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大量彩繪和貼金意味著什麼?造像屬於皇家級別

精湛的工藝和高超的裝飾都證明這些造像級別很高,佛造像位於都城內,大部分是漢白玉製造,而且有彩繪和貼金,說明它們的級別很高,是皇家工匠製造,屬於皇家級別。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大量彩繪和貼金意味著什麼?造像屬於皇家級別

精湛的工藝和高超的裝飾都證明這些造像級別很高,佛造像位於都城內,大部分是漢白玉製造,而且有彩繪和貼金,說明它們的級別很高,是皇家工匠製造,屬於皇家級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菩薩坐像

菩薩頸佩珠狀項飾,身前飾瓔珞,肩臂搭披帛,下穿翻腰長裙,結跌趺坐於圓形座上。(跌趺坐,佛教修禪的坐姿,趺是足背,跏趺指把足背加壓在腿或足上)

雖說早年間在山東青州也曾發現大批佛造像,但當時鄴城是首都,青州是州治所,就如當今之北京比之當今之南京。況且,青州發現的佛造像多為青石,應為地方寺院之用品,品位不可同日而語。

青石白石,因材施雕

鄴城佛教造像的材質主要有白石和青石兩種,雕刻內容與技法也有差異。

白色大理石溫潤潔白、質地柔軟,以白色大理石雕琢的龍樹背屏式造像,運用嫻熟的鏤空雕刻技術,創造了鄴城佛教造像的巔峰之作。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大量彩繪和貼金意味著什麼?造像屬於皇家級別

精湛的工藝和高超的裝飾都證明這些造像級別很高,佛造像位於都城內,大部分是漢白玉製造,而且有彩繪和貼金,說明它們的級別很高,是皇家工匠製造,屬於皇家級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菩薩坐像

菩薩頸佩珠狀項飾,身前飾瓔珞,肩臂搭披帛,下穿翻腰長裙,結跌趺坐於圓形座上。(跌趺坐,佛教修禪的坐姿,趺是足背,跏趺指把足背加壓在腿或足上)

雖說早年間在山東青州也曾發現大批佛造像,但當時鄴城是首都,青州是州治所,就如當今之北京比之當今之南京。況且,青州發現的佛造像多為青石,應為地方寺院之用品,品位不可同日而語。

青石白石,因材施雕

鄴城佛教造像的材質主要有白石和青石兩種,雕刻內容與技法也有差異。

白色大理石溫潤潔白、質地柔軟,以白色大理石雕琢的龍樹背屏式造像,運用嫻熟的鏤空雕刻技術,創造了鄴城佛教造像的巔峰之作。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王壽造像

中央主尊為站立菩薩像,兩側分列二弟子和二脅侍菩薩。背屏是兩株菩提樹構成的半圓形,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背屏中上部雕刻四身飛天,頂部中間為蓮座承託的香爐。長方形基座正面雕刻雙獅和香爐。

青石質地均勻、硬度適中,適於運用線條形式進行雕刻,背屏造像以高浮雕為主,其上多雕繪有飛天和佛塔。單體圓雕造像相對較多,著重表現服飾線條的變化。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大量彩繪和貼金意味著什麼?造像屬於皇家級別

精湛的工藝和高超的裝飾都證明這些造像級別很高,佛造像位於都城內,大部分是漢白玉製造,而且有彩繪和貼金,說明它們的級別很高,是皇家工匠製造,屬於皇家級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菩薩坐像

菩薩頸佩珠狀項飾,身前飾瓔珞,肩臂搭披帛,下穿翻腰長裙,結跌趺坐於圓形座上。(跌趺坐,佛教修禪的坐姿,趺是足背,跏趺指把足背加壓在腿或足上)

雖說早年間在山東青州也曾發現大批佛造像,但當時鄴城是首都,青州是州治所,就如當今之北京比之當今之南京。況且,青州發現的佛造像多為青石,應為地方寺院之用品,品位不可同日而語。

青石白石,因材施雕

鄴城佛教造像的材質主要有白石和青石兩種,雕刻內容與技法也有差異。

白色大理石溫潤潔白、質地柔軟,以白色大理石雕琢的龍樹背屏式造像,運用嫻熟的鏤空雕刻技術,創造了鄴城佛教造像的巔峰之作。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王壽造像

中央主尊為站立菩薩像,兩側分列二弟子和二脅侍菩薩。背屏是兩株菩提樹構成的半圓形,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背屏中上部雕刻四身飛天,頂部中間為蓮座承託的香爐。長方形基座正面雕刻雙獅和香爐。

青石質地均勻、硬度適中,適於運用線條形式進行雕刻,背屏造像以高浮雕為主,其上多雕繪有飛天和佛塔。單體圓雕造像相對較多,著重表現服飾線條的變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坐佛三尊像

主尊身穿通肩袈裟,兩手分別結與願印、無畏印,結跏跌坐於方形基座上。兩側弟子雙手合十,跣(xiǎn,光著腳)足立於蓮臺上。背屏呈舟形,其上雕刻七尊佛坐像。

數千件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與“滅佛運動”有關

"

上週五,又去了趟國博,看了看鄴城佛教造像展,又聽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老師的講座。在感受古都鄴城佛教藝術魅力,驚歎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的同時,也瞭解了鄴城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造像的沿襲和變化。

黃沙之下掩藏著迷世千佛之所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弟子立像

2012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搶救性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塊),這是國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這些讓世人驚歎的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它們來自何處?又是怎樣被世人所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之中,鄴城, 自春秋至北周,存續了1200年,幾度繁華。漢唐之間,這座城市作為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四個世紀,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六個朝代的首都。這座“三國故地、六朝古都”聲名顯赫,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不在少數,如西門豹治鄴的偉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悽美、建安風骨的昂揚悲烈。這些都是這個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迷人之處。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隋·大勢至菩薩頭像

據史料記載以及佛教古蹟、遺址可考,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鄴城初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東魏、北齊時期達到鼎盛,各地遊學參訪高僧接踵而至。東魏遷都鄴城後,這裡成為譯經、禪修及高僧雲集之地,逐漸取代洛陽成為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鄴城遺址內發現了趙彭城北朝佛寺、北齊大莊嚴寺等多處皇家級別的佛教遺存,史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慧光、法上、道憑、僧稠、靈裕、慧遠等中印高僧先後駐錫鄴下寺院,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開鑿有南北響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寶山靈泉寺和小南海石窟等,有力證明了鄴城作為6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重要地位。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時期,鄴城作為國都,北齊2000多萬人中,就有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餘所,僧尼達8萬多人。這裡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鄴城,曾經是一座重兵防守的軍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樂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之都。 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佛教影響逐步擴大,北方地區立塔造像蔚然成風,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歷程,成就了輝煌的北朝佛教藝術。但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之中,這座都城卻逐漸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之下。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龍樹背屏和背面的思維菩薩坐像表現了當地高超的雕刻技藝。

正面中間坐佛肉髻扁圓,身穿覆肩袈裟,身後背光飾火焰紋和忍冬紋。脅侍弟子和脅侍菩薩分別站立於龍口吐出的蓮臺上。

背屏是由兩樹的樹冠互相纏繞構成的半圓形,樹葉間有鏤孔透雕。中上部雕刻對稱的三身飛天,頂部雕舍利塔。

造像背面中間透雕思維菩薩坐像,兩側為站立的螺髻菩薩,背屏上樹葉層層疊疊。

臺座正面雕香爐、弟子與雙獅,兩側及後面雕刻伎樂神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 坐佛五尊像1背面

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多數是背屏式,主要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思維太子、無量壽、觀世音等,還有不少組合造像,如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薩三尊像、菩薩五尊像等,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所用材質以漢白玉為主,少部分為青石造像,這批海量佛造像無論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還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稱全國之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普弁造彌勒像底座

除現場編號標本2895件(塊)以外,還有3000餘片碎片,其中有明確紀年造像300件左右,造像底座900餘件。但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造像具體來自何處還未有明確說法。

鄴城佛像,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顛峰之作

中國古代佛像注重對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畫,通過對佛像身形的塑造,顯示其脫俗瀟灑的風貌,通過對佛像面容的塑造,傳達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因材施雕,賦予造像不同的神韻。這裡不僅有北魏時期以褒衣博帶為特色、飽含飄逸瀟灑之神韻的造像,也有北齊時期以薄衣貼體為新風、傳達溫潤內斂之氣韻的造像,更有精雕細琢、極具地域風貌的透雕龍樹背屏式。這些造像展現了工匠們的技藝神話,盡顯石雕之美,達到了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高峰。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覆缽塔

這尊造像塔是2012年北吳莊出土佛像中的一尊。它被專家成為“世界罕見、全國第一”!殘高約99.5釐米,寬約52米,重量達600公斤。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自上面下分為塔剎、覆缽(造像塔頂部橢圓造型)、塔身和底座四部分,塔剎部分殘。上部為山花蕉葉和半球形覆缽;四個角有四根柱子,相當於四面龕,分別是“三佛一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三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燃燈上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而一菩薩則是指彌勒菩薩。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這尊造像塔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這尊造像塔,雖不高大,但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題材極其廣泛、融匯了佛教中的諸多元素,如下部底座正面浮雕雙獅、香爐與力士,右側和背面開龕雕造風、河、象、獅子等六身神王,左側中間為香爐,兩旁各有一身供養比丘河伎樂。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中國古代的佛造像一般以一面或兩面佛像居多,像這種四面龕的造像塔實屬罕見,這為研究北齊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雖殘破程度也比較嚴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雕刻都非常精湛,整體呈現出一片和諧的佛國景象。

鄴城特色:“龍樹背龕式”

“龍樹背龕式”,公元6世紀中期初見雛形,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後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並對周邊地區的佛教造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普遍特徵是以弧扇形的雙樹構成背屏,主尊和脅侍形像幾乎均為身著薄軟貼體服飾的北齊新式樣造型。通體飾以彩繪和貼金,層疊的雙樹背屏立體感很強,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有些分兩層甚至三層透雕,造型極為精緻。背屏中上部飛天手捧帶狀瓔珞遮護主尊,頂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樹底部、樹幹或舍利塔兩側常雕體形矯健、弓身揚肢的龍。方形底座正面雕雙獅香爐,外側常見力士像,有時在香爐兩側還雕出世俗或僧尼供養人,其餘三面常開小龕雕造出伎樂天人及形態各異、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彌勒五尊像

彌勒菩薩交腳坐於中間,童子承托起菩薩雙足,表現了佛經中所述的“帝釋承足”。在童子的側前方,菩薩裝和僧裝像分坐於憑几之後。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脅侍弟子與菩薩分立於兩側蓮臺上,蓮臺由龍嘴吐出。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樹形背屏正面雕刻有飛天與跏趺坐像,背面的枝杈上雕刻有十一尊坐於蓮花座上的跏趺坐像。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大量彩繪和貼金意味著什麼?造像屬於皇家級別

精湛的工藝和高超的裝飾都證明這些造像級別很高,佛造像位於都城內,大部分是漢白玉製造,而且有彩繪和貼金,說明它們的級別很高,是皇家工匠製造,屬於皇家級別。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菩薩坐像

菩薩頸佩珠狀項飾,身前飾瓔珞,肩臂搭披帛,下穿翻腰長裙,結跌趺坐於圓形座上。(跌趺坐,佛教修禪的坐姿,趺是足背,跏趺指把足背加壓在腿或足上)

雖說早年間在山東青州也曾發現大批佛造像,但當時鄴城是首都,青州是州治所,就如當今之北京比之當今之南京。況且,青州發現的佛造像多為青石,應為地方寺院之用品,品位不可同日而語。

青石白石,因材施雕

鄴城佛教造像的材質主要有白石和青石兩種,雕刻內容與技法也有差異。

白色大理石溫潤潔白、質地柔軟,以白色大理石雕琢的龍樹背屏式造像,運用嫻熟的鏤空雕刻技術,創造了鄴城佛教造像的巔峰之作。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王壽造像

中央主尊為站立菩薩像,兩側分列二弟子和二脅侍菩薩。背屏是兩株菩提樹構成的半圓形,樹幹分叉處鏤孔透雕。背屏中上部雕刻四身飛天,頂部中間為蓮座承託的香爐。長方形基座正面雕刻雙獅和香爐。

青石質地均勻、硬度適中,適於運用線條形式進行雕刻,背屏造像以高浮雕為主,其上多雕繪有飛天和佛塔。單體圓雕造像相對較多,著重表現服飾線條的變化。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北齊·坐佛三尊像

主尊身穿通肩袈裟,兩手分別結與願印、無畏印,結跏跌坐於方形基座上。兩側弟子雙手合十,跣(xiǎn,光著腳)足立於蓮臺上。背屏呈舟形,其上雕刻七尊佛坐像。

數千件佛造像為何埋在這裡?與“滅佛運動”有關

古都鄴城千佛出世,極盡石雕之美,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神話

如此大規模的佛造像為何會埋在一個地方?這或許跟中國歷史上的“滅佛運動”有關。中國歷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禁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周世宗柴榮禁佛,被後人統稱為“三武一宗”四次“滅佛”。鄴城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中的文物多數是東魏北齊時期,初步判斷它跟北周武帝與唐武宗兩次“滅佛”關係密切,具體是哪次尚無定論。

明天將為大家講述鄴城佛教造像在東魏北齊時期經歷了哪四個時期?以及這四個時期鄴城佛造像的特點和變化,尤其會著重介紹只流傳了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哈。

"