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告訴你:成功的家教,從這一點開始!

扎克伯格 Facebook 創業 龍應臺 億童父母學院 億童父母學院 2017-08-06

全球最年輕的自行創業億萬富豪、有著“炫娃狂魔”之稱的Facebook(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曾在網上分享過關於親子教育的一些心得,列舉了“壞父母”的11種表現,其中竟然有超過一半的內容都和父母的說話方式有關,一起來看看:

● 如果你的孩子撒謊,其實說明你曾經對他犯過的錯誤反應過度。

●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實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建議多過了鼓勵。

●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那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你總是在公共場合批評教育他們。

● 如果你的孩子嫉妒心很重,那可能是因為你總是拿別的孩子和他們比較。

●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讚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為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注意。

●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那是因為你總是命令他們,不在意他們的感受。

●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祕祕的,什麼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為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告訴你:成功的家教,從這一點開始!

原來不經意的話語傷害這麼大?

這位爸爸的育兒經是否有戳中你的痛點?有時候,我們以為家是愛與溫暖的港灣,卻無意中讓它成為了傷害與痛苦的傳遞通道,正如知乎網友所說:“小時候父母的打擊、嘲諷、責罵,雖然不會帶來身體的傷痕,但聲聲打擊的背後,藏著多少暗暗流下的淚。”

長期被“否定”易造成性格扭曲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提到,孩子是很難區分事實和玩笑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即使我們在責罵孩子時,是抱著幫助他們改掉缺點和錯誤的美好心願,但對孩子而言,這些評價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自我認知。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苛責環境中,他們很容易形成習慣性的自我否定——“我不敢”、“我害怕”、“我不行”……同時,這種過度的羞恥感還會一點點吞噬掉他們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安全感,造成性格扭曲。

負面效應難以用“愛意”抵消

研究顯示,如果家庭中母親是一個性格溫和的人,而父親脾氣暴躁,常常辱罵孩子,那麼母親的慈愛也無法抵消孩子受到的來自父親的消極影響。

同時,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穩定,時而言語溫和、充滿愛意,時而又否定批評、惡意攻擊,那麼溫柔的時刻也很難減少攻擊時刻所造成的影響。因為,當我們心中的煩悶、怒火和失望脫口而出變成利器指向孩子時,這種傷害是帶有持續性和彌散性的。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告訴你:成功的家教,從這一點開始!

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很多家長喜歡看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因為書中不僅有著打動人的“育兒金句”,更記錄著一場深刻的親子交流。在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三十多封信件中,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親子關係是:觀點不同,但彼此理解;真正的尊重,源於開放與包容。

如果你也希望未來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你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能夠並肩同行,那麼就請收下小編整理的親子溝通小技巧,從現在開始尊重和理解孩子,學會心平氣和地與他們好好說話!

1.讀懂情緒背後的“語言”

當孩子莫名的傷心、失落、發脾氣時,也是家長最容易感到無助和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其實,走進孩子的內心,讀懂孩子情緒背後隱藏的祕密,正是高質量親子交流的第一步。特別是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他們還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不妨學會關注、分辨和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接受和認同的。比如:

你一定感到……(情緒)

◆ 你的玩具兔子被摔壞了,你一定特別難過!

◆ 看到小夥伴被別人欺負,我想你一定很生氣!

2.巧妙給出明確指引

很多家長在改變孩子壞習慣或禁止孩子做某事時,常會忍不住氣急敗壞地對孩子發脾氣,並伴隨嚴厲的批評,“不能這樣做,太危險了”、“剛剛才說過的,怎麼又做錯”。這樣不僅容易嚇到孩子,還可能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

當希望孩子遵守規則時,我們不要只是站在對錯的角度居高臨下地呵斥孩子,因為對於孩子而言,感同身受的巧妙指引要遠勝於冷靜理性的判斷分析。比如:

這樣做可能會……(後果),我希望你……(正確做法)

◆ 超市人太多,如果你亂跑,待會兒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拉著我的手一起走,好嗎?

◆ 這裡是電影院,大聲講話會吵到大家,能不能和媽媽一起輕輕地說話?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告訴你:成功的家教,從這一點開始!

3.讓孩子積極參與討論

有時候,家長喜歡直接代替孩子做決定,即使徵求孩子意見,也只是象徵性地問一句:“你要不要……?”事實上,當我們單純地問孩子要不要時,他們很容易拒絕。高情商的父母通常會給孩子出選擇題,通過巧妙設置選項,讓孩子選擇其一,並承擔相應的結果。

孩子在選擇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尊重,更樂意與家人分享自己心中的看法,還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

你是想要A,還是想要B?

◆ 暑假到了,你是想去爺爺奶奶家裡玩還是想出去旅遊?

◆ 你是想現在好好吃早餐,還是不吃飯去房間玩,到中午才能吃東西?

4.恰當的“表揚”與“批評”

當孩子表現絕佳時,大多數家長都會不吝惜誇獎讚美之詞,但是真正考驗父母的卻是孩子表現並不太理想的時候。當孩子因為各種原因表現得不盡完美時,我們既不能否定和打擊孩子,也不要違心地誇獎孩子,應該肯定孩子的努力,幫孩子建立自信,積蓄繼續前進的動力。

當孩子表現出不恰當的行為時,我們也不要停留在指責錯誤或者和“別人家孩子”的對比中,而是要把重點放在希望孩子做出怎樣的改變上。家長可以從描述自己的感受、給幾個提示、講清楚原因和後果等方面,給出合適的建議,讓孩子心服口服地做出改變。比如:

我覺得你今天表現……(鼓勵),因為……

我覺得你今天表現……(問題),希望……

◆ 表揚:雖然今天輸了比賽,但我覺得你今天表現很棒,因為你真的很努力!

◆ 批評:你今天和小朋友相處時不太有禮貌,我希望你好好想想應該怎麼和大家打招呼!

父母與孩子的親密溝通,實際上就是父母與孩子心靈的碰撞。做一位能夠和孩子好好說話的家長,絕對比送孩子任何價值連城的禮物更有意義。願我們收起那些不經意的語言攻擊,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接納孩子,成為更好的父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