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樂視生態倒下了,樂視雲盤將於6月底關閉個人服務

雲計算 樂視 360雲盤 英雄聯盟 投資潮 2017-06-09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樂視陷入資金危機的“風頭”才剛剛被阿里巴巴與順豐之間的撕逼大戰蓋過,這邊樂視生態下的又一分支業務“起火”了。

又一個樂視生態倒下了,樂視雲盤將於6月底關閉個人服務

昨日晚上,樂視雲盤在其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將停止個人雲盤服務,請廣大用戶在2017年6月30日前進行數據備份。這是繼去年5月份宣佈暫停視頻上傳服務之後,樂視雲盤第二次發佈停服公告。

停服不過是順水推舟

提及樂視停止雲盤服務的原因,樂視雲盤方面表示,是由於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雲盤存儲傳播盜版、淫穢色情等非法文件導致的。

這個說辭,勉強算是樂視停止個人雲盤服務的主要原因吧。

之前萬濤離開IBM,來到樂視雲安全中心擔任總經理的時候,就曾表示過:樂視雲團隊當前最大的挑戰是內容安全,這個內容超越了傳統單純黑客層面的對抗,包括像編解碼、內容、鑑黃,用戶隱私,範疇劃分得更大。

也就說,雖然樂視雲在資源和流量上頗具優勢,但是在內容安全控制方面卻遠遠不到位。這一天的到來,是早晚的事兒。

事實證明,萬濤的顧慮是對的,樂視雲的內容安全問題一天不解決,被關停的風險就一直存在。所以,在近兩年網盤市場存活空間越來越小,國家對網盤內容安全的監管越來越嚴的情況下,萬濤9年的信息安全從業經驗,也沒能讓樂視雲盤在內容安全方面得到極大的改善。

當然,關於此次停服公告,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是由於樂視雲盤個人雲盤服務利潤空間不大,成本卻居高不下,因此停服不過是“順水推舟”,及時止損。

又一個樂視生態倒下了,樂視雲盤將於6月底關閉個人服務

F君對這個說法也表示認同。最初,關於樂視陷入資金鍊危機、樂視體育“錢荒”等負面消息,大都來自外界揣測,賈躍亭也從來沒有正面迴應過這個問題,只是承認樂視缺錢,但具體欠多少錢,誰都不知道。

之前曾有媒體報道樂視目前欠債有263多億,這個數字有待考證,但近日樂視因拖欠寫字樓租金和物業費,導致員工無法進大樓辦公;另有50餘家供應商在樂視大廈樓下討債的消息,都一一坐實了樂視的確缺錢的事實。

連物業費和房租都付不起的公司,更別提繼續為樂視雲盤燒錢了。說樂視雲盤燒錢,也不是毫無根據。

樂視雲最風光的時候,莫過於2016年3月3日,當時樂視雲宣佈完成了10億元A輪融資,成為全球雲計算產業中首輪融資金額最大規模的公司,融資後樂視雲估值超70億元人民幣。

在雲盤市場風生水起的時候,樂視更是喊出要做“生態雲”的口號,要對CDN和行業雲採用免費模式,並宣稱樂視雲盤“上傳文件,無大小限制”、“無限空間,永久免費”。如今看來倒是啪啪打臉了。

樂視的資源和流量的確龐大,CDN也很厲害。大家肯定想問,這麼牛逼還永久免費服務,樂視雲盤都靠什麼賺錢?F君想說,這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以免費的名義,不斷給用戶輸送容量,墊付的CDN費用只是暫時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大量的視頻內容,以此來獲得更多的流量和市場競爭力、市場佔有率。

而前期的所謂“免費”福利,都需要大量的燒錢,只是樂視雲盤沒想到燒完10億融資之後,國家就出手整頓了,所以到了2016年各大雲盤服務商無一例外“撲街”。

所以,可以猜測從去年開始,樂視雲盤就已經不是樂視生態裡具有造血能力的分支了,雖沒有完全關停,但也是勉強維持。

這也是賈躍亭的一個弱點,孫宏斌在入駐樂視的時候就說過,樂視有很多不賺錢甚至大虧損的業務,但是賈躍亭卻一個都沒放棄,一心只想著完成自己無敵的“生態夢”,不懂得刪繁就簡,這也是導致樂視越虧越大的根本原因。

慘淡的雲盤市場

且不說樂視雲盤接下來會不會被樂視砍掉,就算繼續保留,樂視雲盤在雲盤市場上生存也是舉步維艱。

2016年可謂是中國雲盤市場“哀鴻遍野”的一年。雲盤服務本是為了方便視頻和個人信息的儲存,為信息生活提供便利而存在的。但是隨著“雲盤”概念的不斷商業化,以及資本家們對它的過度吹捧,導致雲盤市場出現混亂。從內容監管到網盤服務版權,一度失去控制,於是就有了後來網盤政策的出臺。

2015年10月,國家版權局發佈《關於規範網盤服務版權秩序通知》。自此,國內網盤政策開始收緊。2016年3月份起,國家五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全面打擊利用雲盤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網盤企業全面迎來關停危機。

根據艾媒網統計,僅2016年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先後共有七家雲盤服務提供商關停自己的雲盤,紛紛轉型止損。其中備受關注的360雲盤轉型為企業雲,為中小企業提供存儲服務,迅雷則轉型為個人視頻服務工具。

有公開數據顯示,截止至2016年底,中國網民人數達95%左右,在雲盤興起的高峰時期,有一半的中國網民使用雲盤服務。

然而在關停潮的衝擊下,個人雲盤市場一度遭到嚴重衝擊,用戶數量不斷下滑。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個人雲存儲用戶規模下降12.4%至3.96億人。

今年2月份360雲盤正式關閉上傳及個人雲服務,並宣佈將退還繳費用戶的相關費用,也意味著個人網盤市場的洗牌還沒結束。同時,樂視雲盤接下來面臨的也會是同樣的情況,除了關停服務還得退錢。

又一個樂視生態倒下了,樂視雲盤將於6月底關閉個人服務

(來源:樂視社區網友評論)

早就在第一波關停潮中,就及時剎車轉型的雲服務商還好說,至少風波過後還有翻盤的機會。樂視雲盤既關停服務又不轉型,業務收入從哪兒來?再加上屢遭用戶吐槽的“渣渣服務”,沒有樂視資金支持,不知道樂視雲盤還能撐多久。

樂視雲還有戲嗎?

樂視都成這樣了,樂視雲還有戲嗎?F君想說,還是有戲的。畢竟之前燒的錢不是白燒的,樂視講(chui)故(niu)事(bi)的本事不是白瞎的。

樂視雲計算公司CEO吳亞洲曾經說過,“樂視雲是一個視頻雲,首先服務樂視的生態本身;第二是商業服務,為一些想做視頻,比如傳統廣電客戶、熊貓TV、快手等,把我們的資源和經驗複製給他們,並做一些創新,來為他們提供服務;第三塊,會做一些創新嘗試。”

第一塊和第三塊就不說了,至少根據樂視雲目前的經營狀況,似乎做的都不怎麼樣。我們來說樂視雲的商業服務這一塊。就像樂視雲信息安全中心總經理萬濤所說的,“阿里有云沒端;騰訊有端(是指微信這種端)也有云,但它沒有硬件;百度也有云,但是端那塊它不適合做聚合,分事業部;華為是強端,但也是分的。”

而樂視雲首創了 VaaS(Video-as-a-Service)模式,採用的是平臺+雲+端的模式,所以這樣的模式下資源相對比較集中,能夠為企業客戶及個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內容匯聚、內容發行以及衍生服務。這正是樂視雲的優勢所在,只是一直以來樂視雲並沒有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把精力都放在了講故事上。

如果樂視雲能夠和360雲盤、騰訊微雲一樣,進行業務部轉型,深耕商業服務,比如幫助企業優化它的風險管理,提升業務增值水平,甚至讓用戶享受到一些優質的延伸服務。適當地做一些改變,都比“坐吃等死”的好。

另一方面,樂視雲作為全球首個基於產業鏈垂直整合、全面開放的跨行業、全終端視頻雲服務生態系統創立者,其在商業競爭中儲存的資源優勢還是依然存在的。

又一個樂視生態倒下了,樂視雲盤將於6月底關閉個人服務

據瞭解,樂視雲發展的巔峰時期擁有全球第一個全面支持4K和H.265新一代視頻技術的中立的企業級視頻雲開放平臺;全球範圍擁有650個CDN節點、10Tbps出口帶寬,可以為用戶製造清晰、流暢、的視頻播放體驗,為各行各業提供視頻服務平臺和技術資源。

據公開資料顯示,樂視雲全球覆蓋數十億用戶、擁有4000多家企業客戶,每年可為其節省數億元的視頻系統構建、帶寬等成本,幫助企業用戶改善商業模式、提升業務成效。

以國民老公思聰的熊貓TV為例,2016年5月份盛極一時的英雄聯盟MSI決賽,熊貓TV作為獨家直播平臺,其背後的核心供應商就是樂視雲。

瞭解視頻行業的人都知道,直播電競遊戲的要求比直播演唱會的要求還要高,因為電競遊戲直播不僅對視頻質量有要求,網絡質量也同樣重要。其中卡頓比則是衡量一個視頻播放質量的重要數據。

根據熊貓TV監測顯示,在7*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中,樂視雲的卡頓比維持在1%左右,這是卡頓比數據首次保持在1個百分點左右,而目前業內普遍的卡頓比均維持在5%左右。

此外,熊貓TV還比對了多家客戶的CDN最終評測結果,測試表明樂視雲打敗了金山雲、帝聯、藍汛、快網等其他服務商,將直播核心技術指標——卡頓比,從遠低於客戶預期的水平降低了80%。

由此見得,樂視雲不僅技術保障和服務保障方面表現良好;在衛星直播、雲技術、雲存儲支持等服務方面的資源優勢,也是不容小覷的。

也難怪樂視體育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視頻體育界“一顆耀眼的明珠”,F君想這除了與樂視體育龐大的轉播資源有關,更離不開被樂視雲背後強大的技術支撐吧?

至少有了樂視雲的支持,樂視體育才能打破了以往電視直播的單一觀看模式,支持最多九路直播信號直播,供球迷選擇,讓用戶可以憑個人喜好在樂視平臺上同時觀看多場比賽直播。

所以說,樂視雲的價值依然存在,只是如何利用好自身的資源優勢,將流量變現?這一點,似乎樂視從來沒有學會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