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遇60年一遇降水,全社會動員救災'

""章丘遇60年一遇降水,全社會動員救災

12日13時50分左右,在章丘皋西村,救援人員用衝鋒舟將兩名腿腳不便的老人救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中 攝

從10日起,颱風“利奇馬”帶來的狂風驟雨肆虐濟南,其中,章丘降水量最大,受災最嚴重,災情主要集中在普集、相公兩個街道。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深入章丘受災村莊,在這裡,沒有人退縮,一場場緊張的救援與互助正在進行,濃濃的暖意衝破了雨天的涼意,每個人都鼓足了勇氣與信心,守望互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倩 夏侯鳳超 趙偉 石劍芳 支倩倩 於悅

安置點裡

吃上第一口熱乎飯

炒菜、雞蛋湯、饅頭、小米粥……在章丘相公中學,67歲的李憲珍的這頓晚飯顯得那麼不同尋常,早上一家五口人還在被洪水圍困的東皋西村焦急地等待,晚上就在安置點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一切都恍若隔世。

“我們一家五口人是在上午九點到達安置點的。”李憲珍說,“在家的時候,村裡剷車一直在轉,喊著要下雨了危險,我們一家人就趕緊出來了,剷車把我們送到公路上,又有大巴車把我們送到這裡。”

“上午消防員、武警、應急救援都上了。”看著馬上就要上初一的孫子開心地大口吃著飯,李憲珍的臉上也終於浮現出了笑容,早上的驚慌與擔憂一掃而空。“來到這裡吃得很好,有菜有饅頭有粥。這裡提供了火腿腸、方便麵、熱水,啥都很齊全,隨便選,剛才還喝了奶。”

安頓下來的李憲珍一家很滿足。“今晚就住在這,被子也是新的,挺好。”在李憲珍身後的臨時床,由八張桌子組成,上面鋪著軟和的被子。整個教室有八張這樣的臨時床位,不少人正躺在上面休息。

作為本次安置受災村民的最大安置點,濟南章丘相公中學接收了近500名受災村民,在這裡也聚集了大量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中,除了政府工作人員、社工組織、愛心企業員工之外,還有一大半是相公中學的老師。暑假期間,老師們紛紛返校擔當志願者,還有20名學生也趕來擔當志願者。

下班後匆匆趕來

送上衣服和食物

12日下午,章丘再次下起了雨。傍晚,一個男孩突然抱著一床被子走進了相公中學安置點。跟在他身後的兩個大人手裡也是滿滿當當,方便麵、水、衣物等,拎著物品冒著雨匆匆趕來。

男孩名叫徐志遠,“我們是章丘本地的,孩子知道了現在這邊情況比較嚴重,讓我們過來看看能不能送點物資幫上忙。”徐志遠的父親徐鋒說,今天下班之後,就趕緊從家裡帶了羽絨服、被子,又買了點泡麵和礦泉水,開車過來了。“希望能盡一點綿薄之力,幫助我們章丘的老鄉渡過難關。”

過了暑假就上三年級的徐志遠比較靦腆,只是在父親說話的時候使勁地點頭,但是在送物資的時候卻衝在了爸媽前面。

在濟南章丘相公中學安置點,源源不斷有人送來愛心物資,許多提著水、被子等匆匆趕來的愛心人士把東西悄悄放下就走了。當有工作人員問名字做記錄的時候,他們擺擺手,紛紛表示一點心意,不用寫名字了。

不少附近的愛心企業也加入了送餐隊伍中來。“我們準備了許多食物,發放完了酒店再做,再送過來發。”相公人家大酒店的工作人員說。酒店準備的菜十分豐盛,鴨子、藕片炒肉、捲心菜炒肉等每次都不重樣,除了花捲、饅頭、燒餅等主食外,還有熱乎乎的粥。附近的美食城也拉來了飯菜。

渣土車挖掘機齊出動

填埋沖毀路面

在險峻災情面前,還有不少民間力量自發加入抗洪救災的大部隊中。11日下午,章丘渣土運輸工程公司成員濟南雙威、民辰等十餘家企業,出動渣土運輸車輛80餘輛,挖掘機、剷車50餘臺,趕赴相公、繡惠、官莊等抗洪一線。通過渣土車拉取沙石料等填埋物資,他們填埋沖毀路面、堵斷洪澇缺口,保證車輛行人安全通行。

在章丘的另一個安置點——日月潭養老中心,被救出來的村民們也在餐廳裡吃上了熱乎飯,“我們是相公莊七郎院村的,中午被救援車輛救出來的。”61歲的張先生說,救援時村裡救援人員開車來回喊,見到被困群眾就放上車送出來,“我父親都80多歲了,他們很小心地把我父親送到救援車上,又拉到這邊,很感動。”

“一出來,就有熱騰騰的蒸包,還有送盒飯的、送水的,接著就把我們送到安置點了,車接車送特別周到。”

在章丘普集街道68個村,都有不同程度受災情況。特別是普集街道東河北村受巴漏河河水猛漲影響,最終河水伴著雨水直接倒灌入村民家中。

接到東河北村的求救電話後,章丘七中校長陸吉明立即安排總務處、安全辦、辦公室著手準備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受災群眾陸續被轉移到這裡來。

在這裡,有些老人因為家裡被淹心情急躁,學校老師忙著和他們聊天,安撫情緒,又從超市買來了礦泉水、熱水壺、方便麵、火腿腸、月餅等物品,發放到各位村民手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