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長製藥市值一天縮水28億,都是“留學門”惹的禍?

4月30日至5月6日,只隔了一個五一小長假,步長製藥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4月30日收盤,步長製藥的總市值為282.83億元;5月6日收盤,步長製藥的股價報收28.72元,大跌10%,對應市值254.46億元,比節前縮水28.37億元。

五一小長假期間,步長製藥董事長趙濤捲入“斯坦福大學招生舞弊行賄”事件(簡稱“留學門”),趙濤夫妻花費650萬美元(按1美元兌6.7667元人民幣計算,約合4398萬元)“送女兒進斯坦福大學”一事被曝光,最終換來節後首個交易日市值損失28.37億元的代價。

5月3日,趙濤通過步長製藥官網發佈聲明稱,自己女兒在美留學事宜屬於個人及家庭行為,資金來源與步長製藥無關,對步長製藥財務狀況不構成任何影響。

但隨後,關於步長製藥多年前曾行賄醫藥監管部門官員的猛料又被媒體挖出,將步長製藥置於火山口之上。

針對5月6日股價跌停,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步長製藥,詢問上市公司相關情況,但均被提示“您撥打的用戶忙”。

回購股份金額上限減半

步長製藥股價暴跌的背後,還有公司回購股份金額較最初計劃大幅調減的變動。5月5日晚,步長製藥公告披露回購股份進展稱,2019年4月,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股份287.85萬股,佔總股本的0.32%,購買最高價為32.18元/股,最低價為30.07元/股,支付金額為9002萬元。至此,步長製藥已經回購公司股份2.08%,購買最高價為32.18元/股,最低價為23.47元/股,已支付金額為5億元(含佣金等交易費用)。

2018年9月,步長製藥宣佈計劃回購股份,理由是“公司當前股價未能體現出公司的長期價值和出色的資產質量,對步長製藥良好的市場形象有所影響。”公司當時宣佈計劃回購的金額上限為20億元。

2019年3月,仍在執行回購計劃的步長製藥突然宣佈“調整回購金額”,將此前“不超過20億元”的回購額度調整至“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10億元”,回購資金來源也從此前的“擬以自有資金”調整為“擬以自有資金、金融機構借款或其他合法資金”。

3月29日,有投資者在平臺上提問稱,公司回購金額大幅減少,是否因為公司主要產品受節後將要實施的輔助藥物目錄限制、經營環境發生重大改變而不得不修改。步長製藥在5月6日回覆投資者稱,“目前公司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80億銷售費用佔營收近6成

然而,步長製藥的經營管理似乎並不像公司所稱的那麼正常。步長製藥發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62億元,較2017年度的138.6億元同比下滑1.44%,這也是該公司自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

雖然收入出現下滑,但步長製藥的淨利潤卻在上漲,2018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88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15.29%。步長製藥旗下產品主要涉及心腦血管、婦科、泌尿等三大領域,在2018年的毛利率分別高達85.16%、72.22%、88.4%。

但在淨利潤上漲的同時,步長製藥2018年的銷售費用卻依然高達80.36億元,佔同期136.65億元營業總收入的58.81%。數據顯示,步長製藥的銷售費用有93%花在了市場、學術推廣和諮詢上,三者在2018年合計花費74.86億元。此外,職工薪酬花費2.8億元,渠道及宣傳費用1.76億元,其他費用9246萬元。

與步長製藥相比,以嶺藥業、雲南白藥、益佰製藥三家醫藥公司的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分別為39.23%、15.15%、48.18%。

多起公司行賄案被牽扯出來

除了此次捲入“斯坦福大學招生舞弊行賄”事件,步長製藥還被牽扯出多起曾經發生的行賄事件。

先是步長製藥實際控制人趙濤的父親趙步長,曾涉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鄭筱萸受賄案。據此前新京報報道稱,鄭筱萸收受趙步長行賄的1萬美元后,為步長製藥申報的“腦心通膠囊”從地方標準升級為國家標準提供了幫助。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09年起,陝西步長製藥為了開拓益陽市醫藥市場,擴大銷售量,制定了由醫藥代表向各醫院、衛生院開藥的醫生按一定比例給付回扣的促銷方式。2014年2月至9月期間,時任陝西步長製藥益陽地區經理的張某某夥同其公司業務員蔣某某,並由蔣某某經手,向安化縣中醫院藥劑科科長鬍某(已判刑)現金支付藥品回扣金額106793元。

福建省上杭縣人民法院的一則刑事判決書則顯示,2013年3月至12月,被告人黃某某非法收受陝西步長製藥上杭區域業務員樑某某所送的藥品回扣共計2348.5元。記者 李雲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