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

“陳橋兵變”,就是趙匡胤發動兵變,取代了後周,自己黃袍加身的這麼個過程,因為趙匡胤是武將,因此稱為兵變。

倘若看了宋史,大家都會覺得趙老闆這事做的實在是體面,沒有陰謀,沒有流血,找老闆在上班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把黃袍穿上了,就當了這個皇帝,是眾望所歸啊。實際上是否如此呢?要知道有句話這麼說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我們在此聊聊陳橋兵變的前因後果。

五代末期,後周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榮,但是天妒英才,這位有可能和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君主其名的君主卻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子寡妻,朝中政權落在了丞相範質等幾個顧命大臣的手上。

"

“陳橋兵變”,就是趙匡胤發動兵變,取代了後周,自己黃袍加身的這麼個過程,因為趙匡胤是武將,因此稱為兵變。

倘若看了宋史,大家都會覺得趙老闆這事做的實在是體面,沒有陰謀,沒有流血,找老闆在上班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把黃袍穿上了,就當了這個皇帝,是眾望所歸啊。實際上是否如此呢?要知道有句話這麼說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我們在此聊聊陳橋兵變的前因後果。

五代末期,後周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榮,但是天妒英才,這位有可能和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君主其名的君主卻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子寡妻,朝中政權落在了丞相範質等幾個顧命大臣的手上。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北漢就是這麼幹的,它聯合遼國想要乘著周世宗新喪的局面,一舉滅掉後周。後周皇位繼承人只有七歲,其母付太后也沒有主見,於是大權在手的丞相範質思前想後只有趙匡胤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委任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升任殿前都點檢統帥全國兵馬。

這趙匡胤何許人也?趙匡胤在周世宗時候是中央禁軍的總司令,很受周世宗看重,為什麼呢?因為趙匡胤能打,號稱“一條哨棒等身齊,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趙匡胤這人會做人。

五代十國,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至一,驕兵悍將,飛揚跋扈,奉行有奶便是孃的時代。因此很多將領把軍隊看成了私人的財富。趙匡胤身處這樣的世道,當然免不了俗,但是他會做人,和禁軍各個首領關係處的特別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

"

“陳橋兵變”,就是趙匡胤發動兵變,取代了後周,自己黃袍加身的這麼個過程,因為趙匡胤是武將,因此稱為兵變。

倘若看了宋史,大家都會覺得趙老闆這事做的實在是體面,沒有陰謀,沒有流血,找老闆在上班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把黃袍穿上了,就當了這個皇帝,是眾望所歸啊。實際上是否如此呢?要知道有句話這麼說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我們在此聊聊陳橋兵變的前因後果。

五代末期,後周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榮,但是天妒英才,這位有可能和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君主其名的君主卻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子寡妻,朝中政權落在了丞相範質等幾個顧命大臣的手上。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北漢就是這麼幹的,它聯合遼國想要乘著周世宗新喪的局面,一舉滅掉後周。後周皇位繼承人只有七歲,其母付太后也沒有主見,於是大權在手的丞相範質思前想後只有趙匡胤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委任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升任殿前都點檢統帥全國兵馬。

這趙匡胤何許人也?趙匡胤在周世宗時候是中央禁軍的總司令,很受周世宗看重,為什麼呢?因為趙匡胤能打,號稱“一條哨棒等身齊,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趙匡胤這人會做人。

五代十國,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至一,驕兵悍將,飛揚跋扈,奉行有奶便是孃的時代。因此很多將領把軍隊看成了私人的財富。趙匡胤身處這樣的世道,當然免不了俗,但是他會做人,和禁軍各個首領關係處的特別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但是這根本不足構成造反的條件,因為後周以來,政策和發展勢頭都很好,禁軍首領們也都身處高位,造反畢竟是個有風險的事,很少人願意幹。況且還有個不利的因素就是,這趙匡胤就是個武將,衝鋒陷陣可以,你說聯絡人脈,搞政治活動不是他的專長。雖然他自己沒能力,但是身邊卻有這樣一個能人,正好彌補了他這個缺點,這個人誰呢?就是趙普。

趙普事趙匡胤的首席智囊。在五代這個亂世中,文人地位特別低,但是趙匡胤卻非常尊重趙普,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這趙普還是個有野心的人,周世宗駕崩之後,他一看機會來了,就私下為趙匡胤串聯人脈,堅定不移的支持趙匡胤上位。

這位趙先生就勾結了當時的丞相範質,兩人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趁著皇帝小,皇太后頭髮長見識短,瓜分了朝廷的文武權利。然後就經過了一系列的人事調動,趙匡胤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到了禁軍裡頭,把禁軍經營的鐵板一塊。

"

“陳橋兵變”,就是趙匡胤發動兵變,取代了後周,自己黃袍加身的這麼個過程,因為趙匡胤是武將,因此稱為兵變。

倘若看了宋史,大家都會覺得趙老闆這事做的實在是體面,沒有陰謀,沒有流血,找老闆在上班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把黃袍穿上了,就當了這個皇帝,是眾望所歸啊。實際上是否如此呢?要知道有句話這麼說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我們在此聊聊陳橋兵變的前因後果。

五代末期,後周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榮,但是天妒英才,這位有可能和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君主其名的君主卻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子寡妻,朝中政權落在了丞相範質等幾個顧命大臣的手上。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北漢就是這麼幹的,它聯合遼國想要乘著周世宗新喪的局面,一舉滅掉後周。後周皇位繼承人只有七歲,其母付太后也沒有主見,於是大權在手的丞相範質思前想後只有趙匡胤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委任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升任殿前都點檢統帥全國兵馬。

這趙匡胤何許人也?趙匡胤在周世宗時候是中央禁軍的總司令,很受周世宗看重,為什麼呢?因為趙匡胤能打,號稱“一條哨棒等身齊,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趙匡胤這人會做人。

五代十國,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至一,驕兵悍將,飛揚跋扈,奉行有奶便是孃的時代。因此很多將領把軍隊看成了私人的財富。趙匡胤身處這樣的世道,當然免不了俗,但是他會做人,和禁軍各個首領關係處的特別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但是這根本不足構成造反的條件,因為後周以來,政策和發展勢頭都很好,禁軍首領們也都身處高位,造反畢竟是個有風險的事,很少人願意幹。況且還有個不利的因素就是,這趙匡胤就是個武將,衝鋒陷陣可以,你說聯絡人脈,搞政治活動不是他的專長。雖然他自己沒能力,但是身邊卻有這樣一個能人,正好彌補了他這個缺點,這個人誰呢?就是趙普。

趙普事趙匡胤的首席智囊。在五代這個亂世中,文人地位特別低,但是趙匡胤卻非常尊重趙普,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這趙普還是個有野心的人,周世宗駕崩之後,他一看機會來了,就私下為趙匡胤串聯人脈,堅定不移的支持趙匡胤上位。

這位趙先生就勾結了當時的丞相範質,兩人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趁著皇帝小,皇太后頭髮長見識短,瓜分了朝廷的文武權利。然後就經過了一系列的人事調動,趙匡胤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到了禁軍裡頭,把禁軍經營的鐵板一塊。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公元960年春,前面說的北漢想落井下石,聯合遼國攻打後周,這正是給了“範趙利益集團”藉口,於是得到了全國兵馬總司令的趙匡胤幹了三件事:

一,利用自己的權利,讓自己手下的人接管了京城的防務權,整個京城落入自己手中。

二,以攻打遼國為名,派了一支心腹部隊監視當時除了“趙氏集團”之外最大的地方軍閥勢力:河北藩鎮,防止河北派兵過來攪和接下來的計劃。

三,自己領著部隊跑到陳橋這個地方,在那裡上演了一場黃袍加身的戲碼。

這就是陳橋兵變的全過程,相對於歷朝歷代那種嚴密的勾心鬥角,這次就這麼簡約:大軍譁變,兵將們擁到了帥府的寢帳門口。異口同聲地向裡面高聲大叫:“諸將無主,願冊太尉為天子!”並衝進屋裡來,把一件黃袍,強行套在了趙匡胤的身上。然後大軍開拔,遼軍也不打了,就此返回京城。

"

“陳橋兵變”,就是趙匡胤發動兵變,取代了後周,自己黃袍加身的這麼個過程,因為趙匡胤是武將,因此稱為兵變。

倘若看了宋史,大家都會覺得趙老闆這事做的實在是體面,沒有陰謀,沒有流血,找老闆在上班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把黃袍穿上了,就當了這個皇帝,是眾望所歸啊。實際上是否如此呢?要知道有句話這麼說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我們在此聊聊陳橋兵變的前因後果。

五代末期,後周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榮,但是天妒英才,這位有可能和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君主其名的君主卻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子寡妻,朝中政權落在了丞相範質等幾個顧命大臣的手上。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北漢就是這麼幹的,它聯合遼國想要乘著周世宗新喪的局面,一舉滅掉後周。後周皇位繼承人只有七歲,其母付太后也沒有主見,於是大權在手的丞相範質思前想後只有趙匡胤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委任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升任殿前都點檢統帥全國兵馬。

這趙匡胤何許人也?趙匡胤在周世宗時候是中央禁軍的總司令,很受周世宗看重,為什麼呢?因為趙匡胤能打,號稱“一條哨棒等身齊,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趙匡胤這人會做人。

五代十國,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至一,驕兵悍將,飛揚跋扈,奉行有奶便是孃的時代。因此很多將領把軍隊看成了私人的財富。趙匡胤身處這樣的世道,當然免不了俗,但是他會做人,和禁軍各個首領關係處的特別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但是這根本不足構成造反的條件,因為後周以來,政策和發展勢頭都很好,禁軍首領們也都身處高位,造反畢竟是個有風險的事,很少人願意幹。況且還有個不利的因素就是,這趙匡胤就是個武將,衝鋒陷陣可以,你說聯絡人脈,搞政治活動不是他的專長。雖然他自己沒能力,但是身邊卻有這樣一個能人,正好彌補了他這個缺點,這個人誰呢?就是趙普。

趙普事趙匡胤的首席智囊。在五代這個亂世中,文人地位特別低,但是趙匡胤卻非常尊重趙普,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這趙普還是個有野心的人,周世宗駕崩之後,他一看機會來了,就私下為趙匡胤串聯人脈,堅定不移的支持趙匡胤上位。

這位趙先生就勾結了當時的丞相範質,兩人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趁著皇帝小,皇太后頭髮長見識短,瓜分了朝廷的文武權利。然後就經過了一系列的人事調動,趙匡胤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到了禁軍裡頭,把禁軍經營的鐵板一塊。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公元960年春,前面說的北漢想落井下石,聯合遼國攻打後周,這正是給了“範趙利益集團”藉口,於是得到了全國兵馬總司令的趙匡胤幹了三件事:

一,利用自己的權利,讓自己手下的人接管了京城的防務權,整個京城落入自己手中。

二,以攻打遼國為名,派了一支心腹部隊監視當時除了“趙氏集團”之外最大的地方軍閥勢力:河北藩鎮,防止河北派兵過來攪和接下來的計劃。

三,自己領著部隊跑到陳橋這個地方,在那裡上演了一場黃袍加身的戲碼。

這就是陳橋兵變的全過程,相對於歷朝歷代那種嚴密的勾心鬥角,這次就這麼簡約:大軍譁變,兵將們擁到了帥府的寢帳門口。異口同聲地向裡面高聲大叫:“諸將無主,願冊太尉為天子!”並衝進屋裡來,把一件黃袍,強行套在了趙匡胤的身上。然後大軍開拔,遼軍也不打了,就此返回京城。

歷史上真實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真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有人被綁架著去做地位最高的那個人,千古恐怕也沒幾個。更可笑的是,兵變這事,範質根本不知道,直到趙匡胤到了京城,他才知道被趙普老賊擺了一道,但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趙匡胤回京之後,找到小皇帝和太后痛陳自己的無奈——不是哥們我要反,實在是人民的心聲我難以拒絕。小皇帝和太后孤兒寡母的能有什麼轍,就順水推舟了唄,萬幸的是趙匡胤還算仁慈,許下了優待後周皇室的諾言,並且還說話算話了。

皇帝和太后的思想工作做通之後,大家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禪位詔書和儀仗火急火燎的為趙匡胤辦理了入職手續,由於趙匡胤任節度使的地點是宋州,因此國號就被定為了大宋。

這就是陳橋兵變的前因後果,可見並不是《宋史》上說的那樣,而是一次有目的有規劃的,並且預謀已久的政變。雖然過程簡約,但是效果非常好,沒有流血,沒有犧牲,甚至老百姓正常趕集的時候就把這事給辦了,不得不說趙普之能,其實不下諸葛孔明、明朝劉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