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上清大洞真經》,一名《三十九章經》,由《黃庭經》發展而來,為道教上清經系之首經,且為上清經籙派的重要經典。

上清派稱之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說若得《大洞真經》,不須金丹之道,讀之萬遍,便可成仙,因此歷代傳授不絕。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此經以歌訣形式敘述存神法,強調存思、誦經,而且重視咽津服氣,微祝書符,三十九章中均有一道玉符,由此反映了上清經系的修真特點及煉養法則。在道教修真諸法中,如內丹、存思、導引、服氣等均與《上清大洞真經》有關,此經集諸法於一體的眾術合修的煉養方法為茅山派主要修道途徑。

此經在唐宋以前影響很大,其後因內丹術之興起,影響漸衰。但經中的穴位名稱及氣血津液、人體結構觀念,多與傳統醫學相通,對研究道教的養生氣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大洞真經》在北周武帝時被禁,後來在元代又一次被禁。但它為人們研究早期道教上清派煉養法以及道教道派的形成,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下附大洞經:初看可能不解,但時常詠頌,潛移默化,定會有所提升,雖然不若古人所云:讀之萬遍,便可成仙

如此玄奇,但養生健體之事卻有無疑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序事

真陽帝賓老,受事會玉皇,

滅魔除穢屍,百司詣絳宮,

逸宅丹玄內,五氣結十方,

七轉司命至,三回召仙宮,

泰山主鬼者,急校三官中,

十德初成基,同飛七覺元。

序源

紫清毓華林,長眠太無外,

玉房大寶雲,九扇胞胎內,

蒼玉斌來生,衛此長夜會,

五靈度符籍,九統合九光,

太玄居玉清,紫陽發萬生,

玄精育九靈,元父結胎仙。

祥源

高上洞無,元生九天,

氣祖太無,眾風映玄。

曾親絕散,四清睹閒,

帝一上景,連眾攝煙。

長契一運,七世投閒,

託靈屬命,華灼自然。

胎田邃路,世發玉蘭,

靈光八輝,萬神俱生。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入門

高上宴紫清,五老輔玉根,

太素拂渺景,合符帝一尊,

白帝皓玉漿,回金太霞清,

度我死戶閉,拔出三途生,

十通由斯生,妙行由此興,

洞明光景中,帝一真玄經,

求道

玉虛順玄歸,天晨金霄遊,

朗朗生帝境,頃爾駕玉洲,

左撫命神童,右弼命書符,

明真煥九霄,三日映玄敷,

千景並生矜,內有幽寥無,

令我得長生,千劫始一週,

黃錄保劫仞,披錦入神邱,

太一務命根,公子召合符,

十回度初心,得入大信根,

守道

玉帝玄上幡,制命九天玄,

七覺乘妙道,歡熙神風還,

飆燦北停華,紫英列東班,

琳和九霄外,玉符徵太玄,

三素生泥丸,發耀金靈間,

元君誦萬遍,一心守衛專,

十善生玄中,度厄而自然,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保元

太真統九氣,洞景寄神通,

玉帝乘失霄,綠霞煥金墉,

上館雲珠內,仰接無極中,

靈闕太漠下,靄靄竟衝空,

冥化混坎離,一玄寂火空,

寂滅高洞上,玉宸保大洞,

西拔六祖根,南解累劫凶,

體矯萬景波,神王攝十方,

大歸返胎元,三合乘天龍。

明玄

紫精太無中,三元上景衢,

秀朗大寶輝,昭昭扇帝敷,

伯史啟三素,帝臨登玉虛,

慶氣育五雲,司命神明初,

十華妙行仙,制魔生六明,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通微

太玄天地通,浮雲不通入,

神宗理靈襟,龍山秀玉峰,

金房鬱明霞,九天為高宮,

黃庭涉北元,元父在回明,

朱晶啟明師,幽寥登上清,

參透玄中妙,長保大洞經。

通微

辰中五景氣,三秀登霄庭,

滄臺飛羽輪,迎延道已成,

司命奉帝書,號曰玄度卿,

保生太霞宮,列賓館玉清,

命門合津延,守我身常寧,

左攜元數君,右攜朱鬱靈,

太玄度迷覺,遍施大洞文,

紫華領胎仙,元命真中神。

通微

金闕上景氣,十方暉紫煙,

三合太一尊,帝招太元神,

七轉召嶽真,玉符告三官,

拔籍三途下,受生高上辰,

太帝八靈王,一化回慶雲,

桃君守六合,謹精衛泥丸,

太清八景觀,古德真文宣,

保守神中神,元命而自然。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度厄

太素三華氣,景登廣寧堂,

玉京表玄籍,守命核道康,

迴風散萬魔,金符超廣鄉,

撫御地下戶,保守長生王,

轉入上仙門,八景齊洞陽。

明洞

皇上超無景,輪轉九耀停,

迴風混帝心,八景運常寧,

廣霞參神天,五帝散日精,

液逸玄中膜,血凝五華平,

體寶圓珠映,流耀瑩光形,

號為壽逸阜,亦曰澄源亭,

俱滅三惡機,啟籍登大明,

令我保仙真,仙綬披綠青,

解禍冥途中,祈福超上靈,

度世登玉清,累祖返胎嬰,

洞觀無礙空,元始通其明,

驪珠現真形,內外洞照清。

通明

太陽化五辰,紫霄歸元路,

元君保容重,守胃塞死戶,

金符煥北華,玉宸拔六度,

帝真灌上升,斷息三途苦,

洞明清淨光,帝心大神通,

命宿出自然,根本源由中,

未來及他心,一切無礙融,

洞源與洞明,萬道由通生。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還元

養精上華氣,太微玄景童,

神化玉室內,飛羽逸紫空,

日為三才貴,奉符照地中,

開關把金節,閉戶扣瓊鍾,

滅魔三酆野,招靈上清宮,

冥冥窮陰關,聚精六合中,

及老變皓形,發白返童容,

洞源清淨光,操持有其功,

咽液生萬神,神水華池融,

湧泉灌而潤,往來無有窮,

道成周而始,天根常茂豐。

化幽

玉宸九天司,太上大道君,

常保向化人,九回鏡中清,

解帶玉映室,乘景入四明,

提撕日中主,勤宣月中神,

太一召天魔,帝君校萬精,

拔擢死籍氣,越度仙黃庭,

帝立三關上,八風舞神兵,

洞微無窒礙,化及眾幽靈。

化幽

太清浮絕空,三天保神符,

日中開五暉,大地恩無窮,

捧籍登大明,受錄金華樓,

五臟植玉根,氣通生清明,

定和妙明覺,玄息自長生,

真經|道教三奇的第一奇,《大洞真經》

化幽

太極元景王,拔出一切魂,

九玄解重劫,六合得上升,

徘徊秀華下,俯仰化五靈,

飛仙升玉堂,形神回孩嬰,

洞虛清和淨,華通引玄明,

化幽

無極真仙機,洞中保元氣,

正位左右仙,長生虛靈世,

洞有五符籍,玉宸得合一,

魂生太元中,魄受吾道密,

從茲化幽無,七氣永無滯,

靜真明至理,至老長不易。

—————分割線—————

寫在最後:餘借工作之餘,立此號,雖為興趣,旨在分享。樹中華傳統文化,亦為有興致者做交流之門,聚集之院。然收入並菲,特懇對吾之文,有感、有用的朋友打一些讚賞,賣麵皮於此,求些動力^-^

另:本人小說《西遊混沌紀》連載中,如有喜歡的朋友點擊‘瞭解更多’可以一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