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之道(2)尊重:讓孩子願意和你說

早期教育 親子成長 育兒 燕來家教 2017-05-11

談到如何改善親子溝通,我不禁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則故事:

一個小男孩在牆上塗鴉,他的爸爸看到了似乎知道面對孩子專心畫畫生氣是沒有用的,罵他更不管用,但也不能這樣放任他。怎麼辦呢?

爸爸(以欣賞的態度):“你畫的真好啊,爸爸怎麼就一直沒有發現。我們應該把這個帶回去給爺爺奶奶看,你說好不好?”

兒子:“爸爸,我畫在牆上怎麼能夠給爺爺奶奶看呢?”

爸爸:“你真聰明啊,我怎麼沒想到呢,那怎麼辦?”

兒子:“爸爸,那我把它畫在紙上吧?那樣就能帶過去給爺爺奶奶看了啊!”

爸爸:“好!”

兒子在紙上畫完了之後,爸爸帶兒子去爺爺奶奶那的時候果然將畫那給了他們看,而且獲得了爺爺奶奶的大力讚揚。兒子非常高興,很有成就感,回到家後,爸爸提議兒子在牆上畫畫,卻遭到了兒子自己的反對。

兒子:“我不要在牆上畫,我要在紙上畫,畫了帶給爺爺奶奶看!”

禁止孩子在牆上塗鴉這一問題就此得以解決。

在這個故事中,爸爸為了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通過對孩子畫畫行為本身的肯定和尊重,加以溝通達成教育目的。在生活中,僅給孩子講道理是收效甚微的,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根據孩子的心理需求與孩子進行溝通,才能達到引導與教育的作用。

親子溝通之道(2)尊重:讓孩子願意和你說

很多時候,父母自以為的“尊重”孩子,實際上卻是重視自己。父母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其中,是不是有自己的虛榮,乃至家庭的臉面的成分?重視孩子的將來,認為“我是為你好”,其中,依靠的是不是自己單向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父母以“過來人”自居,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替孩子做的決定是正確的,全然不顧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這是典型的對孩子的不尊重。

父母與孩子成長於不同的時代,觀念、興趣、選擇等方面存在衝突無可厚非,但這並不代表父母的想法就是正確的、就是適合孩子成長的,也並不代表父母有權代替孩子進行選擇。特別是在一些孩子考慮全面而周到的問題上,父母切不可因為維護自身的權威與面子,強硬地對孩子施加自己的意志,這樣既會挫傷孩子,也是對其最大的不尊重。

親子溝通之道(2)尊重:讓孩子願意和你說

尊重孩子,即尊重孩子做事的權利,即使孩子在做的過程中總是犯錯,也不要緊,成長的過程是由一個個的錯誤構成的,孩子通過這些錯誤,反而能夠發現問題,刺激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不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生活和學習上的種種困難,總是將其置於自己的保護傘之下,予以太多的約束和禁令,結果只能是“苗枯難活”。另一方面,其實孩子內心排斥這種打著“保護”旗號的束縛,他們渴望實踐,渴望父母給予實踐的機會,更渴望父母尊重他們的實踐。

尊重孩子,即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尊重孩子的提問,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加以重視,嘗試與孩子共同探討問題,或者啟發孩子獨立思考;孩子的“胡說八道”與“信口開河”背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