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才引進這款戰機,如今實戰暴露出缺陷 迎來大變身

戰鬥機 武器 空軍 洛克希德 小飛豬觀察 2017-06-08

中國去年才引進這款戰機,如今實戰暴露出缺陷 迎來大變身

還記得中國去年引入的俄羅斯蘇-35戰機嗎?如今,這款北約代號“側衛-E”的重型戰鬥機將迎來一次大變身。

所有新型飛機在正式投入使用時,都會暴露出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即使是像蘇-35這樣的先進戰鬥機,在高強度的真實戰場上也會表現出輕微缺陷,令人感到煩惱。

對於新戰機而言,沒有比持續作戰飛行更好的壓力測試了。蘇-35的“遠征”設定無疑給專家們帶來了壓力。從敘利亞戰場下來後,俄羅斯立即決定,要根據實戰經驗,對蘇霍伊蘇-35戰機展開修整和升級。中國去年才引進這款戰機,如今實戰暴露出缺陷 迎來大變身

專家率先對蘇-35進氣口處的一組隔板進行了修改和加固。與大多數西方噴氣式飛機不同,俄羅斯飛機通常會在進氣口設有隔板。這些隔板能防止異物攝入噴氣飛機內,損壞飛機引擎。此番改進可以有效提升蘇-35兩臺“土星”AL-41F1S發動機的安全性,無論在多簡陋的機場,蘇-35都能從容起飛。

除此之外,蘇-35還可能在航空電子硬件和軟件上做出一些微小調整,尤其是涉及到空對地作戰的系統。由於該款戰鬥機專門用於展開地面攻擊,更多時候,蘇-35使用的是智能武器和傻瓜炸彈。俄羅斯將會對相關控制軟件和攻擊系統進行改進。中國去年才引進這款戰機,如今實戰暴露出缺陷 迎來大變身

蘇-35還缺一個瞄準吊艙,就類似於洛克希德•馬丁的狙擊手和諾斯羅普•格魯曼的LITENING那樣。目前,只有蘇-34後衛轟炸機具備良好的空對地電光/紅外瞄準技術,蘇-30SM和蘇-35都得依賴雷達判斷空對地攻擊目標的確切位置。

俄羅斯至今都沒能研製出一款自己的瞄準吊艙,我們無法得知俄製瞄準吊艙要多久才能順利問世,也許很快,也許永無止境。

不過,俄羅斯空軍對於蘇-35的設計或多或少算是滿意的。比如說此次,他們就沒有為戰機改用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這是因為蘇-35有一個十分強大的被動電子掃描陣列(PESA)雷達,能幫助它實現精準的目標定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