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與方法

文物 考古 良渚文化 手工藝 石在鈺韻 2018-12-02


關於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與方法


有人把冶金術的發明說成是古代文明到來的一個標誌,很多人也認為琢玉技術也是中國文明的一個標誌,兩項工藝都起源於史前時代,後人多歸功於炎黃二帝那個時代。

玉為美石,習慣上分為硬玉和軟玉兩類,我國古玉用材主要是軟玉。30年代,由於對史前考古的侷限,當時把出土的玉統統定為漢代;到了50年代,在長江下 遊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玉器,後來又陸續在大溪、大汶口、仰韶、紅山、良渚、龍山文化中都發現了不少精美玉器,使考古學者對玉器的出現不得不重新認 識。

早期的玉器加工技術,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鑽孔和打磨等,後來逐漸發展為鏤雕、線刻等。早期的玉器多為裝飾品和小件工 具,後製成禮器或神器。象良渚文化玉器、主要有琮、壁、柱形器、冠狀器、三叉型器、錐形器和斧鉞等,這些大都是非實用器;實用器有鐲、璜、串飾、帶鉤等。 在大墓中常見鉞、琮、壁三種,有研究者認為這是軍權神權和財權的顯示。因為鉞是軍事統帥權的象徵,琮是原始宗教中溝通天地的神器,壁很可能是財富的象徵 物。在已知的古代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大量的玉器,這些足以說明,玉器的出現是我國古代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需要說明的是:玉器的出現一定是和石器的出現與 發展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我們從仰韶文化的直系遠祖裴李崗文化中的一些精緻的石器:如橫斷面成橢圓形的石斧、扁長條弧刃鏟、舌形鏟或帶肩石鏟、和弧背鋸齒鐮可以看出;磨製這些石器的工具是一起出土的礫石。

下面我們不妨從良渚文化出土的情況探討一下關於玉器加工的各方面問題:

一、關於採礦:1982年,在江蘇省溧陽小梅嶺發現透閃石軟玉礦藏,經取樣鑑定,此礦藏的軟玉硬度在5.5——6度之間,玉石的質地細膩,色澤呈白色和 青綠色,透明度較好,呈蠟狀光澤,與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這一發現興奮了考古學術界,專家們據此推斷良渚文化的玉料來源可能是就地取材而非遠地轉運。

二、玉器的設計、開眼: 玉璞運回玉作坊後,玉工必審材度勢進行設計,按其大小,形狀和玉色製作所需的玉料,這道工 序就是切割,俗稱“開眼”、“開料”等。在沒有發現金屬工具的上古時代,古人是怎麼樣切割玉料的呢?目前,得到較為普遍認可的方法有三種:

1、 線切割法:用馬尾可馬鬃繩充當“鋸條”,不斷地加砂和水,來回往復地拉動“鋸條”磨擦拉鋸,慢慢地便可把玉料剖成兩面平整的玉片。良渚玉器表面上常見到拋 物線形的線鋸痕跡,可能採用此法剖玉的結果。在當時,不講究人力、時間、勞動效率,只求通過這種持續的“以柔克剛”的毅力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這種耗時、 耗力的方法在原始社會必須要有大量的人力作保證,試問五千年前的良渚社會肢有那麼多的人力供玉器製作消耗嗎?

2、 砣切割法:砣,是利用簡單的機械原理作旋轉,從而達到截割加工玉器的工具。其具體方法是,在一個水平軸上安裝一個圓盤,然後將纏在圓盤一側的軸上的帶子分 別連接在腳踏板上,治玉工匠用腳交替地踏踩腳踏板,軸子便旋轉起來,旋轉的由子同時帶動被稱為“砣”的圓盤轉動,此時只要在圓盤上加水和石英砂等砂類物質,就可以通過磨擦來加工玉器了。在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發現,有明顯的同心圓旋紋以及中間較寬深而兩端稍細線的切割痕跡,專家們認為,這些應該是砣具加工的痕跡。至於砣輪的質地在沒有金屬的前提下,很可能為硬石質。

3、 片切割法:用石片或木片等磨擦切割加工玉器的一種方法。這是根據良渚玉器上出現的呈“V”字形的切割痕來推測的。

三、玉器的鑽孔

良渚文化許多玉器上都有孔,有大的,有小的,有深的,有淺的,如玉琮、玉璧、玉錐形器等。在沒有金屬的工具的時期,良渚先民又是如何在玉器上鑽孔呢?據 現有考古資料分析,良渚文化時期鑽孔除用石鑽外,可能發明了圓木棒或竹管加砂蘸水研鑽的工藝,並有實 芯鑽、管鑽等方法。實芯鑽孔較原始,難度也較大,一般只能施行於較薄的部位或較小的孔,鑽具可能近於今日的土製木工鑽。鑽桿目前尚未發現,但鑽頭出土較 多。有上海青清福泉山遺址的石鑽頭、玉鑽頭、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的石鑽頭、寧波慈湖遺址出土的木鑽鑽頭。江蘇丹徒磨盤墩遺址出土石鑽頭百件以上,均由黑燧 石長片製成,有三角形鑽、葉形鑽、細腰扁身鑽、長身鑽和兩頭鑽等。管鑽法大汶口文化也有出現,但良渚文化時期發展得較成熟且用得普遍,已發現的多件管鑽遺 下的玉芯可作證明。但有關管鑽工具的爭論較多。有的認為是竹管加砂或加水研鑽,有的認為先鑽小孔而後擴大,有的懷疑當是金屬工具所為,也有的認為這種鑽具 在竹管架下加嵌若干鋒利的小石刀片,鑽具整體與今日的套筒式鑽刀近似。另外,從許多良渚玉器上的孔及鑽孔後留下的玉芯上還可以看出良渚先民當時對器物鑽孔 時是在器物的兩面同時進行的。

玉雕的特殊工藝技術


關於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與方法


 1、俏色玉器

俏色玉器的產生有兩個因素:一是玉石給定的顏色條件,二是設計者用色和造型結合的能力。玉石出現兩個以上的色彩就可以創作俏色作品了。

創作俏色玉器,一般是以玉石的主色作底,兼色作俏,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為好。主色是玉石中基本的大體積的色彩,兼色是雜於主色中的其他色,例如白玉 紅皮子有一層薄薄的紅皮,裡面通體潔白,白是主色,紅皮是兼色。在作品中只有保留白玉紅皮才使用品有生氣,體現白玉紅皮子的美麗。玉器器皿祀胎體作得很 薄,是清代引進來的高水平技術,清代名為“痕”玉,痕”即”艱都斯坦”,也稱”溫都斯坦”。痕都斯坦是地區名稱,大約在今克什米爾地區。此地區製作玉器 級、碗上將胎體磨薄。幹隆見到後,對這和工藝發生了興趣。幹隆米六年至二十四年間引入,自幹隆三十三年至六十年共28年間,幹隆皇帝有贊“痕玉”詩30餘 首,稱此種玉器”瑩薄如紙”。後來宮廷玉玉也習此作,變為中國玉器器皿的一種常見風格。

關於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與方法


2、薄胎玉器

薄胎玉器在古代器皿玉器中也有發現、如唐代玉蓮瓣紋林、明代玉花形杯,只是在清代這種薄胎作品多起來。工藝技術吸收了“浪玉”的特點才形成專稱。

落胎玉器以盤碗最多,如菊花瓣盤、白玉壓絲嵌寶碗、瑪瑙杯、翡翠杯等,瓶、壺之類也多有製作。精胎產品因胎藹可以使很沉重的玉變得很輕巧,可以使官色玉 減退青色返白,可以透光反映玉質的均勻美、透度美,可以使人感到工藝艱難,讚歎玉器工藝技米的鬼斧神玉、傅胎玉器已成為中國玉器很重要的品種之製作落胎玉 器多使用青玉、碧玉。傅胎玉器要求胎體符,傅厚一致。胎的傅厚依玉質、玉色和造型而定反映玉質、玉色、透明度。青玉越近白玉,胎體反而要厚一些,深色青玉 體要落一些,碧玉胎體也要薄一些。薄胎的製作技術主要是串膛和做花,只有造型各部位籌厚一致,才能反映玉質色澤一致所以,在造型中任何部位都以昭厚均勻為 原則。

薄胎產品的串膛尤其是大瓶,瓶口小,肚大,使用膛鉗工具不是串不均勻,就是串漏,串漏多出在器皿肩膀和底部。

因此,設什薄胎產品,不能有工具夠不到的地方。外部施以淺浮雕圖案,兩肩頭和頂紐施以鐵空花。使造型秀美、典雅、輕盈。

關於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與方法


3、壓絲嵌寶

壓絲嵌寶技術是在玉產品上刻槽線,把金銀絲用小錘敲入槽內組成圖案,使金銀絲與玉表面在一個平面上,出現玉的金銀錯效果稱為壓絲。

在玉器上壓金銀絲、嵌寶石,稱為壓絲嵌寶。

4、環鏈玉器

環鏈常見於玉器器皿,其他作品中也有應用。在整塊玉石上取出環鍵要通過對造型的整體研究和玉石性質的研究後才能確定方案。環鏈的位置、取法、大小、長短都與玉石性質和作品的整體造型緊相關聯,例如脆性材料不易把環鏈作的太細,韌性材料可以取出秀麗的環鏈。

凡帶有環鏈的產品,首先要祀環鏈作出來,再作其他部位。環鏈的製作分為油條、起股、掐節、活環、脫環、修整幾個步聚。

鑑賞環鍵作品要仔細檢查環與環是否大小一致,粗細均勻,相連是否緊湊,然後檢查每個環上是否有裂紋和疵點,最後衡量與造型是否般配一致,如提樑和鏈,兩邊是否對稱,中樑大小紋飾以及其他陪襯是否得體等。

5、內畫玉器

用水晶或茶晶作煙壺,彩畫在膛內,稱為內畫壺。內畫壺畫上山水人物花鳥草蟲、肖像,寫上真草隸篆、詩詞章句,玉筆寫意,亦不減大作之風眠其記寸之地,能容若大畫面,落筆人微,可見發明者的艱辛和畫者的高超技藝。

凡透明玉石作薄胎玉器都能在膛內施以內畫如內畫瓶、內畫球之類。內畫工藝使用的工具是勾形毛筆,筆伸入內膛,眼在外觀察落筆部位,勾畫畫面。因此,掌握內畫工藝一方面是用筆技巧,一方面是美術基礎,好的作品正是這兩方面結合完成的。

史前玉器穿孔技術

穿孔技術是玉器製作技術探討的熱問題。穿孔技術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約四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開始階段。俄羅斯及日本考古學者Semenov1 及長沼孝、火田宏明2對舊石器時代穿孔技術作過深入的討論。迄今所知,在舊石器時代階段並沒有發現管鑽的穿孔技術。目前我們可以把管鑽穿孔作為在新石器時 代出現的一種新技術,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嵩澤、凌家灘以至良渚文化中,玉器管鑽技術已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可以視為玉石技術分化上最明顯的特徵。迄今有關玉 器管鑽技術的探討,一般只停留在臆測的層次。最近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紀念會議上,林華東先生綜合討論了佟柱臣、周曉陸、張敏、牟永抗、汪遵國等諸位先生 所提倡管鑽穿孔的意見。林先生提出管鑽鑽頭及刀刃的說法,即是在竹管下端嵌入若干鋒利細小的石刀刃片,石刀刃以石英、 燧石、瑪瑙之類製成,“刃部尖銳鋒利”。事實上,玉器的切割或透穿與石刃的鋒利與否,是毫無關係的。只有解玉砂硬度、溫度(水)及運動速度才是玉器切割與 穿孔最重要關鍵因素所在。不過,林氏對玉器穿孔提出一個頗有見地的看法,就是“把需要鑽孔的玉器固定在如同陶車的轉盤上,經不斷地轉動轉盤,然後在固定好 的竹管套筒式鑽刀上利用槓桿原理逐漸加大壓力,慢慢鑽制而成”。3除卻了上述鑽刀概念外,陳先生這個想法是相當合理吸引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結合考古遺址出 土遺蹟及遺物,去證實具體管鑽穿孔的實況。

近年環珠江口地區發現二十多處環玦飾物的作坊遺址,為管鑽穿孔技術的具體探索,提供了極為難得的資料。1995年1月我們在澳門黑沙遺址的發掘,從第一層沙質土之中,揭露出一處石英及 水晶環玦的飾物作坊遺址,年代距今約4000年前。黑沙95A探方第一層生活面中發現一處紅燒土與礫石構築遺蹟。這裡圍繞紅燒土的周圍,出土環玦製品及 芯。據觀察環的內璧及芯的管鑽面上,均遺留有由於高速旋轉形成的光澤及線狀痕跡。同樣就在紅燒土的附近,出土一種長橢圓形的礫石,礫石長軸兩端各有一處乳 凸,兩處乳凸周圍亦可以見到有明顯由於高速旋轉帶動而形成的光澤及線狀痕。環、芯及上述礫石三者出土空間位置相當接近,而三者同樣遺留有由高速帶動旋轉的 摩擦痕跡,其中相互間的關係如何解釋,引人入勝。在研究初期的階段,筆者對於這種石器在《澳門黑沙》報告中稱為“環砥石”,認為是用作打磨環玦內沿的一種 礪石。4現

今看來,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具體理由有以下兩點: 1. 從石質上來說,這些石器大多用石英質原料,較少見用砂岩。因此,這些石器並不是理想礪石的材料。

2. 乳凸面一般為琢製成形,其上的平臺面與環玦的內沿剖面並不吻合。

《澳門黑沙》公佈後,筆者在日後的研究過程中認識到,這種原來作為環砥石的工具,很可能是一種轆轤機械的軸承部份,可以稱為轆轤軸承器,是一種由軸與軸承構成的動聯接,藉以傳遞載荷和約束軸運動部件,也是一種支持和約束軸的旋轉或擺動的機械零件。

二零零零年筆者在整理寶鏡灣遺址環玦飾物作坊的過程中,對轆轤軸承器作了初步探討。其中論述到環珠江口管鑽穿孔是否由弓鑽或皮條帶動竹管穿孔,筆者不敢 貿然否定。然而,筆者當時的考察認為,在龍山文化階段環珠江口地區,很可能是以旋轉機器轉動帶動毛坯管鑽穿孔。筆者估計在4000多年前環珠江口地區,很 可能已運用了一種以轆轤軸承的旋轉機器,被用作環玦的管鑽穿孔。轆轤上旋轉盤同一方向的轉動,帶動了在其上已固定的玉石毛坯,而製作者以竹管狀物套在毛坯上施壓,由於旋轉盤的轉動,竹管在石英砂 與水的幫助下,使鑽孔順利完成穿孔。環珠江口地區轆轤相關機械設施在環玦飾物作坊中是常見的器物。香港的萬角咀、舂磡灣、深灣、龍鼓灘、白芒、湧浪、沙螺 灣、蘆須城、東灣、澳門的黑沙、珠海的寶鏡灣、棠下環及鎖匙灣等遺址都有出土。寶鏡灣出土幾件的轆轤軸承石器中,其中一件是以長橢圓形礫石作素材,縱軸一 端被琢平,另一端呈乳首凸,乳首凸周圍有圓形光澤。另三件是隻有一端乳首凸的轆轤軸承器,同樣乳首凸的頂部留下琢制的痕跡,乳首凸頸部以下光滑。此外一件 是橢圓形的礫石,縱軸兩端均琢製出乳首凸,有旋轉磨擦而形成的平臺。還有一件轆轤軸承器是鎖匙灣採集的,橢圓長條狀,兩端有旋轉平臺。以上幾件轆轤軸承 器,共同特徵是最大直徑在十釐米以下,橫剖面呈圓形或橢圓形,一些在縱軸兩端同一中軸線上琢製出乳首凸,其後在使用過程中形成兩個平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