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

三毛這個浪漫的女子,一生邂逅了好幾段美麗的愛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荷西和王洛賓。

"

三毛這個浪漫的女子,一生邂逅了好幾段美麗的愛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荷西和王洛賓。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源自於《撒哈拉的故事》,而王洛賓和三毛的故事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人之間巨大的年齡差,以及三毛在被王洛賓拒絕後邊自殺的原因。

如果你要問我三毛和王洛賓是什麼關係,我可以說他們兩毫無疑問應當是相互欣、賞相互愛慕的戀人關係,甚至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關係,三毛和這個年長她幾十歲的民歌大師必定會成為在晚年相互護持,互相依偎一生的親密伴侶。

當然,三毛的內心是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的,她也不會在乎一個世俗中所謂的夫妻的稱呼,或者說是什麼社會關係。她只在乎相愛與否,她和年近八旬的王洛賓本就是坦坦蕩蕩的愛人關係。

"

三毛這個浪漫的女子,一生邂逅了好幾段美麗的愛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荷西和王洛賓。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源自於《撒哈拉的故事》,而王洛賓和三毛的故事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人之間巨大的年齡差,以及三毛在被王洛賓拒絕後邊自殺的原因。

如果你要問我三毛和王洛賓是什麼關係,我可以說他們兩毫無疑問應當是相互欣、賞相互愛慕的戀人關係,甚至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關係,三毛和這個年長她幾十歲的民歌大師必定會成為在晚年相互護持,互相依偎一生的親密伴侶。

當然,三毛的內心是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的,她也不會在乎一個世俗中所謂的夫妻的稱呼,或者說是什麼社會關係。她只在乎相愛與否,她和年近八旬的王洛賓本就是坦坦蕩蕩的愛人關係。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對於三毛來說,丈夫荷西的死,太過倉促,三毛還來不及躲閃,就被利劍穿心,傷害到無以復加。她用了十年的時間去掩埋那段傷心的過去,是的,只是掩埋,而不是遺忘,因為三毛知道,過往也是那般的珍貴,不允許世人忘記。

所以三毛將自己對荷西的愛一點一滴掩埋在了自己的文字裡,讓自己不再悲傷,重新變成了那個敢於追逐愛情,嚮往浪漫的精靈一般的歡快女孩。

後來,十餘年後,終於走出過去的三毛,再次經歷了一段驚世駭俗的相遇,她愛上了比自己年長几十歲的民歌大師王洛賓,是的,就是愛了。也許是王洛賓散發出的藝術魅力吸引了三毛,感染了三毛。

也許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三毛這樣一個如夢一般多情的女子,只是想用一段特別的愛情,來暫時讓自己忘記與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擺脫對荷西的思念。但是,三毛就是三毛,她的人生,註定不同凡響。

在她的世界裡,關於愛情,想來所有的猜想,所有的預測都不足為信。三毛的愛情不需要緣由,亦無需給任何人交代,三毛從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她對世人坦言說:王洛賓是她生活的柺杖,她需要拄著這根柺杖,沒有王洛賓她就不能好好的生活。

"

三毛這個浪漫的女子,一生邂逅了好幾段美麗的愛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荷西和王洛賓。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源自於《撒哈拉的故事》,而王洛賓和三毛的故事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人之間巨大的年齡差,以及三毛在被王洛賓拒絕後邊自殺的原因。

如果你要問我三毛和王洛賓是什麼關係,我可以說他們兩毫無疑問應當是相互欣、賞相互愛慕的戀人關係,甚至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關係,三毛和這個年長她幾十歲的民歌大師必定會成為在晚年相互護持,互相依偎一生的親密伴侶。

當然,三毛的內心是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的,她也不會在乎一個世俗中所謂的夫妻的稱呼,或者說是什麼社會關係。她只在乎相愛與否,她和年近八旬的王洛賓本就是坦坦蕩蕩的愛人關係。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對於三毛來說,丈夫荷西的死,太過倉促,三毛還來不及躲閃,就被利劍穿心,傷害到無以復加。她用了十年的時間去掩埋那段傷心的過去,是的,只是掩埋,而不是遺忘,因為三毛知道,過往也是那般的珍貴,不允許世人忘記。

所以三毛將自己對荷西的愛一點一滴掩埋在了自己的文字裡,讓自己不再悲傷,重新變成了那個敢於追逐愛情,嚮往浪漫的精靈一般的歡快女孩。

後來,十餘年後,終於走出過去的三毛,再次經歷了一段驚世駭俗的相遇,她愛上了比自己年長几十歲的民歌大師王洛賓,是的,就是愛了。也許是王洛賓散發出的藝術魅力吸引了三毛,感染了三毛。

也許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三毛這樣一個如夢一般多情的女子,只是想用一段特別的愛情,來暫時讓自己忘記與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擺脫對荷西的思念。但是,三毛就是三毛,她的人生,註定不同凡響。

在她的世界裡,關於愛情,想來所有的猜想,所有的預測都不足為信。三毛的愛情不需要緣由,亦無需給任何人交代,三毛從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她對世人坦言說:王洛賓是她生活的柺杖,她需要拄著這根柺杖,沒有王洛賓她就不能好好的生活。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所以王洛賓對於三毛,大概是有著一種小女孩眷顧大叔的那種依賴之情,那是她在經歷風霜之後所成功尋找到的一個依靠。她覺得自己可以和這位飽經風霜的藝術家毫無顧忌的靈魂交流,以讓自己更加成熟。

其實三毛她甚至不能肯定,自己對王洛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她只知道在段時間的日日夜夜,她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念那座遠方的城裡住著的那個人。

她也知道在自己的心裡,真正的愛情,是可以模糊年齡,淡漠富貴,不分地域,不分時間的,是啊,三毛的愛情就是這般浪漫,同她的文字一般,所以她大膽的去考證追尋了。

此時的三毛,已經是一葉倦舟,漂泊到無人收留的地步。幸好,在漂泊的轉角遇到了這個自以為可以停泊的碼頭,只是這個自以為的幸好,終究只是自以為,終究只是有幸無好。

三毛原以為,在寂寥無味的人間,她又重新找到了一根生活的柺杖,可以在涼薄的塵世裡相互取暖。所以她多麼希望能把內心的情感和溫暖,更多傳遞給王洛賓這位同樣孤獨,落幕的老人,她從不認為世俗的藩籬——年齡,能夠成為他們之間無法逾越的溝壑。

"

三毛這個浪漫的女子,一生邂逅了好幾段美麗的愛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荷西和王洛賓。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源自於《撒哈拉的故事》,而王洛賓和三毛的故事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人之間巨大的年齡差,以及三毛在被王洛賓拒絕後邊自殺的原因。

如果你要問我三毛和王洛賓是什麼關係,我可以說他們兩毫無疑問應當是相互欣、賞相互愛慕的戀人關係,甚至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關係,三毛和這個年長她幾十歲的民歌大師必定會成為在晚年相互護持,互相依偎一生的親密伴侶。

當然,三毛的內心是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的,她也不會在乎一個世俗中所謂的夫妻的稱呼,或者說是什麼社會關係。她只在乎相愛與否,她和年近八旬的王洛賓本就是坦坦蕩蕩的愛人關係。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對於三毛來說,丈夫荷西的死,太過倉促,三毛還來不及躲閃,就被利劍穿心,傷害到無以復加。她用了十年的時間去掩埋那段傷心的過去,是的,只是掩埋,而不是遺忘,因為三毛知道,過往也是那般的珍貴,不允許世人忘記。

所以三毛將自己對荷西的愛一點一滴掩埋在了自己的文字裡,讓自己不再悲傷,重新變成了那個敢於追逐愛情,嚮往浪漫的精靈一般的歡快女孩。

後來,十餘年後,終於走出過去的三毛,再次經歷了一段驚世駭俗的相遇,她愛上了比自己年長几十歲的民歌大師王洛賓,是的,就是愛了。也許是王洛賓散發出的藝術魅力吸引了三毛,感染了三毛。

也許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三毛這樣一個如夢一般多情的女子,只是想用一段特別的愛情,來暫時讓自己忘記與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擺脫對荷西的思念。但是,三毛就是三毛,她的人生,註定不同凡響。

在她的世界裡,關於愛情,想來所有的猜想,所有的預測都不足為信。三毛的愛情不需要緣由,亦無需給任何人交代,三毛從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她對世人坦言說:王洛賓是她生活的柺杖,她需要拄著這根柺杖,沒有王洛賓她就不能好好的生活。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所以王洛賓對於三毛,大概是有著一種小女孩眷顧大叔的那種依賴之情,那是她在經歷風霜之後所成功尋找到的一個依靠。她覺得自己可以和這位飽經風霜的藝術家毫無顧忌的靈魂交流,以讓自己更加成熟。

其實三毛她甚至不能肯定,自己對王洛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她只知道在段時間的日日夜夜,她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念那座遠方的城裡住著的那個人。

她也知道在自己的心裡,真正的愛情,是可以模糊年齡,淡漠富貴,不分地域,不分時間的,是啊,三毛的愛情就是這般浪漫,同她的文字一般,所以她大膽的去考證追尋了。

此時的三毛,已經是一葉倦舟,漂泊到無人收留的地步。幸好,在漂泊的轉角遇到了這個自以為可以停泊的碼頭,只是這個自以為的幸好,終究只是自以為,終究只是有幸無好。

三毛原以為,在寂寥無味的人間,她又重新找到了一根生活的柺杖,可以在涼薄的塵世裡相互取暖。所以她多麼希望能把內心的情感和溫暖,更多傳遞給王洛賓這位同樣孤獨,落幕的老人,她從不認為世俗的藩籬——年齡,能夠成為他們之間無法逾越的溝壑。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原以為,在哪遙遠的大西北,會有一段驚世駭俗的黃昏戀,讓她可以忘記和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

其實白髮垂暮的王洛賓,也早已經感受到了一些什麼,他對於感情,與三毛一般敏感。儘管他人過黃昏,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感情始終是那麼飽滿,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愛情也藏有一份自己的浪漫與溫情。

可惜他終究不能像三毛那麼灑脫,敢於無視年齡這個愛情的禁忌,於是他寫信告訴三毛:“蕭伯納那柄傘,早已經失去了傘的作用,他出門帶著他,只能當柺杖用,我就像蕭伯納那把破舊的傘。”是啊,他已經年紀八旬,不敢再放肆的愛了,只是一把破舊的傘,終究是要離去的,怎麼可以和三毛這個正值美麗年齡的女孩大膽的在一起?

三毛給王洛賓回信道:”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柺杖”。但是三毛終究是個果敢,固執的姑娘,她顧不了那麼多了,她要用溫暖的時間,去撫平王洛賓心中的傷,所以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不能在最美的年華里與他相遇,談論詩酒文章,已是人生憾事。但既然上蒼給了他們相逢的緣分,又何必為那些無知的世俗再次錯過?

"

三毛這個浪漫的女子,一生邂逅了好幾段美麗的愛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荷西和王洛賓。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源自於《撒哈拉的故事》,而王洛賓和三毛的故事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人之間巨大的年齡差,以及三毛在被王洛賓拒絕後邊自殺的原因。

如果你要問我三毛和王洛賓是什麼關係,我可以說他們兩毫無疑問應當是相互欣、賞相互愛慕的戀人關係,甚至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關係,三毛和這個年長她幾十歲的民歌大師必定會成為在晚年相互護持,互相依偎一生的親密伴侶。

當然,三毛的內心是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的,她也不會在乎一個世俗中所謂的夫妻的稱呼,或者說是什麼社會關係。她只在乎相愛與否,她和年近八旬的王洛賓本就是坦坦蕩蕩的愛人關係。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對於三毛來說,丈夫荷西的死,太過倉促,三毛還來不及躲閃,就被利劍穿心,傷害到無以復加。她用了十年的時間去掩埋那段傷心的過去,是的,只是掩埋,而不是遺忘,因為三毛知道,過往也是那般的珍貴,不允許世人忘記。

所以三毛將自己對荷西的愛一點一滴掩埋在了自己的文字裡,讓自己不再悲傷,重新變成了那個敢於追逐愛情,嚮往浪漫的精靈一般的歡快女孩。

後來,十餘年後,終於走出過去的三毛,再次經歷了一段驚世駭俗的相遇,她愛上了比自己年長几十歲的民歌大師王洛賓,是的,就是愛了。也許是王洛賓散發出的藝術魅力吸引了三毛,感染了三毛。

也許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三毛這樣一個如夢一般多情的女子,只是想用一段特別的愛情,來暫時讓自己忘記與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擺脫對荷西的思念。但是,三毛就是三毛,她的人生,註定不同凡響。

在她的世界裡,關於愛情,想來所有的猜想,所有的預測都不足為信。三毛的愛情不需要緣由,亦無需給任何人交代,三毛從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她對世人坦言說:王洛賓是她生活的柺杖,她需要拄著這根柺杖,沒有王洛賓她就不能好好的生活。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所以王洛賓對於三毛,大概是有著一種小女孩眷顧大叔的那種依賴之情,那是她在經歷風霜之後所成功尋找到的一個依靠。她覺得自己可以和這位飽經風霜的藝術家毫無顧忌的靈魂交流,以讓自己更加成熟。

其實三毛她甚至不能肯定,自己對王洛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她只知道在段時間的日日夜夜,她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念那座遠方的城裡住著的那個人。

她也知道在自己的心裡,真正的愛情,是可以模糊年齡,淡漠富貴,不分地域,不分時間的,是啊,三毛的愛情就是這般浪漫,同她的文字一般,所以她大膽的去考證追尋了。

此時的三毛,已經是一葉倦舟,漂泊到無人收留的地步。幸好,在漂泊的轉角遇到了這個自以為可以停泊的碼頭,只是這個自以為的幸好,終究只是自以為,終究只是有幸無好。

三毛原以為,在寂寥無味的人間,她又重新找到了一根生活的柺杖,可以在涼薄的塵世裡相互取暖。所以她多麼希望能把內心的情感和溫暖,更多傳遞給王洛賓這位同樣孤獨,落幕的老人,她從不認為世俗的藩籬——年齡,能夠成為他們之間無法逾越的溝壑。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原以為,在哪遙遠的大西北,會有一段驚世駭俗的黃昏戀,讓她可以忘記和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

其實白髮垂暮的王洛賓,也早已經感受到了一些什麼,他對於感情,與三毛一般敏感。儘管他人過黃昏,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感情始終是那麼飽滿,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愛情也藏有一份自己的浪漫與溫情。

可惜他終究不能像三毛那麼灑脫,敢於無視年齡這個愛情的禁忌,於是他寫信告訴三毛:“蕭伯納那柄傘,早已經失去了傘的作用,他出門帶著他,只能當柺杖用,我就像蕭伯納那把破舊的傘。”是啊,他已經年紀八旬,不敢再放肆的愛了,只是一把破舊的傘,終究是要離去的,怎麼可以和三毛這個正值美麗年齡的女孩大膽的在一起?

三毛給王洛賓回信道:”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柺杖”。但是三毛終究是個果敢,固執的姑娘,她顧不了那麼多了,她要用溫暖的時間,去撫平王洛賓心中的傷,所以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不能在最美的年華里與他相遇,談論詩酒文章,已是人生憾事。但既然上蒼給了他們相逢的緣分,又何必為那些無知的世俗再次錯過?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可是在三毛抵達烏魯木齊之後,王洛賓那故意的冷落,還是讓三毛似覺光陰如此這般的漫長寂寥,她終於是清醒的戰鬥力,王洛賓是決意要弄丟她要的柺杖,澆滅她的熱情。原來有些愛,真的只能一輩子藏在心底,有些人,註定不能被自己擁有。王洛賓,這個年近八旬的民歌大師,永遠只能是三毛尊敬的前輩。

其實王洛賓也十分的深愛著三毛,只是他明白,自己必須要怎麼做,不然必然會害了三毛。可是在看到三毛那漸行漸遠的背影,在他的內心還是湧起了一股一種無以復加的惆悵和失落,恍惚間,他似乎是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段多麼珍貴的愛情。

其實他也在盼望著,盼望著三毛能夠再度回來找他,甚至三毛剛剛離開的那一天起,王洛賓就已經開始在給三毛寫信,期待三毛能夠再次回首。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此次一別,竟是永別。

可是他顯然不明白三毛是一個多麼決計的女子,在錯過了之後便永遠不會回頭。在離開大西北之後,三毛來到了美麗的成都,她愛上了這座城市那柔軟的巴蜀風情。後來她又從成都出發,去了那雄偉壯闊的青藏高原,朝拜了那裡的神山聖湖,拜訪了偉大的布達拉宮。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三毛好似看透了人間的輪迴,她覺得紅塵其實不過如此。

之後三毛又登上了渡船,離開之後第一次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重慶,邂逅了夢裡久違的三峽,之後她又去了武漢,登上了那傳奇的黃鶴樓,看盡了白雲悠悠,孤帆遠去的風景。之後她也去了傷害,拜訪了自己小時候的偶像張樂平先生,在這裡度過了她人生中的最後一箇中秋節。

後來三毛回到臺灣,才看到了王洛賓的來信,可是此時的她,竟好似恍然隔世一般的淡然。她冷靜的回了王洛賓信件,這也是她給王洛賓的絕筆信。在信裡,三毛告訴王洛賓她已經和一個英國人在香港訂婚。是啊,這只是個謊言,她只是不希望那個孤獨的老人為自己的離去而內疚,她要默默的承擔這一切,讓他釋然。

"

三毛這個浪漫的女子,一生邂逅了好幾段美麗的愛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荷西和王洛賓。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源自於《撒哈拉的故事》,而王洛賓和三毛的故事讓人記憶深刻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人之間巨大的年齡差,以及三毛在被王洛賓拒絕後邊自殺的原因。

如果你要問我三毛和王洛賓是什麼關係,我可以說他們兩毫無疑問應當是相互欣、賞相互愛慕的戀人關係,甚至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關係,三毛和這個年長她幾十歲的民歌大師必定會成為在晚年相互護持,互相依偎一生的親密伴侶。

當然,三毛的內心是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的,她也不會在乎一個世俗中所謂的夫妻的稱呼,或者說是什麼社會關係。她只在乎相愛與否,她和年近八旬的王洛賓本就是坦坦蕩蕩的愛人關係。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對於三毛來說,丈夫荷西的死,太過倉促,三毛還來不及躲閃,就被利劍穿心,傷害到無以復加。她用了十年的時間去掩埋那段傷心的過去,是的,只是掩埋,而不是遺忘,因為三毛知道,過往也是那般的珍貴,不允許世人忘記。

所以三毛將自己對荷西的愛一點一滴掩埋在了自己的文字裡,讓自己不再悲傷,重新變成了那個敢於追逐愛情,嚮往浪漫的精靈一般的歡快女孩。

後來,十餘年後,終於走出過去的三毛,再次經歷了一段驚世駭俗的相遇,她愛上了比自己年長几十歲的民歌大師王洛賓,是的,就是愛了。也許是王洛賓散發出的藝術魅力吸引了三毛,感染了三毛。

也許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三毛這樣一個如夢一般多情的女子,只是想用一段特別的愛情,來暫時讓自己忘記與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擺脫對荷西的思念。但是,三毛就是三毛,她的人生,註定不同凡響。

在她的世界裡,關於愛情,想來所有的猜想,所有的預測都不足為信。三毛的愛情不需要緣由,亦無需給任何人交代,三毛從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她對世人坦言說:王洛賓是她生活的柺杖,她需要拄著這根柺杖,沒有王洛賓她就不能好好的生活。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所以王洛賓對於三毛,大概是有著一種小女孩眷顧大叔的那種依賴之情,那是她在經歷風霜之後所成功尋找到的一個依靠。她覺得自己可以和這位飽經風霜的藝術家毫無顧忌的靈魂交流,以讓自己更加成熟。

其實三毛她甚至不能肯定,自己對王洛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她只知道在段時間的日日夜夜,她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念那座遠方的城裡住著的那個人。

她也知道在自己的心裡,真正的愛情,是可以模糊年齡,淡漠富貴,不分地域,不分時間的,是啊,三毛的愛情就是這般浪漫,同她的文字一般,所以她大膽的去考證追尋了。

此時的三毛,已經是一葉倦舟,漂泊到無人收留的地步。幸好,在漂泊的轉角遇到了這個自以為可以停泊的碼頭,只是這個自以為的幸好,終究只是自以為,終究只是有幸無好。

三毛原以為,在寂寥無味的人間,她又重新找到了一根生活的柺杖,可以在涼薄的塵世裡相互取暖。所以她多麼希望能把內心的情感和溫暖,更多傳遞給王洛賓這位同樣孤獨,落幕的老人,她從不認為世俗的藩籬——年齡,能夠成為他們之間無法逾越的溝壑。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原以為,在哪遙遠的大西北,會有一段驚世駭俗的黃昏戀,讓她可以忘記和荷西執手相看的昨天。

其實白髮垂暮的王洛賓,也早已經感受到了一些什麼,他對於感情,與三毛一般敏感。儘管他人過黃昏,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感情始終是那麼飽滿,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愛情也藏有一份自己的浪漫與溫情。

可惜他終究不能像三毛那麼灑脫,敢於無視年齡這個愛情的禁忌,於是他寫信告訴三毛:“蕭伯納那柄傘,早已經失去了傘的作用,他出門帶著他,只能當柺杖用,我就像蕭伯納那把破舊的傘。”是啊,他已經年紀八旬,不敢再放肆的愛了,只是一把破舊的傘,終究是要離去的,怎麼可以和三毛這個正值美麗年齡的女孩大膽的在一起?

三毛給王洛賓回信道:”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柺杖”。但是三毛終究是個果敢,固執的姑娘,她顧不了那麼多了,她要用溫暖的時間,去撫平王洛賓心中的傷,所以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不能在最美的年華里與他相遇,談論詩酒文章,已是人生憾事。但既然上蒼給了他們相逢的緣分,又何必為那些無知的世俗再次錯過?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可是在三毛抵達烏魯木齊之後,王洛賓那故意的冷落,還是讓三毛似覺光陰如此這般的漫長寂寥,她終於是清醒的戰鬥力,王洛賓是決意要弄丟她要的柺杖,澆滅她的熱情。原來有些愛,真的只能一輩子藏在心底,有些人,註定不能被自己擁有。王洛賓,這個年近八旬的民歌大師,永遠只能是三毛尊敬的前輩。

其實王洛賓也十分的深愛著三毛,只是他明白,自己必須要怎麼做,不然必然會害了三毛。可是在看到三毛那漸行漸遠的背影,在他的內心還是湧起了一股一種無以復加的惆悵和失落,恍惚間,他似乎是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段多麼珍貴的愛情。

其實他也在盼望著,盼望著三毛能夠再度回來找他,甚至三毛剛剛離開的那一天起,王洛賓就已經開始在給三毛寫信,期待三毛能夠再次回首。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此次一別,竟是永別。

可是他顯然不明白三毛是一個多麼決計的女子,在錯過了之後便永遠不會回頭。在離開大西北之後,三毛來到了美麗的成都,她愛上了這座城市那柔軟的巴蜀風情。後來她又從成都出發,去了那雄偉壯闊的青藏高原,朝拜了那裡的神山聖湖,拜訪了偉大的布達拉宮。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三毛好似看透了人間的輪迴,她覺得紅塵其實不過如此。

之後三毛又登上了渡船,離開之後第一次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重慶,邂逅了夢裡久違的三峽,之後她又去了武漢,登上了那傳奇的黃鶴樓,看盡了白雲悠悠,孤帆遠去的風景。之後她也去了傷害,拜訪了自己小時候的偶像張樂平先生,在這裡度過了她人生中的最後一箇中秋節。

後來三毛回到臺灣,才看到了王洛賓的來信,可是此時的她,竟好似恍然隔世一般的淡然。她冷靜的回了王洛賓信件,這也是她給王洛賓的絕筆信。在信裡,三毛告訴王洛賓她已經和一個英國人在香港訂婚。是啊,這只是個謊言,她只是不希望那個孤獨的老人為自己的離去而內疚,她要默默的承擔這一切,讓他釋然。

三毛的最後一段愛情,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只是這世上的因果,該誰承擔的,誰都註定必須要承擔,因為在王洛賓心底,必定也住著這個迷人的姑娘。一九九一年一月五日凌晨,王洛賓的袖珍收音機裡傳來了臺灣作家三毛的死訊,他被這個噩耗打擊的措手不及,他沉浸在了痛苦和悔恨中。

後來王洛賓終於撥動了琴絃,為三毛寫下了那首歌《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且莫對我責怪為把遺憾贖回來我也去等待每當月圓時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你永遠不再來我永遠在等待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是啊,戀歌,他終於坦白的承認了自己愛著三毛,可惜,三毛已經永遠聽不到這情深似海的呼喚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