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線城市有多難?為何說洛陽必然無法成為一線城市?

在我國曆史上,幾乎很難有像洛陽這樣“輸”得一塌糊塗的城市,從曾經的大唐一線城市、帝國都城,到如今的不足三線,洛陽的遭遇令人唏噓。除了被隋文帝焚燬的鄴城,似乎也只有洛陽的遭遇最為悲慘。

成為一線城市有多難?為何說洛陽必然無法成為一線城市?

唐朝滅亡後,隨著政治中心東移,開封成為帝國都城,洛陽和長安一道,被帝國徹底拋棄。

而當北宋滅亡,經濟重心南移,河南也被拋棄,而後開封成為河南政治經濟中心直到1954年。因為盧漢鐵路過境鄭州,開封最終和洛陽一樣在近代走向了衰落。

建國後,洛陽作為一五計劃工業佈置區域,落戶了洛陽拖拉機廠等工業項目,60年代開始洛陽也成為河南省小三線和全國大三線的重點區域,遷入了大量工礦企業。

成為一線城市有多難?為何說洛陽必然無法成為一線城市?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沿海地區迅速崛起,身處中原腹地的洛陽再次被拋棄。

今天的一線城市,公認的只有北上廣深四個,而這四個除經濟實力超級強大,更重要的是各有各的設置考量。

北京作為都城自不必說,上海在鴉片戰爭後就逐漸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廣州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就一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深圳則是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

成為一線城市有多難?為何說洛陽必然無法成為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形成,除了自身的優越條件,還需要寶貴的歷史機遇,更重要的是需要中央強有力的政策扶持。

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政策導向是一個城市能否發展成為一線城市的決定性因素。

可惜洛陽不具備這樣的政策條件,甚至缺少歷史機遇,又沒有好的發展條件。

成為一線城市有多難?為何說洛陽必然無法成為一線城市?

今天的洛陽,作為我國古都,固然源遠流長,但無法轉化為發展的強進動力。因為身處中原腹地,洛陽不僅無法吸納大量外資,也沒有便捷的交通與周邊互通有無。

更重要的是,中原地區的特殊位置註定了這裡不可能有更高層面的政策傾斜。而在河南省內部,重點當然一直是省會鄭州,所以洛陽的政治地位決定了它衝擊二線城市都費力,更遑論一線城市!

可以說,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身處內地的洛陽都不可能成為一線城市。

成為一線城市有多難?為何說洛陽必然無法成為一線城市?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