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乾隆 清朝 白玉 故宮 飾迦收藏 2018-12-16

清代玉器,尤其是乾隆玉器,是中國古代玉雕藝術的高峰。乾隆玉器選材精良、器形規整、設計巧妙、意境高雅、雕工精美、新品迭出,玉器製作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清皇家玉器,數量多、品質優,代表了我國古代玉器發展的巔峰。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由安徽博物院、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的“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珍藏清代宮廷玉器特展”從故宮博物院藏近一萬九千件(套)清代玉雕藝術品中,遴選一百件(套)精品,分為“受命於天”、“玉不去身”、“清室雅伴”、“幾暇清賞”、“含英咀華”、“法相梵音”六大單元,以玉器功能為經,材質、工藝、造型、紋飾、內涵、包裝為緯,立體展示清代玉雕藝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並由近及遠,體味中華玉文化的淵源有自和綿延不絕。

讓我們一起走進展廳,感受這紅色宮牆、黃色琉璃瓦、青灰色牆磚所營造出的莊嚴肅穆、尊貴祥和的皇家氛圍,置身於那歷經了數百年興衰榮辱,充滿著神祕和傳說的重重宮闕,穿越時光長河,傾聽溫潤華美的玉器所講述的神祕而真實的清代宮廷文化,感受故宮數百年豐厚的文化底蘊。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交龍鈕“敕命之寶” 清初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交龍鈕“聖祖皇帝諡寶”

清 乾隆元年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交龍鈕“太上皇帝之寶”

清 乾隆六十年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交龍鈕“慈安端裕皇太后之寶”

清 同治十一年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乾隆元年上聖祖諡冊

清 乾隆元年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同治十一年上慈安端裕皇太后徽冊

清 同治十一年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御製圭瑁說》碧玉圭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描金雲龍紋特磬——南呂

清 乾隆二十六年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特磬依清制十二律琢磨而成,十二枚一套,以磬體大小調節音高,磬愈大發音愈低,每枚按樂律單獨懸掛,與編磬配套使用,故稱為特磬。特磬是清宮中和韶樂專用的禮樂重器,而中和韶樂專用於壇廟祭祀和殿陛典禮,是天地尊神和帝后至尊身份的象徵。中和韶樂演奏時,每奏一句,先擊鑄鐘一聲,以宣其聲;一句結束,擊特磬一聲,以收一句之韻,即孟子所謂“金聲玉振”。精緻輝煌的特磬,是中國古代儒家禮樂文化一脈相承的體現。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甪端式薰爐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谷紋璧 清中期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乾隆御題詩大盤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螭龍紋帶扣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龍首帶鉤環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黃玉異獸首螭龍紋帶鉤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金裡囍字扳指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嵌寶石扁方 清

扁方是滿族婦女梳“兩把頭”時起固定頭髮作用的用具,均作扁平一字形。清代宮廷中后妃所用扁方則賦予了更多的裝飾性,用料極其講究,材質主要為玉、翡翠、黃金、玳瑁等。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子岡款黃玉“竹林七賢圖”牌

玉佩背面開光內琢刻七律詩文一首:“山公愛飲世爭傳,一飲八斗方兀然。阿戎飲興亦翩翩,酣暢黃公酒爐前。風流應不減群賢,中散酒熊更堪憐。醉如玉山頹其巔,此中誰解識真仙。”末署“子岡”二字。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雙鳳紋佩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長命百歲鎖式佩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花鳥紋花囊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鳩形杖首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仙人捧瑞圖杯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荷葉花插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嘉慶御賞款白玉風字形硯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墨瓶筆室 印度 18世紀

墨瓶筆室是印度的文房用具,造型獨特。紫檀木匣表面鐫刻乾隆帝御製《詠痕都斯坦玉墨瓶筆室》:“削木中書擬管城,橫行卻向左而行。宛看琢玉成筆室,更介為瓶貯墨卿,點染謄章工述事,取攜湊便恰恰情,非珍新樣兼精玖,用識同文異獻荊。乾隆戊子仲春月下浣御題。”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梅花四方委角筆筒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三峰筆架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高浮雕龍螭紋水丞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子昂款白玉鳴鳳在竹圖臂擱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菊瓣紋爐、瓶、盒三事 清

爐、瓶、盒三事指的是焚香用具中的香爐、香盒、小瓶(或稱箸瓶、鏟瓶)。爐、瓶、盒三事盛行於清代乾隆時期,數量很多,造型各異,大多為仿古式,表面紋飾極其豐富,是書房中普遍使用的薰香用具。成套使用時,爐內燃香,瓶內插放金屬的鏟、箸,盒內貯存香料。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透雕牡丹紋花薰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山水人物圖香筒(一對) 清

兩件香筒合起來展示的是“漁樵耕讀”:在歷史典故中,漁樵耕讀指的是姜子牙蟠溪獨釣、朱買臣賣薪攻讀、虞舜歷山耕田、王冕牛角掛書的故事。漁夫,樵夫,農夫與書生,是中國農耕社會四個比較重要的職業,代表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白玉八寶紋繩樑花籃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雲龍紋三鑲紫檀木冠架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八仙圖如意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三星圖插屏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黃玉魚龍形花插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合巹杯 清 乾隆

合巹(音jin),巹是瓢之意,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個,用作飲酒,叫做合巹。合巹始於周代,後代合巹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來盛酒必是苦酒,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徵夫妻合二為一,已結永好,而且也含有讓新郎新娘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禮記》所載:“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黃玉鷹熊尊 清 中期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瓜蝶紋罐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御製題攜琴訪友圖》山子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御題趙孟頫浴馬圖》山子 清 乾隆

“浴罷青溪系綠楊,輕爬細刷圉人忙。昂頭嘶處秋風颯,寫出名駒意飛揚。”趙孟頫是元代著名畫家,《浴馬圖》為其作品之一,《御題趙孟頫浴馬圖》系乾隆帝之題畫詩。清代乾隆帝提倡仿古和有文化內涵的畫意之作,山子、插屏等常常鐫刻山水、人物、花鳥或詩意畫,陳之內廷居室中,神遊山水茂林之間,觸發思古之幽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墨玉青玉松竹梅紋三孔花插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翡翠如意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海水雲龍紋洗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夔龍形佩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乾隆御題白玉仿古蚩尤聯環 清

環內填金陰刻楷書乾隆所作《詠開合玉環》,乾隆帝一生十分喜愛玉器,詠玉詩有八百餘首,但這類詞作十分少見,借物詠懷,真情實感溢於言表,展示了乾隆帝難得一見的填詞才華。“合若天衣無縫,開仍蟬翼相聯。往復難尋端尾色,形底是因緣。乍看玉人琢器,不殊古德談禪。霧蓋紅塵溫句可,思莫被情牽。 ”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花卉紋盒 印度 17—18世紀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痕都斯坦青玉花耳蓋罐 莫臥兒帝國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瓜式鼻菸壺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白玉雙貓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白玉螃蟹魚簍形尊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白玉十二生肖 清

十二隻動物均穿著寬衣大袖的長衫,其中鼠持書卷,牛持拂塵,虎拿花籃,兔左手拿萬年青,右手握摺扇,龍託寶珠,蛇袖手,馬持扇與拂塵,羊捧卷,猴握棒,雞雙手捧太極,狗右手握拳,左手持紅纓矛,豬左手挾弓,右手持箭。各具神態,生動可愛。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鏤雕仙人獻壽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執如意倚坐仕女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三羊開泰圖洗 清

洗為文房用具中洗筆的用具。清代玉質洗多種多樣,造型別致。此器器壁較薄,壁外薄意山水,製作工藝高超,構思生動活潑,是難得的玉中精品。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乾隆御題青玉碗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几案式墨床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御題青玉填金水仙花紋方盒 清

琢玉相金態,

出塵絕代仙。

王孫如解佩,

合是洛川邊。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填金御製開泰說雙面硯屏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御製文房四事詩冊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白玉雙陸棋子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翡翠光素碗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花卉紋碗 清 乾隆

玉質碗在清代宮廷的使用非常廣泛,數量上可算得上是玉器之最。玉質主要是青玉、白玉,造型多樣,主要運用浮雕、陰刻、填金等技法,有的僅在表面飾紋,有的碗內外均雕琢紋飾,還有的刻有乾隆御製詩及款識。玉碗的加工技術水平在清代中期達到了鼎峰。雖然玉碗大部分都是實用器,但類似這樣的玉碗已經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實用價值,轉而成為清代宮廷重要的陳設品。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單螭耳橢圓杯 清

螭(音chi):是古代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屬於一種沒有角的龍。在中國古建築或器物、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嘴大、肚子能容納很多水,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稱為螭首散水。盤螭,則是其兩兩盤卷的樣子,曹植《桂之樹行》即有上有棲鸞,下有盤螭的句子。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螭紋杯盤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茶杯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金託蓋碗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填金百壽蓋碗 清

青玉,質佳。蓋頂及碗外採用陰刻填金工藝飾篆書“壽字”一百二十個,間飾勾雲紋。這類碗俗稱“百壽字碗”玉蓋碗是眾多玉碗中的一種,主要有白玉、碧玉、翡翠、瑪瑙、芙蓉石等質地。部分為光素無紋,餘皆表面飾紋豐富,有菊瓣紋、獸面紋、雲紋、福、壽等吉祥用語。雕琢精細,碗璧較薄,表現了清代玉工匠的高超水平。有的玉蓋碗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並賦詩文和加刻款識。此類壽字玉蓋碗主要為祝壽時使用。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勾雲紋執壺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花卉紋果盤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嵌青玉花卉紋海棠式盒 清

此盒的整體風格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尤其表面花瓣間葉紋的裝飾具有濃郁的伊斯蘭玉器風格。故這件玉盒是中西文化相結合的完美寫照,屬清宮仿痕都斯坦玉器一類。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花瓣式盒 清 嘉慶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渣鬥 清 嘉慶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長流執壺 印度 18世紀

此壺是最早進入清宮並鐫刻乾隆帝御製詩的莫臥兒王朝玉器之一。為表達對其裝飾風格和工藝水平的讚賞,乾隆帝題詩《詠痕都斯坦玉壺》:“繽紛華葉翻,水磨製嬰垣。細入毛髮裡,渾無斧鑿痕。冰心欣可在,仁色表斯溫。典雅司空品,買春且慢論。”花葉裝飾、水磨技法及細入毛髮、渾無斧鑿痕的效果,構成了乾隆帝心目中“痕都斯坦玉器”的最初、最重要的特色。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坐佛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伴鶴立佛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彌勒佛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觀音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碧玉描金七佛圖缽 清

據乾隆御製詩,蘇州開元寺藏唐代七佛缽一,乾隆二十三年南巡時曾親往觀看,因喜歡其形制古樸,回京後命良匠選伽南香仿製一件,上刻七佛號並佛偈,所刻七佛分別為毗婆屍香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乾隆五十一年又選用新疆和闐玉製作七佛缽。本品或與乾隆帝詩文提及的七佛缽相關。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白玉念珠 清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金扣圓盒 清 乾隆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清 碧玉描金

《御書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冊》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御製宋人十八應真像贊》冊

清 乾隆

應真,佛教羅漢之別名,意謂得真道的人。該冊共10開,其內每開上方順序鐫刻十八羅漢名及相應的贊文,其下為與贊文配合的羅漢像。尾頁飾龍戲珠及江崖、海水、流雲。所有文字及圖案均陰刻、描金。檀香木夾板、紫檀木盒表面高浮雕龍戲珠、海水、江崖、流雲或仰俯蓮瓣圖案。長方留白內鐫刻“御製宋人十八應真像贊”字樣,與玉冊相配合。

皇家美器,精工細作,氣韻不凡!


青玉“乾隆年造”款鈴杵 清 乾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