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69歲的趙孟頫,手持二十歲的作品,題下數十字

書法,這兩個字,是趙孟頫一生都不曾放的下的,即便在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觀摩前人書法作品。

《秋興八首》最青澀的“趙體”

這是趙孟頫在29歲那年寫下的行書長卷,通篇略顯青澀,可看出受智永和趙構等的影響,但運筆圓熟,風格秀逸,已初見“趙體”風貌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69歲的趙孟頫,手持二十歲的作品,題下數十字

書法,這兩個字,是趙孟頫一生都不曾放的下的,即便在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觀摩前人書法作品。

《秋興八首》最青澀的“趙體”

這是趙孟頫在29歲那年寫下的行書長卷,通篇略顯青澀,可看出受智永和趙構等的影響,但運筆圓熟,風格秀逸,已初見“趙體”風貌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69歲的趙孟頫,手持二十歲的作品,題下數十字

書法,這兩個字,是趙孟頫一生都不曾放的下的,即便在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觀摩前人書法作品。

《秋興八首》最青澀的“趙體”

這是趙孟頫在29歲那年寫下的行書長卷,通篇略顯青澀,可看出受智永和趙構等的影響,但運筆圓熟,風格秀逸,已初見“趙體”風貌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草書千字文》出仕之作

趙孟頫三十三歲時,皇帝又派人來請了,上一次以歸隱為由已經拒絕過一次了,這次出就出吧。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答應了外甥張景亮的《草書千字文》也該寫寫了。就這樣,一篇驚世駭俗之作誕生了

此帖用筆更加精緻,更加遒勁,精緻而又遒勁,牽絲、轉折輕重適宜,結體嚴謹、秀逸,師法智永,卻又更富有變化,是了不起的精品。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69歲的趙孟頫,手持二十歲的作品,題下數十字

書法,這兩個字,是趙孟頫一生都不曾放的下的,即便在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觀摩前人書法作品。

《秋興八首》最青澀的“趙體”

這是趙孟頫在29歲那年寫下的行書長卷,通篇略顯青澀,可看出受智永和趙構等的影響,但運筆圓熟,風格秀逸,已初見“趙體”風貌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草書千字文》出仕之作

趙孟頫三十三歲時,皇帝又派人來請了,上一次以歸隱為由已經拒絕過一次了,這次出就出吧。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答應了外甥張景亮的《草書千字文》也該寫寫了。就這樣,一篇驚世駭俗之作誕生了

此帖用筆更加精緻,更加遒勁,精緻而又遒勁,牽絲、轉折輕重適宜,結體嚴謹、秀逸,師法智永,卻又更富有變化,是了不起的精品。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真草千字文

在這之後的三十幾年中,趙孟頫從未停止創作,作詩、寫字、畫畫以及編纂他的書法理論。

43歲時所作《歸去來辭》,47歲 《吳興賦》 《前後赤壁賦》,還有57歲所作《淮雲通上人化緣序》等等,不斷地將趙體加以完善,登峰造極。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69歲的趙孟頫,手持二十歲的作品,題下數十字

書法,這兩個字,是趙孟頫一生都不曾放的下的,即便在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觀摩前人書法作品。

《秋興八首》最青澀的“趙體”

這是趙孟頫在29歲那年寫下的行書長卷,通篇略顯青澀,可看出受智永和趙構等的影響,但運筆圓熟,風格秀逸,已初見“趙體”風貌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草書千字文》出仕之作

趙孟頫三十三歲時,皇帝又派人來請了,上一次以歸隱為由已經拒絕過一次了,這次出就出吧。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答應了外甥張景亮的《草書千字文》也該寫寫了。就這樣,一篇驚世駭俗之作誕生了

此帖用筆更加精緻,更加遒勁,精緻而又遒勁,牽絲、轉折輕重適宜,結體嚴謹、秀逸,師法智永,卻又更富有變化,是了不起的精品。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真草千字文

在這之後的三十幾年中,趙孟頫從未停止創作,作詩、寫字、畫畫以及編纂他的書法理論。

43歲時所作《歸去來辭》,47歲 《吳興賦》 《前後赤壁賦》,還有57歲所作《淮雲通上人化緣序》等等,不斷地將趙體加以完善,登峰造極。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鬆雪齋書文集》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69歲的趙孟頫,手持二十歲的作品,題下數十字

書法,這兩個字,是趙孟頫一生都不曾放的下的,即便在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觀摩前人書法作品。

《秋興八首》最青澀的“趙體”

這是趙孟頫在29歲那年寫下的行書長卷,通篇略顯青澀,可看出受智永和趙構等的影響,但運筆圓熟,風格秀逸,已初見“趙體”風貌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草書千字文》出仕之作

趙孟頫三十三歲時,皇帝又派人來請了,上一次以歸隱為由已經拒絕過一次了,這次出就出吧。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答應了外甥張景亮的《草書千字文》也該寫寫了。就這樣,一篇驚世駭俗之作誕生了

此帖用筆更加精緻,更加遒勁,精緻而又遒勁,牽絲、轉折輕重適宜,結體嚴謹、秀逸,師法智永,卻又更富有變化,是了不起的精品。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真草千字文

在這之後的三十幾年中,趙孟頫從未停止創作,作詩、寫字、畫畫以及編纂他的書法理論。

43歲時所作《歸去來辭》,47歲 《吳興賦》 《前後赤壁賦》,還有57歲所作《淮雲通上人化緣序》等等,不斷地將趙體加以完善,登峰造極。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鬆雪齋書文集》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淮雲通上人化緣序》

1322年,趙孟頫已經69歲了,抽屜裡翻出了《秋興八首》(40年前的作品),老頭看了看,笑了,如果今天別人看到這幅作品,都不一定相信這是我寫的吧?於是揮筆題下了數十字:“此詩是吾四十年前所書,今人觀之未必以為吾書也。子昂重題。至治二年(1322年)正月十七日。

"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字子昂,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成就特別高,被冠以“元人冠冕”的稱號,他所創“趙體”以遒媚秀逸的中和美著稱,所以趙孟頫也被列入“楷書四大家”之一(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趙孟頫雖是“楷書四大家”中的後起之秀(歐、顏、柳皆唐朝),但他卻是四大家中最全能的書法家,對於篆、隸、真、行、草書幾乎樣樣精通。

《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趙孟頫崇尚尊古,不失唐人法度,又講究靈活創新。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趙體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變繁為簡,相對顏、柳、歐來說,用筆更加流暢,起筆、運筆、收筆筆路清晰,結體寬綽秀美,點畫緊密呼應,外柔內剛,端秀勁挺。

除此之外,趙孟頫特別注重形意結合,在古人的基礎上增加自己的意韻,使得趙體別具一格。

趙孟頫是繼趙佶後又一藝術奇才,尤其擅長詩書畫,但卻又因其顯赫的皇族出身與生不逢時的矛盾衝突,飽受爭議。

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嚼著宋代的糠

趙孟頫一生寫過無數次的《歸去來兮辭》,而讓他最想要的養生之所正是生他、養他的吳興。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自趙德芳時起,他的子孫後代都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趙孟頫出生的時候,仍然還是趙家的天下——南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湖州趙孟頫故居

生不逢時,形容趙孟頫再好不過。

一方面市場大盤不好:那時候的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作為皇族的老爹也沒那麼容易掙錢了。

再者,內部競爭激烈:趙孟頫十一歲時老爸就去世了,而趙孟頫的老媽不是正房太太,趙孟頫還有二十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瓜分趙家遺產,日子自然不好過。

所以趙孟頫老媽自小就經常提醒他,你從小出身可憐,如果在讀書方面不能夠高人一等,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文,終無以成人,吾世則亦已矣”。

趙孟頫身上淌著皇族的血,嘴裡卻嚼著宋代的糠。

趙氏基因的力量

宋朝在趙孟頫二十二歲那年滅亡了。

趙孟頫的老爹雖然早亡,但卻為趙孟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名人字畫真跡在那個時代,常人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趙孟頫很多都能伸手可得。

除此之外,當屬遺傳給趙孟頫的強大的趙氏基因了。

第一,書寫能力天賦異稟;

有史料記載,趙孟頫五歲時所作的書法作品,就被她媽媽拿到書畫店去賣錢了。雖然這也許是屈服於生活的無奈之舉,但是能在書畫店充當成人作品,著實不易。

第二,強大的自律力;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趙孟頫已經在家練字了,而且每次都是五百張起,這時候他主要臨寫的詩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代趙汸在《東山存稿》中記雲:“往歲遊吳興,登鬆雪齋,聞文敏公門下士言:‘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

第三,英俊的外表,氣宇軒昂。

趙孟頫,一個有氣質的美男子,這是皇帝們對他的稱讚。

忽必烈第一次見趙孟頫的時候,覺得他珠明玉潤,有種神仙的氣質;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忽必烈

之後,元仁宗時總結趙孟頫的七大優點,他說到的第一條就是“風采秀逸”。

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機會往往更容易眷顧長得俊的人,趙孟頫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雖不能說長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在這一面之間給忽必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於忽必烈才更願意給趙孟頫加試一道題,來得以發揮他的才華。

“公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使坐於右丞葉公之上。”

伯樂君王,惜其一生

如果說忽必烈請趙孟頫出山,更多的是政治目的,那麼元仁宗是真心惜才趙孟頫的。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後,趙孟頫的仕途就如同搭上了快車,僅6年的時間,就從四品做到翰林大學士這樣的一品官,要知道在忽必烈時代,趙孟頫從五品到四品就花了五年。

並且元仁宗稱呼趙孟頫都是直呼“子昂”,連趙孟頫生病了都關懷備至。對於趙孟頫的成就,更是高度認可,甚至拿他與李白、蘇軾相比。

給官做,又尊重其能力,趙孟頫兢兢業業服侍了三代元君,1319年,趙孟頫借病乞歸。三年後逝世,年六十九。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諡號“文敏”。

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這個男人,讓趙孟頫膜拜了一輩子

往後餘生六十載,有一個男人一直指引著趙孟頫不斷前行,這個人正是書聖王羲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王羲之畫像

從啟蒙,到老年覺醒,王羲之在趙孟頫心目中一直都是No.1。

那是他小時候日日夜夜臨習的功課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每次動筆都是五百張,趙孟頫一輩子光臨寫蘭亭都不知道寫了幾千遍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見到《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在船上看了一個月,寫了十三段跋文

57歲那年,忽然被皇帝叫去北京的趙孟頫,得到了獨孤長老送行,沒想到獨孤長老居然有一本《宋拓定武蘭亭》,趙孟頫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在他的再三央求獨下,獨孤長老送給了他。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定武蘭亭

上了船之後,另一件事更讓趙孟頫高興,同船的吳森也帶著一本《定武蘭亭》。

以前只恨坐船時間久,這次只怪時間快。在船上這一個月,趙孟頫對《定武蘭亭》時時展讀、臨習,不亦樂乎。先後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寫下十三段跋文,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十三跋》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69歲的趙孟頫,手持二十歲的作品,題下數十字

書法,這兩個字,是趙孟頫一生都不曾放的下的,即便在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觀摩前人書法作品。

《秋興八首》最青澀的“趙體”

這是趙孟頫在29歲那年寫下的行書長卷,通篇略顯青澀,可看出受智永和趙構等的影響,但運筆圓熟,風格秀逸,已初見“趙體”風貌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節選

《草書千字文》出仕之作

趙孟頫三十三歲時,皇帝又派人來請了,上一次以歸隱為由已經拒絕過一次了,這次出就出吧。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答應了外甥張景亮的《草書千字文》也該寫寫了。就這樣,一篇驚世駭俗之作誕生了

此帖用筆更加精緻,更加遒勁,精緻而又遒勁,牽絲、轉折輕重適宜,結體嚴謹、秀逸,師法智永,卻又更富有變化,是了不起的精品。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真草千字文

在這之後的三十幾年中,趙孟頫從未停止創作,作詩、寫字、畫畫以及編纂他的書法理論。

43歲時所作《歸去來辭》,47歲 《吳興賦》 《前後赤壁賦》,還有57歲所作《淮雲通上人化緣序》等等,不斷地將趙體加以完善,登峰造極。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鬆雪齋書文集》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淮雲通上人化緣序》

1322年,趙孟頫已經69歲了,抽屜裡翻出了《秋興八首》(40年前的作品),老頭看了看,笑了,如果今天別人看到這幅作品,都不一定相信這是我寫的吧?於是揮筆題下了數十字:“此詩是吾四十年前所書,今人觀之未必以為吾書也。子昂重題。至治二年(1322年)正月十七日。

趙子昂,忘了《蘭亭序》吧

《秋興八首》後的題跋

趙孟頫一生坦蕩,不在意流言蜚語,追逐書法理想全力以赴,才成就了聲名海內外、遒媚、秀逸、嚴整的“趙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