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權將減半?聯通終於開始填坑了?

運營商 中國聯通 投資 經濟 課下學堂 2017-05-07

今晨,聯通混改又傳出大消息。

A股股權將減半?聯通終於開始填坑了?

文章稱,多家央企混改大計昨疑似曝光。又稱,外電引述消息透露,聯通母公司聯通集團,混改後對聯通A股持股量將由62.74%減至36%;消息稱聯通計劃引入國有資本,備選對象是中信集團及中國廣播電視網絡等,合計佔股19%;又引入互聯網等領域的多家境內非公營企業及員工持股,共佔20.06%;公眾股東佔24.94%。A股股權調整後,聯通會再通過內部股權交易,實現國有資本對聯通紅籌公司持股60%,其聯通集團持股51.05%。

聯通母公司股權的降低,民資的引入,讓我們看到了一絲聯通改革的希望。聯通近年來企業運營和發展的偏航是否可以得到糾正,聯通面臨內外交迫的困境是否有解決出路?經過這輪混改,是不是意味著聯通終於開始填多年來自己挖的坑了?

A股股權將減半?聯通終於開始填坑了?

第一個坑:能否正視基層員工的生存狀態?

通信行業基層員工的生存狀況一直堪憂,而聯通的員工則表現的尤為明顯。管理層常年受裙帶管理所困,領導的前瞻性與決策能力嚴重不足,基層員工在無能的指揮下常年重複做著無用功,大量基層力量被內耗所困。

員工身份複雜,老郵電員工、合同工、外聘工、勞務工等身份人為的將員工分為三六九等,同工不同酬的差別待遇寒了無數有能力卻被身份所困的員工的心。

普通員工單靠業績的工作能力升遷道路異常艱難,聯通時不時提出的內退、自主創業方案,又讓人不禁感嘆,中國聯通不僅堵死了優秀員工的上升空間,還給挖好了坑備好了鐵鍬等著你自己埋。

網格業績不好怨普通員工需要扣績效,營業部業績不好怨普通員工需要扣績效,市公司業績不好也怨普通員工需要扣績效,全省、集團的業績不好了也怨普通員工,扣績效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需要扣年終獎才行。

剋扣了本來就收入不多甚至處於貧困線邊緣的普通員工的工資來保證公司的利潤,一次又一次的傷了基層員工的心。

A股股權將減半?聯通終於開始填坑了?

第二個坑:能否真正重視網絡質量?

雖然現在的基站已交由鐵塔,但鐵塔負責的僅僅是基站基礎,真正的基站設備、傳輸資源、核心網設備仍掌握在運營商手裡,運營商的發展不僅僅靠的是賣出去了幾張卡,而更重要的是用戶感知如何、網絡質量如何、技術儲備是否足夠。經過10幾年來三家運營商的殘酷拼殺,一張精品網絡在競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國聯通卻一直對網絡重視不夠,對網絡上的投入更是嚴重不足。

從3G時代中國聯通就浪費了一手WCDMA的絕佳好牌,現在的聯通卻依然如故,一方面從集團層面上以行政命令上要求地市嚴格限制向鐵塔提出新建的需求,室分、地鐵、高鐵項目上也是能省就省,能不做覆蓋的就不做,即使各地市的網絡覆蓋的正常需求也時常被集團、省公司以節省投資為由不予批准,從而錯失了大量可以搶佔優質新建站點資源的先機。

另一方面在交與鐵塔維護上又折騰出拆卸BBU於自留站集中放置、2G天線主動拆卸降平臺掛高、3\4G主動合路等諸多方案,種種置網絡安全質量於不顧的行為僅僅是為了抓住鐵塔收費漏洞而節省租費,如此短視的行為令諸多通信業同行為其所不齒。

聯通的種種自我限制手段折騰出來的只能是一張“經濟適用”網絡,能承擔起來的也只是一個“經濟適用”的市場,高端用戶體驗上與另兩家的差距也就不言而喻了。

A股股權將減半?聯通終於開始填坑了?

第三個坑:全員營銷何時休?

聯通領導層彷彿一直沒有把全員營銷當做問題來看待。全員營銷作為公司創業初的特殊時期,可以稱得上是開拓市場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目前隨著電信市場的逐步飽和,全員營銷的效果日益下降,到最後基本上是員工自己把任務消化掉,浪費了碼號資源。

作為一個正規發展的大型企業,各司其事、專業細分和精細化管理才是正常發展的方向。倘若營銷業務未完成就攤派至全公司所有員工,搞後臺的需要賣號、搞網絡的也有手機任務和去學校擺攤,完不成還和績效掛鉤,員工的正常工作如何開展?

為了完成任務,拉完同學拉親朋好友,能發展的幾乎都發展了,實在不行就只能自己花錢,如何能保持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如果收入差就要全員營銷,那網絡質量不好是不是可以全員搞網絡?讓營業廳的員工兼職去抬油機發電,集客的員工去鑽管道穿光纜,綜合部的員工去機房擴容扛載頻,網絡指標完不成也都扣績效,這樣是否可行?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大會戰式的全員營銷,不過是苦了員工,拿著自己的血汗錢來為公司的利潤添磚加瓦。

A股股權將減半?聯通終於開始填坑了?

第四個坑:能不能少坑點老用戶?

中國聯通的各種優惠業務和政策似乎全部與老用戶無緣,無論是前一段大熱的“大小王卡”還是最近的“冰淇淋套餐”,均是如此。似乎將所有的優惠政策全部放在了發展新用戶上面,對多年的忠誠聯通老用戶卻是赤裸裸的歧視。

花大量優惠挖來的新用戶,有多少是從另兩家轉過來的?恐怕不少不過是銷了老號換新號。倘若聯通一直堅持“老用戶與狗不得辦理”這樣短視的行為,必將自食客戶忠誠度降低、存量號碼流失嚴重、ARPU逐年下降的後果,被另兩家通信同行遠遠的甩在身後。

中國聯通作為通信業發展的縮影和其中的典型,我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更多的是愛的越深,恨得越深。伴隨著這次混改,中國聯通是否能夠所有改變,希望值得我們去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