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學習專題】信通院:從世界5G現狀看中國5G路線


【5G學習專題】信通院:從世界5G現狀看中國5G路線


5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4G具有更高速率、更短時延和更大連接等技術特性。5G在大幅提升移動互聯網業務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物聯網領域,服務對象從人與人通信拓展到人與物、物與物通信,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5G重點支持增強移動寬帶、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和海量機器類通信三大類應用場景,將滿足20 Gbit/s的接入速率、毫秒級時延的業務體驗、千億設備的連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和連接數密度及百倍網絡能效提升等性能指標要求。

5G採用全球統一國際標準,通過靈活的系統設計滿足多場景的業務需求。其中,5G新空口(NR)採用全新的靈活體系架構,包括靈活的參數設計和幀結構、新型多址和先進編碼、大規模天線等創新技術,易於擴展支持新業務和滿足業務的差異化帶寬需求;同時,5G核心網絡採用服務化架構(SBA)、網絡切片、能力開放、多接入邊緣計算(MEC)等新技術,實現硬件通用化、軟件模塊化,進一步實現控制和轉發分離,利用友好開放的基礎設施環境,為不同用戶和垂直行業提供定製化的網絡服務,構建資源全共享、功能易編排、業務緊耦合的綜合信息化服務使能平臺,以適應多種行業需求。

2019年被認為是5G發展元年,主流運營商紛紛加速5G網絡部署。全球主要國家2020年左右將陸續實現5G商用。目前,系統設備方面,5G基站與核心網設備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日趨成熟,符合商用主要功能要求的系統設備已研發完成;終端設備方面,5G時代終端呈現多元化特徵,包括手機、室內和室外客戶終端設備等,以後還將拓展到可穿戴設備、無人機、工業設備等多種領域,我國多家企業已發佈首款5G手機。

另外,當前我國5G發展面臨複雜的國際環境:一方面,各國政府高度重視5G發展,積極推動5G商用規模部署;另一方面,我國在5G技術、標準、產業方面的發展,引起了美國及其盟友的擔憂,以安全為由對我國企業進行打壓,給我國5G產品國際化帶來不利影響。

全球5G發展現狀

世界主要國家5G發展現狀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運營商正在積極推進5G商用部署。運營商初期推出的業務應用以增強移動寬帶類業務為主。

美國在2018年9月推出“5G加速發展計劃”,在頻譜、基礎設施政策和麵向市場的網絡監管方面為5G發展鋪平道路。該計劃主要內容如下:一是採取措施為5G服務提供更多頻譜,向市場投放近5000MHz的5G高頻頻譜,並在中低頻段以及免許可頻段為5G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二是加快對小型蜂窩設施的各級政府審查,鼓勵私營部門投資5G網絡;三是更新5G相關法規,鼓勵投資和創新,並確保美國5G通信供應鏈的完整和安全。目前,繼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Verizon成為首個5G運營商之後,AT&T也於2019年4月9日宣佈將其5G網絡部署再擴展7個城市,加上之前的12個城市,其5G網絡覆蓋將達到19個城市,另外,T-Mobile和Sprint也將陸續推出5G商用服務。

韓國三家電信運營商於2019年正式推出5G商用服務。2019年4月8日,韓國政府舉行“5G+戰略”發佈會,宣佈將推進國家層面的5G戰略,打造世界一流的5G生態圈。

日本運營商計劃在2020年商用5G,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以eMBB為主的應用研究。日本總務省定義了13種5G應用,重點研究車聯網、遠程醫療、智能工廠、應急救災等應用的新型商業模式。

瑞士電信在2019年4月11日舉行的“5G商用發佈會”上正式推出5G商用服務,其5G網絡基於3.5GHz頻段,商用業務包括VR/AR、在線遊戲以及固定無線接入等,目前已覆蓋50個城市和村莊,計劃在2019年年底實現對瑞士所有城市和村莊的5G網絡覆蓋。

我國5G發展現狀

013年2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成立IMT-2020(5G)推進組,在推進組的積極推動之下,2017年11月出臺了中國5G中頻頻率規劃方案。另外,在推進組框架下,國內外企業共同參與了5G技術研發試驗和產品研發試驗,並於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了5G技術研發試驗的3個階段測試驗證工作,包括關鍵技術、技術方案以及系統組網等,目前5G系統設備已具備商用條件,終端產品也日益豐富。

為了推動我國5G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當前業界正在開展5G商用試驗,探索融合應用,為5G規模商用打下技術和產業基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在多個城市進行5G規模商用試點,2018年9月,北京正式對外開放國內第一個5G自動駕駛示範區;11月21日,重慶首個5G連續覆蓋試驗區建設完成,5G遠程駕駛、5G無人機、虛擬現實等多項5G應用同時亮相。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5G標準進展

5G國際標準主要由ITU和3GPP研究制定,ITU定義了IMT-2020八大關鍵技術指標,其中峰值速率、移動性、時延和頻譜效率是傳統的移動寬帶關鍵技術指標,另外針對5G新增了4個關鍵指標,分別是用戶體驗速率、連接數密度、流量密度和能效;3GPP通過制定R15和R16兩個版本的標準來滿足ITU IMT-2020全部需求,其中R15為5G第一版本,聚焦增強移動寬帶業務和基本的低時延高可靠業務,R16為5G增強版本,將支持物聯網等垂直行業新業務。

2018年6月,3GPP發佈了5G R15標準,基於5G NR和服務化架構的5G核心網支持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網絡能力開放等新技術、新特徵;2018年12月,3GPP發佈了完整的R15標準,支持更多組網架構,支持4G基站接入5G核心網,以快速提供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業務能力。

按照3GPP整體規劃,3GPP將於2019年年底發佈5G R16標準,5G R16標準在增強移動寬帶業務能力和基礎網絡架構能力的同時,重點提升對垂直行業應用的支持,包括多天線增強、載波聚合與大帶寬增強、終端節能、定位增強、移動性增強、服務化架構增強、智能化運營、切片增強、5G車聯網、低時延高可靠(uRLLC)增強、工業物聯網增強、切片安全、5G CIoT(蜂窩物聯網)安全、uRLLC安全等內容。

我國高度重視5G標準制定工作,國際方面,基於ITU和3GPP框架,在5G R15的基礎上,積極開展5G後續國際標準研製,引導5G國際標準創新,主推靈活系統設計、大規模天線、服務化架構等重點技術方向研究,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國際標準,並進一步加強創新技術研究,推動5G增強技術的標準化;國內方面,結合我國市場需求,加快研製國內5G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5G未來發展趨勢輸入標題輸入標題

可以預見,5G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將遠超3G和4G,將給汽車、工業製造、醫療、物聯網等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5G正處於商用部署初期,增強移動寬帶類的生活娛樂應用會最先得到普及,如高清視頻、沉浸式內容、增強/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在線遊戲等。不久的將來,將會滲透到各行各業,比如,無人駕駛、無人機、遠程醫療、智能機器人、智慧城市等。5G的生命力在於萬物互聯的創新應用。目前來看,在應用方面未知遠大於已知,隨著5G商用網絡的部署,將有更多超乎想象的潛在可能性有待挖掘。

未來,我國將調動產學研用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進5G網絡商用部署和業務應用推陳出新;加快5G網絡建設,持續推動5G技術標準化工作,不斷完善5G相關標準;進一步加強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全面深化5G國際共識,推動國際合作;推動5G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探索新需求、新技術、新模式,構建開放共贏的5G全球產業生態。

山西網警巡查執法


網警網上巡查執法,網絡犯罪防範警示提示,網上違法行為告知警示。網上違法犯罪信息舉報網址:www.cyberpolice.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