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彭年(彭立珊):一代華商的傳奇人生'

"
"
餘彭年(彭立珊):一代華商的傳奇人生

2001年10月12日,坐落在深圳羅湖鬧市的我國第一座個人出資興建的公益性五星級大酒店——彭年酒店,迎來了營運一週年的紀念日。這座樓高58層、面積10多萬平方米、投資20億、具有五星級標準和深圳市最高的空中旋轉餐廳、被稱為深圳第三高樓的大廈,格外受到世人矚目。因為,一年前的今天,這座大廈的主人——著名企業家、慈善家、時年78歲的港商餘彭年先生向世人承諾:大廈每年純利永久性捐獻我國教育、科技、福利事業;每年損獻1000萬元人民幣用作科技教育資金,其中經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批准設立的“彭年科技獎”,將對一批為深圳科技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經營管理者給予重獎。是年,首屆“彭年科技獎”經專門設立的評審機構評定揭曉,18名科技工作者和經營者獲獎,分享總額為350萬元的獎金。

餘彭年先生稱,科技是人類進步的靈魂,設立科技獎是他多年的願望,目的是激發越來越多的人為民族振興而奮鬥,彭年科技獎將辦得一年比一年好,並在條件成熟時擴大評獎範圍,加大資金規模。

年近八十的餘彭年先生,看似五十之餘,紅光滿面,精力充沛。在繁雜的大廈事務管理之餘,驕傲的老人也常在寬敞的大廈辦公室裡搖壺品茗,回顧自己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禁不住感既系之:自己追逐過金錢,也如願以償地擁有了巨大的財富。而在金錢和財富面前,老人更多的是清貧時的豁達、無私、無畏。想當年,自己構思在深圳建一座公益性的大廈,曾遇到過重重阻力。如今,大廈經營已碩果累累。這些財富凝聚過他的辛勞與創造,它來自社會,最後將它無保留地回饋給社會。

這是一種睿智的安排。他不懊悔當年的承諾。

苦難少年

餘彭年(又名彭立珊)祖籍湖南漣源。其父餘麟閣,其母蕭氏。餘麟閣在漣源藍田經商數十年,歷經磨難。軍閥混戰,兵荒馬亂,其父身遭槍擊,險些喪命。1912年,漣源又遭水災,全家八口及房屋財產全部被洪水沖走。水災過後,在父老鄉親的鼎力資助下,父母及兄弟六人才得以團聚,重建家園,繼續從事小本經營。時至今日,餘彭年仍忘不了鄉親們的扶助之恩,父母的叮囑一直銘刻於心:“日後若有出息,一定不要忘記父老鄉親的恩德,為家鄉做幾件好事。”父母病逝前,又將兒女一一叫到病床前,千叮萬囑,不忘報答鄉親。這種不求個人名利、但願助人為善的美德,深深地植根在餘彭年的心中,即使身陷囹圄,也未曾動搖。

1949年,餘彭年在湖南有過短暫的記者經歷後,輾轉來到上海經商。1954年冬天,不料被人誣為“逃亡地主”和“有海外關係”而被判刑三年。

服刑期間,餘彭年因“表現好”和“有文化”,被安排拆閱犯人的外來書信,並加以歸類、分發。餘彭年每每讀到這封封飽醮親情的書信,無不被感動得潸然淚下。想到父母在刀兵水火重重困苦之中的養育之恩與生前囑託,更堅定了餘彭年立意不違父訓,實現父母遺願,回報人間真情的信心。

3年監獄刑期屆滿之前的兩個月,命運之神開始眷顧獄中的餘彭年。

“逃亡地主”被查證不實,“海外關係”也子虛烏有,餘彭年獄釋。

上海已不是安身之地。餘彭年時時刻刻想到的就是回到湖南老家去。餘彭年本想做一番大事業以後回鄉報效鄉親的,但此時此景,孤身一人,身無分文,如何面對家鄉父老?“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少年餘彭年即已立志“遊四方,成大事”,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餘彭年怎能赤手空拳回到漣源?在友人的介紹下,他選擇了當時正值戰亂過後悄然崛起,與上海灘幾與等名的東方之珠——香港。

歷經挫折

1958年,餘彭年經過合法申請批准,從上海來到了香港。

一張通行證,一隻空空的行囊。除此之外,再就是滿腔的熱血。在香港街頭,餘彭年飽受了漂泊之苦。先後做過清潔工、勤雜工、泥水工等。露宿街頭時,被誤認為是小偷而遭到毆打;流浪街頭時,被視為偷渡者而關押;僅僅為好奇而觀看打群架,也被誤認為是同黨而遭到追打……

在顛沛流離中,餘彭年動搖過,後悔過,痛苦過,還曾為不能實現父母的遺訓而想到過自殺。但是,餘彭年卻從來沒有墮落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渴望自己有滾滾而來的金錢,但他更看重的是人間真情與父母的教誨。

許多年以後,餘彭年在給湖南省人民政府的信中寫道:“海外僑胞並不是生下來註定發大財、能成為大富豪。其實,他們大都是憑著一雙空拳、苦打天下起家的。每一塊錢都凝結著僑胞的血汗,飽含著他們的心酸。然而,只要事業有成,他們就不忘為家鄉造福……”

在當清潔工時,餘彭年懂得了怎樣用自己的勞動換來別人的尊重,也懂得了如何尊重別人的勞動;在當勤雜工時,懂得了人與人之間只有競爭才有平等的道理;在當泥水工時,又使他對建築業、進而對房地產業稍有認識。

勤勞、善學、經驗逐步積累的餘彭年得到了一位房地產老闆的賞識。他追隨老闆進入了臺灣房地產市場,且歷練愈來愈深。後來,老闆以“單獨出資、利潤雙方平分”的方式放手讓餘彭年自組公司進行經營。人到中年的餘彭年掘到了“第一桶金”,同時籌劃著下一步掘金之路。一輩子別無嗜好、不賭馬、不沾麻將的他依然保持著習慣性的生活方式,自奉甚儉。為使口袋裡的錢變成更多的錢,他選擇了股票市場。但餘彭年不諳此道,將資金全部投放進去,災難隨之而來,1967年,香港股票從1700點高位狂跌至300點,餘彭年損失2000萬,幾乎是他的整整“第一桶金”!

坎坷崛起

有許多人在遭遇到了如此毀滅性的打擊後,便會一蹶不振。但餘彭年清醒地認識到:金錢是可以失而復得的。

在記者問及“一個人如何才最有可能取得成功”時,餘彭年極快地回答道:“判斷力。”當年在股票市場投機時跌下的一跤,就是因為自己不懂股票,而沒有準確的判斷力。如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有關餘彭年兩個成功的例證,同樣說明了判斷力的重要。

股票投機失敗後,餘彭年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房地產界。

1967年,香港影星李小龍病死,留下一套1000多平方米的豪宅。香港人迷信,認為名氣太大的人住過的房子不能住,所以沒有人敢買。餘彭年當機立斷,從銀行貸款70萬元,自己掏出35萬元,將這棟帶有游泳池的豪宅買下,並裝修一新。爾後,租給外國人住了8年,*租金還清了銀行貸款。到1996年時,這套房子價值達到7000萬元。

1975年,寓居香港的某貴婦去世,餘彭年又花250萬元買下她的豪宅,重新裝修。到1995年,這套房子升值至8000萬元。

餘彭年審時度勢,將這兩棟房子都轉手賣了出去。

奇妙的香港房地產界為餘彭年重新崛起提供了一次次機遇。他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多少年來,沉浮於嚴酷的生意場上的他,始終沒有忘記當年父母的遺訓。1981年,已年過半百的餘彭年思鄉心更切,國門洞開使得他更添回報家鄉的豪情。是年,餘彭年在自書《我的感言》中寫道:人年五十,事業如有成,好比十八姑娘一朵花。人生幾何,應當機立斷,在不影響健康的原則下,想盡一切辦法享受外,如條件許可,當與人為善慷慨助人……

回饋鄉情

1981年,餘彭年回到了闊別整整32年的故鄉——湖南漣源。自此,開始了他回饋家鄉父老的義舉善行……

7年後,湖南省人民政府在省會長沙刻碑銘記他歷年來對故鄉的捐贈:

漣源縣醫院救護車,各種醫療儀器

漣源縣龍捲風救濟款

漣源市立珊學校

漣源市水壩一座

漣源市彭立珊救護中心

長沙五一廣場地道工程

長沙立珊公交線

長沙市彭立珊救護中心

大庸市彭立珊救護中心

上述捐贈項目,摺合人民幣約1500萬元。捐贈偏重在醫療、教育等項目上。而這些還只能算是餘彭年對內地大規模捐贈的起點。

對於在境外摔打了數十年的餘彭年而言,那回饋桑梓的濃濃鄉情,早已昇華為報效祖國的一腔赤誠情懷。

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餘彭年心如刀絞。許多人通過電視見到了餘彭年臉帶歉疚的神色及其解釋: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了他的資金調動,在建中的彭年大廈需要資金。但是,他仍然捐出100萬元……

也許,任何慷慨陳辭都不及餘彭年此時的略顯無奈,更能印證他曾經表白過的那番心跡:“每一塊錢都凝結著僑胞的心血……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把它浪費和濫用。”餘彭年遍施金錢,然而,更多的時候,他卻是“錙銖必較”。在深圳,1991年,他向全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捐贈100萬港元用於獎教助學。3年後,他又向深圳大學捐贈了科研經費200萬元……年年來,餘彭年在內地共捐助興建學校400餘所,無數素昧平生的失學兒童得以重新走進課堂。1991年3月,國家副主席王震為餘彭年頒發接受捐贈證書。餘彭年握著燙金證書時,激動地說:“接受王副主席為我發的證書,十分榮幸、十分高興、十分激動。我所捐贈的微薄款項,只是為祖國的基礎教育事業盡綿薄之力,以報祖國的養育之恩。”創業的艱辛令餘彭年深深體會到“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的人間冷暖,他立下了“寧我助天下人,毋天下人助我”的座右銘,並點滴付諸行動:經常探訪香港老人院和孤兒院、創辦九龍塘護老中心、擔任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永遠名譽會長、國際九龍獅子會會員,並以個人名義成立了“餘氏慈善基金會”等,成為香港知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

壯心不已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餘彭年就在做著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收縮分佈在香港、臺灣及海外的投資。能調集起來的資金都到了深圳,最後集中在“彭年廣場”這座巨型建築上。

操一口混雜有湖南、上海、香港口音的普通話的餘彭年不無驕傲地說:“這座大廈全是我真金白銀拿出來的,一不要還借款,二不欠利息。我還預留了一部分後備資金。這座大廈就是母雞,我把它的全部利潤永久性地捐給社會,70年不變。”餘彭年在他依然耳聰目明的高齡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他的構想。2000年10月12日,彭年酒店正式營業。現在,包括他身邊的人在內,任何人都不再懷疑他所決定要做的一切了。

彭年大廈歷時數年落成了,亞洲金融危機也已成為過去。一份最新的捐助方案在餘彭年的案頭形成。他的決定是:將彭年酒店2000年10月10日至16日的營業額1000萬元全部捐贈深圳高交會,設立“彭年科技獎勵基金”。為保障這項科技獎的長遠運作,餘彭年進一步明確:每年再追加1000萬元,擴大基金規模。

設立科技獎是餘彭年多年的心願。從醫療、教育到科技,清晰地顯示出的正是縱橫海內外商界數十年的餘彭年的目光及抱負所在。

到此境界的這樣一位老人,對金錢、財富又該持什麼樣的認識呢?

餘彭年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孫子,他硬是沒有安排兒孫們介入彭年大酒店的管理工作,反而用高薪聘請了外人管理。問他為什麼不讓兒孫繼承大廈業務,餘彭年說,“我在酒店只給他們一個名譽董事帽子,兒孫們有足夠的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他們要是無能力,大廈的基業會給敗得精光。”

熱心捐助教育、公益事業,卻不為子孫後代遺留巨產。對此餘彭年自有一番道理:“條件許可,當慷慨助人,但切忌多留錢財給後輩。”他說,“兒孫強於我,買樓置業做什麼?兒孫不如我,留錢幹什麼?”老人心中充滿對生活對人生的獨到理解和信念。他認為做父母者,重在教育兒女立世謀生,再給兒女創造一個學習本事的機會,做父母的就盡了“倒孝”了。

餘彭年一再表示,他的捐資之舉並非為了個人揚名,而是真誠地希望能夠吸引和帶動更多的海外僑胞、境外愛國人士都能多為國家盡一份心、盡一份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