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生到革命者——記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俞秀鬆

俞秀鬆(坐者右四)、張太雷(站者左五)、瞿秋白(站者左四)、陳為人(坐者左四 )出席共產國際“三大”和青年共產國際“二大”會議期間與各國部分代表的合影

俞秀鬆(1899—1939),是杭州“五四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始人之一,中國最早的共產黨組織——中共上海發起組成員,中國最早的共青團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中國共產黨首次出席莫斯科共產國際“三大”和青年共產國際“二大”的代表。

求學“一師”

俞秀鬆,譜名壽鬆,字柏青,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溪埭裡(今為諸暨市次塢鎮溪埭村)。1908年,俞秀鬆進入父親創辦的行餘初級小學讀書。1913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蕭山臨浦高級小學。

1916年春,俞秀鬆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今杭州高級中學)。1919年5月,北京爆發五四愛國運動,消息傳到杭州,5月12日,3000多名學生在杭州湖濱公園召開聲援北京學生的大會,宣告成立杭州學生聯合會。29日,全市中等以上學校總罷課,開展抵制日貨運動。俞秀鬆是杭州學生愛國運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

1919年10月,俞秀鬆、施存統、宣中華、沈端先(夏衍)等人與浙江省一中的查猛濟、阮毅成,以“一師”校友會的名義,共同創辦了進步刊物《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友會十月刊》(後改名為《浙江新潮》)。11月1日,《浙江新潮》雜誌正式創刊,此刊是五四運動時期浙江宣傳新思想最鮮明的一面“旗幟”,陳望道也稱讚《浙江新潮》是“浙江的一顆明星!”

11月7日出版的《浙江新潮》第2期,刊登了施存統撰寫的《非孝》。文章認為,一味盡孝是不合理的,應以父母、子女間平等的愛代替不平等的“孝”。文章通篇洋溢著對封建舊傳統的反叛精神。此文一出,即引起軒然大波,受到時任浙江督軍、浙江省省長的圍攻和指責,其以“非議忠孝”為名,查封了浙江新潮社,並禁止《浙江新潮》出版;北洋政府也通令各省“立予禁止印刷、郵寄《浙江新潮》”,這就是當時轟動全國的浙江“一師風潮”。俞秀鬆、施存統被迫離開學校。

1920年1月,俞秀鬆到達北京,加入了工讀互助團。但工讀互助團“烏托邦的空想”遇到了困難,不得不在3個月後解散。1920年3月,俞秀鬆南下上海。

黨團先驅

1920年春,陳獨秀入住法租界環龍路老漁陽裡2號,與俄共(布)遠東局代表維經斯基(中國名字為吳廷康)等人多次商議,開始了創建新型政黨的政治實踐。5月,發起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俞秀鬆是最早、最積極的會員之一。

1920年6月,陳獨秀、李漢俊、俞秀鬆、施存統、陳公培5人開會決定成立共產黨組織,這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建黨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發起和組織作用,被稱為中共上海發起組。

為了更加深入瞭解社會,俞秀鬆改名易服,脫下學生的長衫,換上工人的短衣,進入厚生鐵廠做工。他還與李漢俊一起創辦了《勞動界》週刊,這是中共上海發起組向工人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

1920年8月22日,俞秀鬆與陳望道、李漢俊、施存統、沈玄廬等人發起成立中國最早的青年團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俞秀鬆擔任書記,同時他還兼任外國語學社祕書,這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建立的第一個培養青年幹部的學校。1921年3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在上海成立,俞秀鬆擔任臨時團中央書記。俞秀鬆的出色工作,得到少年共產國際東方部書記格林的表揚,稱讚為“中國青年團中最好的一個”。

1921年6月至7月,俞秀鬆作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正式代表,出席共產國際“三大”和青年共產國際“二大”。在共產國際“三大” 會議上,俞秀鬆和張太雷等人一起,挫敗了江亢虎在共產國際爭取合法地位的圖謀,從而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唯一性和純正性,這是中共首次亮相國際舞臺所取得的勝利。

1922年3月,俞秀鬆從蘇聯回到上海,不久,接受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局的委託,赴杭州創建團的組織。4月19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杭州支部在杭州皮市巷3號正式成立,俞秀鬆兼任書記。

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園舉行。俞秀鬆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和杭州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的身份參會,並當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戎馬春秋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開特別會議,作出了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決定。俞秀鬆是黨內最早一批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中共黨員。

1922年10月,經黨中央批准,俞秀鬆辭去團中央書記職務,到福州擔任許崇智部東路討賊軍總司令部參謀處一等書記官。1923年2月,孫中山由上海返回廣州,對所轄部隊進行重新部署。俞秀鬆隨東路討賊軍由閩入粵,先後在東路討賊軍總司令部和廣東省議會總部工作。

俞秀鬆在廣州期間,參加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隨後,返回浙江,開始籌備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在各地開展工農運動。1924年3月,俞秀鬆、宣中華、沈玄廬等人當選為浙江省黨部執行委員,標誌著國共合作在浙江的形成。

俞秀鬆以後又擔任國民會議促成會籌備會主任,他奔忙於滬杭之間,推動了兩地國民會議促成會的建立。12月4日,“浙江國民會議促成會”成立;15日,“上海國民會議促成會”成立;他還主持起草了國民會議促成會章程。

1925年“五卅運動”中,俞秀鬆積極宣傳,動員組織全市的罷課、罷工、罷市鬥爭。

1925年,共產國際和蘇聯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在莫斯科創辦了為中國革命培養幹部的“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即中山大學)。在中共中央選拔的一百多名學員中,俞秀鬆光榮入選。1925年10月28日,俞秀鬆乘船從上海出發,再赴蘇聯。

新疆歲月

1935年6月,聯共(布)中央委派以俞秀鬆為組長的25人到新疆工作。俞秀鬆化名王壽成,在新疆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系統地宣傳革命理論;改組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將其宗旨確定為“全疆各族各界民眾自動的群眾的政治組織”;制定“六大政策”;開展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教育;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培養人才,並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將募得的錢款購買了17架“新疆”號飛機和5萬匹軍馬直接運送到抗日前線,成為支持抗戰的重要力量之一。

1937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400多人進入新疆星星峽,俞秀鬆積極做好迎接和安置工作。俞秀鬆在新疆工作期間,先後擔任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祕書長兼新疆學院院長、省立一中校長、《反帝戰線》主編等職。在這裡,他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愛人,1936年7月28日,他與盛世同(後改名安志潔)結婚,開始了他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

就在新疆的各項工作逐步開展之時,蘇聯的肅反運動卻被無限擴大。1937年,王明、康生從蘇聯回延安,途經新疆,他們誣陷俞秀鬆等人為“託派”。同年12月,俞秀鬆遭逮捕。1938年6月26日,俞秀鬆、萬獻廷等人被一架蘇制軍用飛機押送至蘇聯。1939年2月21日晚,俞秀鬆等人在莫斯科克格勃總部前的捷爾任斯基廣場被冤殺,年僅40歲。骨灰與同時遇害者合葬於莫斯科郊外的頓河墓地。

秀鬆長青

196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對俞秀鬆予以初步平反:“王壽成(俞秀鬆在新疆的化名)早年參加革命,工作一貫積極,對共產主義、對中國共產黨有一定的貢獻……應承認其為烈士。” 這標誌著俞秀鬆在共產黨、共青團的地位得以恢復。

1962年5月15日,黨和國家為表彰俞秀鬆對革命事業的功績,向他的家屬頒發了由毛澤東主席簽署的《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

1983年8月,《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先後刊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黨史研究專家羅徵敬的紀念文章,高度評價俞秀鬆烈士在建黨、建團、推動革命事業發展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標誌著俞秀鬆在共產黨內、共青團內的地位得以恢復。

1989年,中共諸暨縣委、縣人民政府為紀念俞秀鬆90週年誕辰,在他的故鄉溪埭村修建了烈士紀念碑。

1996年8月29日,俄羅斯軍事檢察院正式作出了為俞秀鬆恢復名譽的決定,並寄達了《平反證明書》。至此,這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冤案得以徹底澄清。

(李瑊,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漁陽裡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歷史學博士;俞敏,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副祕書長、上海市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俞秀鬆繼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