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又想賣米格戰鬥機給中國,這次真的想多了

戰鬥機 殲-20 武器 空軍 軍機圖 2017-04-13

近日在俄羅斯東部軍區航空兵的大規模演習中,平日露面不多的米格-31BM截擊機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並在從勘察加起飛後經過2000多千米的遠程航行抵達彼得大帝灣區域進行了演練。這次演習本來屬於一次例行性的演練,但由於一些俄羅斯媒體炒作中國也派出了觀察員對演習進行了觀摩,而使得很多人產生了“中國空軍有意購買米格-31BM”的聯想。然而如果對米格-31BM有所瞭解,便不難發現這種飛機很難在中國空軍中找到立足之地。俄羅斯又想賣米格戰鬥機給中國,這次真的想多了

米格-31是一種設計於上世紀70年代的重型截擊機。與同時代設計的第四代戰鬥機不同,米格-31在飛行特性上繼承了米格-25的特點,幾乎完全沒有機動性可言,該機的設計側重完全基於高空高速攔截和遠程巡航。米格-31的設計目的在於攔截敵方戰略轟炸機、在國土上空進行長航時巡航,直到2000年前後的米格-31BM才增加了對地攻擊的任務。毋庸置疑,從設計角度來說米格-31從來就不是一種以奪取制空權為主和維持空中優勢為主要任務的戰鬥機,更與多用途戰鬥機的概念搭不上邊,這使得其很難在中國空軍中找到定位——事實上,除了俄羅斯空天軍以外,米格-31對於其他任何國家的空中力量都顯得格格不入。

俄羅斯又想賣米格戰鬥機給中國,這次真的想多了

或許有些人會把米格-31BM與已經進入中國空軍的蘇-35S產生聯想,並想當然地認為既然蘇-35S能被中國空軍接受,那麼米格-31BM也一定能獲得中國空軍青睞。然而,與蘇-35S不同的是,米格-31BM在中國空軍完全找不到定位——蘇-35S的引進主要基於中國航空工業目前的戰鬥機產能無法滿足中國空軍需求、中國空軍傳統上具有使用蘇-27及其改進型的經驗,以及平衡中俄之間貿易逆差的考慮,而米格-31BM這種早已停產、且在中國空軍中完全沒有“根基”的戰鬥機則完全不具備上述作用。事實上從蘇-35S交付前後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忙於殲-15與殲-16的生產任務、在首批蘇-35S交付後立刻恢復了殲-11B的生產來看,用於“補缺”的蘇-35S也不會買的太多,很顯然中國空軍斷然不可能再引進一種從未裝備過的外國戰鬥機給後勤系統添麻煩。而即便米格-31BM的武器系統和機載設備經過了改進,對於中國空軍來說也沒有什麼吸引力。米格-31BM沒有任何的機載設備和武器超出了目前中國空軍現役戰機的技術水平,這使得其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僅有的裝備希望也完全破產。

俄羅斯又想賣米格戰鬥機給中國,這次真的想多了

而即便是米格-31BM引以為傲的高空高速性能和遠程作戰能力,對於中國也已經失去了吸引力——這並非是說高空高速性能和遠程作戰能力對於中國空軍沒有意義,而是目前中國空軍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能夠生產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之一,殲-20的服役使得中國空軍成為了世界上第二支擁有第五代重型戰鬥機的空中力量。殲-20在設計特性上完全基於“4S”標準,不但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還擁有米格-31BM所根本無法媲美的高度機動性。同時,殲-20較為龐大的機身也可以使其具有遠程巡航能力,由此來看殲-20具有米格-31BM任何的設計特性。綜上,中國對米格-31BM感興趣、中國空軍會裝備米格-31BM之類的說辭,只不過是某些俄羅斯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更多軍事文章請關注軍機圖微信公眾號:JJT18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