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國師放棄了以往濃豔的色彩美學,只保留了簡單的暖紅色調,以突出90年代經濟文化的發展熱潮,而把主要的視覺注意力放在了搖晃的全手持攝影上。

由第五代著名電影人呂樂掌鏡,此前他曾擔任田壯壯《紅象》、《獵場札撒》,張藝謀《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攝影。

用近距離貼臉的晃盪跟拍手法,靠著特寫大特寫的景別設計,捕捉角色細微的表情變化,強調了大時代鉅變的語境下,小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與迷茫不安。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國師放棄了以往濃豔的色彩美學,只保留了簡單的暖紅色調,以突出90年代經濟文化的發展熱潮,而把主要的視覺注意力放在了搖晃的全手持攝影上。

由第五代著名電影人呂樂掌鏡,此前他曾擔任田壯壯《紅象》、《獵場札撒》,張藝謀《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攝影。

用近距離貼臉的晃盪跟拍手法,靠著特寫大特寫的景別設計,捕捉角色細微的表情變化,強調了大時代鉅變的語境下,小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與迷茫不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這樣的處理像極了《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裡的王家衛,甚至一點也不輸深度迷戀手持攝影的婁燁。

如果說人們在2019年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面前有多眩暈無感,那麼觀眾也必將感嘆1997年的《有話好好說》有多“先鋒前衛”。

諸多傾斜不規則的構圖,則象徵著人物關係的不穩定性,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與對方相互換位,從而導致故事情節的反轉。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國師放棄了以往濃豔的色彩美學,只保留了簡單的暖紅色調,以突出90年代經濟文化的發展熱潮,而把主要的視覺注意力放在了搖晃的全手持攝影上。

由第五代著名電影人呂樂掌鏡,此前他曾擔任田壯壯《紅象》、《獵場札撒》,張藝謀《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攝影。

用近距離貼臉的晃盪跟拍手法,靠著特寫大特寫的景別設計,捕捉角色細微的表情變化,強調了大時代鉅變的語境下,小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與迷茫不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這樣的處理像極了《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裡的王家衛,甚至一點也不輸深度迷戀手持攝影的婁燁。

如果說人們在2019年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面前有多眩暈無感,那麼觀眾也必將感嘆1997年的《有話好好說》有多“先鋒前衛”。

諸多傾斜不規則的構圖,則象徵著人物關係的不穩定性,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與對方相互換位,從而導致故事情節的反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例如夜總會老闆劉德龍(劉信義 飾)試圖以暴力阻止趙小帥(姜文 飾)對他女友的糾纏,結果遭到毆打的小趙發誓要剁下他的一隻手,為此而窮追不捨。

屁股渾圓,身材性感,酷似王菲的瞿穎飾演安紅,她穿著一身超短裙,趾高氣昂地一再拒絕趙小帥的複合請求,最後終於打算“服軟”歸順時,小趙又不幹了。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張藝謀擅長大場面的調度,實際上,他也精於室內戲的調度。比如片中有幾場飯館、臥室的戲就拍的很出色,高飽和度的燈光運用,與整部電影的氣質非常吻合。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國師放棄了以往濃豔的色彩美學,只保留了簡單的暖紅色調,以突出90年代經濟文化的發展熱潮,而把主要的視覺注意力放在了搖晃的全手持攝影上。

由第五代著名電影人呂樂掌鏡,此前他曾擔任田壯壯《紅象》、《獵場札撒》,張藝謀《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攝影。

用近距離貼臉的晃盪跟拍手法,靠著特寫大特寫的景別設計,捕捉角色細微的表情變化,強調了大時代鉅變的語境下,小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與迷茫不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這樣的處理像極了《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裡的王家衛,甚至一點也不輸深度迷戀手持攝影的婁燁。

如果說人們在2019年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面前有多眩暈無感,那麼觀眾也必將感嘆1997年的《有話好好說》有多“先鋒前衛”。

諸多傾斜不規則的構圖,則象徵著人物關係的不穩定性,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與對方相互換位,從而導致故事情節的反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例如夜總會老闆劉德龍(劉信義 飾)試圖以暴力阻止趙小帥(姜文 飾)對他女友的糾纏,結果遭到毆打的小趙發誓要剁下他的一隻手,為此而窮追不捨。

屁股渾圓,身材性感,酷似王菲的瞿穎飾演安紅,她穿著一身超短裙,趾高氣昂地一再拒絕趙小帥的複合請求,最後終於打算“服軟”歸順時,小趙又不幹了。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張藝謀擅長大場面的調度,實際上,他也精於室內戲的調度。比如片中有幾場飯館、臥室的戲就拍的很出色,高飽和度的燈光運用,與整部電影的氣質非常吻合。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4 配樂“經典”

為了更好地烘托時代氛圍,營造喜劇效果,張藝謀這次運用了大量的流行音樂。

比如當趙小帥在街上被劉德龍的爪牙毆打時,配樂是搖滾界大哥臧天朔的《愛到永遠》,多麼豪邁和有江湖氣息:

喜馬拉雅,長城萬里,遼闊的草原,綠色的森林,大千世界,人來人往……

姜文在夜總會,與唱卡拉OK的大姐合唱了一首《姑娘十八一朵花》,那種反差極大的萌感瞬間能讓人笑噴。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國師放棄了以往濃豔的色彩美學,只保留了簡單的暖紅色調,以突出90年代經濟文化的發展熱潮,而把主要的視覺注意力放在了搖晃的全手持攝影上。

由第五代著名電影人呂樂掌鏡,此前他曾擔任田壯壯《紅象》、《獵場札撒》,張藝謀《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攝影。

用近距離貼臉的晃盪跟拍手法,靠著特寫大特寫的景別設計,捕捉角色細微的表情變化,強調了大時代鉅變的語境下,小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與迷茫不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這樣的處理像極了《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裡的王家衛,甚至一點也不輸深度迷戀手持攝影的婁燁。

如果說人們在2019年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面前有多眩暈無感,那麼觀眾也必將感嘆1997年的《有話好好說》有多“先鋒前衛”。

諸多傾斜不規則的構圖,則象徵著人物關係的不穩定性,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與對方相互換位,從而導致故事情節的反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例如夜總會老闆劉德龍(劉信義 飾)試圖以暴力阻止趙小帥(姜文 飾)對他女友的糾纏,結果遭到毆打的小趙發誓要剁下他的一隻手,為此而窮追不捨。

屁股渾圓,身材性感,酷似王菲的瞿穎飾演安紅,她穿著一身超短裙,趾高氣昂地一再拒絕趙小帥的複合請求,最後終於打算“服軟”歸順時,小趙又不幹了。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張藝謀擅長大場面的調度,實際上,他也精於室內戲的調度。比如片中有幾場飯館、臥室的戲就拍的很出色,高飽和度的燈光運用,與整部電影的氣質非常吻合。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4 配樂“經典”

為了更好地烘托時代氛圍,營造喜劇效果,張藝謀這次運用了大量的流行音樂。

比如當趙小帥在街上被劉德龍的爪牙毆打時,配樂是搖滾界大哥臧天朔的《愛到永遠》,多麼豪邁和有江湖氣息:

喜馬拉雅,長城萬里,遼闊的草原,綠色的森林,大千世界,人來人往……

姜文在夜總會,與唱卡拉OK的大姐合唱了一首《姑娘十八一朵花》,那種反差極大的萌感瞬間能讓人笑噴。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其實,墨鏡王同樣喜歡在電影中加入音樂,且每次都能準確地觸動觀眾的情緒,特別有助於觀影者沉浸其中。

但張藝謀反其道而行之,此片中的音樂有一種神奇的間離效應,它讓觀眾暫時從故事中抽離出來,以旁觀者的身份介入,反倒能清晰地觀察到人物背後的東西。

在華語電影的王國裡,數賈樟柯最鍾愛流行音樂。

無論早期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還是近期的《江湖兒女》,科長總能嫻熟地用一首首經典歌曲串聯起時代的記憶,也能恰如其分地釋放出角色在特定環境下的情感脈搏。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國師放棄了以往濃豔的色彩美學,只保留了簡單的暖紅色調,以突出90年代經濟文化的發展熱潮,而把主要的視覺注意力放在了搖晃的全手持攝影上。

由第五代著名電影人呂樂掌鏡,此前他曾擔任田壯壯《紅象》、《獵場札撒》,張藝謀《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攝影。

用近距離貼臉的晃盪跟拍手法,靠著特寫大特寫的景別設計,捕捉角色細微的表情變化,強調了大時代鉅變的語境下,小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與迷茫不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這樣的處理像極了《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裡的王家衛,甚至一點也不輸深度迷戀手持攝影的婁燁。

如果說人們在2019年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面前有多眩暈無感,那麼觀眾也必將感嘆1997年的《有話好好說》有多“先鋒前衛”。

諸多傾斜不規則的構圖,則象徵著人物關係的不穩定性,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與對方相互換位,從而導致故事情節的反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例如夜總會老闆劉德龍(劉信義 飾)試圖以暴力阻止趙小帥(姜文 飾)對他女友的糾纏,結果遭到毆打的小趙發誓要剁下他的一隻手,為此而窮追不捨。

屁股渾圓,身材性感,酷似王菲的瞿穎飾演安紅,她穿著一身超短裙,趾高氣昂地一再拒絕趙小帥的複合請求,最後終於打算“服軟”歸順時,小趙又不幹了。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張藝謀擅長大場面的調度,實際上,他也精於室內戲的調度。比如片中有幾場飯館、臥室的戲就拍的很出色,高飽和度的燈光運用,與整部電影的氣質非常吻合。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4 配樂“經典”

為了更好地烘托時代氛圍,營造喜劇效果,張藝謀這次運用了大量的流行音樂。

比如當趙小帥在街上被劉德龍的爪牙毆打時,配樂是搖滾界大哥臧天朔的《愛到永遠》,多麼豪邁和有江湖氣息:

喜馬拉雅,長城萬里,遼闊的草原,綠色的森林,大千世界,人來人往……

姜文在夜總會,與唱卡拉OK的大姐合唱了一首《姑娘十八一朵花》,那種反差極大的萌感瞬間能讓人笑噴。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其實,墨鏡王同樣喜歡在電影中加入音樂,且每次都能準確地觸動觀眾的情緒,特別有助於觀影者沉浸其中。

但張藝謀反其道而行之,此片中的音樂有一種神奇的間離效應,它讓觀眾暫時從故事中抽離出來,以旁觀者的身份介入,反倒能清晰地觀察到人物背後的東西。

在華語電影的王國裡,數賈樟柯最鍾愛流行音樂。

無論早期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還是近期的《江湖兒女》,科長總能嫻熟地用一首首經典歌曲串聯起時代的記憶,也能恰如其分地釋放出角色在特定環境下的情感脈搏。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或許,他也從國師的這部電影裡得到了啟發,至少本片中驚鴻一瞥的《go west》,在2015年的《山河故人》裡曾被趙濤、張譯等人邊跳邊唱地完美呈現了一次。

為《有話好好說》增添音樂特色的,還有關學曾老師的北京琴書。

這種頗具地域性特徵的說唱,起到了身份介紹和交代人物性格的雙重作用,也有效地活躍了影片的喜劇氣氛。

可以說,縱觀國師已有的電影作品,從選材到藝術表達,《有話好好說》都顯得足夠“另類”。

"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作者|電影十三姨

22年前,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誕生,卻因“另類”、小眾的標籤被長期忽視。

的確,相比於國師巔峰期的《秋菊打官司》、《活著》等在威尼斯、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至高榮譽的大作來說,這部片子可謂籍籍無名。

然而,有些觀眾還是會毫不吝嗇地發表“溢美”之辭,認為它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並且,從其整個作品的序列來看,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藝術風格,本片均顯得很“另類”。

也難怪部分網友要給它冠以Cult電影的名號,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下搜狗的解釋:

Cult電影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簡而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真有那麼“玄乎”嗎?就讓十三姨帶你一起探個究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1 題材“新穎”

熟悉國師的朋友都知道,千禧年以前,張藝謀拍攝最多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題材。

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它們無不以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犀利批判而著稱。

當然,這些作品多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極大關注。

進入新世紀以後,張導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變化彷彿有一種責無旁貸的自覺性,以李安被全球影迷廣泛追捧的《臥虎藏龍》為契機,開始了其商業電影高歌猛進式的探索。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比一部具有“大片”風範。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一方面,觀眾在銀幕前驚歎國師製造的視覺奇觀足夠炫目,同時票房也不斷刷新。另一方面,學院派和專業人士大肆吐槽張藝謀在藝術上的全面墮落,負面評價明顯呈上升之勢。

當然,期間還“延續”了張導喜愛小成本文藝片的“傳統”,夾雜推出過如《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歸來》等,但基本都屬市場反映平平,口碑也沒多少波瀾的“平庸”之作。

這當中,1997年上映的《有話好好說》算是個“例外”,也是國師和鞏俐“分道揚鑣”後的首部作品。

雖然沒得到良好的市場回報,和專業獎項的肯定,但還是給國師贏得了不少口口相傳的讚譽。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張藝謀第一次遠離鄉土中國的“醜陋”,把鏡頭對準了飛速變革中的大都市,在題材的選取上堪稱 “新穎”。

且採用荒誕喜劇的形式,兼具藝術審美與商業訴求的綜合考量,可以稱作是破天荒了。

鮮明的年代感和地域性,也是張藝謀在此片中所著力刻畫的。

面的、大哥大、墨鏡、書攤、街頭鬥毆等,許多富有90年代生活韻味的元素在電影中不時出現,畫面似乎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充滿生命活力,帶著無限蓬勃希望的經濟轉型期。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2 風格“另類”

作為具有典型市井氣味的城市電影類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反映的是香港面貌,國師這部抒寫的是北京景觀。

可兩者在文化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重視對世俗層面的表達。

《有話好好說》裡濃厚的京味兒,堪比馮小剛的《甲方乙方》,米家山的《頑主》,主角都是以葛優為代表,一幫看似不著調的“大齡青年”。

他們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掙扎,那種無所畏懼毫不在乎,可又較真偏執的做派著實令人著迷。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出於題材與形式發生變化的考慮,張藝謀此次也一改往日略顯嚴肅沉重的創作態度,選擇以一種輕鬆大膽,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故事。

圍繞著有話好好說理念在實踐中的屢屢失敗,導演極盡諷刺地將底層小人物敢怒敢言的氣質和盤托出,一次次使人啼笑皆非,狂笑不已的荒誕感也不言自明。

當然,實現喜劇效果的基礎,首先是述平老師紮實的劇本,不僅劇情推進邏輯嚴密,而且各場景都有十足的笑料,太多經典的段子讓這部作品披上了小品色彩,頗有一番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味道。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密集搞笑又接地氣的臺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法寶,最著名的要數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安紅,額想你”,曾令不少男性觀眾為之傾倒,爭相模仿流傳了好長一段時間。

本片富於喜感搞笑的基調,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等,某些風格上的相似,也恰好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另類”。

國師不再沉迷於魯迅式的國民性剖析,而是徹底放鬆自我,在煙火氣裡與民同樂了一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除此之外,也離不開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正如網友的評論所說:演員陣容豪華得不像話。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姜文、瞿穎、李保田,客串的明星有葛優、趙本山、李雪健、張藝謀、杜旭東、李琦、方青卓等。

03 攝影“前衛”

眾所周知,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在藝術上追求永不重複自己,如此高標準的自律,正是他旺盛創作力的表現,《有話好好說》在這方面的突破尤其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國師放棄了以往濃豔的色彩美學,只保留了簡單的暖紅色調,以突出90年代經濟文化的發展熱潮,而把主要的視覺注意力放在了搖晃的全手持攝影上。

由第五代著名電影人呂樂掌鏡,此前他曾擔任田壯壯《紅象》、《獵場札撒》,張藝謀《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攝影。

用近距離貼臉的晃盪跟拍手法,靠著特寫大特寫的景別設計,捕捉角色細微的表情變化,強調了大時代鉅變的語境下,小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與迷茫不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這樣的處理像極了《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裡的王家衛,甚至一點也不輸深度迷戀手持攝影的婁燁。

如果說人們在2019年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面前有多眩暈無感,那麼觀眾也必將感嘆1997年的《有話好好說》有多“先鋒前衛”。

諸多傾斜不規則的構圖,則象徵著人物關係的不穩定性,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與對方相互換位,從而導致故事情節的反轉。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例如夜總會老闆劉德龍(劉信義 飾)試圖以暴力阻止趙小帥(姜文 飾)對他女友的糾纏,結果遭到毆打的小趙發誓要剁下他的一隻手,為此而窮追不捨。

屁股渾圓,身材性感,酷似王菲的瞿穎飾演安紅,她穿著一身超短裙,趾高氣昂地一再拒絕趙小帥的複合請求,最後終於打算“服軟”歸順時,小趙又不幹了。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張藝謀擅長大場面的調度,實際上,他也精於室內戲的調度。比如片中有幾場飯館、臥室的戲就拍的很出色,高飽和度的燈光運用,與整部電影的氣質非常吻合。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04 配樂“經典”

為了更好地烘托時代氛圍,營造喜劇效果,張藝謀這次運用了大量的流行音樂。

比如當趙小帥在街上被劉德龍的爪牙毆打時,配樂是搖滾界大哥臧天朔的《愛到永遠》,多麼豪邁和有江湖氣息:

喜馬拉雅,長城萬里,遼闊的草原,綠色的森林,大千世界,人來人往……

姜文在夜總會,與唱卡拉OK的大姐合唱了一首《姑娘十八一朵花》,那種反差極大的萌感瞬間能讓人笑噴。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其實,墨鏡王同樣喜歡在電影中加入音樂,且每次都能準確地觸動觀眾的情緒,特別有助於觀影者沉浸其中。

但張藝謀反其道而行之,此片中的音樂有一種神奇的間離效應,它讓觀眾暫時從故事中抽離出來,以旁觀者的身份介入,反倒能清晰地觀察到人物背後的東西。

在華語電影的王國裡,數賈樟柯最鍾愛流行音樂。

無論早期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還是近期的《江湖兒女》,科長總能嫻熟地用一首首經典歌曲串聯起時代的記憶,也能恰如其分地釋放出角色在特定環境下的情感脈搏。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或許,他也從國師的這部電影裡得到了啟發,至少本片中驚鴻一瞥的《go west》,在2015年的《山河故人》裡曾被趙濤、張譯等人邊跳邊唱地完美呈現了一次。

為《有話好好說》增添音樂特色的,還有關學曾老師的北京琴書。

這種頗具地域性特徵的說唱,起到了身份介紹和交代人物性格的雙重作用,也有效地活躍了影片的喜劇氣氛。

可以說,縱觀國師已有的電影作品,從選材到藝術表達,《有話好好說》都顯得足夠“另類”。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被忽視的一部“另類”佳作

哪怕是題材上唯一接近的《幸福時光》,儘管有趙本山等人的爆笑出演,但董潔飾演的盲女孩的悲苦命運,還是極大地消解了喜劇本來該有的歡快底色,實在沒法叫人無所顧忌地開懷大笑。

至於小瀋陽、閆妮、孫紅雷、倪大紅主演的古裝喜劇《三槍拍案驚奇》,早已被打入爛片的冷宮,兩者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

相反,張藝謀的這部“另類”佳作,值得關注與銘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