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藍籌指數,不遜色滬深300和上證50


估值表越來越豐富,從當初開始做這張表的時候,準備打算將市面上比較主流,且基金相對都不錯的指數納入進去。

不僅包含A股的指數,還有歐美亞地區的指數,整體來看,還算豐富。

今天又加入了一箇中證100指數,這個指數很多人可能不熟悉,它也算是大盤指數了。

它是從滬深300中選擇規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組成,如果對標上證50,我大概看了下,中證100涵蓋了90%以上上證50的樣本。


又一個藍籌指數,不遜色滬深300和上證50



所以,中證100和上證50這兩隻指數走勢非常貼合。

又一個藍籌指數,不遜色滬深300和上證50


如果說滬深300代表了兩市大盤藍籌,那麼中證100可以代表兩市的超級大盤。

中證100不僅包含了滬市的超級藍籌股,還包含了深市,所以大家能看到上圖走勢,黑色線中證100指數一直都是壓著上證50。

雖然中證100的樣本數量僅佔滬深300的1/3,但其樣本的市值卻超過了70%,在A股中佔比達到40%,市值覆蓋率還是可以的。

這就是我昨天講的A股核心資產聚集的指數。

當然,這類指數的通病還是金融地產佔比過高,中證100指數也不例外,約佔了一半。

不過,相對於滬深300和上證50的指數基金標的規模和數量,中證100確實不如。

追蹤它的指數基金數量不少,但規模最大的華寶中證100指數A規模也才5億多,與滬深300和上證50差距還是很明顯。

隨著指數基金投資人數和規模擴大,大部分資金還是集中在市面上主流的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創業板等指數,對於其他一些優秀不遜色他們的指數,規模卻很少。

這種卡位,很難短時間改變,雖然指數基金費率降低可以吸引一部分資金分流,但效果並未非常顯著。

對了,目前中證100指數場外基金成立時間都比較早,規模也滿足大家的需求,但場內的ETF基金剛成立,還在建倉期。

另外,我查了下追蹤中證100指數的基金管理費,最低0.5%,沒有亮點。

中證100的估值11倍,不便宜,我已經加入估值表,有興趣可以關注它。

全球市場指數數據,主要是根據PE/PB/盈利收益率為評估值。

90%為國內A股的相關指數,海外市場指數則包含德國DAX、美股標普500和納指100、港股恆生指數和H股指數。

原油、地產信託基金等其他資產,可根據歷史價格或波動進行配置。

第533期全球市場指數估值表

又一個藍籌指數,不遜色滬深300和上證50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說明:

1. 綠色低估,持續分倉買入;紅色高估,持續分倉賣出;其他為正常估值,無操作持有。

2. 指數估值維度:PE/PB分位點、盈利收益率和指數roe交叉評估。

3. 低估值指標:盈利收益率>10%且分位點<30%;無分位點直接參考盈利收益率和指數roe數據。

4. 如海外指數等部分品種不適用以上指標。


  •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
  • 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
  • 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
  • 基金組合配置,對衝品種風險;
  • 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
  • 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
  • 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


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轉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