是一個熱愛生活、開朗樂觀、懂得享受簡單生活的智慧女性。

“自己不做醫生能做什麼”

鄭珊出身醫學世家,在福建當地的部隊大院裡長大,學校、家兩點一線,生活如白紙般簡單。18歲以前,她甚至不知道這世上除了醫生和教師外還有其他選擇的職業。那時高考還沒有恢復,處在高中階段的她並不知道自己將來的路在哪裡,也許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畢業後到戶籍所在地的街道報到,服從統一分配。但鄭珊心中總是有一個念頭,自己將來不做醫生能做什麼?

1977年10月,全國各大報紙刊登了“恢復高考”的消息。鄭珊的媽媽為其填報了上海醫科大學作為第一志願。父親是外科醫生,母親主攻兒科,鄭珊就像一個結晶體,萃取了父母的精華,以優異成績完成上海醫科大學學業後,成為一名小兒外科醫生。

1989年,鄭珊攻讀小兒外科博士學位,成為我國自己獨立培養的第一位兒外科女博士。她從事的專業是新生兒外科,歷來具有“危、急、重”的特點,剛出生小生命常因先天畸形而危及生命,如先天性食道閉鎖、新生兒膈疝等嚴重畸形的嬰兒,如得不到及時手術將面臨死亡。新生兒本身又是最最脆弱、稚嫩的,在生命之初,醫者的任何一點小小的失誤也許都會造成一條生命終身的遺憾。

在國際上,新生兒外科的救治水平歷來是代表一個國家兒童衛生髮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國,往往患有各種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兒是許多年輕夫婦的唯一希望,他們有的是多次懷孕後唯一成活嬰兒,有的是體弱多病的母親含辛茹苦十個月的結晶。鄭珊醫生清楚地知道作為一個全國一流醫院小兒外科醫生的責任,她高超的手術技藝,心繫患兒的責任心,無私的仁愛之心,給了許許多多有各種畸形的小生命健康生存的機會。

可能是天賦異稟,鄭珊對開刀特別有感覺,在她眼裡,完成一臺出色的手術就如修補了一件原本略有瑕疵的藝術品。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藝術珍品。手捧脆弱的新生命,責任重大:“站在手術檯前,眼前是嬌嫩、柔弱,毫無反抗力的小生命,他(她)的眼睛是那麼清澈、純美……你千萬別把自己當成救世主去挽救這個孩子,其實,是孩子把生命獻給了你!”

創下多個兒外科手術“之最”

為了挽救小生命,鄭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無論晝夜,只要病人需要,她便挺身而出,成功地從死神手裡奪回了無數的小生命。每年由她主刀的手術達300餘例,其中疑難複雜病例100餘例:如先天性食道閉鎖伴食道氣管瘻,她每年要救治10餘例,在她手裡經歷了多個兒外科手術“之最”,開創了多個“第一”。

2001年,應用腹腔鏡為一名出生僅10天的新生兒施行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創國內外科微創手術患兒年齡最小紀錄。

2002年,運用聲控機器人,為一名福建10多歲患兒完成了腹腔鏡巨結腸根治手術,開創本市運用聲控機器人輔助手術先河。此項技術當時在歐美髮達國家也剛剛起步。

2002年,與中山醫院合作完成本市首例兒童親屬活體供肝移植手術,並獲成功。此次也是我國以自己的技術力量完成的活體肝移植手術中手術者年齡最小的一例。至今,肝移植手術共9例,其中活體供肝移植手術5例,均獲成功。

2004年,為一名體重僅998克的先天性食道閉鎖新生兒施行了食道閉鎖修復手術,創全國最小年齡、體重最輕的記錄。此類手術近五年治癒率達95%,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2005年年初,為出生僅9個月大的女嬰施行親屬活體供肝移植手術,成為上海市年齡最小的肝移植受者……

鄭珊在國內率先開展新生兒中高位無肛門一期成形術。每年治療30餘例先天性中高位無肛門患兒,遠期效果隨訪達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提高新生兒重症膈疝、先天性食道閉鎖等嚴重疾病的手術成功率,鄭珊與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聯合開展一氧化氮吸入等新技術,加強術後病人的呼吸管理,並應用血液慮過和腹膜透析等方法,使重症病兒的存活率有了明顯的提高,給許多家庭帶去了福音。

鄭珊還在國內率先開展“經肛門一期拖出治療小嬰兒先天性巨結腸”和“腹腔鏡根治新生兒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前者把原來需要兩期的手術改進到了一期而且手術經肛門後不在小嬰兒腹部留傷口,而且出血量少,感染率非常低,住院時間平均只需2天;後者採用腹腔鏡也可以把腹部傷口減少到最小,減少住院時間。她的這些臨床手術和研究,分別獲上海醫科大學和上海市的成果獎。

中央電視臺和上海電視臺曾專門報道,鄭珊分別為2例聯體嬰兒進行分離術,都獲得成功,其中2002年這對分離的聯體嬰兒,更屬世界罕見。

滬上名醫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鄭珊:只要路對,就不怕路遠

鄭珊成功為2例聯體嬰兒進行分離術。

這對聯體嬰兒從江西轉診來滬,鄭珊先為他們做三個月的精心治療。這對男嬰單卵雙生、劍臍相連、肝臟連成一體並伴有巨大的臍膨出,“面面相對”共同生活了3個月。在其他醫務人員的協助下,鄭珊開始進行艱苦細緻的分離手術,使兄弟倆都獲得了“獨立”的新生。為紀念這對特殊的小生命,鄭珊親自為小哥倆取了新名字“佐佐”“佑佑”。這充滿童趣和寓意的名字使孩子父母驚喜不已。

考慮到孩子家庭經濟窘迫,鄭珊在治療中儘可能節約費用,同時組織倡導社會為之捐款,《文匯報》《新民晚報》等媒體在連續報道聯體嬰兒手術成功消息的同時,也轉達了鄭珊的呼籲,全社會為此紛紛慷慨解囊奉獻愛心,解決了這對聯體嬰兒的治療費用。作為一名兒外科大夫,鄭珊給這個家庭帶去了莫大幸福。出院時,嬰兒的父母拉著鄭珊的手,激動得哽咽不已。

科研要講究實用價值

1994-1995年,醫院派鄭珊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進修。她勤奮學習、兢兢業業,獲得導師的好評。進修結束時,她婉拒校方研究機構的續聘,放棄優越的物質生活,回到上海當時僅十多平方米的小家。

鄭珊講得很坦率:“人都想過更舒服的生活。但上天給你的蛋糕是固定大小的,你一開始吃掉的太多,後面就沒的吃了。我當時出國學習,那時候我們大學同學能走的都走了,都在國外定居了。可是我學習了一年後就又回國了,他們都很吃驚,都問,‘你好不容易出去了,怎麼又回去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對我的職業的熱愛。我當時做小兒外科感覺很好,投入和收穫帶給我的感覺都很好。雖然條件一般,但是這個專業我真的是非常喜歡。所以我想了想,還是要回來。”

回國後,鄭珊結合國情開展了更多的科研創新。為了提高術後患兒的生命質量,她對脂肪乳劑在小兒體內的代謝和應用,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和臨床研究,提倡小兒外科以脂肪乳劑為主要能源的周圍靜脈營養。鄭珊的這一研究有創造性、有實際應用價值,使許多嚴重腸梗阻的危重病兒能夠維持營養獲得痊癒,使患惡性腫瘤的晚期兒童能接受化療從而使症狀緩解,很快就得到推廣。

鄭珊的研究創新的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實用,從來不會搞中看不中用又增加病人負擔的東西。她選用的器材和材料,有時看起來簡單卻非常實用、極具匠心。比如治療巨大先天性臍膨出,為了使新生小寶寶的腸子等腹內膨出物順利地回納,先要在膨出物外加一定的負壓,使之能承受腹內負壓而不會外翻。鄭珊為此想了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方法——採用無菌的重力輸液空袋套在膨出物外並懸吊起來加負壓,使膨出物能夠逐步地回納進去,最後完全回納,用物非常簡單,但行之有效,這樣的事例很多。有些乍看“小打小鬧”的新方法,卻充滿智慧,成了實用而獨具匠心的發現和成果。

有一次,有記者採訪鄭珊時提問:信念是一開始就有,還是在工作過程中逐漸積累的?她回答:“是工作的過程中,像滾雪球一樣逐漸積累的。大多數人一開始那種‘堅定的信念’的感覺不強烈,比如外科醫生,可能每次就是開個小刀,成功了就很高興。逐漸地可以做做研究、發發文章,這時你的信念會強一點。後面能夠治病救人,做很有意義的科研的時候,信念會更強。我的感覺是,人還是傻一點好,太聰明,想得太多,外面的誘惑大,就不容易專心做自己的事。說直白點,你想那麼多幹啥呢?踏踏實實地做好你的事情就好了,你要欣賞和享受你的工作。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等過了十年二十年,會有成果出來,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

名醫簡介

鄭珊:

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我國獨立培養的第一位兒外科女博士。任全國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以及上海市婦聯副主席。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新生兒學組組長,上海市醫學會兒外科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長期主要從事小兒普外科及新生兒外科臨床和科研工作,對新生兒各種複雜畸形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在消化道畸形、膽道畸形和膽道閉鎖診斷和治療有所建樹。獲國家教委優秀青年教師基金、上海科委重點基金項目及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中華小兒外科雜誌》《臨床小兒外科雜誌》副主編。主編《實用新生兒外科學》《小兒外科學(研究生教材)》《小兒外科學(規培生教材)》。

先後在國內外雜誌共發表論文200餘篇,SCI 收錄論文80餘篇。獲上海市醫療成果獎、上海市科技成果獎、上海市優秀髮明獎、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等。

作者:文韜 如是

編輯:李晨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