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名醫丨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國東:感覺自己像扇窗'

""滬上名醫丨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國東:感覺自己像扇窗

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國東

【編者按】

30年的銀蛇獎,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傑出的首席科學家、學科帶頭人、著名教授,有的人還轉型為管理者,成為高校校長、各大醫院的院長、各級政府部門的當家人……銀蛇獎成為他們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臺階。作為銀蛇獎發起單位之一,《文匯報》App開設“滬上名醫”專欄,選登銀蛇獎得主的精彩故事、奮鬥人生。

在骨科臨床一線已工作18年的李國東,似乎是一路“破格”走來:

他33歲破格晉升為骨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35歲入選“上海市科委啟明星人才計劃”,同年破格聘任為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37歲破格聘任為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透過這些“破格”,可以看到他這些年來的艱辛努力和付出:由他主刀完成的各類骨科手術已達5000餘例,在高難度、複雜骨關節手術中脫穎而出,因此成為歷屆最年輕的上海市醫學會人工關節學組委員。據統計,在國內中青年關節醫生中,他的手術數量與質量均位於領先行列。

讓患者看到“詩和遠方”

自1996年參加工作起,李國東就開始接觸關節置換手術。他深知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手術,手術創傷大,患者康復慢,要在床上躺上幾個星期才能下床走路。更重要的是病人滿意度差,很多人都對關節手術談虎色變,甚至飽受關節疾病摧殘的病人也會拒絕手術。

"滬上名醫丨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國東:感覺自己像扇窗

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國東

【編者按】

30年的銀蛇獎,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傑出的首席科學家、學科帶頭人、著名教授,有的人還轉型為管理者,成為高校校長、各大醫院的院長、各級政府部門的當家人……銀蛇獎成為他們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臺階。作為銀蛇獎發起單位之一,《文匯報》App開設“滬上名醫”專欄,選登銀蛇獎得主的精彩故事、奮鬥人生。

在骨科臨床一線已工作18年的李國東,似乎是一路“破格”走來:

他33歲破格晉升為骨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35歲入選“上海市科委啟明星人才計劃”,同年破格聘任為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37歲破格聘任為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透過這些“破格”,可以看到他這些年來的艱辛努力和付出:由他主刀完成的各類骨科手術已達5000餘例,在高難度、複雜骨關節手術中脫穎而出,因此成為歷屆最年輕的上海市醫學會人工關節學組委員。據統計,在國內中青年關節醫生中,他的手術數量與質量均位於領先行列。

讓患者看到“詩和遠方”

自1996年參加工作起,李國東就開始接觸關節置換手術。他深知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手術,手術創傷大,患者康復慢,要在床上躺上幾個星期才能下床走路。更重要的是病人滿意度差,很多人都對關節手術談虎色變,甚至飽受關節疾病摧殘的病人也會拒絕手術。

滬上名醫丨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國東:感覺自己像扇窗

李國東通過技術上的多次革新,將關節置換這個粗獷大手術,變成為一種微創的、精準的精品手術。

能對已有的手術方式進行改良嗎?李國東開始思考摸索。2007年,他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附屬醫院,向當時北美骨科協會輪值主席、微創關節置換奠基人Dr. Robert Bourne 學習關節置換手術,由此他接觸到微創關節置換的理念和技術。回國之後,李國東從膝關節微創入路、髕骨不翻轉技術、減容截骨替代韌帶鬆解技術、改良間隙平衡技術等幾個方面對關節置換手術進行研究,並開發了多項微創手術專利器材。

李國東通過技術上的多次革新,將關節置換這個粗獷大手術,變成為一種微創的、精準的精品手術。病人術後,當天可在床上抬高患肢,第二天能下地走路,第三天能膝關節伸屈自如,甚至能夠上下樓梯,術後一個月就可以開始騎車、跳舞、旅遊等。關節置換手術竟然變得這樣輕巧,病人當然樂意接受了。

香港的王阿姨膝關節炎特別嚴重,每天的戶外活動都受限制。經李國東為她做左膝關節微創手術後,王阿姨很快恢復了健康,她參加了絲綢之路旅行,攀登2000多節臺階都不在話下。

78歲的宋伯伯同樣患有左腿膝關節骨關節炎,每行走一小段距離就感到劇烈的疼痛。來找李國東診治時,只能艱難挪步。不到一個小時,李國東就為他做完微創膝關節手術,矯正了長期來的關節畸形。老人興奮地說:“手術四天後,看我走路的樣子,旁人根本看不出這是個瘸腿行走十多年的關節病患者。”

每次手術前,李國東都會對著骨關節模型,向病人講解個體化手術方案;手術後第一時間,他會趕到病房看望:“有些病人術後身體某些部位出現不舒服,基本都屬於正常現象。但病人心裡就會發慌,我就及時做解釋,打消他們的疑慮。”

很多病友表示,因為打消了疑慮,經李國東做關節置換手術後,根本不需要鎮痛泵。李國東還率先通過自媒體平臺創建病友群,提高術後隨訪效率和準確性,使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後的滿意度從78%提高到98%,平均住院日從15.8天縮短到7天,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從3%下降到0.8%。

“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扇窗,希望骨病患者透過這扇窗,看到希望和堅強,看到遠方和詩。”李國東笑著說。通過他這扇窗,還能看到邊遠的瀾滄江江畔。

讓邊疆醫生學到最前沿的手術技術

2016年,李國東加入上海市衛計委對口支援雲南的項目,作為隊長深入雲南雙江縣。雙江因瀾滄江和小黑江交匯於縣境東南而得名。這裡地處北迴歸線,環境溼熱。當地居民常年經常要翻山越嶺,不少人因而患有嚴重的骨關節疾病,長期忍受病痛。瞭解到這裡的艱苦生活條件和缺醫少藥的醫療現狀,李國東立即籌備各方資源,在最短時間組建了一支手術團隊,及時投入到了援滇的工作中。

那段時間,他安頓好家中懷孕的妻子,將全部心血投入到援滇項目中。

當地有位男青年楊某患嚴重髖關節疾病,生活無法自理,家中還有年邁病重的老母親,他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幾次想自殺。李國東及時向他介紹了治療方案,讓年輕人重新鼓起生活勇氣。可多年的病痛折磨,年輕人經濟拮据,手術費成了大問題。李國東就組織募捐,終於為年輕人湊齊手術費。楊某在手術後的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動。完全康復後,李國東還努力幫著找上級領導商量,幫助楊某自食其力,發展經營茶園和火龍果園。

在完成繁重的醫療任務的同時,李國東還擠出時間開展臨床帶教與骨幹培養,堅持每週“一次大查房”“一次教學講座”“一次病案分析”“一次門診坐診”。在他言傳身教之下,雙江縣醫院骨科醫生的理論水平、業務知識和手術技能得到了顯著提升。在為期半年的支援活動中,李國東為當地74位患者進行了微創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在臨滄市衛生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當地報紙和電視臺追蹤報道,稱他是“守護著祖國大後方的關節病患貼心人”。他因獲得臨滄市醫療事業特殊貢獻獎和雙江縣榮譽市民稱號,這是在臨滄市歷年來唯一獲此殊榮的醫師。

讓學生看清肩上的責任

作為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骨科臨床、教學、科研骨幹,李國東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破格聘任為同濟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先後主持13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2013年起,他圍繞微創膝關節置換的轉換醫學研究,先後申請並獲得了7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他還五次榮獲省部級科技獎項,包括中華醫學獎一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

他的執著和努力也感染和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在教學中他以德立身,將醫者應有的情懷和作為言傳身教,他希望他的學生能夠在鑽研學術的同時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目前,他獨立培養(包含在讀)碩士15名,博士4名,八年制博士生3名,指導研究生髮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收錄30餘篇,總計影響因子逾100餘分。

在談起自己的導師時,李國東心懷感激,他的導師蔡鄭東當年對他的影響頗大。他一直銘記當年蔡主任對他的諄諄教誨。主攻骨腫瘤的蔡主任收治了很多其他醫生不敢接手的疑難患者,並激勵學生們勇於挑戰、敢為人先、為患者著想。這樣的情懷一直感動和激勵著他,讓他的內心不敢懈怠。

李國東說感覺自己像一扇窗,還真是如此。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救死扶傷的專業技術;看到真正的醫者仁心;看到兼濟他人的高尚情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