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1、

她的身上,有諸多標籤: “合肥四姐妹”、“九如巷閨秀”、“沈從文的小姨子”、“周有光的妻妹”、“漢學家傅漢思之妻”、”當代小楷第一人“……

但人們最習慣冠於她頭上的稱謂是——“民國最後的閨秀”、“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她,儼然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者。

她是誰?她是張充和,“張家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其他三姐妹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

葉聖陶先生曾經感嘆:誰要是娶到了張家的四姐妹,肯定會幸福一輩子。葉先生這話,有兩層意思,不僅是誇獎四姐妹的容貌,更多的是激賞這四位女子的文化修養與深厚內涵。

而張家四姐妹中,張充和的天資最聰穎、悟性最高,成就最斐然。

她工詩詞、擅書畫,通音律,能度曲,梁實秋說她”多才多藝“;沈尹默說她的書法是”明人學晉人字“;波士頓大學白謙慎教授說:”她的書法,一如其為人與修養,清淡之中還有一種高雅氣質,這種氣質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少了。“

她的字是真的好,不是光看著好,因此在市面上非常受歡迎。

寫得一手風流文章的董橋,曾經記下一段八卦: 有一年的拍賣會上,他看見其中有一幅張充和的字,仔細辨認,原來是寫給黃裳的。董既是張的朋友,對黃裳也慕名,恰好手頭也寬裕,成人之美買下來,誠摯地給黃裳寄了去。

不料N年過去,張充和的這幅字又被黃裳先生賣到了市場上。

對此,董橋雖然厚道,不曾半字置評,但”我心本來嚮明月,豈知明月照溝渠“,內心失落是難免的。

不過依照張充和的個性,她不會在乎別人把自己的字賣了兩遍,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傳世,她也從不在乎。她曾經說過:“我寫字、畫畫、唱崑曲、做詩、養花種草,都是玩玩,從來不想拿出來展覽給人家看。”

她的小楷,有碧綠清新的氣質,新妍,鮮潤,跟五月天田畈裡秧苗一般簇新工整。興之所至,則如逢初夏,布穀鳥似的一路唱著飛,那是世間的氣息。一個人的心要有多靜,才能把漢字寫到那麼好,一撇一捺,均是風骨。

現今,有些急功近利了,許多作品,墨汁未乾,便急顛顛地拍照張貼出來,一臉的媚態嬌憨,沒有一點靜氣。

而無論寫作抑或書法,倘若不能安靜下來,自覺地與身處的時代保持一定的距離,也許走得不會太遠吧?


"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1、

她的身上,有諸多標籤: “合肥四姐妹”、“九如巷閨秀”、“沈從文的小姨子”、“周有光的妻妹”、“漢學家傅漢思之妻”、”當代小楷第一人“……

但人們最習慣冠於她頭上的稱謂是——“民國最後的閨秀”、“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她,儼然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者。

她是誰?她是張充和,“張家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其他三姐妹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

葉聖陶先生曾經感嘆:誰要是娶到了張家的四姐妹,肯定會幸福一輩子。葉先生這話,有兩層意思,不僅是誇獎四姐妹的容貌,更多的是激賞這四位女子的文化修養與深厚內涵。

而張家四姐妹中,張充和的天資最聰穎、悟性最高,成就最斐然。

她工詩詞、擅書畫,通音律,能度曲,梁實秋說她”多才多藝“;沈尹默說她的書法是”明人學晉人字“;波士頓大學白謙慎教授說:”她的書法,一如其為人與修養,清淡之中還有一種高雅氣質,這種氣質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少了。“

她的字是真的好,不是光看著好,因此在市面上非常受歡迎。

寫得一手風流文章的董橋,曾經記下一段八卦: 有一年的拍賣會上,他看見其中有一幅張充和的字,仔細辨認,原來是寫給黃裳的。董既是張的朋友,對黃裳也慕名,恰好手頭也寬裕,成人之美買下來,誠摯地給黃裳寄了去。

不料N年過去,張充和的這幅字又被黃裳先生賣到了市場上。

對此,董橋雖然厚道,不曾半字置評,但”我心本來嚮明月,豈知明月照溝渠“,內心失落是難免的。

不過依照張充和的個性,她不會在乎別人把自己的字賣了兩遍,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傳世,她也從不在乎。她曾經說過:“我寫字、畫畫、唱崑曲、做詩、養花種草,都是玩玩,從來不想拿出來展覽給人家看。”

她的小楷,有碧綠清新的氣質,新妍,鮮潤,跟五月天田畈裡秧苗一般簇新工整。興之所至,則如逢初夏,布穀鳥似的一路唱著飛,那是世間的氣息。一個人的心要有多靜,才能把漢字寫到那麼好,一撇一捺,均是風骨。

現今,有些急功近利了,許多作品,墨汁未乾,便急顛顛地拍照張貼出來,一臉的媚態嬌憨,沒有一點靜氣。

而無論寫作抑或書法,倘若不能安靜下來,自覺地與身處的時代保持一定的距離,也許走得不會太遠吧?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2、

張充和生性淡泊,與她良好的家世家風分不開。

她父親張冀牖,是著名的教育家,不僅對自己的兒女教育有方,而且不惜變賣家產,興辦學堂,創辦女子高中。

與自小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姐妹不同,張充和八個月大的時候,過繼給了一位叔祖母。叔祖母是李鴻章的侄女,很有見識,對她視如己出,讓她接受最好的國學教育,同時請來了吳昌碩的弟子朱謨欽當老師,可見其寵愛。

叔祖母去世後,十六歲的張充和回到了蘇州九如巷,回到自己的父母身邊。此時她父親創辦了女學,三個姐姐更為洋派,而作為小妹妹的充和,則舊學底子最好。

這舊學底子,儼然成為了這位傳統仕女的生命底色。

當人人都在忙著趕潮流,學時尚時,她卻自覺不自覺地,讓自己淪為了一位“退步者”,而且退得很早,從年輕時就開始退起,一直退回到中國古典文化和傳統裡。

傅漢斯曾在一本詩集上寫道:“我的妻子體現著中國文化中那最美好精緻的部分。”

張充和何其幸也。

她嫁了一個真正特別仰慕中國古典文化的德國人。

傅漢思本人並不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化的,他是因為喜歡、娶了這位中國閨秀之後,才從一個已經很有成就的西方文學學者,毅然轉向中國古典文學,從零開始。所以在家裡,張充和喜歡的這一套,是備受家人欣賞的。她交往的人、那個圈子也始終是古典的。

這位傳統仕女,在丈夫的細心呵護下,至死都保持著閨秀式的生活習性,即使外面再風雨淋琅,時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顛沛流離。

當年,她隨傅漢斯遠赴美國,生活很是困頓,靠典當家藏的古墨維持生計。寫信時為了節省郵資,她經常將信封的反面寫滿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即使在那樣的境況下,她仍擠出時間堅持練習書法和傳播崑曲。

她曾說:“自己不愛打扮,但筆墨紙硯一定要用最好的。”

在陪都重慶的那段時間,經常要跑警報。為了不打斷書寫,她把書桌挪到防空洞門口。她端立於桌前,一筆一畫練習小楷,如果警報聲一響,就可以迅速地鑽進洞中避險。

晚年回到蘇州,仍堅持凌晨3點起來練習書法,這是她多年的習慣。

後來人們對她的才能學識評價頗高,尤其是書畫和戲曲,結合她的成長曆程,個人追求,不足為奇,理所應當。

她聲名鵲起時,在北美23所大學講演崑曲,沒道具,她自己製作頭面、服飾、笛子;沒有伴奏,就自己錄音;沒有配角,她就發動自己的小女兒上場;為了溝通,讓自己的先生漢思充當翻譯和解說人……如此種種,旨在傳播中國文化裡那“最美好最精緻的部分。

當新老世紀更迭,一代又一代的人拋棄傳統紛紛追逐時髦,這位百歲老人,以高齡之軀,仍然專注於書法、詩詞、崑曲、園林、碑刻等傳統之美。她的堅持,不再是純粹的個人愛好,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打撈,歷史留痕。


"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1、

她的身上,有諸多標籤: “合肥四姐妹”、“九如巷閨秀”、“沈從文的小姨子”、“周有光的妻妹”、“漢學家傅漢思之妻”、”當代小楷第一人“……

但人們最習慣冠於她頭上的稱謂是——“民國最後的閨秀”、“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她,儼然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者。

她是誰?她是張充和,“張家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其他三姐妹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

葉聖陶先生曾經感嘆:誰要是娶到了張家的四姐妹,肯定會幸福一輩子。葉先生這話,有兩層意思,不僅是誇獎四姐妹的容貌,更多的是激賞這四位女子的文化修養與深厚內涵。

而張家四姐妹中,張充和的天資最聰穎、悟性最高,成就最斐然。

她工詩詞、擅書畫,通音律,能度曲,梁實秋說她”多才多藝“;沈尹默說她的書法是”明人學晉人字“;波士頓大學白謙慎教授說:”她的書法,一如其為人與修養,清淡之中還有一種高雅氣質,這種氣質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少了。“

她的字是真的好,不是光看著好,因此在市面上非常受歡迎。

寫得一手風流文章的董橋,曾經記下一段八卦: 有一年的拍賣會上,他看見其中有一幅張充和的字,仔細辨認,原來是寫給黃裳的。董既是張的朋友,對黃裳也慕名,恰好手頭也寬裕,成人之美買下來,誠摯地給黃裳寄了去。

不料N年過去,張充和的這幅字又被黃裳先生賣到了市場上。

對此,董橋雖然厚道,不曾半字置評,但”我心本來嚮明月,豈知明月照溝渠“,內心失落是難免的。

不過依照張充和的個性,她不會在乎別人把自己的字賣了兩遍,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傳世,她也從不在乎。她曾經說過:“我寫字、畫畫、唱崑曲、做詩、養花種草,都是玩玩,從來不想拿出來展覽給人家看。”

她的小楷,有碧綠清新的氣質,新妍,鮮潤,跟五月天田畈裡秧苗一般簇新工整。興之所至,則如逢初夏,布穀鳥似的一路唱著飛,那是世間的氣息。一個人的心要有多靜,才能把漢字寫到那麼好,一撇一捺,均是風骨。

現今,有些急功近利了,許多作品,墨汁未乾,便急顛顛地拍照張貼出來,一臉的媚態嬌憨,沒有一點靜氣。

而無論寫作抑或書法,倘若不能安靜下來,自覺地與身處的時代保持一定的距離,也許走得不會太遠吧?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2、

張充和生性淡泊,與她良好的家世家風分不開。

她父親張冀牖,是著名的教育家,不僅對自己的兒女教育有方,而且不惜變賣家產,興辦學堂,創辦女子高中。

與自小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姐妹不同,張充和八個月大的時候,過繼給了一位叔祖母。叔祖母是李鴻章的侄女,很有見識,對她視如己出,讓她接受最好的國學教育,同時請來了吳昌碩的弟子朱謨欽當老師,可見其寵愛。

叔祖母去世後,十六歲的張充和回到了蘇州九如巷,回到自己的父母身邊。此時她父親創辦了女學,三個姐姐更為洋派,而作為小妹妹的充和,則舊學底子最好。

這舊學底子,儼然成為了這位傳統仕女的生命底色。

當人人都在忙著趕潮流,學時尚時,她卻自覺不自覺地,讓自己淪為了一位“退步者”,而且退得很早,從年輕時就開始退起,一直退回到中國古典文化和傳統裡。

傅漢斯曾在一本詩集上寫道:“我的妻子體現著中國文化中那最美好精緻的部分。”

張充和何其幸也。

她嫁了一個真正特別仰慕中國古典文化的德國人。

傅漢思本人並不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化的,他是因為喜歡、娶了這位中國閨秀之後,才從一個已經很有成就的西方文學學者,毅然轉向中國古典文學,從零開始。所以在家裡,張充和喜歡的這一套,是備受家人欣賞的。她交往的人、那個圈子也始終是古典的。

這位傳統仕女,在丈夫的細心呵護下,至死都保持著閨秀式的生活習性,即使外面再風雨淋琅,時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顛沛流離。

當年,她隨傅漢斯遠赴美國,生活很是困頓,靠典當家藏的古墨維持生計。寫信時為了節省郵資,她經常將信封的反面寫滿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即使在那樣的境況下,她仍擠出時間堅持練習書法和傳播崑曲。

她曾說:“自己不愛打扮,但筆墨紙硯一定要用最好的。”

在陪都重慶的那段時間,經常要跑警報。為了不打斷書寫,她把書桌挪到防空洞門口。她端立於桌前,一筆一畫練習小楷,如果警報聲一響,就可以迅速地鑽進洞中避險。

晚年回到蘇州,仍堅持凌晨3點起來練習書法,這是她多年的習慣。

後來人們對她的才能學識評價頗高,尤其是書畫和戲曲,結合她的成長曆程,個人追求,不足為奇,理所應當。

她聲名鵲起時,在北美23所大學講演崑曲,沒道具,她自己製作頭面、服飾、笛子;沒有伴奏,就自己錄音;沒有配角,她就發動自己的小女兒上場;為了溝通,讓自己的先生漢思充當翻譯和解說人……如此種種,旨在傳播中國文化裡那“最美好最精緻的部分。

當新老世紀更迭,一代又一代的人拋棄傳統紛紛追逐時髦,這位百歲老人,以高齡之軀,仍然專注於書法、詩詞、崑曲、園林、碑刻等傳統之美。她的堅持,不再是純粹的個人愛好,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打撈,歷史留痕。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3、

張充和一生顛沛流離,生於上海,長於合肥,求學北平,輾轉昆明,遠赴美國,所謂“人生如寄”,她一直在路上。

但實則,她又非常幸運,早在矇昧之年,遇到的都是真性情的人。她叔祖父張華珍和親祖父張華葵比起來,簡直一事無成,連秀才都沒考中,但他毫不在意,他真正熱愛的書是佛教經典、詩詞和戲曲。張充和受他的影響,很小就對這些書感興趣,叔祖母發現後並沒有一味地批評和阻擋。

民國時期的北京大學,歷來有著十分優良的“破格錄取”傳統。

張充和的天賦沒被扼殺,也得益於這優良傳統。

當年,她報考北京大學。四門功課中,除了數學為零分,其餘三科都考得很好 , 總分超過了錄取線。但是,那時候北京大學出臺了一項規定,數學為零分者一律不準錄取。當時胡適擔任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他很喜愛張充和的才華, 當即向數學評卷老師提出請求,請他無論如何在張充和的考卷上找幾分。可這位老師也很堅持原則,堅決不改。胡適就跑到校務會上去鬧,最終北京大學將張充和錄取。

張充和成為當年北大錄取的兩名女性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說,胡適於張充和而言,是生命中的貴人。

另一位貴人,是她著名的三姐夫,大作家沈從文,沈從文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張充和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回憶我的姐夫沈從文》,文章非常生動有趣,是我看過諸多回憶沈從文最好的的文字之一。

文中說,1947年在北平,沈從文一家住中老胡同北大宿舍,張充和住他家甩邊一間屋中。這時他家除書籍漆盒外,充滿青花瓷器。又大量收集宋明舊紙。三姐張兆和覺得如此買下去,屋子將要堆滿,又加戰後通貨膨脹,一家四口亦不充裕,勸他少買,可是似乎無法控制,見到喜歡的便不放手,及至到手後,又怕三姐埋怨,便打起張充和的主意,勸她收買,有時還特地買來送她。所以那時張充和很有一些舊紙和青花瓷器。

又經常帶張充和去古董店淘寶,說,四妹,你應該買這個,應該買那個。張充和常經不起攛掇。

有一天張充和靈光一現,突然聰明:我若買去,豈不是仍然塞在他家中,因為我住的是他們的屋子啊!

現在在白紙黑字間重溫這些故人舊事,心頭暖洋洋的,真好。

這兩個真性情的人,做了親家,成為一家人,也是命運的眷顧吧。

後來,沈從文去世,張充和寫下《沈從文誄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短短四句,實在是,字字珠磯。


"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1、

她的身上,有諸多標籤: “合肥四姐妹”、“九如巷閨秀”、“沈從文的小姨子”、“周有光的妻妹”、“漢學家傅漢思之妻”、”當代小楷第一人“……

但人們最習慣冠於她頭上的稱謂是——“民國最後的閨秀”、“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她,儼然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者。

她是誰?她是張充和,“張家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其他三姐妹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

葉聖陶先生曾經感嘆:誰要是娶到了張家的四姐妹,肯定會幸福一輩子。葉先生這話,有兩層意思,不僅是誇獎四姐妹的容貌,更多的是激賞這四位女子的文化修養與深厚內涵。

而張家四姐妹中,張充和的天資最聰穎、悟性最高,成就最斐然。

她工詩詞、擅書畫,通音律,能度曲,梁實秋說她”多才多藝“;沈尹默說她的書法是”明人學晉人字“;波士頓大學白謙慎教授說:”她的書法,一如其為人與修養,清淡之中還有一種高雅氣質,這種氣質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少了。“

她的字是真的好,不是光看著好,因此在市面上非常受歡迎。

寫得一手風流文章的董橋,曾經記下一段八卦: 有一年的拍賣會上,他看見其中有一幅張充和的字,仔細辨認,原來是寫給黃裳的。董既是張的朋友,對黃裳也慕名,恰好手頭也寬裕,成人之美買下來,誠摯地給黃裳寄了去。

不料N年過去,張充和的這幅字又被黃裳先生賣到了市場上。

對此,董橋雖然厚道,不曾半字置評,但”我心本來嚮明月,豈知明月照溝渠“,內心失落是難免的。

不過依照張充和的個性,她不會在乎別人把自己的字賣了兩遍,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傳世,她也從不在乎。她曾經說過:“我寫字、畫畫、唱崑曲、做詩、養花種草,都是玩玩,從來不想拿出來展覽給人家看。”

她的小楷,有碧綠清新的氣質,新妍,鮮潤,跟五月天田畈裡秧苗一般簇新工整。興之所至,則如逢初夏,布穀鳥似的一路唱著飛,那是世間的氣息。一個人的心要有多靜,才能把漢字寫到那麼好,一撇一捺,均是風骨。

現今,有些急功近利了,許多作品,墨汁未乾,便急顛顛地拍照張貼出來,一臉的媚態嬌憨,沒有一點靜氣。

而無論寫作抑或書法,倘若不能安靜下來,自覺地與身處的時代保持一定的距離,也許走得不會太遠吧?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2、

張充和生性淡泊,與她良好的家世家風分不開。

她父親張冀牖,是著名的教育家,不僅對自己的兒女教育有方,而且不惜變賣家產,興辦學堂,創辦女子高中。

與自小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姐妹不同,張充和八個月大的時候,過繼給了一位叔祖母。叔祖母是李鴻章的侄女,很有見識,對她視如己出,讓她接受最好的國學教育,同時請來了吳昌碩的弟子朱謨欽當老師,可見其寵愛。

叔祖母去世後,十六歲的張充和回到了蘇州九如巷,回到自己的父母身邊。此時她父親創辦了女學,三個姐姐更為洋派,而作為小妹妹的充和,則舊學底子最好。

這舊學底子,儼然成為了這位傳統仕女的生命底色。

當人人都在忙著趕潮流,學時尚時,她卻自覺不自覺地,讓自己淪為了一位“退步者”,而且退得很早,從年輕時就開始退起,一直退回到中國古典文化和傳統裡。

傅漢斯曾在一本詩集上寫道:“我的妻子體現著中國文化中那最美好精緻的部分。”

張充和何其幸也。

她嫁了一個真正特別仰慕中國古典文化的德國人。

傅漢思本人並不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化的,他是因為喜歡、娶了這位中國閨秀之後,才從一個已經很有成就的西方文學學者,毅然轉向中國古典文學,從零開始。所以在家裡,張充和喜歡的這一套,是備受家人欣賞的。她交往的人、那個圈子也始終是古典的。

這位傳統仕女,在丈夫的細心呵護下,至死都保持著閨秀式的生活習性,即使外面再風雨淋琅,時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顛沛流離。

當年,她隨傅漢斯遠赴美國,生活很是困頓,靠典當家藏的古墨維持生計。寫信時為了節省郵資,她經常將信封的反面寫滿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即使在那樣的境況下,她仍擠出時間堅持練習書法和傳播崑曲。

她曾說:“自己不愛打扮,但筆墨紙硯一定要用最好的。”

在陪都重慶的那段時間,經常要跑警報。為了不打斷書寫,她把書桌挪到防空洞門口。她端立於桌前,一筆一畫練習小楷,如果警報聲一響,就可以迅速地鑽進洞中避險。

晚年回到蘇州,仍堅持凌晨3點起來練習書法,這是她多年的習慣。

後來人們對她的才能學識評價頗高,尤其是書畫和戲曲,結合她的成長曆程,個人追求,不足為奇,理所應當。

她聲名鵲起時,在北美23所大學講演崑曲,沒道具,她自己製作頭面、服飾、笛子;沒有伴奏,就自己錄音;沒有配角,她就發動自己的小女兒上場;為了溝通,讓自己的先生漢思充當翻譯和解說人……如此種種,旨在傳播中國文化裡那“最美好最精緻的部分。

當新老世紀更迭,一代又一代的人拋棄傳統紛紛追逐時髦,這位百歲老人,以高齡之軀,仍然專注於書法、詩詞、崑曲、園林、碑刻等傳統之美。她的堅持,不再是純粹的個人愛好,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打撈,歷史留痕。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3、

張充和一生顛沛流離,生於上海,長於合肥,求學北平,輾轉昆明,遠赴美國,所謂“人生如寄”,她一直在路上。

但實則,她又非常幸運,早在矇昧之年,遇到的都是真性情的人。她叔祖父張華珍和親祖父張華葵比起來,簡直一事無成,連秀才都沒考中,但他毫不在意,他真正熱愛的書是佛教經典、詩詞和戲曲。張充和受他的影響,很小就對這些書感興趣,叔祖母發現後並沒有一味地批評和阻擋。

民國時期的北京大學,歷來有著十分優良的“破格錄取”傳統。

張充和的天賦沒被扼殺,也得益於這優良傳統。

當年,她報考北京大學。四門功課中,除了數學為零分,其餘三科都考得很好 , 總分超過了錄取線。但是,那時候北京大學出臺了一項規定,數學為零分者一律不準錄取。當時胡適擔任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他很喜愛張充和的才華, 當即向數學評卷老師提出請求,請他無論如何在張充和的考卷上找幾分。可這位老師也很堅持原則,堅決不改。胡適就跑到校務會上去鬧,最終北京大學將張充和錄取。

張充和成為當年北大錄取的兩名女性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說,胡適於張充和而言,是生命中的貴人。

另一位貴人,是她著名的三姐夫,大作家沈從文,沈從文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張充和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回憶我的姐夫沈從文》,文章非常生動有趣,是我看過諸多回憶沈從文最好的的文字之一。

文中說,1947年在北平,沈從文一家住中老胡同北大宿舍,張充和住他家甩邊一間屋中。這時他家除書籍漆盒外,充滿青花瓷器。又大量收集宋明舊紙。三姐張兆和覺得如此買下去,屋子將要堆滿,又加戰後通貨膨脹,一家四口亦不充裕,勸他少買,可是似乎無法控制,見到喜歡的便不放手,及至到手後,又怕三姐埋怨,便打起張充和的主意,勸她收買,有時還特地買來送她。所以那時張充和很有一些舊紙和青花瓷器。

又經常帶張充和去古董店淘寶,說,四妹,你應該買這個,應該買那個。張充和常經不起攛掇。

有一天張充和靈光一現,突然聰明:我若買去,豈不是仍然塞在他家中,因為我住的是他們的屋子啊!

現在在白紙黑字間重溫這些故人舊事,心頭暖洋洋的,真好。

這兩個真性情的人,做了親家,成為一家人,也是命運的眷顧吧。

後來,沈從文去世,張充和寫下《沈從文誄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短短四句,實在是,字字珠磯。


張充和: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4、

都說張充和的崑曲唱得好,我無緣聆聽,倒在電視上看過一回她二姐張允和的唱段,老太太當年八十多了,一根烏黑的長辮子繞著額際盤一圈,往鏡頭前一站,不開腔,就有一種民國味。

什麼是民國味?就是渾身上下流淌一種靜氣,彷彿有一種光芒追隨,格物,雅緻,是腹有詩書的那種殷實矜貴。

打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哪一個不是如此?你看楊絳,始終笑眯眯地,去世的頭一年吧,別人張羅著給她的文集開研討會,她推脫:我本來就是一滴水,為什麼要吹成一串肥皂泡呢?

還有孫犁,他曾給一個想開作品研討會的同行寫信:與其開勞什子作品研討會,不如抽時間回鄉下老家走一趟……

這些老人,都經過風霜戰亂,看過國運起落,氣度非凡,處變不驚,那讓他們挺直腰背的,是他們身後浩浩湯湯的千年傳統。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這些老人正逐漸凋零,他們成為了中國文人文化的遺響。

扯遠了。繼續說回張充和吧。

這個午後,我一直在翻一本書。書,是上海古籍版的,直接從香港版翻印過來,需從後往前翻。一邊看,一邊有淚盈眶的感觸……

這本書,是她寫的一部小楷工尺譜——《牡丹亭》。譜是古譜,以我的淺薄資歷,肯定不懂,但我把全部唱詞一一看下來,簡直山風海濤啊,有一種美,生來讓旁人眩暈驚歎——一個人心裡要存有多少熱烈恣意,才會一筆一筆把那些唱詞繁星般落實在尺譜上?

這個叫張充和的老太太,在漢字裡成全了自己,如上帝端坐天庭。

她,不愧是最後的閨秀,最後的才女!


作者:甘草子,高校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熱愛文字,關注生命教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