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說四位開國之君不嗜殺:趙匡胤能跟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提並論?

咱們今天說的是名君而非明君,因為桀紂都是有名的君主,但是否仁明,就只有天知道了。而按照《宋史全文·卷一·宋太祖》注引蘇軾的評論,他們的宋太祖趙匡胤是有資格跟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相提並論的。

蘇軾的原話是這樣的:“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秦、晉及隋力能合之而好殺不已,故或合而復分,或遂以亡國焉。”

蘇軾說四位開國之君不嗜殺:趙匡胤能跟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提並論?

​蘇東坡是一位史學大家,也是值得尊敬的骨氣文人,但是他生在宋朝,是不敢批評自己的開國太祖的。東坡先生把趙匡胤與劉邦劉秀李世民劃到一堆,未嘗沒有攀龍附鳳的嫌疑——趙匡胤雖然比較厲害,但是跟二劉一李相比,似乎就有點太小兒科了。

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這話似乎是在給趙匡胤臉上貼金,因為有一點他永遠比不上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因為那三個人是真正的大一統王朝皇帝,而趙匡胤一直沒有完成一統大業,他的後世子孫一直被人家吊打,一直花錢買平安——即使是短命的王莽新朝和楊堅楊廣的隋朝,也能吊打周邊異族,所以與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比,趙匡胤在這一點上是沒有資格的。

蘇軾說四位開國之君不嗜殺:趙匡胤能跟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提並論?

​細看史書,我們就會發現,趙匡胤沒有像二劉一李那樣“一天下”,所以他嗜不嗜殺都不打緊,因為根本就沒有那麼多人讓他殺。楚漢爭霸、剪除異姓諸侯王,劉邦斬蛇劍下,亡魂何止百萬;昆陽之戰,巨無霸率猛獸來襲,劉秀召喚隕石助戰,新莽數十萬大軍頃刻間灰飛煙滅;隋末唐初狼煙四起,絕大多數反王都被李世民領著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李世民殺盡天下梟雄不封刀,最後大哥太子建成、四弟元吉(李玄霸是老三)也成了李世民一統路上的墊腳石,同樣倒在李世民屠刀之下的,還有他的十個親侄子。要說李世民不嗜殺,估計改嫁給李世民的元吉之妻的不會認同。

一將功成萬骨枯,劉邦劉秀李世民屠殺百萬為雄,所以“漢人”“唐人”都成了光榮稱號。儘管很多人都說宋朝經濟文化發達,但是“宋人”的稱號卻基本無人承認——金和遼都認為自己是中原(華)正統,以至於現在的國際通用名,也跟契丹有關而跟宋朝沒啥關係。

蘇軾說四位開國之君不嗜殺:趙匡胤能跟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提並論?

​嚴格意義上來講,遼金宋當時是三足鼎立唱演義,而一直憋憋屈屈捱揍稱臣的,恰恰是宋太祖趙匡胤建立的宋。所以不管趙匡胤嗜不嗜殺,都無法跟劉邦劉秀李世民平起平坐——人家漢朝敢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周邊異族也頂禮膜拜大唐“天可汗”。至於趙宋,則是能不打就不打,必須打的也不打,打輸了割地賠款,打贏了也割地賠款(澶淵之盟)。

“宋太祖起介冑之中,踐九五之位,原其得國,視晉、漢、周亦豈甚相絕哉?”這是元朝丞相脫脫在《宋史·太祖本紀》的評語,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讀者諸君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流血而改朝換代,兵不血刃自然不會生靈塗炭,這一點似乎應該肯定。但是我們忽然又想起了王莽、曹丕、司馬炎、楊堅,要是按照蘇東坡讚美趙匡胤的標準,前面提到的四位豈不也都是菩薩心腸?

蘇軾說四位開國之君不嗜殺:趙匡胤能跟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提並論?

​王莽司馬炎楊堅都很不客氣,對前朝皇族基本是斬草除根,曹丕倒是沒對自己的妹夫漢獻帝劉協下手。比較起來,趙匡胤似乎還不如曹丕,倒是有點像弒兄屠弟李世民,這一點被演義小說抹黑成大奸臣的潘美可以作證:趙匡胤陳橋兵變殺氣騰騰闖進皇宮,發現了周世宗柴榮之子柴熙謹、柴熙誨,趙普馬上用兩個字判了柴家兄弟死刑——“去之!”

潘美盧琰二人於心不忍冒死諫阻:“堯舜授受不廢朱、均(丹朱為堯之子,商均為舜之子),今受周禪,安得不存其後?”“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

蘇軾說四位開國之君不嗜殺:趙匡胤能跟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提並論?

​所謂以民為本不嗜殺,大義凜然得國正,這樣的好人好事只是存在於史書之中的,跟咱們老百姓還真沒啥關係,因為歷朝歷代的江山,都不是老百姓的江山,社稷永遠是某一家族的社稷。劉邦劉秀也好,李世民趙匡胤也罷,不殺人是當不上皇帝的,至於被殺的人該不該殺,那還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在筆者看來,要論得國之正,當數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和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至於宋太祖英武聖文神德皇帝趙匡胤,是應該跟王莽楊堅相提並論的。在繼位得國正當性上,頂多能比唐太宗李世民稍強一線,但是要論文治武功,趙匡胤還是跟李世民不是一個檔次的——筆者如此評價,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