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的綽號叫“召虎”,召虎是誰?能代表張遼嗎?

(說歷史的女人——第827期)

曹丕評價張遼為:“古之召虎也。”那麼既然張遼的綽號叫“召虎”,召虎是誰?能代表張遼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篇分三步來解析這個問題,第一召虎是誰?

召虎(召伯虎),姓姬,名為虎。全稱應該是召穆公姬虎,召虎算是簡稱。他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召公,召公曾經和周公輔佐周成王和周康王,分陝而治,開創了輝煌的成康之治。

作為召公的後人,召虎也非常傑出。他的具體生年沒有記載,在周厲王執政時期,他的父親召幽伯去世,召虎繼承了封爵,是為召穆公。當時周厲王的統治極其殘暴不仁,諸侯非常不滿,引發了“國人暴動”事件。結果在公元前843年,諸侯軍攻至國都鎬京,周厲王的軍隊戰敗,周厲王倉皇逃走。諸侯軍圍攻帝都,沒有抓住周厲王,轉而向藉助抓住太子,將其殺掉,以洩憤。

但是太子姬靜被召虎悄悄藏入家中,保護了起來。諸侯軍轉而圍住召虎家,要求召虎交出太子。召虎為了保護太子,只好交出自己的兒子來頂替。結果召虎之子被殺,太子姬靜存活。

召虎如此行事,從個人倫理上來講,有點殘忍。但是以君臣之道來論,在古代,卻是備受推崇,乃忠臣之楷模。不管怎樣,召虎這件事,在政治上是成功的。周厲王死前和周宣王繼位前的14年左右的真空期,朝臣推舉周定公和召虎共同代天子執政,維護周王朝的行政運轉和王朝穩定,史稱“共和行政”。

張遼的綽號叫“召虎”,召虎是誰?能代表張遼嗎?

從這一點來看,召虎之穩定王朝之功是巨大的。不過曹丕拿召虎比喻張遼,大概並非指這一點,而是指召虎受周宣王之命,統兵平定淮夷。所謂淮夷,一般史料認為其是淮河中下游地區的一個土著民族,從屬於東夷大郡族。這與張遼擊潰孫權、威懾東吳之功,具有比較直接的聯繫。

既然召虎如此傑出,曹丕能拿召虎比喻張遼,那麼張遼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二步張遼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國時期,武將如群星燦爛,但總的來看,各有特點,比如呂布以勇武著稱、關羽以忠義著稱,等等。但是基本上,個個都有自己明顯的缺點,比如呂布雖勇武,卻常懷婦人之仁;比如張飛雖敬愛知識分子,但對底層士兵卻很殘暴,動輒鞭打;再比如關羽雖愛護士卒,但卻瞧不上士大夫,跟張飛剛好相反。然定要尋一完美之將,那必然是曹魏之張遼。

張遼的完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會做人:能隱忍、顧大局、講情義。

能隱忍主要體現在投曹操之前。

最初,張遼和呂布同到丁原帳下效力,被丁原重用的原因也基本一樣,都是武力過人,得到賞識,呂布為主簿,張遼為從事。雖然前期,尤其是轉投曹操之前,張遼一直處於比較低調的狀態。但其為人,與呂布之不同,還是比較明顯的。

呂布重利輕義,為了董卓暗中相贈的黃金不惜手刃舊主丁原。此事,以張遼的性格是做不來的。張遼接受大將軍何進的差遣到河北征兵回來時,何進已經被誅殺,張遼無奈,為了自己和自己親手招來的上千士兵,他只好依附已經控制洛陽的董卓,以待時機。

後來董卓被呂布和王允合謀處死,這件事歷來都在談誅殺的機巧,卻沒人在意誅殺背後的深因,表面看是呂布和董卓的矛盾,實際上是兩個兵團之間的矛盾。

丁原被殺,其兵力被董卓收編,但是幷州兵團時常遭到涼州兵團的欺負,這兩股兵力在情感上一直是敵對的,而呂布作為幷州兵團的代表人,他也受到涼州將領的擠兌。實際上,這才是呂布決心配合王允手刃董卓的根由。作為幷州兵團的二號人物張遼,在保護幷州兵團和反抗涼州兵團上,應該也是暗中使力很多的人物。

董卓死後,張遼依附呂布。但是呂布並非好領導,對部將猜忌,使得高順等將領不能施展才能。呂布的麾下將領也有叛亂的,但是張遼一直處於隱形的沉默狀態,不顯山不露水。從這種隱祕的表現來看,張遼應該是一個非常善於隱忍的人。

張遼的綽號叫“召虎”,召虎是誰?能代表張遼嗎?

顧大局主要表現在投曹操後的合肥之戰。

曹操西征漢中的時候,留在合肥的守將有三員,分別是張遼、李典和樂進。但是意外的是,這三人的私人關係很不好,最要命的是張遼和李典還有私仇。當孫權十萬大軍來攻之際,張遼以大局為重,主動找李典和樂進按照曹操的意思商量對策,張遼顧全大局的行為得到贏得李典和樂進的配合。最終在他們齊心協力配合之下,擊破孫權大軍,取得全面勝利。

講情義主要表現在對待關羽的一事上。

劉備兵敗帶著張飛等逃到袁紹那裡,關羽孤軍不敵,被曹操俘虜,不得已關羽只得投降曹操。不過關羽此投降,是暫時的苟活,並非真心的歸投。

其實這一點,曹操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曹操知道關羽和張遼是好朋友,於是就派張遼去做關羽的思想工作,希望能夠把關羽徹底勸降真心歸附。

這事,其實很難辦的。曹操是主公,關羽是朋友。曹操交辦的任務,完不成是很不好說的,但關羽是朋友,而且關羽表明自己只忠於劉備一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又如何開展勸降的工作呢?因此,這是兩頭為難的事,但張遼卻做好了,不僅讓曹操滿意,還沒有傷害他和關羽之間的情義。

張遼得知關羽的忠劉之心後,便沒有再談歸附的事。但在他回去給曹操彙報工作的時候,又擔心如實告知說關羽只忠劉備一人不肯投降、曹操動怒殺了關羽。這時,為了保護朋友,也同樣忠於自己的主公,張遼的話術真值得學習,他對曹操說:

“主公,是如父之君,關羽,是如兄弟。”

曹操便知道了張遼勸降的結果,不再強迫。最終關羽能夠活著離開曹營,回到劉備身邊,除了曹操的明主之胸懷外,張遼在其中所做的工作絕對是不可輕視的。這事體現了張遼的重情講義。

張遼的綽號叫“召虎”,召虎是誰?能代表張遼嗎?

第二個方面是作戰勇敢,戰功卓著。

張遼自歸附曹操之後,其戰功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白狼山之戰,曹操帶著少量的先鋒部隊來到白狼山,以便早日瞭解前方的地形,主力部隊還在後面。恰在此時,忽然遭遇烏桓單于蹋頓所率領的騎兵主力軍。曹軍看著對面烏壓壓一片十餘萬騎兵(實際上兵敗後投降者高達二十餘萬),個個是驚恐萬分,大家都建議固守,以待後方主力軍。唯有張遼堅決反對,他認為應趁敵軍陣勢不穩,果斷出擊,若等敵人穩住陣腳,則凶多吉少。

曹操認為張遼言之有理,果斷把軍隊的指揮權全權交給張遼,有不聽號令者斬首。曹操果然是雄主,有膽魄,也有胸懷和氣度。張遼遇曹操,是曹操的幸運,更是張遼的幸運。張遼調兵遣將、排兵佈陣後,率軍突擊敵軍。

史載“蹋頓又驍武”,統御如此之眾的大軍,曹軍感到震懾,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意外的是,踏頓遇見了張遼,便是剋星。張遼率軍忽然發動猛攻,更可怕的是張遼竟然衝過去陣斬了對方的老大踏頓。老大被殺,全軍震恐,頓時就潰不成軍,一敗塗地了。《三國志·武帝紀》對這一次戰役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第三個方面是老年帶病立戰功,病逝軍中,善始善終。

三國時期,戰功很高的武將很多,比如關羽張飛,但是能夠善始善終的武將卻不多,可張遼卻做到了。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對張遼更加看重。比如一次張遼得了重病,曹丕親自派御醫去給張遼醫病,其頻繁的程度已經達到上一波御醫尚未回來,下一波御醫已經前往,故此竟發生了御醫在路上不斷相遇的情況。

公元222年,張遼尚未病癒,孫權背叛曹魏,向曹魏用兵。曹丕令張遼和曹休禦敵,結果孫權聽說張遼來了,心裡十分害怕。後孫權之將呂範等率兵夜襲,結果又被張遼擊潰,繳獲舟船兵器無數。

此戰之後,張遼病情加重,不久去世。張遼之死,可以說是一個武將的最好死法,他以輝煌的沙場勝利落幕。

張遼的綽號叫“召虎”,召虎是誰?能代表張遼嗎?

第三步,召虎和張遼之對比。

從政治層面來講,召虎之功是張遼不能比的,畢竟召虎有保護太子姬靜、以及長達14年的“周召共和”成績。但是在從軍事成就來看,張遼又是遠遠高過召虎的。召虎之軍事成績僅一個平定淮夷,而張遼之成績則是累累戰功,對曹魏的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位列五子之首,是當之無愧。此外,張遼不僅個人作戰勇猛,還比較善於統兵,可以說是勇謀兼備之良將,正如曹操對張遼的評價:“武力既弘,計略周備。”

參考資料:《三國志·卷十七·張遼傳》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